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认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2-11-24王东浩
王东浩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222;2.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脑入心,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入脑入心应该是问题的焦点。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入脑入心是心智的开启。那么如何认识人类心智,如何开启人类心智,这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问题的前提。心智问题属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如何从认知科学的领域开启人类心智问题的研究,进而建构起一种文化思政,这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路径问题。笔者将从人类心身问题的讨论出发,进而得出人类心身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三个层面最基础的语言认知开始进一步研究文化思政这一大思政格局的研究状态、研究路径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来看心身问题的核心论争。
一、从语言认知到文化思政
心身问题是人类演化史上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心理学和哲学家尤为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更是认知科学存在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哲学史上,哲学的心身问题也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到马赫等人的新实在论,从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到20世纪以来的心身等同论和环境决定论,以及斯宾塞的心身平行论等,都承认了心身之间的差异和不同。20世纪70年代,认知科学建立以后,人类开始了对心身问题的全方位研究。目前,认知科学公认的六大支撑学科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但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关键之处在于人类的心智和认知。心智和认知问题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熟知自我、解读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根本问题。那么心智和认知问题究竟如何解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蔡曙山给出了答案。他根据人类心智进化的历程,明确了人类心智从初级到高级包含的五个层级:“神经层级的心智、心理层级的心智、语言层级的心智、思维层级的心智和文化层级的心智。”[1]神经层级的心智和心理层级的心智是人类心智形成过程中较为低级的阶段,是所有动物普遍具有的心智反应。比如,老虎饥饿时的觅食、羚羊在吃草过程中的自我防御等都属于低层次的心智阶段。而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心智属于高级认知阶段,是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阶段的三个层级中,语言层级的心智又是人在进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心智和认知。如果说直立行走和使用、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那么语言的诞生则是人成为高级灵性动物的首要因素。
(一)语言认知的内涵
语言层级的认知为何如此重要?它对于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形成起了何等作用?又如何影响人类观念上的认知?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能力[2]4。它是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符号系统。因为语言的存在,人类头脑中形成了深层次的认知加工方式,也就是人类思维的形成。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语言的出现可以和火的使用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语言结构拓宽了人的认知结构,更进一步促成了人的心理反应。我们经常说:“语言是心灵之境”[3]4,也就是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推理出人的内心活动,可以听懂对方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当然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在人类思维上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比如,人在暴怒和人在平静时表达的语言所指向的心理活动是有差别的。所以,语言反映了人的思维活动,或者可以认为语言形成思维。
那么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前面我们谈到,语言形成了思维,而人类思维无非从两大现象去认知: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所面对的实践活动也无非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包含了对过去的总结,对今天的认识和对未来的预测。这些人类活动是通过语言和思维形成的,人类文化也即是这些内容的总和。归纳起来,人类文化也就包括了对自然认知的科学认知,对人类思维认知的哲学认知,以及对人类社会认知而抽象出来的宗教认知。科学认知建立在经验或实验的基础上,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表达。哲学认知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是理性思维的一种表达。宗教认知是一种感性直观,是人类图腾的一种表达。蔡曙山认为:“文化就是人化,是人所创造的一切东西,它是与自然紧密相连又互相对立的一类事物。”[4]文化认知作为人类认知的最高层次在此可归纳为:科学认知、哲学认知和宗教认知。文化的三种表达形式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思维再现,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涉身认识,哲学是主客观并重的人类涉身认知活动,而宗教则是纯粹的主观体验,是一种直觉和顿悟。这也就解释了缘何语言和思维形成了文化,语言是思维和文化形成的根。
(二)经由语言认知的价值观念
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不仅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甚至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划分成不同的地区。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的通用语言是汉语,除此之外,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据统计,我国境内包括汉语和53个少数民族语言共计129种语言(不包括方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反映出了一定的地方文化,一定的族域文化,比如藏学、敦煌学等。当然,就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言,又形成了一个大文化圈,也就是中华文化。反观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总面积有1 016万平方公里,这个与中国面积差不多大小的洲,官方语言就有23种,如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形成与独立的语言有很强的因果性。我们强调语言的认知属性,从根本上是要确立一种由语言决定的价值观念。在《自私的基因》中,理查德·道金斯指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特别强调文化基因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播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5]23。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汉语和汉字传承的,当然也是通过这一语言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因此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尽管中华民族经历了数不尽的灾难,中华大地更是分分合合,但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统一的状态。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认为,汉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民族语言消失,那可能带来的是整个民族的消失,乃至国家的消亡。所以,语言认知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涉身问题上,还有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和家国层面。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语言认知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三)由语言认知构筑的文化思政理念
我们讲语言认知是人类涉身认知的第三个层面,语言决定人类思维,语言和思维形成了文化,所以语言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存在。同时,上面我们又谈到,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科学层面、哲学层面和宗教层面。这三个层面中,哲学认知是主客观一体的涉身认知,既可以反映客观性的存在,又表达出了人类意识层面的主观认识。那么语言认知和意识形态又是什么样的关系?意识形态从本质上归属哲学范畴。它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认知,是对事物的一种感官思想,也就是观点、概念、价值观等诸要素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属于文化认知。
那么语言在意识形态这一文化认知层面具体的作用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思想(观念)的上层建筑”。具体形式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法律观念、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它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集中体现,更是执政党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的最终表达。在此要素中,语言就成了承载的工具。那么,语言认知层面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意识形态指向。上面我们提到,哲学认知层面是主客观一体的涉身认知,那么意识形态工作也就体现在基于客观世界的主体认识活动,具体体现在生产、传播、管理思想上层建筑,或者称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的构成要素,更是一个政党的旗帜和灵魂。那么如何建构文化思政理念?如何传播文化思政精神?如何管理文化思政名片?这应该是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重中之重。而现阶段我们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语言的缺失
文化思政理念的确立离不开语言认知。我们在生产意识形态的过程中确立了完整和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但内核的完备并不意味着某一文化理念可以很好地传播。这中间尤为重要的当属语言方面的认知。我们的教育涵盖了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阶段。我们过于注重了大学的思政教育,但大学的思政教育又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每年我们的大学培养了大批的学术精英,但其中有些人一旦走出国门就不想回来报效祖国。这从根本上讲是立场的丧失,是文化的丧失。这种缺失的根源是什么?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18岁以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人类的认知习惯已经养成。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我们的文化培育是有限度的。那么,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吗?当然有。只不过存在缺憾,最大的缺憾是符合群体特色的思政语言的缺失。语言缺失直接影响哲学认知,从而影响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评判是非的标准。
笔者做过一个调查。13岁到18岁(初中和高中阶段)这一中间群体处于人类文化认知形成阶段,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阶段。我们通过课堂教育可以进行思维和文化的灌输,但成效却微乎其微,因为围绕在这一群体周围的互联网环境十分复杂,网上的一些内容不甚健康,甚致与核心价值观念相悖。这样的网络环境不利于我们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思维认知,不利于形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思政认知。
(二)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教育体系存在不足
教育应该是成体系的,必须有宏观指向,更要有微观领域的涉身体验。宏观指向是政治立场,这个方向不能偏。微观的涉身体验指的是史料辅助。如果我们确立的立场是鲜明的,但涉身史料没有,或者这些历史性的素材根本不存在,那么立场就会走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天津小学阶段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中学阶段开设了“思想品德”和“历史”,在高中阶段开设了“政治”和“历史”,大学阶段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我们看到,小学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其中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很少,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在孩子们思维认知形成的阶段,作为决定性因素存在的认知素材、认知语言却极度匮乏,孩子们在缺少“故事”的同时,不得不寻求网络,这中间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历史课,但由于升学的压力,这仅仅只是辅助性科目。到了大学,学生们的世界观基本形成,尽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这门课并非历史课,教学目的和目标偏重的是意识形态的塑造,面对已经形成思维层次认知的这个群体,我们很难再培育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三)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路径的欠缺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到:“我的语言的限度就是我的世界的限度。”[6]115语言认知决定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语言认知的限度也就决定了整个涉身认知的限度。当前,我们通过大中小学教育不断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念,明确我们的价值导向,但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比如,在思政课堂上,思政老师给学生传播雷锋精神,传播舍己为人的价值情怀,学生可能已经在慢慢建构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但随后转换到其他课堂或环境,比如,在食堂盛饭师傅的某一次缺斤短两,在课堂某位老师的一句抱怨,或者某一位官员不得体的工作作风等,都会把思政课堂上刚刚建立起的价值观念推翻。所以,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单纯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远远不够,思政语言的传播应该有更为广泛的传播路径。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差距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7]76批判是一种立场的表达,而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立场。站在不同立场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是站位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把哲学上的批判精神通过正确的语言认知树立起来,这是个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明确了方向:“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8]通过语言的魅力、运用真理的力量表达哲学的批判,这应该会给客体树立一个人生导向。思政课教师作为主体确实做到了在政治上要强、在情怀上要深、在自律上要严、在人格上要正。但在思维和视野上可能远远不够。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作为客体的学生经常用的APP有哪些?排名前几位的是:B站、A站、抖音、向左、向右、小红书等。而这些APP,在作为授课主体的老师那里却很少有人使用,甚至有的老师不知道介绍马克思光辉一生的动画片《领风者》在B站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差异体现的是“网络土著”和“网络移民”的断层,这也可能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三、文化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路径研究
(一)从“四史”影像的角度提升思政语言认知
在人类认知形成的五个层次中我们可以看到“心智是涉身的”[9]3,这尤其体现在中小学语言认知阶段。为什么我们的价值观念没有打好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对象性语言。孩子们的周边环境缺少正确意识形态方面的合适语言,语言上的不对称导致思维训练上的错位,尤其是当围绕在孩子们身边的大多是具有西方价值观念的影视动画、文学作品时,这无形中就抢占了认知在语言方面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中国文联“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0]。在孩子们心智形成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舆论的宣传,具有西方价值观念的动画题材不应在一群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群体中泛滥。今天,我们强调“四史”教育,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强化我们的思维,铸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但这不能简单地通过文本学习,更需要把“四史”转化成学生语言,尤其是孩童语言。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恰如其分的语言形式可以形成语言认知,从而形成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面的认知才会有力地转化成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所以,在“四史”教育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创作一些有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方面的影视动画,《领风者》动画作品被青少年学生疯狂点赞即说明了这一认知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提升文化思政内涵式发展
在小学阶段,认知语言的形成是基础,我们通过时兴和便捷的网络可以有效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良好的“育苗”效应。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1]螺旋式上升的价值观念培养会进一步塑造或巩固“育苗”阶段的成果,促使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这种形成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也就是由认知语言决定的思维认知的形成阶段。
当前我们在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如何实现螺旋式上升?思政课教师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方面就显得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断锤炼语言,提升自我思维认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2],从而形成自我涉身方面的文化思政。当然,这不仅仅是某一位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这应该是一盘棋,应该从整个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出发,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13]角度出发,形成传播链,系统完备地筑牢青少年拔节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阵地。
(三)在互联网层面构筑文化思政的大格局
在《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中,我们看到排行老七的紫葫芦在出世之前被蛇精抓走,随后蛇精把紫娃浸入毒水中,不断对浸入毒水中的紫娃讲,蛇精是紫娃的妈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紫娃从葫芦里出来后,认蛇妖为母,认蝎子精为父,同时帮助妖精打败六位哥哥,完全忘掉了兄弟情义和老爷爷的养育之恩。作为孕穗期的大学生形如还未进入社会的紫葫芦,如何保障他们不被浸入毒水,这应该是我们文化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尤其在信息时代,网络已浸入到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网络空间最活跃的一类群体,也是各种思潮碰撞过程中最易接触和影响到的群体。在思政课上,思政教师传播了正确的价值理念,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思想有可能会改变刚刚形成的这种价值观。对于有效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确保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言,大学生熟知的网络空间无疑成了认知思政的最佳舞台。网络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确保网络安全,因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应该上升到一种全民的文化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4]通过网络空间,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形成一种正确的网络空间文化,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15]通过网络空间的安全教育,不仅实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更有效培育出一种全民大思政的哲学认知、文化认知,最终形成全面的国家安全保障。
(四)通过语言的魅力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
如果网络空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那么讲好故事则是我们巩固阵地的有效武器。在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之治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这些包含着鲜血和汗水的故事构成了我们文化方面的认知。那么传播文化的主体和接受文化的客体如何实现有效链接?这应该是思政语言认知努力的方向。美国人类学家迪肯(T.W.Deacon)以“符号物种”来称谓人类,认为人类就是以语言符号来进行划分和塑造的。不同人类群体有其适合的符号认知。符号“使得在生命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获得进入他人思想和感情的通道”[16]349。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善于使用中国符号,当然这个符号也必须符合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特色。在抗击疫情的这场阻击战中,我们没有过多的宣传“社会主义好”,但不足30分钟的一个抗击疫情实录却让我们的孩子们热泪盈眶,千千万万的逆行者再一次让我们学生从内心深处熟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才是中国符号、中国语言的力量。这也正是符合群体特色语言的真实论证。
四、探索与展望
语言决定人类的思维方式,人类用语言表达行为指向,这一指向的内容包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致用语言来建构整个人类社会”[17]16。所以,我们强调语言形成思维,语言和思维形成文化。人类社会的建构和发展与语言的存在密不可分,建构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文化认知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我们从心身的角度去解构人类认知,就人类认知去分析人类心智的内核,从而进一步去研究人类自我涉身问题。我们从五个角度的递进式发展了解文化认知的最终状态。我们探索到关乎人类思维和文化认知形成的语言认知成了我们开启人类心智的“黄金之匙”。蔡曙山认为“认知是用心智来定义的”[18],我们通过人类认知形成的五个层次,加深了对人类心智的理解。同时我们又反向通过对认知的探索进一步解构人类心智,这应该是个双向的互助过程。我们的目的是从最基础的语言认知出发,了解人类思维的形成过程,从而用文化来建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构建我们的思政认知语言,进一步形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思维认知,最终形成文化思政认知。
我们建构文化思政,把思政语言认知当成开启人类心智的一把钥匙。从思政育人的“育苗”“拔节”“孕穗”三个阶段生产出与之相应的语言范式。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构建起全社会的文化思政认知。语言思政的根深才能实现文化思政的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