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挑战与突破
2022-11-23孙悦
孙 悦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一、引言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从2016年至2020年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且学生是网民中占比最多的群体,比例高达21.0%。[1]在手机上网成为风尚的同时,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网民获取信息的首选。[2]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中坚力量和网络主力军,全方位地暴露在各种网络文化的浸染中,网络短视频也迅速占领学生市场。网络短视频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且由于传播迅速及监管不足,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精准对位用户特征的功能,可不断为学生提供其感兴趣的视频作品,进而吸引学生在短视频平台花费巨量的时间。而在短视频中,不乏异质非主流价值观的言论和做法,其在大学生中传播易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承担培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思想价值观及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责任,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及教育者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从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便利性等角度入手汲取营养,并着力规避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化发挥信息技术支撑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在此过程中,网络短视频也占据重要地位,在短视频逐步受到大学生欢迎且传播迅速、影响深远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在确保短视频内容和方向正确的同时深化思政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影响,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已成为高校及教育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机遇
短视频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类型,表现出较强的直观性、即时性及冲击性,快速占据互联网空间,大学生也无法抵制短视频的吸引,成为占比较高的观看群体,而以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充分发挥其多种特性,在保持正确发展方向和内容质量的基础上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并深化教育内容对学生主体的影响,从学生习惯并喜欢的角度引发学生与教育的共鸣。
(一)网络短视频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场域
各类短视频平台一经推出,即较快地占领网络市场,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以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将教育置于短视频平台,在思政短视频及时互动及传播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展现思政教育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宽阔的场域。从2018年起,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入驻抖音平台,截至2020年10月,有104个大学官方账号处于活跃状态,[3]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者也逐步开设短视频官方账号,将思政教育置于网络短视频平台,通过积极创作、转发,开展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便可突破传统模式下课堂教学现实空间和高校育人场域,将教育置于网络短视频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在大学生主体乐于接受且习惯使用的网络平台中开展教育活动,能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基础上深化教育实效,进而促进思政教育空间和教学效果的整体创新。
(二)网络短视频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网络短视频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以其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还能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教育模式中带动教学效果的提升。从教育内容来看,网络短视频蕴含多种多样的内容资源,其以用户原创内容为发展核心,且制作方法简单易上手,在平台众多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加入创作大军,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能反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涵的内容便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资源。同时选择短视频内容支撑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播和教育,还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取得更有效的育人实效,也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强化内容多样化。如抗击疫情期间,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最美逆行者”“无私的志愿者”等话题视频为各地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提供了记录,也在传播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群体为国奉献、努力奋斗的精神,还能强化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高校教育者将此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便能有效展现全民抗疫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正确思想价值观的伟大力量,也能明确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正确运用。从教育形式来看,网络短视频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育人形式,短视频中蕴含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也极具个性,将此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便能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帮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得到更多样的传播途径,突破传统模式下教师单一讲授理论知识的教育形式,也能在师生共同创作视频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转化理论知识和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便能在网络短视频的助力下获得更丰富的育人内容和更多样的育人形式。
(三)网络短视频贴近学生主体实际,更易引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共鸣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习惯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并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特征。以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便可从学生主体的学习生活实际入手,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共鸣。一方面,网络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和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习惯。网络短视频能综合多种信息载体,采用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表现形式进行传播。同时短视频又以“短、平、快”为主要特征,在保障其传播效力的基础上牢牢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精准分析用户兴趣,不断为其提供相似内容的短视频,进而深化视频内容对用户的影响。[4]基于此,以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政教育,便能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形式的积极作用,从学生习惯入手以短视频传播形式深化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多以轻娱乐的特色吸引用户,可引发学生主体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共鸣。以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便能利用视频、音乐、图片等传递教育内容,也可将短视频中多样化的内容资源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转变为相关的短视频,便能在吸引学生主动观看的同时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政教育目标。
三、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存在的挑战
网络短视频在创作、传播及育人过程中,都具备互联网传播的特征,也较易引发并存在安全隐患,以其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在师生媒介素养、学生主动性、短视频导向及监管等层面存在问题,影响思政教育创新进程和效果。
(一)师生整体媒介素养偏低,网络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存在阻碍
使用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需要良好的媒介素养作支撑,只有具备健康的媒介素养,才能正确辨别网络短视频中蕴含的价值观导向,有效应对短视频中各类异质非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确保短视频能正确发挥育人作用,也能真正为思政教育创新所用,发挥其重要价值。但在当前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对师生媒介素养的培育缺乏必要重视,在培训及课程安排中也未体现媒介素养培育内容,严重限制师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在意识层面缺失对媒介素养重要性的重视。高校及思政教育管理者普遍只看到网络短视频对教育带来的活力或生机,对其中蕴含的不良价值观冲击缺乏深入分析,未从意识层面引领师生提升媒介素养,也未意识到师生在媒介素养层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此影响下使用或观看网络短视频易引发的后果。另一方面,高校普遍缺失媒介素养培育课程。在课程安排中尚未体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未向教师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培训,导致师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缺乏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政教育者借助网络短视频创新育人模式也难以高效推进。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网络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缺乏有效依据
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多以教育者为主体,教育活动的形式、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效果的评价等都以教育者自身的能力为基础,忽视了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及教育者在使用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时,对学生主体在其中应有的地位缺乏重视,严重影响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导致以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缺乏学情的有效参考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方面,高校及教育者在借助网络短视频创新教育时缺乏对学情的调查和把握,教育者无法明确短视频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特点,导致调整短视频创作及传播也缺乏有效依据,影响创新实效。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创作思政育人短视频时,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创作育人短视频,其对此类短视频也缺乏兴趣,导致以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无法有效推进,短视频育人也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影响思政教育创新。
(三)泛娱乐化内容充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政教育创新的导向作用
网络短视频内容多样,其中不乏泛娱乐化信息,此类信息具有很强的冲击性和刺激性,能快速抓住受众的眼球,激发受众的兴趣,同时借助算法精准推送,不断为受众推送同类视频,使用户逐渐沉迷其中。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泛娱乐化内容的迷惑,严重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开通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未占领主流短视频传播主导地位。当前,部分高校仍未开通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或已开通却没有进行积极运营,仅仅转发其他短视频信息,如此学生在浏览短视频时仍会较多地接受泛娱乐化信息,以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便难以取得应有效果。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创作短视频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时,在内容层面仍表现出较强的不适性,工作者无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获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力量,便难以从短视频内容层面贴近学生实际,无法吸引学生对官方账号短视频的兴趣。再加上部分工作者参与短视频话题讨论时,对转发内容缺乏严格审查,导致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或具有泛娱乐化倾向的内容在官方账号进行传播,不仅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重要价值,还影响学生主体的全面成长。
(四)网络短视频平台缺失有效监督,助力思政教育创新网络环境存在隐患
互联网在为当代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良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途径,网络短视频亦是如此,在缺乏完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短视频中各类信息飞速传播,其中不良价值观会严重影响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的实效,短视频自身也无法展现其育人价值。一方面,短视频平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足,当前短视频平台对自身传播内容的监督存在漏洞,部分不良价值观内涵的短视频不断传播,严重影响学生主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再加上平台中缺乏对不同用户的分类,各种信息交互传播,对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来说,仍缺乏正确深入辨别多种信息的能力,在接受网络短视频时便容易受到冲击和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高校也缺乏为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导致网络短视频在创作及传播过程中都易遇到网络不畅通、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影响以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顺利推进。
四、网络短视频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突破路径
为有效突破上述挑战,展现网络短视频育人价值,高校及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从培育师生媒介素养入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强化主流价值观对短视频内容的引导和短视频平台监管,为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深化短视频育人作用。在寻求突破路径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强调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体现网络短视频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强化教育创新实效。
(一)增设媒介素养培育课程,提升师生媒介素养为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奠定基础
网络短视频内容繁杂,其中不乏隐蔽输出异质非主流价值观的言论,正确应对此类信息,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媒介素养,进而有效抵制不良价值观的冲击,也为正确使用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奠定基础。为此,高校需增设媒介素养培育课程,促进教育者和大学生共同增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二者正确使用网络短视频的意识和能力。首先,高校应重视培育师生媒介素养的作用和价值。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应深入分析网络短视频中蕴含的不良价值观信息,从思想意识角度正确分析网络短视频,明确使用网络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需具有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充分展现培育师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应明确培育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并将其落到实处。高校应开展对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培训,帮助教育者全面了解网络短视频传播的理论知识和价值力量,并从思想意识角度重视自身媒介素养对互联网时代教育创新的重要影响,在培训中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媒介素养应有的表现状态及自身存在的差距,进而系统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在培训中,高校还应注意培育教育者良好媒介素养的传播能力,使教育者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还能将重视媒介素养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并具备培育学生媒介素养的态度和能力,进而为高校整体提升媒介素养、正确高效使用网络短视频开展教育创新奠定基础。最后,高校应在综合分析学生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合理增设媒介素养培育课程,为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铺好切实可行的道路。[5]在开设此课程的同时,高校还需要求教育者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网络短视频为实例,带领学生综合深入分析网络短视频传播的利弊,明确网络安全、正确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为学生提升媒介素养提供引导和培育,进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短视频、有效应对不良价值观的冲击。综上,在全面提升高校师生媒介素养的同时,高校整体便可养成正确的网络习惯,在观看或使用网络短视频时能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为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奠定意识形态基础。
(二)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思政网络短视频创作落实创新
以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大学生主体在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是网络短视频思政育人的主要接受者,其个人对短视频育人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直接影响着网络短视频思政育人的效果和教育创新的成败,所以高校及教育者在使用网络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体参与短视频的创作,拉近学生与育人短视频之间的距离,提升短视频参与思政教育创新的实效。一方面,高校及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学生主体对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的态度,并将学生置于育人主体地位。为此,高校及教育者应在创作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创新育人前充分调查把握学生主体的习惯特征和实际需求,为短视频育人提供有效依据,在调查过程中还应把握学生主体在接受短视频时的心态变化及后续影响,明确短视频育人的作用和实效。另一方面,教育者在使用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育人创新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网络短视频的创作,从短视频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短视频育人之间的距离。为此,教育者应在学生群体中培育思政教育意见领袖,使其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后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开展具有育人价值的网络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并观察此类短视频的育人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育人价值考核,不断为后续调整和创新提供依据,帮助网络短视频育人实现螺旋上升。此外,学生主体还应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习惯使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积极自觉参与思政网络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在师生互动中使思政教育达到更具新意和更具育人价值的创新发展目标。
(三)开通主流短视频账号,从内容层面把握短视频助力教育创新的主导权
高校以网络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存在的最大隐患便是短视频传播的信息中可能含有异质非主流价值观的内容,易对大学生思想带来冲击,影响思政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有效解决此问题,高校应积极开通主流短视频账号,从短视频内容层面把握思政教育创新的主导权,发挥网络短视频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不断助力思政教育有效创新。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及时开通主流短视频账号,减少网络短视频平台中思政教育缺位现象。为此,高校应向现有主流媒体学习,在多个平台开通官方短视频账号,并积极运营,在发布内容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同时积极参与有价值的短视频话题,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下贴近学生生活,展现网络短视频育人的亲和力。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主流短视频账号才能正确发挥育人作用,推进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官方账号在创作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还要紧跟时代热点,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不断传播优质短视频育人内容。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紧密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中发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榜样力量,以此充实官方短视频账号的内容信息,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短视频育人的主导,深刻发挥其育人价值。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创作短视频的质量,紧抓短视频“15秒”原则,在具备速度和深刻内涵的同时吸引学生对官方账号短视频内容的关注,避免落入内容同质化而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困境。[6]
(四)强化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监督,为思政教育创新营造健康环境
网络短视频在迅速发展、占领网络阵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以此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展现网络短视频育人价值,便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在短视频平台健康发展运营过程中为思政教育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也确保网络短视频思政育人价值的有效展现。首先,国家应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当前我国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已出台了部分规定和制度,对净化短视频制作和传播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短视频传播不良内容的现象。为此,国家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规范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确保短视频内容的健康、传播形式的合法,也为高校使用短视频创新思政教育提供环境保障。[7]其次,网络短视频平台自身也要不断完善平台监管,发现漏洞并及时弥补,重视平台社会责任,完善平台短视频育人发展规范。平台可推出身份认证功能,精准定位大学生主体可接受的短视频内容,也要在时间方面对学生刷视频的时长做出限制,进而确保学生通过短视频可接受到正确价值观和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熏陶,也为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便利。[8]最后,高校应为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提供畅通和谐的网络环境,高校应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校园网络建设,为师生共同创作短视频和传播短视频发挥育人作用提供畅通的网络保障。同时对网络短视频在校园内的传播做出动态监督,在发现不良价值观传播时,及时加以阻拦,为网络短视频助力思政教育创新提供和谐的校园环境,进而深化短视频育人实效。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发展变化,网络短视频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能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场域的基础上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持续深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但由于网络短视频的特性及其内容价值观的多样化影响,运用其助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部分挑战。所以高校及教育者应紧抓发展机遇,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角度入手,在尊重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带领大学生有效应对网络短视频发展带来的冲击。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校园内官方短视频账号,加强校内信息平台监督,通过加强对短视频价值观引导的方式为短视频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奠定基础,也更有效地展现短视频特有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