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2022-11-24帅峰

江西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蚜虫小麦浓度

帅峰

(山东省单县园艺街道办事处,山东 单县 27430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决定了粮食储备以及经济发展。种植人员需要对小麦种植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与考量,从粮食安全方面保障小麦高质、高产,未来需要积极提高小麦种植水平,并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是较大的,想要小麦健康生长,就要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由此提升小麦带来的经济效益。

1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合本地的品种

精选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前提,也是增加小麦产量的关键。在种植之前,优选种子至关重要。现在市场上存在种子鱼目混珠的现象,而小麦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买到劣质的种子,小麦的产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种植户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优质的种子,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地理条件等因素精选优选种子。

1.2 药剂拌种

通过种子包衣以及药剂拌种这类处理方式,可以让小麦病害的发病时间得以推迟,最大化地减少秋苗发病概率,防止受到越冬菌源的侵袭,进而有效控制小麦苗期的地下虫害。根据小麦品种自身的抗病性能以及所采取的栽培方式,选择合理的药剂进行拌种,精准控制拌种药量,防止药剂过量危害小麦自然生长。在完成拌种后及时进行播种操作,播种量可以根据拌种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

1.3 对土壤进行处理

植物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很高。在种植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通风良好、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区域适合种植小麦,有利于小麦根系朝着纵向方向生长。其次,对土壤进行翻耕、细化,让土壤里面的虫卵和杂草暴露于阳光之下,让阳光和紫外线杀死隐藏于土壤中的虫卵,减少虫卵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了达到深耕目的,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的深度控制在25~30 cm左右,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最后,在播种前,先在土壤里面施肥,有利于小麦种植之后充分吸收养分。当前,肥料的品种有很多,比如磷肥、复合肥、钾肥等,种植户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来添加肥料,通常土壤使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 kg/667 m2,氮肥15 kg/667 m2磷肥,钾肥各10 kg/667 m2。施肥后,要将土壤进行深翻,让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才能使养分分布均匀,保障小麦的健康成长。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白粉病

针对小麦来说,其经常会受到白粉病的侵害。一般情况下,被感染的小麦的叶片会出现明显变化,具体会产生一些宝色原型病斑。随着病害程度的不断加深,小麦叶片上的病斑颜色也会变得越来越深,由此严重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一般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小麦发生白粉病,而且还会导致病菌的繁殖速度不断加快,繁殖量不断增加。作为相关种植人员,想要有效应对此种病害,需要从种子的角度着手,选择一些具有良好抗病能力的种子,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防止该病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相关种植人员还需要在小麦抽穗时,进行相关药剂的科学喷洒,具体可以使用粉锈宁乳药剂,并且需要根据实际的病情程度,进行相关药剂的合理调整。

2.2 锈病

锈病发病特征是小麦叶子上有类似铁锈的斑点,随着小麦的生长这些铁锈会愈演愈烈,对小麦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锈病一般是在比较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发生的,也能够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夏季的雨季来临之时,这种病情到达高峰。一般通过挑选出具有抗病毒性的品种进行播种,从而减少锈病的发生。对空气湿度进行密切监测,合理实施调节手段,也能够有效地降低锈病的发病率。

2.3 蚜虫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害虫,蚜虫就是其中之一。蚜虫的出现,会直接对小麦的茎、叶以及穗等部位产生侵害。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其一般会在小麦的灌浆期出现全面暴发的情况,进而直接导致小麦减产。所以,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作为相关种植人员,需要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治,并且不断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和效率,抓住最佳的治疗期,由此更好地提高防治效果。当蚜虫病害大量暴发以后,相关种植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使用蚜满清乳油,从而更好地实现有效防治。

3 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3.1 农业防治技术

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全方面、多角度地对小麦的相关情况进行认识和了解,从而更为准确地掌握小麦实际出现病虫害的时间,并且具体认识到小麦容易受到的各种病虫害种类,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防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植人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防治工作能力的提升。想要有效种植小麦,不仅需要对相关种植区域内的降雨情况进行有效认识,而且还需要对相关区域内的实际气候条件进行准确了解。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小麦的实际生长习性。通过对以上情况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抓住补苗时机,并且进行适当的浇水,有效调整浇水量。

3.2 化学防治

如果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现象较为严重,则要及时使用药物防治,药物防治的效果快,但长期使用药物,或者大量用药,不仅会造成耐药性问题,影响药物效果,而且也会影响生态环境,所以,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为避免大量用药,需按照一定原则用药。针对小麦吸浆虫,主要出现在苗期,以吸食小麦汁液为生,防治吸浆虫,可以使用浓度为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稀释液150 mL,或者使用浓度为5%的西维因3 kg与20 kg的细沙搅拌混合,均匀地撒播在田间。针对吸浆虫成虫,可使用浓度为50%的辛硫磷乳油800倍稀释液85 mL均匀地喷洒在被感染的小麦植株上,能够有效消灭成虫。针对小麦黑穗病,该病通常出现在拔节后期,发病特征是小麦穗条外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导致穗粒被毁,影响小麦产量。防治黑穗病,通常使用浓度为15%的粉锈宁粉剂15g或浓度为20%粉锈乳油120 g对种子进行包衣拌种,提前预防。小麦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黑穗病,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稀释液,兑水之后均匀地喷洒在小麦叶面防治病害。麦蚜这种虫害是小麦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虫害,麦蚜以啃食麦苗的根茎和叶片为生,会降低小麦的生长速度,导致减产。而且麦蚜很容易大规模扩散成为严重虫害,所以,要加强麦蚜防治力度,一旦发现麦蚜发展迹象,及时使用浓度为50%的可湿性粉剂4~8 g,兑水20~50 kg,混合均匀之后对小麦进行喷施,还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使用10~12 g/hm2,兑水15~30 kg之后均匀喷施,麦蚜的防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对害虫的天敌没有危害。

3.3 采取生物防治手段

通过对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使用病虫害天敌来全面抑制害虫。在栽培种植小麦的过程之中,可以给害虫的天敌设置优质的生存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有益昆虫的繁衍数量,以此来避免害虫的快速生长,这样一来就能够给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在防治蚜虫时,可以引入一定数量的七星瓢虫,以此来有效降低蚜虫的数量,达成对虫害的有效防治。

4 结束语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在主要农作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小麦生长环境、气候类型以及土壤土质的不同,生长出来的小麦品种、质量、产量都有些许差别。多年以来,我国小麦面临着折穗、落粒、病虫害等危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农耕模式以及小麦种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培育优良的小麦品种,探究小麦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小麦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小麦种植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蚜虫小麦浓度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生长素的两重性剖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策略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