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四川省青少年“体教融合”实施路径的探讨

2022-11-23王鯤任骏铭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教俱乐部

王鯤 任骏铭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国家成立初期,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建立了从地方业余训练队到省市体工队,再到国家队的一条龙训练体系[1]。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的弊端开始显露。随后国家又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和政策,旨在解决竞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然而经过数年的实践,发现“体教结合”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以前的“体教结合”模式明显已经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从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团上的讲话,以及2020年10月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来看,国家已经把青少年体育建设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学校体育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明确部署。因此,从国家顶层战略部署到地方基层体育工作总体规划,体育与教育怎样深度融合、怎样有效实施、怎样路径发展,已经成为破解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和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为响应这一政策,四川省在立足于全省发展的实际情况下,签订了《共建体育强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四川省开启了从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迈步的新征程。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以教育为先导,举全社会之力,发挥好“体育在场”的效能,是推动体育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2]。因此,抓好青少年的体育工作,对体育强国体教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体教融合”的内在含义的探讨

1.1 宏观视角:推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体育大国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在国际体育比赛中的竞争力,而体育强国是指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近年来,我国运动员竞技水平显著提升,在世界各大型赛事上频频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足以证明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我国人数众多,要从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青少年是体育强国的基础,促进体教融合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宏观视角看,体教融合完全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它是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也是把体育与教育的内在和外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大举措。这将对青少年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长期的影响下,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

1.2 中观视角:顺应新时代发展体育的需求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从提出“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再进一步落实“体教融合”,也向社会、国家、学校、家长提出了挑战[3]。每一次的变革都对体育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20年10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时表示,中考体育分数将逐年提高,直至和语、数、外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时代的潮流下,学校体育将不再是一种形式,它在教育中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大,成为主流学科。在未来,体教融合将成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保护伞”,更是教育和体育改革中获取的重要价值目标。这将对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并重新定位新时代建设中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价值取向。

1.3 微观视角: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校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4]。体教融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力催化剂。身处在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每天都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不同的信息。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价值观,但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甄别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被一些信息误导,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体教融合”的提出正是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手段,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四川省青少年体教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2.1 解开传统观念的束缚,与教育深度融合

由于“体教融合”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部分学校对体教融合内在的含义和特征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尤其在四川部分农村地区,体教融合的开展被传统观念所束缚,部分领导和家长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仍然认为学习才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明面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将问题落实到实处,依然存在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体育课浮于形式或被占课的现象。体育和教育相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和理念的融合。目标和理念是行动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推动“体教融合”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目标和理念的融合为先导,将促进青少年健康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总目标,把“健康第一”作为体教融合的总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将体育和教育牢牢地绑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2.2 加快构建完整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助力体教融合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认为,赛事是撬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杠杆,是检验体育训练成果的标尺,是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同时,赛事也是普通学校体系、业余训练体系和社会化体系互相融通、相互竞争、互相促进的中枢站[5]。青少年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平台,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参与感与成就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乐趣。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青少年赛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完善。一方面,社会性质的体育赛事不够规范,且难以找到赞助商。另一方面,多数青少年参赛的目的在于取得运动等级证书,但社会性质的体育赛事所取得的成绩难以得到体育部门的认可,运动等级证书办理不下来,这就导致了青少年对参加社会性质的赛事热情度不足。因此,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应加快构建完整可行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激发青少年参赛热情,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体教融合模式。

2.3 共建线上线下师资力量共享平台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体教融合要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就必须配备大量优秀的体育教师,但四川某些地区长期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基于这种现象,教育局可通过线上线下师资力量共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建立体育教师线上共享平台,分享优质体育课程或特色体育课程,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其次,吸纳优秀的退役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能力培训后,以“排课走校”的方式给学生上课。再者,学校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市进行优势教师1~3 个月的互换学习,让学校弱势体育项目得到加强。最后,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

2.4 加快探索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的方式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到,要规范社会体育组织,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6]。俱乐部在校园中出现,既可让学生接触到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由于学习而带来的压力。目前,四川已经有少部分学校开始探索这种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俱乐部与学校的管理还存在冲突、俱乐部培养出部分专业运动员后,学校不重视普通学生学习该项目。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学校协同俱乐部,共同制订有效方案,将俱乐部与学校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性地看待问题。同时,教育部门积极支持俱乐部的多元发展,不断探索多种俱乐部与学校结合的方式。在未来,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必将成为体教融合的常态化发展模式。

2.5 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完善小、初、高的体育衔接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处于对立状态已经多年。应试教育使家长、学校功利心越来越强,在谈到体育工作时,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这种狭隘的教育思想,将我国的基础教育引入了死胡同,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教育部门可逐步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成绩,在中考上大力度改革,将体育成绩放至与语、数、外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家长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各地区应尽快完善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衔接,将小学、初中、高中打造成一条龙的教育模式,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体质,又能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对于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则要完善小升初、初升高的无门槛升学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体育必将更深层次地融入教育系统。

3 结语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不再是简单将体育和教育部门结合起来,而是一种理念的变革,是内容、价值、功能、目的的融合。体教融合这一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带动四川省学校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升四川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相信在未来,体教融合必将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模式,而体育教育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曙光。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教俱乐部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地域特征视角下黑龙江省“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