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仁县粮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2-11-24余卫平

江西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优质稻大户种粮

余卫平

(安仁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安仁 423600)

安仁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北部,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属半山地半丘陵区,位于东经113°05′~113°36′,北纬26°17′~26°50′,总面积1461.1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水量1562.3毫米,雨量充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县辖13个乡镇164个村,总人口43.24万,其中农业人口30.1万,总户数9.17万户。耕地面积42.28万亩,其中水田35.12万亩,是粮食生产大县 。2017年安仁县被评为早专晚优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县,2018年又被评为省粮食安全责任制先进县,2019年被省厅列为稻油(稻稻油)水旱轮作项目实施试点县,是郴州市唯一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建设县、双季稻田成建制过吨粮达标县。

为探求当前形势下粮食产业具体发展规律,笔者以安仁县为例展开研究,以期真实了解到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总结出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调查了2个粮食加工企业、6个主要合作社、10个具体农场、20个种粮大户。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安仁县粮食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对分析结果提出了自身的一些意见。

1 研究方法

1.1 实际调查法

在确立了调查主题后,有目的有意识地深入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部分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采取座谈会、大户交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就安仁县的粮食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2 查阅相关部门资料

通过查阅农业、统计、粮食、农机、农经、农技等部门有关粮食生产的文献资料,并针对材料加以总结归纳。

2 安仁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2.1 播种总面积和总产呈下降趋势

2.1.1 粮食播种总面积大幅减少

首先是耕地部分抛荒。安仁县属丘陵区,部分高岸田及水利、交通条件差的山沟垅水田整片抛荒;其次是种植经济作物占用良田。种植药材、烟草、果树及水产养殖等占用良田;最后是双季稻改种单季稻面积不断加大。由于国家粮食保护价下调,农资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少部分种粮大户种植粮食亏本,多数农户以“双改单”确保自己的口粮为主。

2.1.2 粮食总产下降

受耕地面积及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粮食总产量逐年减少,2016年全县总产32万吨,到2019年总产29.5万吨。商品粮率也大幅降低,2017年国家储备库的部分晚稻储备粮从外县调入,2018年全县国家储备库全年收购储备粮0.5万吨。

2.1.3 配套高产高效措施,粮食单产提升

安仁水稻优质良种率达到98%以上,全县平均单产从2016的475公斤/亩增加到2019年的495公斤/亩,主要是推广配套了高产高效措施。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建立高档优质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筛选适宜安仁县的高档优质稻品种,目前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泰优390、 天龙一号、兆优5431、晶两优534等高档优质稻。二是推广配套关键技术。与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结合项目实施、推广“三一”无盘集中育秧、飞机统防统治、谷物低温循环烘干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三是推广机械化作业。90%的种粮大户以机械喷播方式直播,以机械插秧为主,人工育苗手插、抛秧为辅。

2.1.4 优质稻面积增加,但因镉超标无法外销导致粮价下滑

2018年通过县政府的引导和市场驱动,安仁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2018年泰优390等高档优质稻最低保护价135元/百斤,天龙一号等常规高档优质稻最低价145元/百斤,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高档优质稻的积极性,全县高档优质稻面积达到19万亩。

2019年受2018年粮食收购企业的高档优质稻优质优价拉动及政府采购高档优质稻的推动,全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但是受全省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和两广(广东、广西)对湖南省稻谷镉检验的严格要求(0.2 mg/kg以下)影响,而安仁县95%的稻谷镉在0.2~0.4 mg/kg,导致高档优质稻无法外销,高档优质稻收购价格下跌。目前,泰优390收购价为120~125元/百斤,同比下跌10~15元,天龙一号收购价为130~135元/百斤,同比下跌10~20元。

2.2 粮食产业绿色发展情况

2.2.1 肥药双减技术应用面积小

近几年,安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大力推广肥药双减技术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但是在粮食上的应用比例仍然偏小。一是安仁县自2008年—201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但是在粮食种植中,农户施肥方式是重氮轻钾、重施基肥和追肥、轻穗肥、不施叶面壮籽肥。二是目前安仁建有县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标准化区域服务站1各,无人机48架。推广水稻深水灭蛹1000亩,二化螟性诱技术应用面积 5000亩,试点应用水稻二化螟专用杀虫灯技术,覆盖面积300亩。

2.2.2 重金属污染情况

2017年,初步统计全县重金属污染面积共131066亩,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区71897亩,工矿企业周边农区39217亩,废水污染区19952亩。目前安仁县正在推进湖南省土壤污染加密工作,明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

2.3 粮食综合产能情况

2.3.1 耕地面积减少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及修建公路,使得部分耕地被征用,如安仁县涌流工业园的投资项目建设占用良田600亩以上,为了交通方便,部分农民占用耕地(良田)建设民居等。这些情况导致该县耕地面积减少。

2.3.2 农田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2019年投资金额为4575.04万元,任务为2.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为0.21万亩。自十二五规划以来,通过自然资源部门、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烟草以及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23万亩,共投入资金56954.89万元。

2.4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2007年以来,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得到蓬勃发展,全县共有专业合作社843家,其中农机合作社达到30多家,家庭农场 344个,发展粮食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一是种粮大户数量明显增加。据调查统计,培育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428户。其中30~50亩的大户2131户,50~100亩的大户250户,100~299亩的大户38户,300~500亩以上的大户3户,500~1500亩的大户6户,1500亩以上大户4户。二是规模种植区域分布扩大。100亩以上种粮大户从只在个别乡镇发展,到现在种植区域在全县13个乡镇均有分布。三是机械化水平提升。全县拥有插秧机54台套,无人植保飞机30台,机耕和机收率分别稳定在98%和95%以上,水稻全程机械化达到80%以上。

2.5 粮食生产科技攻关情况

安仁县不断挖掘品种、技术等稳产增产潜力,推行示范基地建设。一是新品种示范。积极推广种植“生平一号、泰优390、兆优5431”等优质稻品种。二是新技术示范。大力推广“三一”杂交单本大苗机插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三是新模式示范。2019年,全县在5个乡镇35个村落实“稻油”(稻稻油)水旱轮作面积3万亩,其中在一季稻区推广“稻油”模式1万亩 ;在双季稻区推广“稻稻油”模式2万亩 。四是新农机示范。该县采用开展春耕生产现场演示会的形式,展示新型农机具在粮食作业上的高效率,如在稻田、公园开展秸杆还田现场演示会。

2.6 粮食收购情况

一是对超标粮食临储收购,适时、精准、弹性启动收购预案。2018年该县稻谷镉含量平均为0.34 mg/kg,2020年通过县农业部门对土壤样品检测的结果分析和县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站的抽检情况,预计安仁县区域内稻谷重金属含量在0.2 mg/kg以内的占20%,含量在0.2~0.4 mg/kg的占70%,含量在0.4 mg/kg以上的约10%左右。根据省市有关政策精神,2020年幵始,镉含量0.44 mg/kg以上的稻谷作为地方政府临时储备粮食,以防止进入口粮市场,按照谁收购谁负责的原则,县政府要负责收购负责处置,价差亏损今年省政府只负担40%,以后会逐年退坡,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从安仁县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既不能违背上级精神,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粮农“卖粮难”的底线,还要减轻县财政负担,所以只宜釆取先预检预约的方法,再适时、精准、弹性启动《预案》收购。

二是市场化粮食收购。2020年市场化粮食收购的比重纳入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发挥了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经营户的优势,多措并举随行就市收购了稻谷 55682吨,同时完成了 1772吨省级储备粮轮换任务。

三是订单收购。完成粮食订单21.13万亩,其中按品种分早稻3.42万亩、中晚稻17.71万亩;按品质分普通稻4.23万亩、优质稻16.9万亩,订单收购稻谷74037吨。

四是优质优价粮食,销售看好。安仁县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优质粮产品,仅生平米业一家企业就在全国建立838家实体店,同时该企业自主开发“赶分社网”店,并入驻“阿里巴巴”“淘宝网”“拼多多”等线上平台销售,积极推行粮食订单政策,兑现订单合同。

3 安仁县当前种粮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3.1 因镉问题高档优质稻发展遇到了瓶颈

首先是镉的问题无法解决。因国家标准是含镉0.2 mg/kg,而安仁县的稻米基本在0.2~0.4 mg/kg间,广东、广西稻米加工企业要么拒收、要么压级压价,镉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是省厅提出湘米工程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振兴湖南粮食生产。但是因高档优质稻在全省推广面积大,加上湖北、江西、安徽等也推广高档优质稻,而高档优质稻主销区只有广东、广西,导致市场供大于求。

3.2 粮食价格低迷,产出效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

一是保护价低,不能保护粮食生产。国家保护价从135元/百斤调到126元/百斤。 二是国家收购粮食渠道不畅,2018年、2019年因为原有的库存压力,基本上没有敞开收购粮食。

3.3 粮食用地资源压力大

一是非农建设导致粮食用地绝对减少。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缺乏的安仁县来说,耕地资源的绝对减少,给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带来巨大压力;二是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用地相对减少。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其他产业与粮食生产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对耕地种植条件的影响,给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难度。

3.4 耕地质量制约粮食产出率

一是非农建设导致大量优质高产粮田减少,所征土地基本上是在城镇周围或交通主干道旁边,原来的基础设施较好,地力水平也较高,而补充或增加的大部分耕地都处在交通不便的区域,而且基础地力较差,因此,补充耕地的质量与被征用的耕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近年对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再加上原有的农田水利体系缺乏维护和管理,损坏严重,导致有效灌溉面积减少。

3.5 种粮成本持续增加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提高,粮食生产成本也随之上涨,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价格上升。据调查,目前劳动力价格已涨到150~200元/天,比2009年增加了40~60元/天。2020年农资上涨100~200元/亩,同样种植一亩水稻,2020年的生产成本比2009年增加200元以上。

3.6 种粮大户年龄老化、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据对安仁县140名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调查,30岁以下11名、30~39岁24名、40~49岁42名、50~59岁63名,40岁以上占比75%,这样的状况使得整个种粮大户群体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姿态,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同时,种粮大户受教育水平偏低,最高的读到高中,最低的没读过书。因此种粮大户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深,接受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

4 安仁县粮食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重点是尽快解决镉的问题

一是省政府向农业农村部和技术监督局要求修改稻米含镉标准,与国际保持一样的0.4 mg/kg标准。二是省政府希望中央媒体加大宣传为湖南“毒大米”正名,宣传稻米含镉标准0.4 mg/kg是安全无害的。三是继续研究简单有效的治镉的途径和方法。

4.2 抓好新品种的选育、筛选和推广

一是淘汰部分品种,加强优质稻的推广力度。目前市场种子品种过多,部分品种不适合市场的需求,应被淘汰,而应加大高档优质稻的推广力度。二是加快双季稻高档优质稻水稻品种的选育。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强、口感好、营养高等高档优质稻的水稻品种。

4.3 抓好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广

一是加大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补贴力度。给予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粮专业合作社补贴。二是加大早晚稻集中育秧项目的扶持力度。以集中育秧、机插秧为重点,推广“三一”无盘育秧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

4.4 加强综合保障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构建防灾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适度提高保费补贴,增强规模经营抗风险的能力。二是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机耕道、水渠配套设施。三是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完善粮食贷款机制,加大信贷资金向种粮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的投放力度。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服务。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服务,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4.5 抓好绿色轻简技术配套推广

在推广高档优质粮油作物品种的基础上,加强绿色生产,确保粮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是减少化肥的施用,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抓好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完善栽培方式,改直播为机械插秧,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研究推广生物除草技术、生物农药,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施药次数,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大力研究配套省工、省力轻简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粮油作物规模化生产。

4.6 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强工作

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强不强,发展得好不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高度,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全方位加以扶持。一是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三是加大对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4.7 鼓励市场化收购

市场化收购的比重纳入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又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因此,要鼓励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经营户随行就市多收购稻谷。

猜你喜欢

优质稻大户种粮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撮粮之术(下)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愿招聘大户来的更多!
船祸
船 祸
豇豆一优质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