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运河》翻译实践与研究

2022-11-24韩孟奇安晓宇杨帅

关键词:传播学大运河译文

韩孟奇, 安晓宇, 杨帅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黄淮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2020年6月,河南省首部以河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中英文双语套书 “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首批10个分卷已出版完成。本套丛书由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策划,国内多位著名翻译与传播专家担任顾问,来自河南省10个地市的300多位中英文专家参与了这套丛书的翻译。这是我省唯一以河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中英文双语丛书,力求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立体、全面的河南。

《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中的《大运河》分卷主要从运河发展史、运河功能价值、运河文化形态和走向世界大运河等方面讲述大运河的故事。译者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注重中国表达的世界化,即在汉语文化文本的英译中,以目的语受众为依归,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使译文为英语读者所接受。

一、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综述

伴随着传播学的发展,翻译跨文化传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果丰硕,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国外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

传播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开始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的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1]125-144。1977 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明确指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2]6。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苏珊·巴斯特和勒弗维尔在其著作中提到翻译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进而提出了“文化翻译理论”[3]5-6,奠定了翻译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英国翻译理论家罗杰·贝尔在其著作中根据信息论原理提出了翻译过程模式,阐释了译者从信息接收、识别、解码、获取、理解、选择、编码、传输、再接收九个步骤[4]23-25,指明了翻译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实现过程。此外,美国学者蒙哥马利于2000年在其著作中把翻译和跨文化传播联系起来,论述了翻译在人类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功能[5]17。

翻译跨文化传播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为该领域的理论建构夯实了基础。

(二)国内翻译跨文化传播学研究

国内翻译跨文化传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学科的确立到翻译策略的探讨,在近30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号召下,该类研究更是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翻译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理论和翻译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1.翻译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确立

国内把翻译和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的研究最早应见于吕俊在“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一文中,首次提出将翻译学置于传播学之下,用传播学理论观照翻译学,即视翻译为传播活动的一种。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它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传播[6]。吕俊和侯向群把传播学的结构模式作为翻译学的机体结构进行研究[7]34-35。随后,廖七一发表了“翻译与信息理论” 一文,将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8]。孟伟根结合传播学原理,构想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框架[9]。

综上所述,国内翻译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也趋于成熟和完善,为实践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翻译跨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以“跨文化传播和翻译策略”为主题词,知网搜到120余篇文献,研究涉及不同文体、不同语言层面翻译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不同文体的跨文化翻译策略。在结合不同文体探讨跨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中,研究多集中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下采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有从传播学“四原则”提出了增加法和删减法,编译法和并译法,淡化法和摘译法,直译法和改译法[10]。这为我们翻译《大运河》中的人名、地名和中国特色词语提供了参考。张德福以“中国典籍的跨文化传播”为例,首次构建典籍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了文化涵化的翻译策略[11],为文本中的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二,不同语言层面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罗选民多次提到“文化自觉”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基本前提[12]。李家春认为,翻译应根据具体文体内容进行重构,以语篇为转换单位,以词素为最小分析单位。注重文本的“跨文化”重构,“以终为始”的翻译态度。译后,持续关注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和反馈,然后根据反馈来重新调整策略[13]。徐广东以“公义”为例探讨术语翻译,研究认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格义、别赋新义、转外音为熟语三种翻译策略就能发挥汉语语义表达的长处,并利用文化同约性消解文化差异性[14],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概念向异质文化的精准翻译。

《大运河》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应该遵守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和步骤。《大运河》属于应用文体,其翻译可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以语篇为转换单位对原文进行重构。国内学者对这类文体翻译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归化和异化方面,通常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并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

二、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翻译实践

借鉴文献提供的基础,本研究探讨了《大运河》的文体特点,梳理了该类文本翻译的难点。研究认为,《大运河》的译文需要从词汇、术语、句子上实现“跨文化重构”;该文本翻译难点在术语、文化负载词、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等,译者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采用了直译和意译以及文化涵化等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运用增译、删减、直译、意译、改译等方法,以期实现《大运河》译本的跨文化传播。

(一)地名的翻译

《大运河》分卷中有大量的地名,对这些地名的翻译,译者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处理。

其一,当专名和通名都是单音节词时,翻译时先将该地名音译放在前面,然后将通名意译,分开书写,共同组成地名。如:鸿沟Honggou Channel,白沟Baigou Channel,邗沟Hangou Channel等。但有些单音节的专名已经有约定俗成的译名,我们就采取“拿来主义”,直接照搬过来。如:黄河译为Yellow River。

其二,当专名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时,先将专名音译放在前面,然后将通名意译,分开书写,共同组成地名。如:平虏渠Pinglu Channel,利漕渠Licao Channel,破岗渎 Pogangdu River。

原文中有很多历史名镇,如道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对于通名“镇”的翻译,一般采用township这个词,如道口镇、佛山镇可以翻译为Daokou township, Foshan township。但朱仙镇、景德镇、汉口镇的翻译就不能一概而论。朱仙镇和景德镇的通用英译是Zhuxianzhen和Jingdezhen.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 通用的译名是Hankou. 佛山镇目前已经发展为佛山市,通用的译名是Foshan City.

(二)人名的翻译

《大运河》分卷中有大量历史名人,有些还带头衔。对于人名的翻译,译者也遵循两条公认的原则: 一是“名从主人”,二是“约定俗成”[15]。但有些特殊的名字或头衔的翻译有所不同。

如:“在开凿和修建中国大运河的过程中,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西汉时期的吴王刘濞、隋炀帝杨广、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宋礼等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普通姓名的翻译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翻译,姓名之间空格,首字母分别大写。但有些特殊的名字如夫差、嬴政、勾践的翻译稍有不同,分别借用英语本族语网站普遍采用的译法Fuchai,Yingzheng和Goujian。

(三)度量衡的翻译

《大运河》中存在大量度量衡,如重量单位有石、斤等,长度单位有丈、尺、匹等。这些长度、体积、重量单位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是没有概念的。对于度量衡的翻译,译者参照的原则和前提是“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最为接近的阅读感受”,或 “汉译英时尽量异化,英译汉时尽量归化”[16]。另外,历史上不同时期度量衡标准不一样。因此,译者在第一处出现“丈”和“石”的时候加了页下注释,以后不再具体换算具体数值。如:丈,音译为zhang,加上注释:a zhang is a unit of length in ancient China, which equals about 2.95 meter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同样,石,音译为dan,加上注释:a dan is a unit of weight in Ancient China. One dan equals about 53.6 kilogram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59.2 kilograms in the Song Dynasty.

(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大运河》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如大禹治水、楚河汉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河图洛书、东京梦华、高跷、舞狮、盘鼓、秧歌、旱船等。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者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注释、释义翻译等。

1.直译

直译是译者常用的翻译策略,既能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又能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如大禹治水 how Yu the Great controlled floods,开元盛世Kaiyuan Flourishing Age,安史之乱the Anshi Rebellion,衙署local magistrate’s office,行宫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 会馆assembly hall,钞关tax bureau,舞狮lion dance等。

2.音译加注释

对音译后不易理解的词汇采取了注释,如“河图洛书” Hetu and Luoshu diagrams (mystic signs and markings revealed to Fu Xi and Yu the Great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preliminary record of the universal life rules),楚河汉界Chuhe Hanjie,literally the (separating) river of Chu and the boundary line of Han,秧歌yangko (a popular rural folk dance)等。

3.意译

对不便直译的词汇采用了意译。如东京梦华Dreams of Splendor of the Eastern capital (Kaifeng),旱船land boat (a model boat used as a stage prop in some folk dances)等。

(五)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广博深厚的历史积淀也经常体现在语言中,这种表达方式深受国人形象化、发散式、综合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译者,在翻译具有中国特色语言表达时,应在不违背译语语言规范、不引起对方错误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语文化信息。但为了使译文能够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其蕴含的中国文化为异域文化所适应和接受[11],有时会采取文化涵化的策略,对原文进行改写和释义。

例1:如果在中国地图上将隋唐大运河按照历史记载勾画出来,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 ,而郑州就是它的中心所在。

这个句子利用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把大运河的形状与“人”字的形象进行了类比,使原文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译者在处理这类翻译时,尽量保留了原文的形象,把“人”字翻译为躺倒的大写字母“Y”。

If the Sui-Tang Grand Canal was marked on a map of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historical records, it would form a huge fallen letter Y, and Zhengzhou was just at its center.

例2:大运河持续运行2 000余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与长城共同搭建起中国精神的“人”字结构。

例2与例1一样,问题也在“人”字的处理上。但与例1不同的是,这个“人”字表达的意思不在表象,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译者需要对“‘人’字结构”进行充分的解读,把所蕴含的意思翻译出来。译者认为,大运河的修建与长城一样,需要中国人的智慧、坚毅与合作精神,这是“人”字应有的内涵。

The Grand Canal, which has been running for more than 2 000 year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ater projects in ancient China. Like the Great Wall, it helped to foster a spirit of courage, cooperation and hard-work of the Chinese people.

(六)译文的取舍

翻译中对原文进行增减是通行的做法。如果按字面翻译无法达意或实现翻译目的,就需要译者根据文化差异、翻译目的等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批判性思维,对原文进行适当变通或取舍,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习惯或者更符合翻译需要[17],译者据此采用了如下翻译方法。

1.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减译也是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减译,不仅可以消除冗余词汇和结构,还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例3:隋炀帝把大运河留给了大唐王朝。盛唐之盛,盛在运河;大唐之大,大在运河。站在盛唐中心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文武大臣,而是长安望春楼下自隋流来的大运河。

原文是典型的汉语表述,讲究辞藻,多四字结构。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逐句照译,译文势必会显得重复累赘,修辞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便于目的语读者接受,译者为此按照英文习惯去繁就简,作了概括省略处理。

The Grand Canal was the Sui Dynasty’s heritage, left by Emperor Yang of Sui to the Tang Dynasty, which owed its glory and prosperity to the canal.

汉语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重复,在汉语修辞学上又称反复,即为了突出或强调某种思想或感情,有意识重复重某些词或句子,有的是同词重复,有的是异词同义重复。

例如:朱仙镇年画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兴旺等美好的生活愿望,以及扶正祛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

以上例句多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扶正祛邪等,译者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了省译。

Zhuxianzhen new year pictures reflect farmers’ desire for a prosperous, harmonious and happy life as well as the feeling of pursuing justice and exorcising evil spirits.

2.增译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有时需要对缺省信息进行弥补,增译也是翻译中的常用策略。

例如:道口古镇最鼎盛的晚晴时期,由于1907年道清铁路的修通,这里成了连接铁路、公路、航运的“水旱码头”,交通网四通八达,素有“千年古镇小天津”之誉。

原文中的“千年古镇小天津”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在理解上不成问题,但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就构成阅读障碍,译文中需增补必要的信息。

Daokou, an ancient town with a history of about 1 000 years, has been long reputed as small Tianjin (a big coastal city in North China).

(七)查找与验证

在翻译中,译者充分利用多种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利用网络语料库验证译文表达是否地道,搭配是否适当等。例如,“漕运”一词的翻译,该词是指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译者多方查询,发现以下三种译法:一是grain transport(句酷译);二是water transport(百度译);三是transport grain by water to supply the capital or meet military demands(搜狗译)。

三种译文各有特点,究竟采取哪种译文,译者进行了多渠道验证。在COCA(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上对前两个译法进行验证,发现这两种搭配都存在。译者又通过必应检索,得到的信息为Water transport is defined as the process of moving people, freight and mails by barge, boat, ship, or sailboat over a sea, ocean, lake, canal, and river or by other types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显然,water transport与“漕运”相比,词义范围扩大了。而grain transport的说法相当于汉语的“运粮”,即包括陆运也包括水运。第三种译文的意思虽然准确,但属于释译,作为一个术语似乎过长。以上三种译法都不够满意,译者继续查询,在ChinaKnowledge网站查到另一种译法,caoyun, transport of tribute grain。并给出了英文解释:Tribute grain transport (caoyun) served in imperial times to supply the officialdom and the military garrisons in the capital with staple food, but the grain was also shipped to other destinations, mainly border garrisons. 对比以上四种译文,第四种译文的优势明显。

三、结语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很不够,甚至存在较多误解。要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消除误解,还需要从文化方面加强与西方的沟通。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是促进沟通的重要手段,但讲好中国故事并不容易,既要保留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其民族性,又要采用目的语读者读得懂、愿意读的方式去表达。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译者要担负起文化传播的使命,以合理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学大运河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弟子规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