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无纸化测评的探索实践
2022-11-24钱永芳
钱永芳
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通知》指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才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此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无纸化测评。无纸化测评作为数字社会的新生事物,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江苏省盐城市天山路小学进行了低年级无纸化测评的探索,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通过游戏化、活动化、情境化的测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实践性、表现性的测评活动中寓测于乐、寓评于趣。
一、变革测评类别,丰富过程性评价
无纸化测评,可以借助表现性测评任务,在真实、复杂、探究、协作的任务情境中,展现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外的、纸笔测验难以测评的“缄默知识”。
1.学科类无纸化测评
学校基于学生每日课堂的测评,开展“课堂之星”和“优秀小组”评比。教师变革课堂设计,以“课堂学习即评价”的理念,进行学评融合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即评价目的,学习过程即评价过程,学习任务即评价任务,学习结果即评价结果。教师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小组和个人计星。一周后按小组60%+个人40%的绩效方式,给每个学生和小组进行计星评价,最终产生学习共同体和学生个体的“一周之星”。
2.跨学科无纸化测评
学校基于学生学科整合的测评,开展“思维之星”评比。综合语文、数学等学科,将一周学科知识与技能,以表现性任务的样式,依照难度结构、内容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整合成“五星任务”清单。以楼层为单位,将任务清单分布在同一楼层的五个班级,呈现在教室门前“漂流廊道”,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进行星级闯关,打通班级界限,进行学科融合下的“思维之星”评比。
3.超学科无纸化测评
学校基于学生表现性任务的测评,开展“特定主题”的“团队任务”评比。测评强调任务的真实性、情境性和综合性,以整合下的研究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真实、复杂、综合的项目任务,展现各自在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团队协作、身心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例如,学校以国外情境教学实验“贾斯珀系列”为样例,编写《山山游历记》系列教学绘本,以山山为主人公,以游戏故事为主线,以真实情境为背景,将成长游历过程中的问题与各类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社交能力相融合,让学生通过人物的代入,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运用到主人公的问题解决之中。
二、变革测评形式,实现全面性评价
学校变革无纸化测评的形式和内容,借助表现性、情境性、参与性、社会性活动,通过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量,给予学生更全面、更真实、更科学的评价。
1.线下无纸化测评
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开展各类主题性、阶段性测评项目。融入开放、自由、包容的思想,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而是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做知识与文化兼备、能力与品格均强的现代学生。如红色嘉年华“烽火童心·战地小英雄”“乐习天山·一起向未来”学业水平绿色评价活动等。
2.线上过程性测评
学校对学生进行线上过程性评价,主要开辟了两个空间,一是“山问教研”App,二是“自主测评”超星系统。推送“山问教研”微信公众平台,采取共育式“反刍评价清单”样式,利用网络平台架构“无距课堂App”,开辟“空中课堂”和“名师在线”通道,发布当日评价过关清单的讲解视频微课,在线提供学习生活建议。设计“反思型”和“辩论型”评价清单,清单内容有认知、应用、表现性任务;评价方式有口头、书面、实践活动;评价主体完成方式有独立完成和共同体合作完成;实施上必须在教师监督下完成;内容上必须有层次地选择完成。设定时长控制,让学生、家长能够回溯、交流和再思学习过程,针对学习薄弱点进行个性化推送,消弭“双减”时代的家长焦虑。
3.校园App阅读平台评价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常态阅读评价,通过线上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管理工具的支持,着力解决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的问题。学校考虑到阅读内容、阅读时长与阅读素养表现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既注意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又注意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做积极科学的阅读者。学校将推荐给学生的“三级”阅读书目录入系统,并设定题库,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题,完成评价。
江苏省盐城市天山路小学的低段无纸化测评改革,尊重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国家考试指导,着力于测评类别和测评形式的变革,实现了过程性评价的丰富呈现和全面性评价的真实客观,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