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上下班:长效实施“双减”政策的保障
——以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实验学校的“弹性上下班”为例

2022-11-24曾先林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8期
关键词:弹性双减制度

●曾先林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学校可以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让教师协调好个人事务与学校工作的关系, 集中精力服务于“双减”后对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这为长效实施“双减”政策提供了保障。要长效实施“双减”政策,只有行政化、 制度性的安排, 没有教师安居乐业的心态、主动积极的参与和创新作为的空间,减负便会止于摇旗呐喊,难以长期持续。

这种认知,来自于我校多年来“弹性上下班制”的实施。 从2009年建校起,我校就实施“不打卡、不扣钱”的考勤制度,这是我校目前实施“弹性上下班制”的雏形。 令人欣慰的是,我校坚持了十二年的弹性上下班,与国家“双减”文件的建议合拍,个性化的探索实践有了制度层面的支持。《意见》第9 条,针对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提出了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的建议。 《意见》基于“双减”的长效落实而提出的“弹性上下班制”,是为了让教师协调好个人事务与学校工作的关系, 集中精力服务于“双减”后对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 《意见》促进了我们对弹性上下班制度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前期经验的梳理,增强了利用此项制度长效落实“双减”的信心和决心。

一、弹性上下班制度的核心是释放教师活力

人们普遍担心, 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 教师的“重心”会不会偏移,工作会不会“打折扣”。我校多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弹性上下班制度,不仅没有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有效地释放了教师活力。

(一)人本管理,激发了教师育人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最终目的是激发其创造活力,解放教育生产力。 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能激发教师动力,增强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师心情舒畅、精神自由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劳动中来, 这就更加有利于教师、学生、学校达成“增值性发展”的“刚性”目标。 弹性上下班制度,正是根源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种民主管理模式,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的管理艺术。

“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已为大众所接受,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教育行为不止发生在学校和课堂,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固守学校上班期间的这“一亩三分地”。教育的成效往往体现在过程和结果的效率与质量上,固定时间的坐班制度,看似能保证工作质效,实际上却容易滋生“低效工作”“假装工作”“陪着工作”等情况。如果时间的耗费不能换来效率的提高,那么“圈禁”式的管理就是无效的管理。教师工作的目的是“将教育干好”,而不是在学校“把时间待够”。 “圈禁”的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此以往还会损伤教师的创造积极性,降低职业幸福感。 而实行弹性上下班,教师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既能充分休息、兼顾家庭,也有更多精力规划、更有效率地投入本职工作,既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失为一种激发教师动力的明智选择。

(二)自主管理,增强教师工作内力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办学规模大,师生人数多,管理条块多,尤其是在教师的工作状态管理上具有较大难度。 弹性上下班制度强化教师自主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师增强内在动力,降低学校管理难度。我校长期坚持的弹性上下班制度,是促进教师活力增强的“管理变脸”,是告别管人思维的“无为而治”,是着眼育人效能提升的“能量加持”,是促进教师自主管理的“配套机制”。这种机制,其核心是增强教师内力。

为保障弹性上下班的机制顺利运行, 我校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岗位绩效制度。无论是评优选先还是绩效考核, 都充分体现向工作量大的教师倾斜,向业绩好的教师倾斜。这有利于激发想多干和想干好的教师的内驱力,使弹性上下班制度发挥应有效力,以便解决人多事杂,管得住人管不住心的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教学业绩不断显现的目标实现。教师的发展,为长效实施“双减”政策创造了条件。

二、破解弹性上下班制度的实施难题

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难度大,挑战管理者的胆略和智慧,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放就乱”“一盘散沙”的问题。 为破解这道难题,我校秉持民主管理理念,遵循“收放结合,弹性有度”的原则,注意处理好三大关系:处理好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工作与教师自身利益的关系; 处理好弹性上下班与工作效能的关系。三大关系的处理,是基于全方位考量,旨在让教学不打折扣,让课后服务保质见效;为教师繁重的工作做“减法”,为育人实效做“加法”,让教师共享关爱“阳光”,释放创造性育人的能量。

(一)建立行为规则

首先, 学校行政班子全员坐班(7:00—19:00),充分体现领导层“事必躬亲、率先垂范”的原则。倡导“走动管理”,所有行政亲临一线,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深入到学生中。

其次, 全体教师自觉遵守并维护好学校教学常规工作。 教师在不影响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和完成本人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确保提前两分钟候课,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和完成了全天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自行安排上下班时间,但不得私自调课。 学校的升旗仪式、教师大会、教研(备课)组和党团组织活动必须按时参加。上班期间,在不影响上述工作的情况下,因事可以中途离开,请假制度以人为本,机动灵活。

(二)强化制度保障

弹性上下班制度遵循效率优先原则。 走向管理高效率,需解决学校“凝聚力”与教师“向心力”问题。做不到这点,教师难以“自主管理”“积极向上”“责任担当”“努力奉献”,管理难以做到“效率优先”。因此,学校在制度和决策方面, 力求使教师建立起对学校公平制度的信任,对科学决策的放心,心甘情愿执行相关制度。 为此,我们做到了制度产生与执行的“三坚持”。

坚持制度的产生必须是民主的。 学校制度的产生,从提案到商讨,到决策,全员参与,充分倾听大家的意见。 即使有个别教师质疑和不理解, 也绝不回避,而是坦诚交流,耐心释疑,以增强他们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

坚持制度产生的程序必须是科学的。 严格遵循制度产生的如下程序:民主集中、个别酝酿、集体决策、会议决定等,充分体现制度形成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整个制度产生的过程, 广泛尊重每位教师的意见,绝不以任何行政命令强行干预。

坚持制度的执行必须是公平的。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教师做到的,行政班子首先做到,要求行政班子做到的,校长率先垂范。 无论是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评,无论是老年、中年、青年教师,还是所有学科教师,都以制度为准,着力提高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三)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原动力,更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虽然会感到疲累,但只要心怀教育理想, 并能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爱与关怀,就会如春风化雨般感到舒心和快乐。学校将教师实际困难的解决落到实处, 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 我们还在请假方面奉行“请假都准”的原则,让教师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四)完善分配制度

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制度导向。我校绩效考核分配、 优质特色项目奖励的基础部分与考核激励部分差距在全区是最大的。我校通过制度建设,积极破解小学与初中的绩效考核难题, 让绩效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导向,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自我鞭策的作用。激励了能当班主任、当得好班主任的老师主动当班主任;激励了能上课、上好课的教师积极承担双班教学任务。总之,学校较好地做到了无须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公平秤,掂量着每位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教书育人的质量。

三、长效实施“双减”政策背景下弹性上下班制度的再思考

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建校十二年,实行“弹性上下班”十二年。《意见》给广大学校结合实际完善“双减”措施、确保“双减”工作持续落地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推行此项制度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将在弹性上下班制度化、常态化的基础上走向科学化,更好地平衡上下班制度的刚性和弹性,做到“弹性有制”“收放有度”,让其成为“双减”持续高效推进的坚实支撑和重要保障。

(一)配套托管服务

长效“双减”呼吁持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弹性上下班制度实际上也是校内托管服务的配套制度。 我们将根据“双减”要求优化弹性上下班制度, 高效发挥弹性上下班制度助力优质托管服务的作用,进一步理清“双减”与弹性上下班的关系, 在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的效能提升上下功夫。 通过弹性配置人力资源, 给教师减轻压力,让教师保持充足的精力,在校内托管上做得实、效果好,让延时服务能延出价值与质量。 总之,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的工作负担,为“双减”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创建更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二)持续增强“双减”效益

“双减”更强调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弹性上下班制度的推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预留了空间, 也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足够的精力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更为灵活、科学地进行日常教学、教研科研、活动开展、延时服务、家校联系等工作的时间分配和精力分配。弹性上下班制度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放了之”的随意性管理。为确保教师在弹性的工作时间中保证工作重心的专一, 下一步将优化相应的配套制度,调整和改进管理方式,使弹性上下班制度成为长效实施“双减”政策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弹性双减制度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二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对T1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