APP下载

基于通调三焦法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2022-11-24张文秀冯文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大肠功能性粪便

张文秀,姜 华,冯文哲,石 鹏△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部分患者反复就医[1]。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便秘根据病因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以功能性便秘最为常见,占慢性便秘患者的50%~60%[2]。慢性功能性便秘因生理病理改变的相互作用而出现,其中包括肠道敏感性改变、肠道动力不足、肠分泌稳态失衡、盆底肌肉运动不协调以及肠道神经功能紊乱等[3]。

祖国医学认为便秘的发生与大肠、肺和脾胃等脏腑功能异常相关。人们饮食烟酒、辛辣及肥甘厚味之品增多,引起机体湿热留存,湿热邪气首先困脾,阻碍三焦通调水道作用,进而水液不能在机体正常地分布和传输,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鉴于此,本研究观察了以通调三焦法经典中医理论为依据,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8~87岁,平均(49.03±17.53)岁;病程6~37个月,平均(18.17±7.68)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2.32~24.31 kg/m2,平均(23.30±0.54)kg/m2。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6~78岁,平均(52.37±17.33)岁;病程7~35个月,平均(20.80±8.21)个月;BMI 22.24~24.94 kg/m2,平均(23.45±0.49)kg/m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以文献[4]中相关标准为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必须包括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1)>25%的时间出现排便费力;(2)>25%的时间粪便呈干结或呈团块;(3)>25%的时间排便有不尽感;(4)>25%的时间排便时肛门直肠有梗阻(或堵塞)感;(5)>25%的时间需要人工手法辅助排便;(6)每周自发排便<3次。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参照《中医内科学》[5]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主要症状: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腹胀,纳少。临床表现均有大便黏滞不通,有便意而不得,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口渴而不欲饮水,心烦、口干,小便黄少,舌淡苔黄腻,脉滑数。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年龄16~87岁;(3)病程6~37个月;(4)近两周未采取药物干预便秘。

排除标准:(1)肠易激综合征便秘;(2)肠道肿瘤、梗阻等引起的器质性便秘;(3)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4)妊娠或哺乳期;(5)因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服用药物引起的便秘。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福松)(Beaufour Ipsen Industrie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71247;规格:10 g)治疗,口服,10克/次,溶于200 mL温水中,2次/天,共服药14 d。治疗组给予口服三仁汤加减制成的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炒苦杏仁15 g,生薏苡仁12 g,白蔻仁7 g(后下),半夏12 g,滑石9 g(水飞),白通草9 g,淡竹叶9 g,厚朴9 g,生地15 g,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煎药房机煎25~35 min,1剂/天,水煎,早晚餐后各温服200 mL,共服药14 d,服药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适当餐后运动,并随访3个月。

1.4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便秘的临床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订,大便排出正常,伴随症状消失为临床痊愈;便秘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缩短至72 h内,伴随症状大部分消失为显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至24 h内,便质干结缓解,伴随症状均缓解为有效;便秘及伴随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粪便性状和排便难易评分:粪便性状评分采用Bristol粪便分类法[8],Bristol 4~7型计0分,Bristol 3型计1分,Bristol 2型计2分,Bristol 1型计3分。排便难易评分为排便不费力计0分,排便轻度费力计1分,排便中度费力计2分,排便重度费力计3分。(3)采用便秘患者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进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价[9],评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粪便性状和排便难易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粪便性状、排便难易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难易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粪便性状、排便难易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粪便性状和排便难易评分比较分)

2.3生存质量评价比较 治疗前两组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比较分)

2.4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服药期间出现1例腹痛、3例腹胀,治疗组服药期间未见不适。

3 讨 论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全球发病率为27%,其中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10]。便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升高,其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11]。长期便秘不仅让患者感到身体的痛苦,也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常常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出现焦虑、烦躁易怒、失眠等现象,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西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一定疗效,但大多选用泻剂类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促肠动力药物、促肠分泌药物等进行治疗[12],患者存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便秘症状不缓解甚至有加重的情况[13]。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病位在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是其核心病理机制,但与肺、肾、肝、脾、胃、三焦等脏腑也密切相关。清代唐容川《医经经义·脏腑之官》曰:“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其认为肺气(天气)肃降,故大肠能够传导肠中糟粕。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集要》中记载:“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会辛热……湿热者,湿热郁结,津液不行而秘涩也”[14]。湿热之邪易犯中焦脾胃,湿犯脾胃,运化不足,水液不化,易生内湿;中焦湿阻,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水液不布,糟粕不降,大肠津亏,因而致秘[15]。

本研究采用三仁汤加减制成的中药汤剂由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中三仁汤化裁而来,方中白蔻仁、薏苡仁、杏仁为君药,白蔻仁能够化湿醒脾,杏仁宣肺通便,薏苡仁导湿热自小便出;半夏、滑石、白通草、厚朴共为臣药。半夏、厚朴理气化湿,滑石利水清热,白通草清利湿热,共凑利湿清热之功,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加生地黄清热兼滋大肠津液。全方共奏宣畅气机,利湿清热通便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粪便性状、排便难易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综上所述,以通调三焦法为理论依据的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该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大肠功能性粪便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