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的长效育人价值:助力孩子获取幸福密码

2022-11-24张友红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8期
关键词:双减人生能力

●张友红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良好的感受与体验。幸福体验至少有三种类型:一是日常性体验,如平凡生活一帆风顺称心如意的祥和愉悦, 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后的内心满足;二是比较性体验,如经历大灾大难浴火重生后的百般庆幸, 经历千辛万苦困境突围后的如释重负;三是高峰体验,如倾情于所热爱事物时的物我两忘,收获创造性成果后的莫大欣喜。 三类幸福,有的唾手可得,有的不期而遇,有的来之不易。其中,唾手可得的日常幸福体验居多, 与其他幸福体验相互交替,伴随人生。

人生幸福哪里来?人人拥有幸福的种子,这粒种子只有在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绽放绚烂的花朵。 教育,就是孕育幸福的土壤。 国家教育方针所指引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丰厚幸福土壤的全部要素,我们所关注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则由这片土壤提供能量。

从人的生命质量出发,结合“五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宏观导向,笔者将健康发展、人之为人、 人之幸福的底蕴底气与条件理解为“兴趣”“心性”“能力”等三要件,试图对“五育”与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整合、简约、日常化和可捉摸的解读与表达,以便把握人生幸福样态,寻求幸福路径,瞄准幸福落点。其中,兴趣与美育相关,心性与德育相关,能力与智育、劳育相关,而兴趣、心性、能力又不同程度地与体育相关。 笔者以为,虽然人们的幸福编程各异,但兴趣、能力、心性三要件是人走向健康发展的共同法宝。 长效实施“双减”,正是针对教育价值矮化、目标单一、“五育”不全、营养失衡、应试过度、负担过重等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高雅兴趣、涵养良好心性、发展综合能力,助力孩子获取开启幸福之门

的密码。

一、兴趣是人生之旅的“润滑剂”

兴趣, 是人发自内心地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喜爱。人若有某种持续终身的兴趣,便有了人生车轮的“润滑剂”,使爬坡上坎、繁忙紧张、复杂多变的人生之旅变得从容、顺畅和充满乐趣。 试想,当人具有了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制作的、生物的、旅游的等某一类兴趣,就会因倾情投入而“自得其乐”,就会排减来自工作与生活的紧张、焦虑情绪,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放松,甚至在面临困境、遭遇挫折时能增添自我救赎的力量。 这就需教育以美激趣, 以趣育美,挖掘语文学科的语言美、情感美,思品学科的人格美、精神美,体育学科的形体美、力量美,艺术学科的形式美、韵律美,数学学科的逻辑美,科学学科的理性美等美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发展品格人格[1]。

笔者有一位朋友,他年轻时曾因事业不顺、家庭矛盾而心灰意冷、 一蹶不振。 我问他是怎样挺过来的,他说是割舍不下的摄影爱好,让自己的生活不失亮色;是捕捉自然、人生之美的摄影经历,助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坎坎坷坷。 读他当年有感而发的小诗,我确信,是兴趣爱好助他走出了人生阴影,活出了如下的人生豪情与幸福: 生活就像大风卷起一拨又一拨浪/将游在海中的我打得晕头转向/我依然迎着海浪挥臂前行/又一泼大浪袭来/身疲了力尽了/呛了几口咸咸的海水/又挣扎着前行/在两岸难靠的沉浮中/朝看日出/晚看日落/有循环交替的美景相伴/这样活着也挺好。

朋友的人生经历带来的启迪是,人生需要乐趣、情趣,完整的教育不仅仅教给人谋生的本领,还教人充满乐趣地生活,让兴趣伴随人生之旅。现实中的教育虽然对兴趣培养很重视, 但有的却陷入了功利性误区。比如,以音乐、绘画、舞蹈或其他爱好特长的培养为获取谋生本领的捷径, 而不是孵化出学生的兴趣领域。 其实,兴趣与现实利益不一定密切相关,它是人的“这一个”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其主观意愿特征鲜明,既可培养,也属天性所至,这样的兴趣更具有蓬勃的生长力。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现、呵护、发展孩子“与生俱来”的兴趣。当下,学生的时空被教育安排得密不透风, 少有自我支配的闲暇、自寻乐趣的机会。虽然很多孩子进入了这样那样的所谓“兴趣班”,但少有自得其乐的体验与欲罢不能的冲动。 有一个年轻人, 在儿时小提琴考过了十级,在全国少儿竞赛中获过奖,但进入中学、大学甚至工作以后,再也没有摸过小提琴。那是因为自己被家长逼着苦练,在内心早就埋下了“有朝一日与琴一刀两断”的念头。 成人为孩子设计的兴趣,孩子不感兴趣;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又被成人视为“无用”而遭简单压制,最后被迫放弃,这就是兴趣在育人现实中遭遇的尴尬。

兴趣的力量源于自生自长, 自生自长的兴趣有不可估量的能量。在国外,曾有一位小学生因为对皮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表达理想的毕业典礼上,他说将来要当一名鞋匠,做出最好最美的皮鞋。他的讲话引起一些人的哄笑。而几十年后,这个孩子由乐此不疲地做鞋匠发展到成为拥有雄厚实力与资产的鞋业大王。有的未能升入大学的打工者,在艰难条件下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生活得有滋有味, 甚至因卓有成效被视为偏才奇才,最终改变了命运。 据网载,打工青年余建春因对数学强烈的爱好, 无师自通地破解了数学界难题, 并带着自己的发现登上了浙大讲台。 事实说明,无论从事哪类职业,无论生活怎样艰难,若有兴趣相伴,人生体验就会不失快乐。

兴趣需要尊重、激发和培养,但不能拔苗助长。学校与家庭教育, 须告别成人意志和对孩子未来人生的非理性期待,给孩子兴趣的自主发展留足空间。学校应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开发各类兴趣课程,优化兴趣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好奇心,让兴趣从儿童天性和情感的沃土中生长出来。 如学校开设博物馆实景课程,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以项目方式完成各种任务,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拓展对社会历史的学习,并通过现场实景直播,互动式参与学习,使博物馆的探究学习与教室讨论学习相互融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多样兴趣。

二、能力是安居乐业的“硬本领”

安居乐业是幸福人生的日常状态。能力,则是安居乐业的“硬本领”,是衣食无忧、事业有成、幸福体验的基本条件。在过去,若拥有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便可安身立命、受用终身。但在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的能力内涵与外延都大大拓展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关键能力已有精要归纳和描述, 现有研究成果对学生能力培养也有各种学理性表达。 笔者从四个方面解读走向幸福人生的能力培养。

一是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获知、 择知与创知能力。我们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孩子面临爆炸性知识和知识更新迭代的智慧选择, 教会孩子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活用旧知、生成新知。

二是培养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 这对于人的生存生活十分重要。尤其是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培养自主管理日常生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形成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等十分重要。

三是培养与他人协作共进共享的能力。 在鼓励孩子奋进提升的同时,还要引导孩子由“小我”走向“大我”,排除无序竞争的困扰,树立相互尊重、与人合作、共进共享的协作意识,历练和形成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培养改变现实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能力。 在促进孩子内化知识技能的同时, 充分放飞思维,让其有异想天开、求新求异的意识,以及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行为等。

这四种能力相互交融, 形成适应信息社会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综合能力。然而,复杂社会环境下呼啸而至的浮躁,令学校、家庭教育稳不住阵脚。 短视育人,能力培养单一窄化,以灌输知识代替育能,无休止地刷题提分,强化应试能力等依然较为普遍。超强的学习负担挤占了孩子应有的劳动实践、 社会实践和创造实践等空间, 学生适应社会与未来的能力面临挑战。网络披露的一些“学霸”,因基本的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的缺失而自暴自弃、 昙花一现的案例举不胜举。 事物的发展,摆脱不了“规律”的“手心”,有违规律的“报复”还将继续,阻碍人生幸福的隐患令人警惕。

能力培养是教育为人生幸福“做功”。 人的能力有多强,向幸福腾飞的翅膀就有多硬。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重要目的, 是培养孩子以不变应万变的“种子性”能力,为他们的生涯奠基,为人生幸福生长施足底肥, 使他们在面临未来择业的诸多不确定性和种种人生挑战时能举重若轻地应对。具体到学习能力培养,我校引导教师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爱与责任的关系,着力转变育人方式;二是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减重复低效作业,增实践体验作业;三是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让思维训练多,机械训练少;四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重视基础性统一目标追求,加强差异化层次性目标达成;五是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以合理的作业量追求自我内化的质;六是处理好学与评的关系,学不超前、评不超标,从课标、教材中找依据,明确重点学习内容,根据年段学习目标制订评价标准。处理好这些关系,旨在理性减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与各种能力。

人的能力有大小, 学校和家庭教育既要重视日常学习、生活、与人交往和解决问题的“兜底”能力培养,也要重视走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卓越”能力培养。教育的责任之一,就是通过奠基普通能力、发展特殊能力、助长创新能力,让教育对象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拥有安居乐业、服务社会、收获幸福的种种可能。

三、心性是走向幸福的“指南针”

多元文化并存、社会激烈竞争、人工智能兴起的社会转型期,对人的“三观”、情绪心理、品性人格的冲击影响较大, 突出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理想目标与现实路径错位,导致一部分人心灵空虚、情绪焦虑,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不和谐, 幸福指数降低。 这种情况出现了过度前置的现象,在中小学,因心理情绪、品性人格偏差的问题而发生的不幸时有所闻。“当下,有一部儿童是假幸福、伪快乐。他们生活在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心灵却被关进笼子,思维被扣上箍子,行动被限定圈子。 当他们被一个又一个格子升级式塑造,在走向‘社会人’的喧嚣广场之后, 其心理和能力的适应情况可想而知。 ”[2]一座城市每年发生未成年学生自戕的事件达上百起,还有那些本已学成应该报效家国的学子,因剥夺他人性命而葬送了自己, 这些都是心理人格偏差所致。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既须注重传授知识和安身立命的本领,更须关注人的心理素质、品性人格培养,还须强化“心灵解困”和“情绪疏导”。这是教育为人生幸福摆渡的责任。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引导教育主体告别短视功利、生存焦虑与无序竞争,走正“育才”的路子,加快“育人”的步子,让德才培养并驾齐驱,稳步迈向“成人”之境。从这一角度审视教育,过去的德育格局基本形成,在品性人格培养上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成效明显,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心理人格培养却明显不足。心理问题的表现具有隐性、不易察觉的特点,缺乏有效干预。虽然学校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投入与师资建设, 在学生心理关护与疏导方面也有所作为, 但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受限,致使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缺乏优良环境。在生活、生存与就业的多重压力下,在“改变命运”的期待下,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灭火与应急式的心理关护与调适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家长都不愿孩子“做普通人”,将“阶层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考试竞争,加上滞后的教育评价,对学校、教师的评价落在了应试提分上。一些教师为满足受众的现实期待而筑基铺路,甚至违背规律或不择手段加重学业负担。密集型、超强式的应考应试教育, 将孩子封闭在密不透风的学习空间,活动单一、身心疲惫、精神压抑。学校教育环境如此,路子太窄,加上当下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亲子交流, 或者教子无方, 致使孩子生活富足却心灵孤独,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埋下了隐患。要让孩子走向幸福,成人成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注意让生命长成自己的样子。 生命成长有周期,学生发展有差异,真正的拔尖人才,不是刷题刷出来的”[3]。

有一位职业女性,其工作能力并不弱,但却缺乏对人生的良好体验。她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整天怨天尤人,看到同事比她发展好,则怪自己命运不佳;与他人和家人相处缺乏宽容,认为自己的命运和身体欠佳,都是他人和家人造成的。她整天生活在失落、不安全及其与之相应的猜疑和紧张中,且不容易沟通,拒看心理医生,一不顺心就将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怨气垃圾“发泄——回收——发泄”,如此循环往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良情绪代际传感,令孩子也痛苦不堪。

这虽属个例,但足以提醒人们,良好的心理人格,对提升幸福指数是多么重要。为从源头上营造与优化孩子心理成长的良好环境, 我校不仅引进心理健康专业机构,通过心理筛查,有针对性地施以心理关护,还重视心理健康的日常化滋养。 比如,利用每一周的升旗仪式,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以主题展演方式,通过朗诵、歌舞、戏剧等形式,表达对科学、人文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以拓展学生眼界,开阔学生心胸;还利用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跨年展演等让学生放飞自我,释放情绪。

无论是学校或家庭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方面要居安思危,堵不如疏,须在日常教育中切实减负,告别学业与心性关注的失衡,拓宽育心的路子,以心性的滋养帮助孩子在人生旅途上拥有精神灯塔和人生幸福走向的“指南针”,使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均有明确的方向感,能顺利融入社会;面临日常生活工作的不顺与矛盾,能把自己的情绪安顿好;面临繁忙紧张的工作能从容应对;面临种种挫折、磨难和防不胜防的风险,能举重若轻地化解;面临各种人际关系,能以宽容心态接纳自己、接纳他人,以阳光心态告别自寻烦恼与痛苦。

要持续推进“双减”,不能仅在“双减”的形式上下功夫,而应把握住“双减”的长效育人价值,探寻“双减”的育人要义,优化育人生态,让学生在高雅兴趣、良好心性、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中自主编织人生幸福密码,在成就自己、贡献社会、造福人类的创造实践中成就幸福人生。

猜你喜欢

双减人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生中的某一天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