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向度与路径探索

2022-11-2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视域强国现代化

徐 玲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32)

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概念,而是一个集大成的发展过程,既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技创新能力高度发达,也体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高度发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阶段。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将通过“两步走”战略,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目标规划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相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众所周知,建成现代化强国需要宏观布局、科技创新和一流人才,也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统一思想、坚定必胜信心。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上,思想政治教育要一如既往地发挥教育、引导、传播、宣传等功能,同时,还需要因时而异、因势而变、适时转换,发挥出更大的实效性。

一、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与日俱增,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由衷地感觉到幸运、幸福。2020 年,尽管国际国内境况比较艰难,中国共产党仍然以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带领人民化解了危机、克服了困难,打赢了全世界最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并保障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幕如期开启。但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实现好由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的转换。

(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1]当前,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呈现“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全球话语权逐渐从少数发达国家转移到多级发展主体。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经济负增长成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举全国之力保障人民远离病毒威胁。另外,中国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发展结果,无疑使南北格局出现更加明显的变化。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百年变局中,中国的发展步伐需要更加稳健,民族的自强信心需要更加坚定,大国的责任担当需要更加凸显,中国的制度优势需要更加彰显。中国人民要更加团结起来,凝聚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实现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然而,变化的世界容易引发思想的变化,如何处理好“变”与“不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更大作用。毋庸置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唯有不断拓展和延伸,才能保障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奋斗方向、坚毅必胜信心。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1921 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命运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黑暗中的中国点燃希望,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出一条当家作主、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近代以来,沧桑变化的斗争史、百折不挠的奋进史、步步艰辛的建设史,始终不断为民族复兴积蓄力量。10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今天,中国人民不仅能够挺直脊梁,而且腰包也鼓了起来。可以说,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民绝对想象不到一百年后的中国会是今天这个模样。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永远不会从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抹去,今日之中国不再亦步亦趋,不再受制于人,“强起来”是新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最好礼物,“强起来”也是中国人民交给新时代的最佳答卷。我们深知,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大”与“强”之间并非体量和人口的差异,而是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差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就必须快速发展起来,快速强大起来。伟大梦想需要坚定信念支撑,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压舱石、定盘星,因为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正确、斗志满怀、勇往直前,才能披荆斩棘、攻克难关、一路凯歌、抵达胜利的终点。因此,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新内涵,发挥新功能,在精神引领、舆论引导、激发潜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和关注越来越高,期盼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教育师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比较容易在短期内改善提高,但教育软件方面的建设却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提升。加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阵地的教育效能,促进学生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建设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理论精髓,在思想引领、坚定信念、立德树人过程中,推动这一思想的系统化、生活化、大众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我国教育发展蓝图擘画到2035年,而2035年正是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时间分割点。中国未来30 年的发展图景已经清晰展现在人民面前,当前我们的重大任务就是齐心协力、不懈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强化为顶层设计服务的功能,解读好、阐释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精神内涵,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认同并积极主动为教育现代化作出一份贡献,才能更加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精神价值。

二、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颇富张力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有机嵌套于复杂的时空结构之中,并深受历史—现实、中国—世界、理论—实践多维关系矩阵的影响和制约。”[2]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守正创新,即在继承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必须要与国际国内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特征紧密结合,而非任意转换。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理论、实践、价值三个向度拓展延伸出新功能。

(一)发挥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服务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育人阵地,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因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历史行程中的基本共识、普遍实践和一致目标。”[3]建设现代化强国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以无比自豪、无比自信、无比荣耀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现代化强国之路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现代化强国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广大人民众志成城、拼搏奋斗,人民才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践行者。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治国理政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深刻诠释。我们要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强起来”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以人民强大为主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青年学生唯有认识到自身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唯有自觉形成主动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愿望,唯有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集体理想统一起来,才能保障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好思想传播、精神解读、凝聚共识、化解矛盾等战略服务功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二)发挥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在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弊端基础上的一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将更加凸显灵活主动、依法治教的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二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转换,强化教育主体主动参与,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科学选择,不仅能够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功能,还能凸显“治”的优势和特征。另外,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宣传,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策略,培养学生形成现代化思维、形成理论自觉。

(三)发挥共建共享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完善功能

构建一个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态圈,能够满足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现代化建设对时代新人的需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师资、更好教育环境、更好教育资源的需要从未如此强烈,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从未如此之多,营造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态已经迫在眉睫。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不同时空、不同群体同上一节课、同学一门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家长放下焦虑,用平和的心态接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相信通过发展一定会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需要与不平衡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参与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成果当然也要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促进教育生态完善,实现教育发展共建共享。

三、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当前,我国已经圆满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从理性思维向实践思维、从知识传授向砥砺精神、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三条路径进行功能转换。

(一)创新发展理念,从理性思维向实践思维转换

理念变则行动变,转换教育思维将会引起教育效果改变。目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课程建设,除了开设公共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选修课,教学形式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感觉疲惫,更多的是令学生感觉枯燥。各门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叠、知识点重复等问题,很多学生感觉上的多个课堂似乎是同一门课程。试想一下,如果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兴趣,怎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从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转换到学会怎么做,必须要走出课堂,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双手动起来,突破获取理论知识的局限,更加强化实践能力的养成。过去,我们特别注重从理论上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更加侧重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应该如何做,但教育效果有些差强人意。学生们似乎对约定俗成的“对”与“好”并不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苦口婆心换来的可能是学生们的无动于衷。因此,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转换视角,从学生需要的维度思考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实践的思维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个人成长成才。

(二)优化教育内容,从知识传授向砥砺精神转换

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一项工作、一个知识领域,而是一个集大成的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传递科学的理论、思想和观点,还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三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是砥砺精神、凝聚共识,构筑起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固长城。因此,必须优化教育内容,补齐学生思想短板,强化学生灵魂涤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一个民族,如果能赢得青年则能赢得未来,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知识、情感、意志、信仰、行为等维度共同推进,着力发挥知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思想育人、情感育人的协同作用。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显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帆风顺的现代化之路,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布满荆棘的艰难历程,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锻造学生的精神意志、道德品格,用伟大中国精神浸润思想,引领学生树立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斗的远大理想。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像灯塔一样,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无惧风雨、一路向前。

(三)拓展教育模式,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2020年由于疫情肆虐,从传统时代的线下教学转变为信息时代的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主动选择的最优教育模式,在这个“非常态”的特殊时期,学生快速接受并适应了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紧急状态下中国的教育节奏平稳有序,有条不紊。中国的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之所以能够顺利过渡,主要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大力宣传。数不尽的战疫宣传大课、挽救生命纪录片、战疫感人故事,使学生们相信安心进行线上学习、待在家里就是为全民战疫做自己的贡献,使教师们认同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拥有同样的育人效果。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会有各种风雨来袭、各种挑战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发挥好压舱石的作用,善于打破传统、破旧立新,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化浪潮中激流勇进、独立潮头。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中国国情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政治优势,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党和国家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大局,努力实现转型发展,不断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需求。”[5]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上一些势力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攻击,多元文化无孔不入地充斥着学生的日常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更大作用,为青年学生筑起一道思想屏障,传递给青年更多判断是非的能力,努力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我们接近胜利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挑战、责无旁贷地发挥更多更有效的功能。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唯有如此,才能永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视域强国现代化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