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逻辑结构:起点、中介和终点*

2022-11-24刘立潇

关键词:教育观逻辑总书记

刘立潇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青年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后备军和继任者。判断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观察这个国家青年的状态即可预知,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国家的富强、独立、自由的责任与前景,全系于青年人身上。教育则是人类进步、青年成长的阶梯和必由之路。青年教育活动决定了青年是否能够成为有用之材,其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行的实践行为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成效的。青年教育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态和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论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教育问题。他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年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理念、观点,仅给青年的公开回信和寄语就达到25次,并多次亲身参与青年教育实践。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正被学界作为重大课题和学术热点进行研究(1)在《教育研究》编辑部主编的《201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中,教育学界在2019年度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和知识进步”的第一条就是,学界将建立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落实机制,作为重大课题和学术热点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青年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引、思路借鉴,有着重要、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实践中,根据青年教育的现状、问题、任务,从青年成长成才、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提炼加工后,所提出的指导青年教育工作的观念和方法。

近几年,关于习近平教育观的研究资料数量较多。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例,以篇名为“习近平”+“教育”进行搜索,2012年以来,共有1 743篇期刊文章(CSSCI来源期刊284篇)。其中一些文章对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来源、内容、价值、实现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局部研究较多、逻辑研究较少,具体内容研究较多、整体逻辑探讨较少,缺少对各个内容、观点、环节之间的逻辑归纳,部分学者在研究综述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2)魏有兴、臧雪源,杨增岽、杜成敏,张瑞、赵君等学者就在各自的研究综述中,提出过类似观点。。简言之,即以往研究缺少对逻辑链条的完整研究,特别是缺乏对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现实起点和价值旨归的逻辑阐述。在现代科学中,逻辑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拟借鉴逻辑学中对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剖析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逻辑结构,以期对其有更全面、系统的认知。

逻辑学认为,现代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要具备严密完整的逻辑结构,就必须明确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及其中介,掌握这三者,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逻辑起点是整个话题的原点,规定了根本属性和范畴。“每一门新兴学科的最后形成,都必须首先准确确定逻辑起点,这样,全部理论才能从起点开始逐步展开。”[2]逻辑中介则是由一系列概念或概念群组成,使得逻辑从抽象变为具体,并成为联结起点和终点的中间环节[3]。逻辑终点是理论或思想的实践愿景与旨归。有这三点,整个逻辑系统就能规则展开。

本文通过“整合-分类-归纳”现有文本和资料,试图廓清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逻辑结构,从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三个方面进行勾勒并呈现。

二、逻辑起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逻辑起点是各个概念的规则性展开。考察了逻辑起点,就能很大程度上初现理论思想的轮廓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实践性特征[4]。马克思主义者认知事物出发点在于改造世界,其逻辑起点具有鲜明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培养什么人”。他在与高校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打造一支“中华民族‘梦之队’”[5]。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首要问题”进行了概括,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工作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教育的根本任务正在于此。这也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逻辑起点,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涵了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本原与动机。

(一)隐含补充“精神之钙”的教育本原

教育的本原意指教育活动的最初根源与最根本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育活动首先要实现理论信念养成。这一观点的感性认识来源于他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他在15周岁时参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俗称“插队”),长达7年时间[7]。他从北京去到梁家河“插队”之初,因为“年龄小,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老乡们对他“印象不好”。他自己对农村生产、生活极不适应,感到迷茫、彷徨,甚至有过动摇。但后来,他慢慢调整心态,特别是建立起了“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之后,迅速适应了农村生活。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从一名外来的学生“娃娃”成为了梁家河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还由组织推荐到清华大学深造。7年知青岁月锤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了为民造福的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所讲:“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8]。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从自身感受出发,非常关注理想信念教育。他认为,对于青年来说,理想信念好比人的精神之“钙”,失去理想信念就失去了“主心骨”,就会造成“精神缺钙”,就要患上“软骨病”,人就无法站立。理想是引导青年树立目标、确定人生方位、探索人生道路的方向标,信念是促使人朝着理想的方向勇敢前进的推动器。在顺境中,缺乏理想信念就会迷失人生方向,容易走错路、弯路;在逆境中,缺乏理想信念,就容易为艰难困苦所击倒。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的本原,号召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以此夯实人生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信念基础。

(二)培养人力“第一资源”的教育动机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具有深刻见解。他熟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等道理,提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以揭示人才的重要程度。他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9]。

习近平早在担任湖北正定县委书记时,就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体现了他的人才理念。他在正定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即正定“人才九条”。随后,成立了人才开发总公司,建立“人才楼”“招贤馆”,还突破成见为人才制定优厚的待遇政策。作为县委书记,他带头写信邀请知名专家人才参与正定县的发展,还向河北农业大学的正定籍学生写信,鼓励他们学有所成,为家乡建设“挑梁抗柱、竭智尽力”。

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列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他认为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10],要把人力资源开发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特别是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体现国家发展活力与核心竞争力[11]。而教育,则是青年人才培养主阵地和大摇篮,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育与国家兴旺紧密关联,只有教育优先发展,才能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因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由一代代青年通过奋斗来实现。所以,他鼓励青年人奋发图强,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并要求教育战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人才资源[13]。

三、逻辑中介:教育的方向、基础、任务、原则、关键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可以探寻出他的青年教育观主要从教育的方向、基础、任务、原则、关键,这五条逻辑路径向前推演。

(一)教育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

教育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本质上具有政治性[14]。在西方国家,教育也被认为是政治的重要领域,国家的教育活动都会在政治范围之内进行[15]。习近平总书记深谙此理,他明确赋予教育以政治性,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时,特意要求加上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论述。他认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那中国共产党就不复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丧失了基础。鲜明、彻底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型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16]。

二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掌握教育的主导权才能保证正确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既然教育事业是为了培养党和人民的接班人,那就必须牢牢掌握教育的主导权,确保教育的性质不变、方向不偏。他提出,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要掌握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实施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6]。

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落实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必须把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二)教育的基础是扎根中国大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教育基础薄弱、学科体系不健全,为快速形成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界大量借鉴西方国家教育模式,有的学科设置与培养计划甚至完全复制而来,出现过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西方的教育理念不能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在历史传承上,强行切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智慧,不符合教育主体的心理认知,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中国的大学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的解决思路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他认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 、牛津 、斯坦福 、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7]。

一方面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发展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既重视历史,又联系当下。重视历史,就是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沉淀出各类精髓与智慧,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没有传统文化的滋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失去“根植的文化沃土”[18]。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于人则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于国则能为治国理政提供经验。联系当下,就是充分考虑中国的制度特征、发挥制度优势,不复古、不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19]。

另一方面要坚持将中国教育发展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教育改革不能够封闭发展,而是要主动融入与世界优秀文明的碰撞、交流中。他提出,文明、教育的交流,可以“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0]。所以,中国会“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强调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共同促进的基调[21]。此后,他进一步阐释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促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提倡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推动中外教育经验与智慧深度交融。

(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道德是社会对人的品质的衡量标准。人类形成社会以来,一直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在古代中国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规范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在近代有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传播人类社会中同情、仁慈、审慎的美德,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览读中外名家史书,涉猎广博,深知“德”于社会的重要性,一直就非常强调道德建设。他提出“人无德不立”,认为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代人都锲而不舍地修身,提高道德境界,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教育领域,他认为道德素质是评价人的第一标准。“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人的道德品行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为人行事的基础。而“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6],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不仅重视个人道德,更主要是因循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逻辑起点,突出重视青年“爱国”层面的大德。只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青年,才能具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以中央名义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继而成为事业“建设者”“接班人”。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把德育置于人才培养的第一标准,从“德才兼备”转为“以德为先”。此后,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等多次讲话中,继续强调德育,提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在他与师生的直接交流中,也反复强调“立德”教育的重要性。他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和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都提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其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现实问题。

(四)教育的原则是强调机会公平

教育是每个人生来就应当享受的权益。联合国组织在《世界人权宣传》《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中提出教育必须是公平的,因它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权利,全体人都应当有计划地接受高质量、无门槛的教育服务。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倡导教育的公平性和普适性,要求全民教育、终生教育,强调教育机会公平。

一是共享接受教育和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指明“坚持共享发展”,让人们共建共享,共同享有成果,提高获得感。教育公平正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方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教育公平就是通过平等优质的教育,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他在2013年向“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发表的视频贺词中,以及2015年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的贺信中,都向世界作出了郑重承诺:中国将优先发展教育,扩大投入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2],“努力让 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1]。

二是以教育公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扶贫必扶志”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他认为教育是扶贫的重要内容,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教育可以“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23]。他在地方开展扶贫治理时,就很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教育。他在浙江工作时要求“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在上海工作时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还采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具体措施,通过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24]。

三是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教育则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础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中作出了重要论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2]

(五)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提出教师是教育的本和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还能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所以,他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的关键环节,并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论述如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优化外部环境,强调社会各界关注关爱教师。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全社会都要“贵师而重傅”,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他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充分认识教师的重要性,主动关注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困难,帮助维护教师权益,特别是提高偏远地区和农村基层教师的生活质量。全社会应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5],依靠教师、相信教师,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实现教育者先受教育,并建立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职业标准。他认为一名好教师要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是优秀教师的标杆和象征。每一名教师都对标“四有好老师”,不断提高,就可以尽快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掌握渊博知识、饱含敬业精神、充满蓬勃生机的教师队伍”。他还提出了“四个引路人”职业责任:教师要做学生在“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方面的引路人,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塑造优秀人格和高尚品德。

四、逻辑终点: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在研究人的发展时,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终极阶段。这不仅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美好愿景,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信念、历史进步的精神和现实的实践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人掌握了全面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将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青年教育的逻辑终点。这体现在他对教育的终极目标设定和路径选择上。

(一)终极目标:“全面发展的人”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1]。

“德智体美劳”教育目标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三个维度。智育在于实现知识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进而“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提高人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质。体育、劳动教育是智育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提升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体育和劳动活动能够“健全人格、锤炼意识”,具备“培养奋斗精神”、塑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功能。价值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最高旨归,通过美育、德育得以实现。美育意义在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教导青年具有高尚情操和鉴别善恶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开展活动,其成效决定了青年能够成为“建设者”“接班人”的思想基础[6]。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阐释,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国情世情结合后,进行的创新性转化和中国化体现。

(二)形塑路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和造就全面的人的唯一方法和途径。”[25]马克思所言“生产劳动”为社会实践活动,言下之意是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提倡在青年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提倡动手实践,遵循人“全面发展”的方式。

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于青年成长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切身体会。在梁家河参加了7年农业生产实践,让他“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8]。所以,在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他就指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6]。劳动是人类生存、进步的根本途径,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进步,劳动才能开创未来。在多次与青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劳动和实践,人类社会的成就、幸福和进步,全部源于人的创造和劳动实践。他认为,要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1],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的环境”[27]。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并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劳动教育,将青年的教育引导到实践中,实现青年的全面锻炼。

五、结语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是从实现“中国梦”人才需求出发,由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基础、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保障教育机会公平、重点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五条路径,丰富其逻辑体系,在终极价值上达成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逻辑自洽,形成了严密、明确的逻辑闭环。在新时代,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对其内在逻辑,教育工作者应认真解读、全面把握,使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趋势,以更好地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青年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观逻辑总书记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逻辑
时局图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