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2022-11-22刘永磊
刘永磊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哈密 83900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至今已三十余年,近几年,伴随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改革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现。针对正在接受国家高职教育的学生而言,其正处在思想观念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若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层面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学生个体思想体系的生成造成错误引导。对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意识,制定多维度与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塑造隐性管理和显性管理深入融合的新管理格局,从而游侠提升综合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1]。
一、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背景下,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增长,而企业提供的岗位相对有限,许多院校都面临着“就业难”的情况,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急需纳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刺激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既能提供大量岗位,减轻就业压力,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依托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和拼搏精神,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较差,直接影响了后续活动的开展,故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没有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高职院校为了达到有效约束学生、规范管理的目的,也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设立了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忽视学生本位,仅靠管理制度显然是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的。从实际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比普通大学生更加鲜明,他们虽然存在善于交际、思维活跃、乐于探究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自制力差、个性明显等缺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以上特点,高职院校以经验为依据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学生特点、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成长的切身利益,因而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抵触情绪。所以,在高职院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应该增强针对性,尤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3]。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
针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操作的问题。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也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我国现在更突出“共性教育”,而忽略了个性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缺少拼搏精神,限制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3.信息采集工作难度大,信息缺少精准性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类别较多、学生较多,在进行普遍性信息采集时,需要大量人员开展采集工作,还需要学生的充分配合,如在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中,学生需向家中了解部分不明确的信息,耗时较多。一旦出现信息丢失以及错填、误填,不仅需要对信息进行重新采集,还会导致信息结果不准确。对于专项信息采集工作,如评优信息采集工作,需要学生提供学科成绩、班级表现情况等,甚至需要相关教师出具报告,过程极为烦琐。
4.创新创业环境尚不成熟
从社会层面上看,人们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创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该想法打击了部分创业者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难以让全体成员都成功,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失利;又因社会大众不看重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认为他们缺少经验,使学生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上述因素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支持高职学生创业,但社会对人才的评估标准相对单一,尚未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4]。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管理路径
1.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管理理念
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管理,即将管理的重点从学校自身出发转变为从学生的特点、利益出发,以通过管理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高职院校也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从学生出发开展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仍然停留在制度层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到思想和操作层面。要想创新学生管理路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该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管理实际出发,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因而,从管理实际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尽可能多地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建立学校或班级微信群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便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从学生管理实际问题出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通过学校与学生和谐管理关系的构建将管理变为服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和发扬,例如,可以将“严禁”“杜绝”等字眼改为“温馨提示”。
2.确定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育观念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邓克尔的研究得出,心理支持是影响个体身体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个体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的关键资源。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通过调动潜能、调节情绪和行为激励等给予学生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综观当前的教育现状,因高职院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输,重视专业知识成绩,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比较匮乏。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5]。
3.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管理体系
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依据,确保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在管理体系的建立上,应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搭建学生管理平台,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数据化管理。要搭建学生管理平台,需要明确学生管理涉及的各项内容,按照内容类别形成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创建不同的连接,最后建立模块之间的联系,形成学生的信息系统。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学校可以根据管理内容获取相应的权限,建立系统与相关部门的阶段性或长期联系,对学生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或传输。如部分高职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研究成果,学校要帮助学生申请专利,管理系统可以向相关部门发送申请请求,加密传输申请资料,确保申请资料的安全,确保学生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平台还可帮助学生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拓宽发展路径。在职业规划管理中,大数据可以通过对学生学科成绩以及兴趣爱好的整理,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助力学生发展[6]。
4.高职院校专职组织员参与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红色资源擦思政育人政治底色
高职院校要做好文化自信,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红色资源铸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是高职院校专职组织员开展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验证了其良好的教育成效,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为高职院校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基本保障。红色文化是高职院校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是高职院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教材,红色文化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厚植理论知识、强化爱国情怀,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是高职院校必须做好的时代命题。高职院校专职组织员参与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工、整合,使其融入学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厚植爱国情怀,有助于高职院校擦亮鲜红的政治底色。高职院校专职组织员参与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新的角度激活高职院校的红色基因,加速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帮助高职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5.围绕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生创新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各有千秋,就像是森林中随风摇曳的每一片树叶,各有风姿,各不相同。这代表着学生的个性,也代表着学生的追求,凸显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展示了学生的成长实力。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发展的引擎,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从港珠澳大桥到北斗三号再到国际空间站的建立,都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可以说,未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希望,拥有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才能跟上时代。学生创新,能够让人了解自己,找到追求相同的人,然后在交流、展示中得到发展。教师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要懂得围绕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扬光大,使学生能够获得成长的自信,获取创新的力量。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在参与中展示魅力,让学生与众不同的一面被人知道,打开学生的成长天地,助力学生起飞。笔者立足学生个性培养,展开了实践活动设计,先是与学生进行了交流,知道了学生擅长哪些部分,然后结合学生的需要,增添了沙画、茶艺、多米诺骨牌、手工制作、模型展示、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挑选,自行设计,然后将作品通过纸质版、电子版提交。在学生提交作品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打分,让学生互评,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知道他人有着怎样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作品中存在创新点的学生,笔者重点表扬,呼吁其他学生学习,积极创新。学生在个性活动中,形成了实践创新的意识,展示实力,拥有了交流的圈子。
6.建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落实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和学校应从宏观视角入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学校可通过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依托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把创新理论和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突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比如,依托政策、场地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形成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高职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全社会也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风气,宣传优秀的创新创业模范,促使创新创业活动顺利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在人文关怀及以人文本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需要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观念进行及时转变和更新,唯有如此才可促进高职学生管理良性循环。学生管理工作观念的更新及转变,其本质体现在创新观念、民主观念以及服务观念的更新转变,而其转变的有效实现在较大程度上依托于实践活动的进行。高职院校应及时拓展高职学生管理渠道,完善建立高职学生管理机制,强化学生个性化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