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2022-11-24段紫阳
段紫阳
(隆回县周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隆回 422200)
绿色植保技术即植物的绿色保护技术,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农作物的安全,最大程度上控制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保证农作物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中,主要以农药防治方式为主,因在农药使用的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与品质安全问题,并且严重污染种植土壤,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1 绿色植保技术概述
绿色植保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生态防治技术与物理防治技术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达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效果。就目前的农业生产实践来看,运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学药剂与农药的使用量以及使用频次等,最大程度上控制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农药的残留问题,避免农药与化学药剂对种植土壤与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从根本上保证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并且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极为重视,社会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为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农业生产政策存在差异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理念与模式较落后,因此化学防治技术目前无法彻底被淘汰,进而造成农产品与土壤的农药严重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安全。基于此,必须加强绿色植保技术的运用,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1]。
2 绿色植保技术应用价值
绿色植保技术的合理推广应用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农作物种植更为强调绿色、生态,消费者更为关注绿色农产品。然而,农药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以及工业污染问题依然制约着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运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植保人员可以基于环境监测技术有效预防农业生产中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农作物生产各个阶段内易发的病虫害问题,可以利用绿色植保技术来进行科学的检测以及预防,确保病虫害得到事先防控。首先,利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控制农作物的农药残留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增强土壤整体生产能力,保证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次,运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规模传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病虫害入侵中国,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种植产量,并且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运用绿色植保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建立健全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控制病虫害大量繁殖以及范围性的传播,直接扼杀有害虫卵等问题。除此之外,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通过对化学农药使用的合理管控,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无公害的土壤条件,保证消费市场中农产品的绿色与健康,并且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还能够增强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2]。
3 我国农业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较低,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偏低,农作物种植大多基于以往经验展开,无法及时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对绿色植保技术认识存在片面性,种植户普遍利用大量农药与化肥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目的。例如,农作物种植中,利用催熟剂、增甜剂等化学药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与销售成本,也会造成药物的残留问题。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提高病虫害的抗药性,还会污染土壤以及生态环境,加剧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农业生产对绿色植保技术的运用与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4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策略
4.1 增强技术运用的研究力度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必须增强技术的研究以及分析力度,保证技术运用与推广的有效性。必须基于宏观角度分析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生态系统现状与生物防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认识到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绿色植保技术是主导性的先进技术,能够充分满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际需求,加大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力度。加强绿色植保技术的研究,技术推广与研究人员必须深入调查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现代化研究体系,根据区域内农业发展基本特征与情况,保证绿色植保技术的合理运用。研究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区域内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利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农作物种植与生长情况,制定最佳的农作物种植方案。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农业科研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建立健全远程控制体系,推广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例如,基于GIS、GPS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调整与优化农作物生产体系,保证农作物生产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2 农作物品种的合理选择
绿色植保技术运用过程中,必须最大程度上控制化学农药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量与使用频次,必须重点关注种植农作物品种的环境抵抗能力与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从根本上保证农作物种植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在运用绿色植保技术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以及做好农作物品种的合理选择,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各类农作物品种的相关数据信息,了解农作物品种栽培过程以及生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优先选择具备极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农作物品种,从根本上达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不仅如此,选择高抗性的农作物品种,还能够减少农药与化肥的采购成本与使用量,提高产能。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时,需要结合区域内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进行合理选择,及时检验土壤内化学药物以及肥料的残留问题,采取积极手段来调整土壤参数,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土壤条件[4]。
4.3 增强田间管理力度
田间管理是绿色植保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可以保证农作物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一旦田间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便会直接导致化学药剂使用与农作物种植等无法满足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田间管理工作当中,必须全方位地分析检测各个生产要素的实际情况,掌握种植土壤内肥料含量、保水率、区域内杂草含量等各个生产要素,做好各项参数的整合优化处理,保证各项参数能够满足于绿色植保技术的要求与标准,保证农作物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农业生产现场,全方位地分析绿色植保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针对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方案,加强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连接。
4.4 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必须运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综合防治技术,逐步淘汰化学农药防治技术。必须深入分析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对相关生物与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的直接影响,严禁投入的生物破坏原本的生态系统安全与平衡。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利用微生物防治技术,例如喷洒苏云金杆菌药物等,与化学药物防治相比,运用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防治技术可以破坏害虫幼虫的神经系统,幼虫感染后如果被鸟类捕食,对鸟的健康也不会造成影响。绿色植保技术具备一定的综合性特征,为了能够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有机整合生态防治以及土地清理等措施,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效果。农作物种植中的各类虫害问题,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与农业防治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影响范围,可以利用遮虫网等措施来诱杀害虫,或者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来达到生态防治的效果,如此不仅能够保证防治效果,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必须增强化学农药的管控力度,综合运用植物检疫与生物防治技术,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农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力度,针对传播速度快且影响范围大的病虫害问题,必须引导种植人员采取使用生物农药结合低毒低残留类型的化学农药展开综合防治,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5 绿色植保技术在油茶种植中的应用
5.1 增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必须加强对油茶常见病虫害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危害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掌握油茶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如此不仅能够确定油茶病虫与天敌的类型、具体分布数量、危害程度和周边环境情况等因素,还能够确定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等,从而展开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还要增强油茶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明确区域内病虫害的主要类型,结合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来设置相应的观察点,建立健全测报网,结合区域内气候条件来调查油茶害虫的产卵量、越冬情况等,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共享,为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必要参考[5]。
5.2 优良品种的选择
油茶栽培过程中,应当选择优良且具备抗病虫害能力的茶树树种来进行大规模种植,保证油茶种植的安全性,这不仅能够强化油茶林对油茶病虫害的抵抗性,还能够提高油茶的产量与质量。目前,攸县油茶树种、徽州大红油茶树种以及惠州小红油茶树种等优良品种种植规模在持续增加。油茶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保护油茶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油茶种植地区需要深入调查严重病虫害的发生要素、集中发生时间、发病特点、初期特征等,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可以通过补植补造、改造虫源地等方式为油茶的生长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6]。
5.3 种植混交林
在栽培油茶时,针对农药与化学药剂需要严格控制,加大对绿色生态环保病虫害技术的应用力度。利用营林措施确保油茶健康生长,油茶营林措施主要是种植诱饵树种来起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即在油茶植株周边设置隔离带,确保油茶树种的安全性,种植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品种,充分发挥出油茶营林防治技术的突出优势。就我国现阶段油茶种植的现状来看,油茶营林防治措施的落实过程中,种植人员定期进行对被病虫害损害的油茶树枝以及树叶的修剪,并将病枝病叶集中统一焚烧销毁,还要做好人工除虫作业,从害虫蛹期与卵期幼虫的防治入手,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性。在采摘油茶果实之后,需要将果实放置于水泥场等位置进行晾晒,水泥质地坚硬使幼虫无法藏身,能够避免害虫幼虫钻入油茶果实当中,对油茶树种造成危害。需要注意的是,在病虫害的高发期,需要合理地使用诱杀剂来彻底清除成虫,最大程度上控制油茶病虫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5.4 综合防治措施
在油茶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结合物理以及生物等各种防治技术来达到高效的病虫害防治。利用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化学药剂对天敌造成的危害,保护虫害天敌并且利用天敌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病虫害防治行动的高效展开,并且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杀虫灯与粘虫板,或者性信息素等诱杀害虫;使用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源农药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这类农药常见的包括藜芦碱、绿僵菌、白僵菌、苦楠素等;利用高效、低毒且无残留的杀菌剂或者杀虫剂实现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效果。油茶常见炭疽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需要重视油茶树的种植管理,冬春季需要做好修枝和整枝操作,及时发现以及处理病叶以及病果。而油茶软腐病则需要强化人工抚育工作,每年4至5月份必须保证油茶林除草作业的有效性,并且及时清理林间排水沟,摘除油茶树的病叶与病枝;每年冬季必须及时摘果以及修剪油茶树枝叶,剪掉稠密树枝,剪除病叶以及病枝并且集中统一销毁;适量地增施有机肥以此来强化油茶树的整体抗性。油茶常见的蛀茎虫防治过程中,每年的8月初需要及时剪除枯萎的枝条,并且统一烧毁。每年的5月—7月蛀茎虫会进入到羽化期,需要利用成虫具备的趋光性特质,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来诱杀蛀茎虫成虫。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绿色植保技术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相关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技术水平,正确认识到绿色植保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在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合理运用绿色植保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同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