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拉图节制美德培养路径及其当代启示

2022-11-23张蕴睿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苦乐城邦统治者

张蕴睿,赵 昆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节制①是古希腊四主德(四元德)之一,更是柏拉图所认为的城邦各阶级都应具有的美德。柏拉图眼中的节制美德,是能够使个人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控自身欲望并自愿服从统治者统治的品质或德性,这种德性不仅适用于古希腊特定的时空背景,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研究柏拉图节制美德的培养路径不仅是对柏拉图节制美德的学术补充,更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一、节制美德何以可能

“节制”作为城邦中各个阶层都应具有的一种基础性的美德,作为理想城邦最主要的四种德性之一,作为个人幸福与城邦和谐的前提条件,如何涵养节制美德是柏拉图自始至终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节制美德培养的可能——灵魂回忆

灵魂回忆说(anamnesis)是柏拉图的一个著名论断,为节制美德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存在,而且诞生过多次,有时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在下界,见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不在它的经验之中。在人出生之际,灵魂投入身体之前,都要喝迷忘汤(draught of forgetfulness),喝下后灵魂就会忘记一切,当受到外界的某种引导后,灵魂就会通过“回忆”的方式回想起以前的记忆,重新获得知识。

《斐德罗篇》中,柏拉图结合神话故事做出了生动解释:宙斯率领众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及灵魂跟随其后,他们驾驭着马车沿着陡直的道路向上攀升,直抵诸天绝顶,在这里灵魂能看到“真正的存在者”,从而获取营养使灵魂昌盛。在攀升过程中,众神因为驭手及神马能很好地保持平衡,所以攀升过程十分容易。而其他灵魂的马车则很难保持平衡,因为他们的马是顽劣的,若是驭手不能很好地控制平衡,灵魂则会被劣马拉着坠向地面。灵魂被折断翅膀,不能立即再次上升到理念领域,只能暂时附着于肉体,灵魂也因此受到肉体的“污染”,它会忘记它曾经对理念领域的所有观照,失去所有的天赋知识。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1]654。可见,柏拉图认为知识并非后天获得,而是先天固有的,所谓学习知识实质上是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柏拉图也曾在《枚农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与枚农探讨过这一问题,对话中枚农的小厮未曾修习过几何学,但在苏格拉底的步步引导下由原正方形的对角线划出了一个二倍大的正方形,在没人告诉其答案的情况下通过苏格拉底的引导,完成了对自身灵魂的“回忆”而获得了知识,印证了其灵魂回忆说。文中枚农对问题答案的直接索取与苏格拉底对小厮的引导式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苏格拉底还以此劝诫枚农要充满欣喜地追索目前未知的东西,因为未知只是因为灵魂中那些被忘却的理念领域尚未被唤醒,而这种回忆就是人类求知的导火索。

灵魂回忆说解决了节制美德涵养的基本问题,即“人是否能够获得节制美德”这一问题。结合上述内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投入身体前无所不知,当前不具有节制美德只是因为未曾唤醒灵魂之前的记忆,在经过外在引导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节制美德。

(二)节制美德培养的手段——模仿

模仿是培养节制美德的主要手段,灵魂回忆的过程就是模仿,在节制美德的涵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柏拉图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模仿他人,将这些行为纳为本性的一部分,从而养成姿势、声音和思想方面的习惯。因此,节制美德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后天习得,而模仿的两个基本条件值得注意。

首先,模仿真实,摒弃幻象,促成良性循环。模仿的目的本身即为通过模仿目标的行为而养成目标人物的习惯乃至德性,因此在选择模仿目标时,应选择高尚之人、德才兼备之士进行模仿。选择高尚者进行模仿,用自己的行动尽量呈现出其真实面目,自己也会因此而获得优秀的习惯乃至德性,结果是善的,因此是正确的模仿;而选择坏人进行模仿,模仿的言行很有可能让模仿者染上坏人的恶习,结果必然是恶的,是错误的模仿。柏拉图认为,当一个有节制的人进行模仿时,他会很乐意模仿一个好人的正确言行和理智言论,他会因模仿而产生代入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好人;而不愿意模仿一个不那么高尚的人,他会因模仿而感到羞耻。由此观之,在选择模仿目标时,需谨慎选择,选择结果之善或恶可能直接构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因此,年轻时将道德品质高尚之人、有德之人作为模仿的对象,日后才能使高尚的德性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其次,模仿需集中精力,不做无关的事情。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很难献身于一件重要的事业,同时又从事许多模拟工作,而且模拟的很出色。……人的天性是分成许多小倾向的,所以一个人不能很好地模拟许多事情,也不能做好他所模拟的那些事情”[2]458。虽然模仿带有明确的向善目的,但若是精神不集中,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到那些不自由的卑贱行为,进而学会那样做。在苏格拉底与阿狄曼图斯的对话中,苏格拉底以护卫者举例,认为护卫者应当放弃其他的一切收益,专门从事保卫城邦自由的工作,不应做任何与此无关的事,以免因模仿无关的事而养成习惯,在体魄上、言谈上、心灵上受到深刻影响。同时,柏拉图的理想城邦思想中没有多能的人,每个人都只能干一行,一个人同时做多件事则不符合柏拉图理想城邦的体制。

可见,通过模仿的方式获取节制美德,须对节制之人加以模仿,且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不仅有受到不良影响的风险,还会被其理想城邦拒斥,只有集中精力模仿节制的行为,才是正确的模仿,最终才能成功获取节制美德。

二、节制美德如何可能

柏拉图节制美德如何可能的问题,即是节制美德涵养的主要方式的问题。按照其《理想国》以及《法律篇》中的逻辑,统治者节制的获取路径同护卫者、生产者节制的获取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一)统治者的节制涵养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是对永恒事物的把握,相较于对流变万物的认识是更为可靠的,因此理想城邦的统治者应当由拥有知识的人来担任。而哲学家天赋异禀,一心只想接近真理,竭力模仿它们,是人世间最接近于神的存在。在柏拉图的洞喻论中,当人们都被洞穴上的倒影所蒙蔽时,只有哲学家起身走出洞穴,看见了理念世界,这就使得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具有了必要性、合法性与正当性,哲学家统治是可能范围内的最佳选择。

由于哲学家富有知识,在洞喻论中看见过理念世界,因此统治者拥有节制美德理所当然。在论及节制美德时,他认为简单而有节制的欲望,只能在少数人中见到,只能在那些天分最好且又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中间见到。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天资卓越,拥有关于如何使城邦正义的知识,而节制美德作为城邦伦理中的基础美德,是城邦正义的根本保障,因此作为统治者的哲学家天然具有节制美德。

基于上述认知,特别是在考察了波斯帝国的衰亡进而总结出君主制对年轻统治者节制美德的教育缺失后,柏拉图对统治者节制美德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提出了统治者节制美德的培养方式。在《法篇》这一柏拉图晚期作品中,柏拉图认为一个能够幸存、享受幸福的国家,一定是将灵魂之善物放在最受尊敬的位置上———只要灵魂实施自我节制,而身体的善物和利益以及财产或财富都应放到最低的位置,年轻的统治者应深谙这样的等级顺序[3]107。如果统治者不具有节制美德,无法控制自己的私欲,则灵魂极易走向奢侈、偏激、自负,从而导致统治者不理智的低劣行为,忽略共同利益,激化社会矛盾,最终使得整个国家走向衰亡。鉴于有如《荷马史诗》等古希腊戏剧在古希腊教育中占有的独特地位,认为戏剧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人成长的能力,戏剧当中不好的部分有可能会使得统治者优秀的灵魂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删减戏剧中的无益部分。同时,结合柏拉图诸多对话来看,他认为智术师、传统诗人等都没有教授统治者德性的能力,唯有深刻了解人的自然本性、政治本质的柏拉图式哲学家才有这样的能力。若是年轻的统治者不具有节制美德,不将灵魂的节制置于首要地位,那将是一种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愚蠢行为,是城邦所不能接受的。

(二)被统治者的节制涵养

相较于统治者而言,护卫者以及生产者节制美德的培养更为复杂,在这当中,护卫者相较于生产者而言更容易获得节制美德。柏拉图的城邦伦理体系中,与护卫者相对应的是勇敢,勇敢是护卫者所应具有的主要德性,而节制美德又是每个阶层都应具有的基本美德,护卫者需要节制美德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显而易见,柏拉图认为护卫者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得节制美德,因此节制美德不需作为护卫者的主要德性。柏拉图对生产者则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他认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大都在生产者身上出现,生产者的生活目标往往是低级的物质利益,相较于统治者及护卫者灵魂内部的欲望更容易颠覆理性的统治,因此节制美德是生产者所应具有的主要德性。对于护卫者以及生产者节制美德的培养,柏拉图提出了两种主要培养方式:

1.规范的诗乐教育。柏拉图十分重视抒情诗与歌曲对于节制美德的塑造作用,认为“正确类型的爱就是由音乐和诗歌的教育来节制有序的和美好的爱”[4]110,这种类型的爱没有任何的疯狂与放纵。诗乐之能对节制美德的培育举足轻重,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节奏与和谐相较于其他事物更容易在人的灵魂深处扎根,更容易影响到人的灵魂,如果节制与和谐植根于人的灵魂,则会使人变得有节制,在灵魂深处构建好的品格,但若受到了坏的教育,结果则会相反。其次,所有受到过恰当的诗乐教育的人都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事物所缺失的东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品味,可以从好的事物中吸收营养,使灵魂更加美好。也可以正确地拒斥任何可耻的东西,更容易认识理智,接受理智。

诗乐教育的两种结果一正一反,恰是两个极端,不恰当的诗乐教育不仅不会带来好的品格,甚至还会招致损害。因此,统治者应当规范诗乐教育的内容,摒除诗乐中的无益部分。诗乐内容包含歌词、曲调、节奏等多个方面,“坏风格、坏节奏、坏音调,类乎坏言词,坏品格。反之,美好的表现与明智、美好的品格相合接近”[4]107。总的来说,简单的音乐和诗歌能够在人的灵魂中产生节制,多变的、复杂的诗乐则会毁坏灵魂内部的秩序。柏拉图认为,最好的诗乐教育,应当找寻这样一批匠人,他们能够凭借着优良的本性在工作中追求善的东西,使年轻人在他的作品中能各方面受益,从小就能将友谊、和谐与理智之美融为一体。在苏格拉底与阿狄曼图斯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出如果孩子们从小就玩守法的游戏,从小就从恰当的诗乐中吸取守法的精神,那么这种守法的精神就会潜移默化的植根于孩子们的灵魂深处,在各种事情上支配他们,并影响他们的成长[4]108。由此观之,从小接受恰当的诗乐教育能够对节制美德的培育起到促进作用,而能否使孩童接受恰当的诗乐教育主要取决于统治者。

2.苦乐认知教育。柏拉图在《法篇》中强调,最高的智慧就是理性与苦乐感的和谐,人与城邦若是没有这种智慧则定然不会幸福。根据上文对节制内涵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所说的这种最高的智慧实际上就是节制美德,而若是想获得节制美德,就离不开对苦乐感恰切的认识。只有对苦乐感有着深层次的认识,亲身体验到更高级的快乐,才能真正的征服快乐,达到灵魂层面的节制有序,而对苦乐感的认知主要依赖于立法者。首先,一个人若是想要获得更高级的快乐,他所从事的事情就应符合他灵魂的自然本性,这样他才能在工作当中享受到可靠的、真实的高级快乐。所以,统治者则应该尽量分配给每个人符合其本性的工作,让其在恰切的工作中品尝高级的快乐,进而涵养其节制美德。其次,立法是苦乐教育的另一有效方式,即强制节制。生产者是这一方式针对的主要人群,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生产者大多被欲望所奴役,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涵养节制美德,唯有通过立法设立条条框框,以明确惩罚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选择苦乐,他们才可能有所节制。

综上所述,统治者的节制意识尤为重要。只有当统治者拥有节制美德时,他才能正确地规范诗乐教育,才能分配给每个人符合本性的工作,才能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苦乐,正确地立法,正确地培养年轻的统治者。因此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城邦而言,节制对应的主要群体是生产者,培养节制美德的关键在统治者。

三、柏拉图节制美德培养路径的当代启示

树立节制观念,培养节制美德,无论是对个人人格价值的提升,还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就当下而言,特别是当下以欲望的神圣激发为发展动力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节制美德的关注远远不足,并且缺乏完善的节制培养模式,缺乏明晰、正确的引导。当下节制美德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学校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及考核甚少,使得节制能力的培养受制于家庭环境,一旦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子女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情况下极易在各种各样诱惑中迷失自我。反观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所提出的节制美德培养方式,苦乐教育、诗乐教育的培养方式是我们有所缺失并值得借鉴的。

(一)重视苦乐教育

柏拉图的苦乐教育可谓是培育节制美德的最佳方案,也是涵养节制美德的重要途径。它以引导人对苦乐感进行深层次感识的方式,使人在认知基础上主动的自我节制,属于一种道德认知教育,以这种方式获取的节制通常是长久的、有效的。当下乐于放纵、沉迷于享乐之人,不愿节制,并非其自然本性就是如此,只是缺乏了对短暂快乐与长久快乐的辨别能力,缺乏对后果的思考。换言之,就是在其价值观养成阶段缺乏苦乐教育,缺少对苦乐感的认知。道德认知是道德选择的前提,有“知”才有“行”,倘若认知不足,人们无法看到更长远、更高级的幸福,通往幸福的人生选项隐而不见,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拥有深刻的苦乐认知,才能知道眼前的蝇头小利与安逸只是低级的快乐,对日后的幸福生活并无益处,从而自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节制美德的认同,将节制美德作为行动指南,进而作出明智而又节制的选择。提升苦乐认知的节制培育模式使人们告别被动节制、强制节制,主动理性地节制欲望,将人们引向好的生活。

以提升苦乐认知的方式戒除纵欲、享乐等陋习,可谓对症下药,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家庭方面,父母作为子女的先天亲人,拥有和子女最亲密的感情以及最长的相处时间,因此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父母要注重对子女进行苦乐认知的传授,将自己对苦乐感的认知与选择讲与子女,这可以极大缩短子女对苦乐感形成正确认知的时间,使子女早日过上节制生活。其次,父母要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低级诱惑,少私寡欲,尽可能地为子女的节制选择排除“错误选项”。学校方面,教育以“德、智、体、美、劳”为基本目标,而“德”居于首位,其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各级学校培养方案中虽有德性教育,但教育力度远远不足,学生的德性问题缺乏专业老师的教育及引导,选拔人才缺少对德性教育的考核,以至于社会出现了“考试只过滤学渣不过滤人渣”的声音。学校对学生德性的要求及教育不应流于表面,应开设专门的伦理课程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并且还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学生规范辅助学生进行德性修养。老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注重教授苦乐、节制等相关知识,自觉做到“知止而行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方面,国家应加大对苦乐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宣传引起社会对苦乐教育的关注,引导人们对现实的苦乐进行反思,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节制观,呼吁社会关注苦乐教育,修养节制美德。

(二)重拾诗乐教育

柏拉图认为,旋律与节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更容易影响灵魂,简单而不复杂的音乐可以使得节制与和谐植根于灵魂深处,而复杂、多变的音乐则会使人失掉灵魂深处的秩序。柏拉图的诗乐教育构想未必完全正确,但诗乐对于涵养节制美德的辅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5]89足见诗乐对灵魂的净化作用。于我国而言,诗乐在华夏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先辈们留下的唐诗、宋词、元曲享誉海外,我们在诗乐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就目前来讲,诗乐教育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我们虽有诗词及音乐方面的教育,但并未重视诗乐对于个体灵魂升华、美德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孩子们从小背诵唐诗宋词,学习钢琴古筝,诗乐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伴以考试并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束缚着我们的思想,以功利的目的诱导之,这样的教育方式极易使得孩子丧失了对诗乐的体悟与向往。且诗乐大都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仅在课堂之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习诗乐,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因此缺少了与诗乐作者的灵魂交流,节制与和谐也就很难在灵魂深处扎根。我国古代有志于以诗乐陶冶情操之人,都会选择悠远空旷、远离世俗之处对诗乐进行体悟与创作,在少欲的环境中净化自己的灵魂,涵养自己的德性。灵魂清净,无所局限,伴以优美的诗乐,往往会让人们对人生产生更深层次的体悟,养成少私寡欲的节制德性,唯有这样进行诗乐教育,才能最大化诗乐对节制美德的涵养作用。除此之外,以诗乐教育涵养节制美德,需对诗乐本身进行甄别。在当下人心躁动的社会环境中,传统、古典的诗乐已经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喊麦等更能释放自我的音乐形式更受青睐,诗乐逐渐丧失了其使人节制、修身养性的能力,沦为人们发泄情绪的工具,破坏着人灵魂深处的好秩序。相比之下,我国传统诗乐有如近代筝曲《渔舟唱晚》,甚至无需歌词,仅凭优美的旋律与节奏就能让人感受到夕阳照映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渐行渐远的优美景象。在这样的意境当中,人的情绪可以得到更好的安抚,灵魂中的欲念、情感得以涤荡,比起喊麦等带来爆炸性释放的方式,能为人带来更深远的意境、更长久的快乐、更幸福的生活。

以苦乐教育为主、诗乐教育为辅涵养节制美德,使人对苦乐拥有清晰的认知并辅以恰切的诗乐教育陶冶人的情操,自然会使人面临诱惑时节制欲望,作出明智的选择。这不仅对实现个人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使人们过上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注释:

①柏拉图的“节制”在其原著中对应的希腊文为“sōphrosunē(σωφροσυνη)”一词,“sōphrosunē”难与现代英语直接对译,国外英译者多将“sōphrosunē”译为“temperance”,柏拉图许多著作的英译版本皆如此翻译,但也有国外学者在文章中将其译为“self-control”[参见科斯曼(Aryeh Kosman)《道德思想》(virtuesof thought)一书第227页]、“moderation”[参见多曼斯基(Andrew Domanski)发表于《古希腊城邦》(polis)2015年第1期的《TheBenefitsof Bullies:SophistsasUnknowing Teachersof Moderation in Plato’s Euthydemus》一文]。国内学术界对sōphrosunē的翻译也存在争议。王晓朝(参见人民出版社2018版《柏拉图全集》)、刘玉鹏(参见《思想战线》2017年第6期《自我控制与服从统治——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节制》一文)等人将其译为“节制”,这是当下的主流译法。除此之外,王太庆将其译为“明智”(参见商务印书馆2018版《卡尔弥德篇 枚农篇》),侯强强从希腊语构词法的角度出发也将其译为“明智”(参见《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sōphrosunē:“明智”与节制——柏拉图〈卡尔弥德〉疏义》一文),汪子嵩等人在《希腊哲学史》中将其译为“自制”,刘玮因考虑到《普罗泰戈拉》中苏格拉底运用了“sōphrosunē”的歧义性进行辩论,故将其表述为“节制-明智”(参见《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3期《柏拉图〈普罗泰戈拉〉中的德性统一论》一文)。对“sōphrosunē”翻译的这些争论实际代表了各位学者对其主要内涵的不同理解。

“sōphrosunē”一词内涵极为丰富,无论是“temperance”,还是“明智”或“节制”都无法准确表达其含义。《希英大词典》将该词释义为:1.心智的稳健,精明,谨慎;2.在感性欲望上的适度,自我控制,节制;3.在政治层面上指政府的适当形式。《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将其译为头脑健全,包括清醒、明智、克制、谦虚、谨慎诸意。王晓朝在《卡尔弥德篇·提要》中将其解释为:1.理智健全、通情达理、头脑清晰;2.谦卑、稳重、博爱、仁慈;3.对各种欲望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苗力田(转引自祝宏俊2009年版《古希腊节制思想》)从词源学的角度提供了两种解释:其一,认为该词由soos和phreen组成,合起来该词意为“健康的心脏、健全的思维和良好的智慧”;其二,认为该词由soozein和phroneesis组成,合起来该词意为“明智的保持、拯救或保持、拯救明智”。

“sōphrosunē”含义丰富,众说纷纭,的确无法找出一个词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含义,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思想,本文采用相较之下更恰当、更主流的译法,将其译为“节制”。

猜你喜欢

苦乐城邦统治者
民生苦乐
心路志 二十三年“坚守史”——情感始终“钉”在百姓苦乐
知交如亲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