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

2022-11-23汪云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思政核心

汪云芳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130022)

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为思政课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新时代背景下,在契合思政课的时代使命、承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满足教师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日益彰显出重要价值。因此,在深刻理解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逻辑意蕴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探索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对促进思政课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保障学校思政课的接续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逻辑意蕴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指思政课教师在与教育教学情景的互动实践中,通过自身努力习得的彰显其群体特征的关键性特质。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中,思政课教师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主体。在契合思政课的时代使命、承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满足教师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必须实现横向的排兵布阵和纵向的创新发展,亦形成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成了应然预设向现实转化的实践,这一过程折射出辩证互动的逻辑内涵。

(一)客观规制与自主营建相结合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社会客观规制与教师主体自主营建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是核心素养生成、展现、传播的主体,其总是依据国家、社会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期待要求,融入教育对象核心素养的发展变化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展开自主营建,逐步靠近理想的核心素养,获得社会公众和学生的认可。这包含着三层内涵:一是社会客观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外在规制。社会客观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依据。其中,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原则性规制,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性规制,教师主体适应社会生活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主体性规制。二是教师主体自主营建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动力。思政课教师是核心素养培育、提升的主体,能主动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外显出来的言行风貌进行感知、反思,并通过否定、改正或认可、强化等行为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重塑、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体内在的自觉性意识、主动性实践是驱动其自主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三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是教师主体在适应社会客观要求的前提下,朝着核心素养理想的应然预设自觉开展主体营建的过程。培育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需要正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需求,融入教师个体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仅依靠个人主观意志肆意发挥,忽视思政课教师群体核心素养的共性呈现,有时不但无法获得公众的认可,甚至会有损思政课教师群体风貌。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满足客观要求下的自主营建,二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融合,有机统一。

(二)应然预设与现实转化相一致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应然预设与现实转化的辩证互动。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契合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承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满足教师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正逐步被诠释出来。同时,在现实实践中,人们对这一教师群体核心素养的实然感知,构成了核心素养的现实样态。现实样态不断朝着理想的应然预设的方向努力,就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也是培育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过程。其一,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是主体间理想期待的“公约数”。核心素养应然预设的生成主体包括党和政府、学生、教师,他们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理想期待各有侧重。党和政府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是底线原则性期待;学生置身于教育活动之中,期待思政课教师博闻强识,具备亲和魅力;教师主体的应然预设则会结合自身的特点,更具自主性。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应该是整合主体间理想期待的“公约数”,以党和政府的底线原则性预设为根本,选取学生期待中的合理成分,并嵌入教师的个体特征。其二,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与现实样态的张力推动着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化实践。一方面,核心素养理想的应然预设与实际的现实样态存在着差距和缝隙,这些差距和缝隙使思政课教师有了进步空间,也为核心素养培育增添了动力与生机;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在应然预设向现实转化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调试、优化。在实际的培育实践中,应然预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实样态也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思政课教师主体既要因时而变,平衡主体期待,又要纠改偏差。在理想蓝本为现实样态的转化提供“指南”,现实样态为理想蓝本纠改偏差的过程中,二者实现有机结合、辩证互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辩证互动过程要以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根本遵循,以教育对象和自身的发展需要为直接依据,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师良好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展现。

(三)有机统整与动态发展相协调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要素横向统整和纵向发展的动态协调。从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层次性和动态性有机结合的角度看,其核心素养涵盖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德行素养三个维度要素,每维要素下又包含具体的要求,这三维要素及其具体要求既不是孤立点位,简单排列组合,也并非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优化组合,修订完善。从横向层面来看,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统整存在。核心素养三个维度的要素和具体要求及其之间的连接组合方式直接制约着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样态的整体展现,功能的有效发挥。“核心素养不是个体所具备的可分化的能力框架或要素的罗列。”[1]还应该突破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内涵局限于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某一方面的思维桎梏,将政治、业务、德行联系起来,有机整合上升为一种统整的存在。从纵向层面来看,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与教育教学情景的互动实践中创生、修订、充盈。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是在学习培育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生成并不断得到修订和充盈的。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情景相呼应,由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千变万化,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变体。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其要素和具体要求不断得到修订完善,内涵不断得到充盈发展。要素在横向上的有机统整能淡化纵向动态发展由于不稳定性带来的消极影响,突出核心素养的相对稳定感。要素在纵向上的动态发展能弥补横向统整的平面性和刻板性,突出核心素养的动态感和与时俱进。在横向层面的要素有机统整和纵向层面的要素动态发展之正向协调融合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结构不断优化。

二、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德行素养,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要素都有其重要作用,它们彼此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勾勒出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时代画像。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思政课教师崇高信仰的有力彰显,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中具有统领地位。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政治上有高位追求,把握好思政课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起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的职责,做到政治信仰坚定,政治行为正确,富有政治智慧。政治素养首先要求政治信仰坚定。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坚定集中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贞信念和坚定践行。这是思政课教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定力的压舱之石。真信真行以真知真懂为前提,思政课教师必须研学经典,参悟原理,尤其是要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品悟中,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以“师之明”引领“生之明”,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其次,政治素养要求政治行为正确。政治信仰坚定与否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所谓政治行为正确的第一要求就是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坚决反对脱离、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言行。第二要求是要在是非、敏感政治问题面前保持清醒,严守政治规矩。第三要求是要在实践中强化信仰担当意识与能力,直面解剖各种观点和思潮,澄清、批判错误思想认识。最后,政治素养要求富有政治智慧。思政课教学要讲政治,讲政治既非空喊口号,亦不是照本宣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灌输进学生头脑中去。而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自觉主动讲智慧、用智慧,将政治智慧运用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具体而言,就是用政治智慧去精心打磨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管理等,推动思政课程鲜活起来,入脑入心,切实实现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强调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善用政治智慧并不意味着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业务素养

业务素养是思政课教师过硬本领的有力彰显,表现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养是指思政课教师胜任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理论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品质。根据思政课教师的本质属性和业务范域,其业务素养主要包括:一是知识储备精深广博。渊博的知识储备是思政课教师的立志之本、工作之源。思政课教师要在具有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储备基础上,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储备广博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在思政课堂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诚然,精深广博的知识储备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等理念。二是教学科研能力精湛。教师的从业之要在于课堂教学,精于教学必须以科学研究为重要抓手。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积累为理论研究的深入打牢坚实地基,理论研究的深化亦会正向推动教学实践。教研相长,是推动思政课教师走向教学科研能力精湛的理想之态。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熟练。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思维新颖,视野开阔,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丰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上三个方面的要素共同指向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业务层面,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表征着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养。

(三)德行素养

德行素养是思政课教师富有魅力的有力彰显,是思政课教师内在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追求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思政课教师魅力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指向师业、师爱、师范三个层面,要求做到业精善学、严慈并济、立德垂范。首先,师业层面要做到业精善学。教书育人永远是思政课教师的第一主业。思政课教师通过传授科学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首先要做到业精,即有真才实学。思政课教师的真才实学对学生产生的强大感召和引导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透彻理解,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广博涉猎。与业精相伴而行、相辅相成的就是善学,即思政课教师要思维创新,视野宽广。思维创新是指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事而新。视野宽广是指思政课教师在知识、国际和历史三个维度上的广视野和大格局。其次,师爱层面要做到严慈并济。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的态度,比如‘严父’式的爱或‘慈母’式的爱”[5]。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净化心灵的工作。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既要对学生严厉,即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对学生慈爱,即包容理解学生,尊重善待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因人、因时、因事采取针对性的方式以发挥师爱的最大效能。最后,师范层面要做到立德垂范。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的影响有其不可替代性。思政课教师的德行品质,不仅有助于规范自己的行为,更是教育学生的生动榜样。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6],需要榜样的精神指引,思政课教师要以德修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在一言一行中彰显德高身正,为学生做出表率。亲其师,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只有用高尚的德行品质感染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

三、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是指思政课教师作为培育主体,在自觉主动意识的驱动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满足教育对象和自身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改变自身的人格特征、道德风貌、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等关键特质,以培育、优化自身核心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是事关国家、学校和思政课教师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强化多元主体间的精诚合作,使其共同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强化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外策导引。首先,要健全落实思政课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源头解决“教师从何而来”的问题。对于思政课教师选聘而言,一要明确选拔标准,健全落实严格的思政课教师准入机制。“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是国家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7]思政课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就是思政课教师入职的“门槛性”规定。在坚持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设定政治、业务、德行三个层面的选拔标准,规范选拔过程和环节,选拔信仰坚定、学高博识、德高身正的教育者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二要拓宽选拔视野,广纳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吸纳学校党政、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等人才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弥补思政课教师数量缺口。诚然,思政课教师队伍涵盖大中小学不同学段,不同学段的选拔标准设置应该在统一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程目标、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和教师个体发展需要有所侧重。其次,加大配套投入支持保障,解决核心素养培育的可持续性问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德行素养的涵养、培育离不开一定的配套资源保障。一要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薪资报酬的保障是促使思政课教师持续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前提,必须实现思政课教师基本薪酬待遇保障。在基本薪酬保障的基础上,国家和学校还要加大在核心素养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教师教学科研所需的条件设备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建立适合核心素养培育的基地、项目,营造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园文化,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归属感;二要加大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激励力度,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育的活力。充分发挥荣誉激励作用,在评奖评优中,加大核心素养的考核占比;针对核心素养考核结果进行荣誉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德行高尚的思政课教师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教师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性;出台针对政治、业务、德行素养的思政课教师专项研修计划,有效提升教师政治、业务、德行素养;丰富激励方式,平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占比,因人因事进行有效激励,善于抓住激励奖励的“最佳时机”;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形成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严抓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训

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训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行动依托。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训要“以师为本”,以满足教师的需要、立足教师的实际、为了教师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严抓核心素养培训。具体而言,一要创新职前和职后融通的一体化培训模式。职前培训阶段侧重实现“教师要形成核心素养”目标,职后培训阶段侧重实现“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优化”目标。二要建设高水平的核心素养培训基地和交流互动平台,推动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教师交流研讨,开展合作。三要优化核心素养培训课程供给,课程供给要与不同素养的要求紧密结合。政治素养要求侧重供给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业务素养要求侧重供给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技巧与方法等课程,德行素养要求侧重道德品质、职业品质、社会公德等课程的供给。其次,实施配套的核心素养培训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形成的外在约束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升、优化的必要保证,也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实践的“指挥棒”。具体而言,第一,学校要把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训成效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导向明确、针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德行素养的考核评价标准,将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推动评价工作更精细化。第二,辅之以全面考察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巡查考核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思政课教师自我反思、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提升其参与核心素养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设置多元评价主体,辩证考量主体评价。“多方评价是考核公正的前提。”[8]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的评价主体构成显然是不符合思政课课程定位的。为此,应该将学校、学生和社会公众平衡纳入评价主体之中,综合研判其对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评价,并合理设置三者评价的权重,使评价主体更多元、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最后,要强化培训质量管控。学校要把核心素养培训的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及教师所在部门,并督促其做出针对性调整,进而形成“考核诊断—评价—反馈—提升改进”的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质量管控体系。

(三)唤醒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自觉

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追求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内源驱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思政课教师主动自觉地完善自身,才能推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应然预设向现实转化。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意识以实现“我想做”是前提。“我想做”是指思政课教师意识到“我”是核心素养的主体,认识到“我”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并有了在培育实践中积极主动作为的意识。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内外兼施之办法促思政课教师实现内外兼修。对内,思政课教师要经常进行核心素养反思。自觉对标核心素养模范典型,反思、剖析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德行素养存在哪些欠缺和不足,及时补齐短板,向典型靠拢。对外,学校要做好外界观念灌输和舆论引导。其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修养以实现“我能做”是关键。良好的核心素养培育的自觉意识需要以实存的内在修养作为支撑。思政课教师缺乏内在修养,核心素养的培育自觉意识和实践就无从发生。思政课教师的修养由此就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三寸之辖。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要爱教书、善教书,以广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涵养文化底蕴,淬炼教书育人能力;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道德品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最后,促成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实践以实现“我已经做了”是旨归。以思政课教师内在修养为支撑的核心素养培育的自觉意识要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嘉言笃行落地生根。一要勤躬行。思政课教师要通过个体的能动性实践,在一言一行中做好操行示范,在道德冲突中验证自我。不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亦在日常点滴中展现彰显自身优质的素养形象。二要促超越。思政课教师要以能动性实践促创造性超越,在对标模范标杆的反思改进中进一步涵养、优化核心素养,形成教师个体主动积极的反思提升循环,促成新一轮并更高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培育实践。

猜你喜欢

培育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