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案设计:摸球游戏

2022-11-23艾喜喜

关键词:摸球可能性白球

艾喜喜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可能性”内容与学生的推理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教材的编写来看,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之上,因而学生可以在明确题目中的关系语句的基础上,推理出相关结论。在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摸球游戏”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可能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摸球游戏”,可以让学生对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进行强化。一些教师在讲解“可能性”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这一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抛硬币”试验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内容进行了解,并对利用真分数表示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方法进行了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抛掷硬币的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会接近1/2。但是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概率本体性知识认识存在偏差的问题。

2.生动有余,深刻不足

“摸球游戏”等数学游戏在“可能性”内容讲解中的应用,虽然可以让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但是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教师也表现出了教学内容缺乏深刻性的问题。例如某教师在“摸球游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猜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符的问题,但是教师并没有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讲解。这一现象可以表明,实验数据处理缺失的问题是导致“生动有余,深刻不足”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摸球游戏”应用于“可能性”教案设计的措施

1.课堂情境导入措施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中“可能性”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借助“摸球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并要在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数学角度对生活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可能性”一课的教案设计内容来看,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在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利用“生死签”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个年轻男子喜欢上了王宫中的公主,国王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让追求公主的年轻人参加一场抽签活动,盒子里面有两张签,一张为“生”签,一张为“死”签。如果年轻人抽到“生”签,他可以顺利迎娶公主;但如果他抽到“死”签,则会被国王处死。而实际上,抽签盒中的两张签均为死签。问年轻人只抽一张签的结果如何,他能否在抽签中获得与公主结婚的机会。与之相关的故事的应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进而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

2.课堂探究教学措施

课堂教学环节是“可能性”知识讲解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利用“摸球游戏”开展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对游戏规则进行明确(例如在第一个纸箱中放置白球,在第二个纸箱中放置黄球,在第三个纸箱中放置3个白球和5个黄球,在第四个纸箱中放置2个黄球和5个白球,在第五个纸箱中不放置黑球),进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摸球游戏,并让各个小组对摸球的情况进行了解。在这一过程中,第一组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摸到的球全部为白球;第二组学生发现自己摸到的球全部为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较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较多;第五组并没有摸到黑球。教师在各个小组汇报完摸球情况以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析结果,最后打开纸箱,对刚刚的猜想进行验证,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均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放射性思维得到发展。

3.课后复习阶段的教学措施

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措施。在课后作业的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摸球游戏”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例如有的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分析哈尔滨、南昌和海口三座城市冬季是否会下雪的作业内容。在完成这一作业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对上述三座城市的所在位置进行了解,并为学生提供三地各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以便让学生在对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下雪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可能性”内容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本课教案设计中,教师需要借助情境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需要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进行充分把握。

猜你喜欢

摸球可能性白球
球的颜色
摸球游戏
小灵通摸球
有趣的摸球游戏
对“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解读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摸球
走迷宫
西方借达赖访问“可能性”挑拨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