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4刘锦萍
刘锦萍
(广河县李家寺小学 甘肃 广河 731300)
引言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以往的理论灌输型教学课堂已不再适用于当前教育工作。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讲解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核心素养,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对社会而言,具备相应核心素养的人才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各项教育要求,并在自身教学中落实相应的培养工作,在小学阶段同样如此。从本质上看,这一时期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小学生尚未形成有效的自我学习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大。为确保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内容和要求有清晰了解,明确这一背景的含义与组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各项有效的教学活动。目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核心素养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研究重点。
1.结合以人为本理念,设计互动化数学教学活动
在核心教育背景中,人文因素占有重要的组成地位。在实施相应的教育工作时,学生应该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基础,所有教育工作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贴合学生个人特点与发展需求。在小学时期,学生对趣味性内容具有较大动力,且对自身所熟知的内容能够产生极强的探究兴趣。在学生具备探究意愿后,更倾向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积极互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互动化数学教学课堂,从而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特点,尊重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互动化课堂中,学生的探究意愿能得到充分满足,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能进一步拉近,数学素养能得到充分提高。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测量”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长度单位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测量技能,增强对实际生活的具体认知能力。从本质上看,这一时期的测量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关系。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效互动,进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探究需求,突出学生的个人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用光年这一知识作为导入,在未接触测量知识以前,学生极有可能将光年看作时间单位。完成导入后,教师可以开展相应讲解工作,并让学生跟随自身讲解,逐步用测量工具测量各种物品的长度,如教师引导学生测量课桌高度、书本长度、橡皮宽度等。完成讲解工作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卷尺,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室面积的测量。此时,小组内学生会进行积极沟通和互动,设计有效的测量方案,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在这样的活动内,学生能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突出自身的创新想法,教师也能落实核心素养各项教育要求,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学生意识特点,设计情境类数学教学活动
从学生发展规律看,期待小学时期并未形成完善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在学习各种知识时,学生对教学环境的依赖性相对较大。且从学生思维特点看,其在小学时期具有相对发达的感性思维,对各种事物的代入能力与共鸣能力较强。这就意味着,在小学时期,教师应该对教学环境进行充分改进,设计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突出课堂情境的融合性,进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有效教学情境的帮助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能明显提高,其数学意识也能得到有效培养,进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也能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教学工作,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各种要求。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时,学生要根据问题类型设计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更要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根本目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认知有关的教学情境,如:
学校要为四年三班的学生定制校服,对学生身高进行了统计,在完成统计后,对学生身高进行大致范围的分类,身高在1.25米至1.35米的学生有21人,身高在1.35米到1.45米的学生有27人,这个等1.45米到1.55米的学生有10人,超过1.55米的学生有六人。请根据这一情况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通过这一统计图然后解了哪些内容。
完成情境和问题的设置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理论讲解,帮助学生奠定统计图基础。完成讲解后,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理解进行小组活动,绘制出带有小组特色的数学统计图。在此类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散,其个人创新想法也得到了有效表达,为增强统计图的直观性与美观性,部分学生也会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数字条柱,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乐趣。当小组学生完成统计图绘制后,教师可以让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绘制结果,并分享自己通过统计图收获的体验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得到充分培养,其对不同问题情境的感知更加全面,学习效率也将明显增强。
3.分析学生思维思想情况,设计逆向化数学教学活动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顺序相对固定,学生一般会按照教师既定要求完成不同数学知识的学习。但在长期定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受到极大限制,数学思想无法得到培养。且从核心素养角度看,数学思想是学生需要培养的最关键素质,在这一要求下,学生能对实际知识进行抽象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出带有自身特点的数学模型,也能根据既定理论进行发散思考,提高自身推理能力。这就意味着,以往的定向教育活动已不再适用,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思维思想特点,增强教学的逆向性和多元性,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教育培养,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和思想。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时,以往教师一般会直接讲解此类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加以记忆,在不同练习题中运用。对学生而言,这一类教学模式并未激发其思考动力,且对其数学思维产生了较大限制,为做好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尊重学生的思想情况,有效开展逆向化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充分思考,逐步培养其数学思想。首先,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先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方法进行导入,让学生思考圆柱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圆面积计算之后,学生具备了较为初步的微积分思想,会尝试用微积分方式探究圆柱面积的计算过程,并得出相应结果。此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算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微积分思想。完成圆柱体积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准备出圆柱和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二者的特点。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二者情况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此时,部分学生会受到定向思维的影响,认为圆锥面积也可用底面积乘高表示。但通过计算发现,这一公式并不适用。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根据自身想法,找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证明这一方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推理思想,验证思想以及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培养。此时,部分学生会制作出等底同高的空心几何模型,并向其中的圆锥注满沙子,再将圆锥中的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高度刚好到达圆柱三分之一处左右,从而猜想该圆锥体积可能是圆柱的1/3。在此情况下,教师能通过逆向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数学素养,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数学思想,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各种要求。
4.结合学生心理状况,设计激励性数学评价标准
有效的激励活动能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开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效教学时,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标准更是必不可少。在激励评价的推动下,学生会更加重视自身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正确看待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而在数学学习中显著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讲解后为学生设置一些当堂题目,并让学生主动到讲台前,为大家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锻炼学生乘法计算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学生极容易忽略部分数学细节,如点错小数点、忘记进位等,进而导致结果出错。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批评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的行为和勇气,之后为该学生提供正确指导,让学生明确自身的犯错之处,并让其重新计算结果,当学生正确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给予其掌声作为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总结
就上述内容而言,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时,应该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育背景,并在这一基础下设计贴合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效率提升上,摒弃以往错误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知识,并在全方面提高自身数学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教育要求。久而久之,核心素养的教育优势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也能在相应的数学教学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从而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