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022-11-22孙炜

求知导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

摘 要:分层教学法旨在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立足体育课堂观察,研究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认为,分层教学法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持弹性分层原则,在具体实践中要进行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的分层,同时实施个别指导的隐性分层策略,以期为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在持续更新,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规定了“运动和健康”的内容,明确要求学生应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课对学生来说和其他科目一样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体育健康知识、运动项目技能,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煉,发展身体力量和耐力,通过运动调节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体育合作精神和体育锻炼习惯。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教师既要看到学生的共性,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法,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学习能力和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1]其优点是能照顾到学生的发展差异,课程设计更加合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分层教学法同样适用于体育课,体育的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运动潜能和知识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者在同一个运动项目中采取不同的难度等级。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已经趋于成熟,不仅表现在男女生之间身体的力量、耐力有明显不同,而且不同的学生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对体育运动的不同兴趣。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法,把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小组,照顾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运动,从而养成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分层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体育教学的好处不言而喻。

二、高中体育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一)给学生减负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体育课能起到调整学习状态、增强体质的作用。学生一般比较喜欢体育课,尤其是室外体育课,学生在操场运动非常利于身心健康。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方法,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同一个标准下,完成一样的运动项目,或运动难度相同,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体育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给定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者设计不同的完成指标,能很好地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项目,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去挑战更高的目标。体育分层教学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学习的成果。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法需要对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这正是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尊重。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按一个标准要求就是正确的,相反,有些学生受到身体机能所限,运动能力确实达不到优秀水平,如果教师因其成绩不够优秀而看不到学生已经付出的努力,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会有所挫伤的。分层教学法让教师重视每个学生的不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学生在自己能够驾驭的范围内展开体育锻炼,并得到教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在“跳一跳”就能实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得到增强,体育运动需要的注意力、配合度、活跃度也会得到提升。

(三)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就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熟练掌握并有效完成一个专门动作的能力。[2]比如学生学习抛掷铅球,能以正确的动作抛出,还能拿到一个良好的成绩,这就是学生学会了抛掷铅球的运动技能。但是在班级授课时,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体能素质都不一样,教师如果把运动强度设计得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完成度一定不好。也许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好、体能强健,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但是还会有部分学生因吃不消、完成度低而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这样,那就谈不上提高运动技能了。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前提是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能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给定体育运动的项目或设计难度,保证学生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基础学习任务,继而积极去参与该项运动的训练,在反复的训练中提升该项体育运动的技能。

(四)利于培养体育人才

所谓体育人才是指具有运动天赋、具备体育竞技潜质的人。[3]随着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我国对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师有责任把挖掘体育人才的重任担起来,为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能对学生的体能情况、运动天赋有更深入了解。分层教学法强调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在体育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上有两个便利。第一,课堂上不再必须进行同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这给了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分层的考核机制也更加鼓励这些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运动项目上努力精进;第二,分层教学法给了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机会,教师能在分组训练中,更清晰地看到体能很好、具有某种运动天赋的学生,从而对其加以特别要求和更高强度的训练。小则把学生培养成为体育特长生,为高考助力;大则为国家输送具有潜力的体育人才。

三、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看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广泛存在的。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体育运动的开展,教师首先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男女生之间在体能上差异明显;第二,每个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导致认知水平不同;第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不同态度,在运动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力不同,对运动项目的完成度也不同。教师在进行分层设计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二)保持弹性分层

高中体育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法,把体能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分配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设定不同的运动难度,这是符合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的,也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体育训练。高中学生一般情感热烈、自尊心强,在乎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在乎其他伙伴对自己的看法。这种心理特点会激励他们在组内努力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学生进步,使其表现得更加出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看到学生改变的意愿和发展的潜力,以及展现的更强的运动能力,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组情况,保持分层的弹性。

(三)加强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动

高中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把班级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进行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但是不论组间还是组内,学生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壁垒。因为学生更在乎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有时同学的一句提醒,比家长、教师说十句都管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比如,在立定跳远项目上,教师可以让体能更强、跳得更远的学生讲讲自己的运动体会,并给其他同学做示范。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帮助学生更快进步,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对学生分层

高中体育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法,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那么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分层有两种情况:第一,按照不同体能分配。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体能较好,一些学生稍微差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不同的体能分成强、中、弱三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运动强度。第二,按照男女差异分配。高中男女生之间身体发育的差异已经比较明显了,由于男生和女生的生理构造不同,发育特点不同,女生表现为腰部、臀部、下肢的脂肪层变厚,身体重心下移;男生则肌肉发达、体能增强、力量和耐力更强。[4]教师把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训练,也同样有必要。

(二)对教学任务分层

高中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时,面对同一个运动项目,考慮到学生的不同,要将教学任务分成合格层、优良层和挑战层三个层次。合格层,就是指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基本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能完成基础的运动训练,成绩达到合格的水平;优良层,就是学生能学会并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较好地完成体育运动项目,成绩优良;挑战层,就是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并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能创造性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在不同运动项目,并能非常出色地完成运动项目,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体能的学生,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要能与之相适应。对于体能一般、偏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合格层的学习任务;对于体能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他们完成优良层的学习任务;对于体能突出、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安排他们完成挑战层的学习任务。以中长跑项目为例,教师将合格层设计为完成800米跑,将优良层设计成完成1500米跑,将挑战层设计成完成3000米跑,并分别安排给体能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再以足球项目为例,教师将合格层设计成能学会足球的基础知识,能完成最基础的运球动作;将优良层设计成学习并熟练掌握足球基础知识,能在一定规则下进行运球练习;将挑战层设计成熟练掌握足球基础知识,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还能创造性地展开足球训练。这样,按照运动项目的完成度进行分层教学,能最大程度保证不同体能的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体育运动中得到有效锻炼,不断提升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技能。

(三)按男女生分层

高中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时,还可以按照男女生的不同,把不同的运动项目按照其适应性,分成适合男生完成的与适合女生完成的两个层次。男女生性别不同、生理机能不同、身体发育的特点不同,导致他们在体育项目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上有显著差异。高中男生体能明显强于女生,男生适合的运动项目,女生不一定做得了;而女生擅长的项目,男生不一定适合。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在教学时根据男女生适用性的不同,分层设计教学任务。针对男生,教师要着眼于力量型的运动项目,帮助男生训练臂力、弹跳力、腿部的肌肉等,同时也能培养男生的意志品质,以及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比如,让男生训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跳高等运动项目。针对女生的生理特点,教师要着眼于技巧性、柔韧性比较强的项目,帮助女生进行身体灵活性的训练,适度进行肌肉的锻炼。所设计的运动项目对女生的体能要求不必太高,但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5]比如,让女生开展跳绳、乒乓球、短跑、体操等项目。这样,对男女生分层进行教学,既能保证符合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又能让体育课堂发挥出更加显著的育人效果。

(四)个别指导的隐性分层策略

个别指导是指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专门性指导,或调整该生所在的层次,它是一种动态的分层模式,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在班课进行中,教师可以在结合学生体能、性别、教学任务等不同角度分层的前提下实施,也可以单独使用。隐性分层的本质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体育健康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更加圆满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谓隐性,是指判断哪个学生需要专门指导,是教师在观察学生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的,不会公布出来。教师会对该生予以特别注意和教导,帮助他把体育知识学得更加透彻,把训练的动作做得更加到位。所谓动态,是指随着学生的努力程度,他的运动技能会有所变化,如果技能提升了,教师就可以调整其所在的层次。以中长跑项目为例,经过一节课的训练,某个体能比较弱的学生以非常优秀的成绩完成了800米跑,那么下节课,教师就可以把这个学生调整到优良层,鼓励他去训练1500米跑,这样的调整也符合弹性分层的原则。

结语

高中体育实施分层教学法能有效减轻学生运动负担,增强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从中发掘出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分层教学的设计角度多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任务分层,还可以个别指导。教师通过各种分层设计,找到符合全体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最终成功达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晓龙.分层式教学方式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8):78-80.

【2】高义明.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22(4):171-172.

【3】李明,荆星.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38-39.

【4】赵翔.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1(26):20-21.

【5】孔金忠.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36):138.

作者简介:孙炜(1980—),男,甘肃省天水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我们的“体育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