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022-11-24盖世勋
盖世勋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盖郭小学,甘肃 平凉)
核心素养培育作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要求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正确理解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继而切实地将其与学科教育关联起来。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也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判定基准放在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上。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积极探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的问题,希望由此可以进入更加理想的语文教学格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将其归结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板块,将上述四个板块合理地嵌入语文课堂上,这样才能够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技巧的归结,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逻辑初衷分析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和进步,确保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更好地感受美和鉴赏美,在对应的语文情境中能够了解文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升,并且慢慢成长为文化的传承者,这样才能够架构理想的核心素养培育格局和环境。而新形势下判定小学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其基准就是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积极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去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并且切实地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与语文课堂关联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得以不断提升。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理解核心素养理念方面存在偏差,继而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难以有效地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与课堂融合起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架构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优化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应的缺陷和不足,面对这样的问题,更应该站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去审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其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培育内涵之后,切实地将不同的素养嵌入语文教育教学板块中,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交互中,创建更加理想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环境,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切实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能够不断优化品读表达板块,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对应的情境中巧妙地运用语言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就是核心素养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培育的基本策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以语言传递为主导的方式来推动教学,确保学生语言实践经验可以不断积累,创设理想的听、说、读、写的情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收语言,更好地感受语言,继而进入语言创造的状态。为此,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积极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部编版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积极引入图画元素、色彩元素、模块化学习元素,创建了理想的语文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样的教材引导下,可以很好地使用故事情境创设的方式,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迅速地融入课堂,继而进入语言组织和表达的状态。比如,在某教师开设的口语交际课程中,教师一开始就引入看图讲故事的板块,引入的是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父与子》中的场景,鼓励学生在观看这样的图之后,思考讲述了什么事情,继而将不同图画中的内容进行串联,在此基础上编对应的故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可以将自己编辑的故事讲述给自己的同桌来聆听,学生在讲述故事中,会注意如何去讲述故事的开头、经过、结尾,很明显在实际图画中学生并没有看到故事的结尾,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开头和经过的基础上去进行推测,想一想后面还会发生什么趣味性的故事,让学生进行编辑,这样学生就顺势进入编故事的状态,在编故事的时候,学生会将故事的地点、人物、结果等融入进去。这种故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融入其中之后,思维被激活,这样就可以实现其听、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锻炼。其二,切实地在读书中进行指导,让学生去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读书,读通、读懂、读透是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指导效能,确保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中可以更好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在阅读《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很好地将山洪的汹涌和无情与老汉的镇定、无私精神融合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对应的主题。在这样的内容阅读中,教师可以尝试进行示范朗读,在环境恶劣的时候,会从语言、语调的角度来展现老汉的态度,在环境描述的时候合理地实现语气的调整,在朗读老汉相关语句的时候,往往会使用更加铿锵的声调来进行。在教师这样的示范朗读过程中,学生仿佛进入更加理想的感知情境,自然可以迅速地进入课文中。学生借助这样的途径,可以更好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对文章的认知也会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进展。
(二)注重想象创造能力的提升,架构思维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从理论上来讲,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扮演着语言调制器的效能,如果没有思维发挥驱动效能,语言就演变为一种没有意义的符号。依照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诉求,需要学生能够在思维被激活的状态下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语言运用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使语言学习的自主性空间得以架构,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的策略有:其一,可以使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比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比较好奇,课文中为什么花费很多的文字去描述雨来被妈妈追赶的场景,但是在鬼子抓住雨来的方面却描述得很少,这应该是高潮部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教师在听到这样的反馈之后,就设定了启发性的问题:“面对鬼子的胁迫,雨来是如何逃脱的呢?”学生会回答:“雨来会水,知道利用这样的优势去躲藏。”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你是如何知道雨来特别会水的呢?又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判定雨来很聪明的呢?”学生回答:“被妈妈追赶。”此时学生恍然大悟,才意识到前期的内容与后续的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了前期的铺垫才会有后期的高潮,这样前后照应,才能够使文本的故事脉络朝着清晰的方向进展。其二,尝试使用探究教学法使学生思维发展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比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教师就懂得结合学生学情,合理地创设探究的情境。教师设定了如下的问题:“文章说地球很可爱,并且容易破碎,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你觉得这样前后的表述是否存在矛盾的地方?如果没有,请在文章中找到可以佐证的内容。”此时学生开始对文本进行重新审视,开始去思考。有学生反馈:“这句话是没有矛盾的,地球的确可爱,她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色和白色是相互交错的,如同一位仙子穿着纱衣漫步在太空中,但是她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滥用这些资源,就可能使地球的寿命不断缩短,生态灾害事件会不断发生,因此地球是很脆弱的。”
(三)关注情感的陶冶,确保学生进入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状态
语文文本内容中往往有着丰富的美,这些美如果能够被学生所感知,学生就可以顺势进入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状态,这样自然可以进入情感和胸怀的陶冶中,继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需要合理地设定情感陶冶的板块。为了实现此目标,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巧妙地使用语境分析的方法,确保审美情操能够得到合理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荷花》的时候,教师会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为鉴赏的重要语句,让学生去鉴赏“冒”字的用法,学生开始进行探究,渐渐发现“冒”字可以很好地将荷花生长快的特点展现出来。在学生探讨到这里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其他的动词来替换,如尝试用“钻”来替换,然后再对比分析,这样就可以进入更加理想的语言美感知格局。其二,注重使用文本表演教学法,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不断激发。比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两者的变化,此时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在这样的情境再现过程中,学生可以以更加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来呈现,多感官融入进去,自然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文本的情感,继而开始意识到陶罐的心灵美。需要看到的是,学生情感的陶冶往往比较关注学生的体验,他们在深度探究并有所理解之后,会渐渐地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架构,这样才能够使感受美、鉴赏美的效果得以发挥。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价值,切实做好引导或者组织,不要进行太多的干预,这样才能够确保实际的情感陶冶进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切实地将此与课程内容关联起来,自然可以由此进入更加理想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格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归结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确保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设计,继而创建理想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