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低头族”手机依赖行为的成因及策略分析

2022-11-24薛金燕王文晶

关键词:银发族银发老年人

薛金燕,王文晶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方式从单一的面对面交流逐步转化成多元化的媒介交流,网络新媒介所提供的服务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购物、出行、就医、娱乐休闲等。老年群体退出职场、子女离家,时间变得充裕。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有趣的短视频、即时的社交填补了老年人生活的空白。互联网产品适老化改造、政府为智能助老不断出台政策,以及新一代银发族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普遍提高,使得老年人“触网”成为必然趋势。

2021年9月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4%、20.3%、18.7%,50岁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8.0%。50岁以上银发人群占比达到了1/3,这部分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亿,成为移动网民的重要增量,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0亿,而在这庞大的网民规模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伴随着5G时代到来,智能手机的应用覆盖了各行各业,加之近两年疫情的蔓延,出行手机扫码已成为惯例,手机上网也已嵌入银发族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他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银发族紧跟时代潮流本是好事,但是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都处于退化状态,若长时间、高频次地使用手机易引发或加重疾病程度,甚至导致心理疾病。“65岁老人每天玩手机11小时”的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银发族”手机依赖问题亦不容忽视。

一、手机依赖的内涵与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思想意识不断提高,他们有种不服老的精神,不喜欢被称为“老”,社会则普遍称之为“银发一族”。本文的研究人群是泛指50岁以上的成年人。“银发低头族”是银发群体与低头族的合称,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长时间、高频次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的一种形象的称呼。国内外研究对于手机依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将手机依赖行为定义为“手机依赖症”,使用“症”字顾名思义是已经将手机依赖上升到了疾病的程度,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由于不加控制地使用手机而导致使用者身体及心理出现一些不适反应而引发的病症。大部分学者是将手机依赖行为定义为“手机依赖征”,认为手机依赖是手机使用者在使用手机行为上的一种失控状态,从而导致自身生理、心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部分社会功能失调的现象。

(一)“银发低头族”手机使用时长

QuestMobile《2020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我国“银发”网民在手机网络上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136个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接近5个小时。大多数“银发族”都是在早晨5~7点开始手机上网,上午9点“银发族”涌入APP的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回落。在之后的一天里,80%的“银发族”都会签到打卡,平均每个“银发族”用户一天登录5次APP,高于其他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趣头条”的《报告》中显示,出乎意料的是,在100万“银发族”用户中,有1 900人在“趣头条”单个APP上在线活跃时间超过10个小时,4 000人在线活跃时间超过8个小时,而日均活跃超6个小时的老人多于1.2万人。此前人民网和腾讯发布的报告显示,10%以上的5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虽然“银发族”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超过6小时的比例并不算很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数据还会不断上升。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有些老年人本身就存在各种疾病,6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健康,而因刷手机昼夜颠倒、“茶饭不思”已经成了不少“银发族”的日常生活状态。

(二)“银发低头族”性别及城际分布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银发人群中男性的活跃占比TGI(目标人群某个标签属性的月活跃占比除以全网具有该标签属性的月活跃占比*100)为81,而女性的活跃占比TGI为121。银发网民中,女性占比远高于男性。近年来,社交通讯类、娱乐咨询类、电商购物类APP盛行,相比男性,女性更喜欢在社交平台与好友聊天或在购物平台筛选日常用品。另外,银发女性的情感比银发男性更加细腻,需要更多的陪伴,而在网络上社交、购物、看小视频等可以有效排解她们的孤独感。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银发人群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活跃占比TGI分别是103、107、100,而银发人群在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活跃占比TGI分别是99和97。高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高科技、智能化产品的应用率高;高线城市的“银发族”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普遍较高,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速度也比低线城市的“银发族”快。由于上网基础和氛围更好,高线城市的银发人群占比高于低线城市。

(三)“银发低头族”线上兴趣偏好

与全体网民类似,银发人群对于社交、视频使用最普及,在咨询方面的兴趣尤为突出,超过40%的银发人群还使用手机淘宝、支付宝进行购物交易。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微信和美团是银发群体使用最频繁的主流APP,这也表明中银发群体对社交通讯类和生活服务类APP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社交通讯类APP中,微信涵盖了中老年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如聊天、支付、充值缴费等;同时,微信小程序服务可以减少APP的下载数量,也降低了“银发族”日常使用手机APP的门槛。视频类APP是银发人群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其中短视频APP对银发人群的时间占有尤为突出,短视频APP中活跃渗透率(某目标人群启动某个APP媒介的月活跃用户数除以该目标人群的月活跃用户数)最高的是抖音短视频,其次是西瓜视频和快手。趣头条《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小视频是在图文和金币互动之外“银发族”使用的第三大内容产品。“银发族”更加偏爱正能量、养生、搞笑等内容,由于“银发族”已退出职场,离开社会舆论中心,空巢家庭增多,大多数老人有经济保障,时间又较为充裕,所以“银发族”对于陪伴类、娱乐和资讯类内容更加偏爱,同时在生活服务和电商等领域的使用也逐渐在加深。

二、引发“银发低头族”手机依赖的成因

(一)获得心理补偿

有人认为,老年人刷的不是手机,而是“孤独”。“银发族”退休后,工作角色丧失和人际关系网络缩小甚至断裂,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边缘化和疏离感,生活重心从职场转向家庭。家庭中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组建自己的小家,“银发族”从职场生活的披荆斩棘转变到日常生活的无所事事;还有一些“银发族”承担起照顾下一代的责任,随子女搬迁到陌生的城市,不但与之前的社交圈断了联系,还脱离了生活几十年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的突然转变使“银发族”的情绪多变、悲观,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手机依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行为。在手机APP上打卡、刷金币不仅可以给“银发族”带来获得感,还填补了他们生活的空闲时间;在网络虚拟社区中“银发族”又找到了很多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互相表达自我、抒发情感。很多“银发族”使用手机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为了同社会接轨,对社会保持敏感的认知,智能手机和虚拟网络成为重新社会化和社交通讯的重要媒介。他们利用手机咨询、社交媒体搜集信息,与昔日老友即时通信,拉近彼此的距离,海量的信息、有趣的短视频也为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二)缺乏辨识能力

“银发族”上网时间长,但是普遍网龄却不长,对手机媒介的运营机制和目的并不了解,对手机使用的目标和手机过度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很容易陷入手机依赖。目前“银发族”的普遍特点就是可以使用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尽情“冲浪”,但其对手机使用的能力不足,自身所掌握的手机媒介技能十分有限。手机大数据的个性化推送功能完美迎合了“银发族”的喜好,大量推送的相关内容使他们对手机“爱不释手”,但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面对不间断推送的海量信息,缺乏辨别和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很容易掉入“标题党”“养生党”,甚至成为网络诈骗团伙的目标。

(三)媒介效力

在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开展产品的适老化升级,为“银发族”量身定制大音量、大字体、超长待机、远程定位、人脸识别等功能,微信、美团等老年人必备的APP走在前面,率先完成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功能的改造,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一键操作、文本输入提示等多种无障碍功能,并增加方言识别功能,方便不会普通话的“银发族”使用智能设备。此外,针对当前互联网应用中强制弹出广告等误导信息问题,开发针对“银发族”的适老版、关怀版和无障碍等版本,以便各类特殊群体方便、安全使用。各大软件的大数据精准推送功能精准定位用户的喜好,然后不断推送类似内容。

(四)社会推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无现金时代,扫码付钱、手机下单,钱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些医院取缔了人工挂号和现金缴费窗口,网络订票、扫码点餐等应用也让“银发族”体会到了便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扫码时代”,特别是近两年来疫情的蔓延,扫码出行成为常态。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就“银发族”使用智能技术难的情况召开会议,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主要涉及互联网网站和APP的适老化改造,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响应,纷纷开启适老化升级。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43个APP、115家网站宣布首先就“银发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出行、就医、消费等。适老化的改造不限于智能设备的改造,还涉及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等,努力建设适老化“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智能化生活环境,将无障碍改造纳入“银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银发低头族”手机依赖行为的干预策略

(一)提高家庭支持力度

孤独和空虚是促使“银发族”沉迷手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银发族”在网络空间中寄托自己的情感,排解生活的孤寂,然而即使再丰富多样的虚拟信息,也不能完全填补一颗孤独的心灵。要帮助“银发族”平衡好线上线下的关系,在利用手机应用娱乐并实现与社会接轨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走到现实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亲属和子女是“银发族”最亲密的群体,也是帮助“银发族”摆脱手机诱惑的最重要的力量。子女应多抽时间回家看望老人,陪他们说说话,讲讲社会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缓解他们的孤独情绪,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社区是“银发族”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可以利用社区的设施和老年人文化资源开展活动,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手工比赛、棋艺竞技、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银发族”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流,看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激发生活的热情,促使其将注意力从手机提供的线上娱乐转移到社区提供的线下娱乐,既丰富精神生活,又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二)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银发族”面对日新月异的海量信息,普遍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提高“银发族”的媒介素养,帮助其学习更多生活中常用的手机应用,认识到手机不仅是娱乐工具,而且能给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如,社区工作者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制作小视频,分享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的知识;招募社区手机达人,分享更多手机上网的技能和乐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关于手机使用及网络安全等系列培训课程。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公众号等平台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手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优化媒介管理机制

当前的互联网市场尚缺乏专门针对“银发族”而设计开发的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在政府号召下开展的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活动的成效并不明显,大多数APP的改造设计也不够完善,使用率很低。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APP都能轻松获取“银发族”的兴趣偏好,并不断推送相关信息和服务。一些商家为争取流量和利益,不断推出“标题党”、网络谣言、虚假产品营销等不良信息。“银发族”因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很容易掉进某些商家故意挖好的“坑”中。要使“银发族”健康使用手机上网,首先要有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号召互联网公司加强整改力度,严格把关流入网络中的信息,并注重“银发族”用户的产品研发和“银发族”适用的健康养生、用药常识等信息推广。只有从手机终端绿化网络环境,才能有效防止“银发族”手机依赖的程度。

(四)助力“银发族”健康上网

社会、家庭应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手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娱乐,也要与他们分享生活中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扫码、付款、购票、导航等;面对老人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疑惑,要耐心解答。社区可以针对老年人需求开展手机基本功能学习、微信操作技巧、短视频制作等专项小组活动,线下组织老年人共同学习更实用的手机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建立手机应用微信互助群,促使老年人持续学习,共同进步,使手机发挥它真正的价值,成为老人融入现代生活的得力助手。

四、总结

对于“银发族”手机依赖问题应该正确看待。“银发族”适当地“触网”,不仅可以填补精神的空虚,缓解情绪的焦虑,还会为其出行、购物带来很大便利,能够让“银发族”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不仅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也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银发族”来说,被需要是比爱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当老年人的个人价值不能在社会和家庭得到施展时,他们很容易陷入精神的空虚,如同那些沉迷于游戏的年轻人一样,网络不仅可以打发时间,也是可以获得价值补偿的地方。由于“银发族”网络保护机制欠缺和自身对网络价值本质缺乏理性认知,导致“低头”容易“抬头”难,而能让其“抬头”的切入点既不是“银发族”自身,也不是手机媒介,而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银发族”在网络中“迷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家庭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失”,只有社区多组织有益“银发族”身心健康的活动,子女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指导其利用网络接轨社会生活、分辨虚虚实实的信息,引导其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才能让“银发族”微笑着“抬头”。

猜你喜欢

银发族银发老年人
618反差式消费新趋势:去标签化,银发族“存在感”变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送返迷路人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镜中叹
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阅读服务研究
银发族的静脉输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