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022-11-2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思想

李 伟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如何认识思政课、如何抓好思政课、如何上好思政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回答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为新时代做好思政课建设标注了历史方位、明晰了前进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担当的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准确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同样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政课建设,是当前思政课建设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方向。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学校的政治底色和制度底色,这就根本上决定了思政课建设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特点、历史条件、文化基因和特定国情。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新时代特征和现实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价值目标之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一代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二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这是我党的教育基本方针和政策,是我国开展各类、各层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在看望师生、教育大会以及师生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立德树人在国家和党的事业中重要地位,旗帜鲜明的指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核心内容。一是思政课承担着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这是思政课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通过规范的课程方式讲授,使学生“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1],进而筑牢理论根基;二是思政课要加强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教育。“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1]其一,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一批批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理想,靠的是信仰,青年学生从中源源不断汲取拼搏奋发力量;其二,当今一些青年学生受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与市场经济负面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功利化、世俗化、无用化等不良倾向,追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理想信念之钙,这就必然、迫切需要思政课针对性的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其三,因为实现中国梦,不是靠停停歇歇就能实现的,必然有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尤其需要一代代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历史担当。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1]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让青年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刻领会、悟透、体认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关键期得到最精心的引导和栽培,扣好他们人生第一粒扣子。四是“四史”教育内容要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强调学习历史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这为思政课开展“四史”教育明确了目标、标注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紧紧把握历史发展主题主线,深刻揭示历史发展内在规律、具体讲清历史发展脉络及趋势,使青年学生知史明理、知史立志、知史担当、知史践行。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崇敬英雄、捍卫英雄,又要同抹黑英雄、诋毁英雄、亵渎英雄,同无视、隔断历史联系,贬损、否定革命,抹煞、丑化革命领袖的等历史虚无主义行为做坚决斗争。

总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质是要求思政课建设要遵循我党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让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

国家和人民需要是推动思政课教师肩负“传道”职责使命最根本的动力。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一代又一代思政课教师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投身革命,在血与火的革命道路上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政课教师激励引领青年学生为保家卫国、建设家园、建设祖国顽强拼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政课教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蓬勃发展、热火朝天的改革和建设大潮中艰苦创业、忘我奋斗,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历史和现实证明思政课教师所担当的使命和责任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始终与时代主题同向,时代主题界定了思政课教师工作总目标、总方向和总要求,规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担负造就担当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学生灵魂的光荣职责。我国正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斗,这种特殊历史时期强烈要求全国人民尤其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托。”[1]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以强烈的时代担当、高度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激励、引导、感染、塑造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有品德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使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与时代共命运,切实成为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先锋力量、生力军、突击队、新时代主人。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担负造就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学生奋发有为的光荣使命。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展现着奋进的青春活力,蕴含着巨大的历史动能,他们以青春之智、青春之气、青春之志、青春之力推动和牵引着社会历史发展。“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有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3]今天,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梦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青年薪火相传、砥砺奋斗,需要一一批批一代代有志有为有才青年走在时代的前列奋进、开拓、奉献。思政课教师同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在新时代引导他们增长才干、锤炼品格、磨炼意志、奋发有为。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担当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光荣职责使命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这是由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教师担当的职责使命和思政课本质属性内在规定的。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遵循,就是学校教师使命、职责。思政课教师要落实和顺利、圆满完成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需要不断建构、提升、打磨教书育人水平和传道授业解惑能力,就需要不断提高、涵养、淬炼政治素养和道德品性。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品德品性和职业素养不合格或不高都难以堪时代之大任、承时代之重托。思政课所表现的政治性、思想性、专业性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授业解惑能力、加强品德修养、提升业务素质。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先后在向广大教师写慰问信、看望师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师生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先后提出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三个牢固树立”、“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十六字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的“四个引路人”“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的“四个统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的“二十四诀”等都深刻揭示了习近平对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素质与职业修养的高度重视。

三、坚持党管思政课建设的原则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政治目标和政治诉求来培养接班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党管思政课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保证、本质和优良传统。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进一步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明确了党管思政课的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最鲜明底色、灵魂与生命。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思政课建设紧扣时代课题、响应时代主题,明确青年学生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使青年学生对时代重任从自发、被动转向自觉、主动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躬身践行对思政课建设亲自部署、亲自指导,向广大教师写慰问信、参加师生座谈会、部署教育工作会、发表重要文章等等。2013年,习近平向广大教师写慰问信表达了党对思政课广大教师期望,希望他们自我做好表率,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2014年,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就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如何做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与师生进行交流。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改革创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2017年,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谈话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2018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交流会上对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了进一步具体要求和指示。2019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回答了思政课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办好、如何能办好、如何办好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2020年,习近平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求是》上发表,从发表刊物的级别和文章的内容都充分彰显了党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教师写慰问信、参加师生座谈会、部署教育工作会、发表重要文章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党要管思政课建设的原则。

四、明确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方法

习近平提出了党管思政课建设的原则,对教师提出的“十六字标准”“四个统一”“二十四诀”等等,都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如何做好思政课建设的思路,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方法。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抓手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民族前途、国家命运、人民福祉、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思政课要把立德作为根本抓手,“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4]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一边放羊一边背字典”“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30里借书、30里讨书”“在梁家河期间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生活关、思想关‘这五关’”“带领村民建起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口沼气池”……用实际行动给青年学生上了一堂以立德为主题的生动思政课。

当前,国内外形势纷乱复杂多变,社会思想多层多元多样,各种思潮彼此交流交融交锋,国外敌对势力颠覆我国政权活动不断上演,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登台轮番表演、作秀,国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游荡、蔓延等都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性、精神意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产生极不利的影响。这就迫切要求思政课教师加强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性、精神意志等方面德性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提升思政课教材质量为重要条件

思政课教材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进行知识(理论)传授和价值引领、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思政课教材内容的正确与否、教材质量的高低、教材的政治价值导向的强弱都直接深刻影响着思政课教育效果。

“教材建设要加强政治把关。”[5]这就要求思政课教材内容要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鲜明的呈现、贯穿正确价值导向、价值引领和政治方向,为青年学生强基固本、提供精神滋养、厚植民族基因、打好中国制度底色。习近平在针对有些语文教材把我国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去中国化现象,明确表态很不赞成,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思政课教材内容、精神要充分展现时代性,其最根本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到思政课教材体系中,因为思政课教材是宣传马克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场所、重要阵地、重要载体。在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塑造青年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有高尚品格、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使思政课教材充分体现时代性、政治性、科学性从而增强教学实效。因此打造一大批政治导向强、质量精品、培根铸魂的好教材是做好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重要因素和条件。

(三)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为首要任务

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现代化、科学化、实效化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政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必然要求思政课响应时代呼唤,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时代同命运、同呼吸、同进步;二是因为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党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青年学生思想活动日益独立多变差异、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等,这都迫切需要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跟上新时代的变化。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一些体系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处理好科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系;二是下大力气破解思政课教师教学倦怠、自我获得感和效能感不足的问题,增强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期待、动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三是重点解决思政课堂到课率、听课率低,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新鲜感,单纯的理论灌输等问题,使学生获得更加自觉、主动、全面内心体验,实现学生从被动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转变;四是改革创新要破解思政课评价方式单一、过程性评价不足、动态性评价不强、整体性评价不突出的问题,形成思政课多元化、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的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统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践行“八个统一”思想能够使思政课不再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而是雅俗共赏、润物无声;不再概念抽象冰冷、理论高深莫测而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不再是居高临下、高不可攀,而是紧扣学生思想实际,接地气;不再是内容枯燥乏味,而是鲜活、生动,有带入感、时代感。

(四)实践是思政课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明确提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为当代思政课建设如何发展标注了实践导向。思政课价值目标在实践中实现:一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二是因为思政课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把脉、切准、解决,思政课教学成效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实践路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增强活力。三是思政课价值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是科学理论培养人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和引领青年学生是思政课承担的重要任务,而实践性又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可见,思政课要实现理论教育任务必须面向实践、扎根实践、指向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新时代思政课价值目标在实践中实现,需要思政课教师解答青年学生在建构思想世界时内心存在的诸如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学什么、为什么学,信仰什么、为什么要信仰等人生困惑与人生话题、价值困惑和价值话题,使青年学生在知识的浸染和先进理论思想的引领下更加自觉、主动接受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主动地了解掌握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爱好和兴趣点、社会生活和经验,在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贴近他们的需求中主动教育引导,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需要思政课教师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增本领、磨意志、锤品格。需要思政课教师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青春梦投入到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伟大实践中,用民族伟大复兴梦引领、共筑、支撑、助推、激扬青春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需要思政课教师引导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7],在社会基层实践中滚爬摔打、展示才华、成长成才、书写壮丽篇章、实现人生理想。

(五)唤醒和点燃学生心灵,激发学生个体潜能

“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8]激发学生的心灵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感、生命感、价值感、责任感、崇高感唤醒,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自我的责任担当,在思政课建设中能够起到烘云托月之作用。思政课教育在内容的传递上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呈现和堆积,而是把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使命感、崇高感唤醒,在传授方式上不是单纯、机械、被动填鸭式的灌输,而是把他们的生命力、主体力、创造力激发。“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忆一位政治课老师的一节课,带给他巨大的心灵感受。

激发学生的心灵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技巧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本领,采取最佳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心灵需要思政课教师在人格魅力、道德品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品端行正的侵染、鉴赏和陶醉中被征服;激发学生的心灵需要思政课教师在爱心播洒上下功夫,用无私、真挚的爱潜儒默化的温润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心灵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下功夫,用美唤醒心灵、涵养心灵、塑造心灵,使学生在美中感知生活纯美、感知生命高昂、感知价值纯碎、感知真理永恒。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