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1-22杨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生态

杨超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引言

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生态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农业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学生在农业生态领域的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

一、中职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无法有效的应对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现代化趋势,尤其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学专业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宽泛,对农学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农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农业经验也是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拔的主要条件,所以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性不足,缺乏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现阶段,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为能与农业生产进行结合,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实践课程较少,而且实际案例的引用不足,以致学生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造成农业生态学课程与农业生产实践出现脱节的情况。而且,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农业专业基础设施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农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现实意义较低

农业生态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材内容更新较慢的问题,因为,中职院校的农业生态学教材内容主要以农生态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农业生产典型案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一旦离开课堂、脱离书本,则会陷入茫然的状态,无法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开展实践活动。而教师也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在实际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未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逐渐丧失对农业生态学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造成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降低。

3.教学模式单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不充分

中职院校农业生态学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将教师、教材以及课堂最为教学的必备条件,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师常年采用课堂灌输式这一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被不断地压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与推广的过程中,部分教学也开始沿用这一教学方式,尽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趣味性,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将教材内容转移到多媒体教学设备之上,并没有突破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得到提升,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吸收,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不足

中职院校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时,都注重学生理论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人素养较弱,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为农业生态学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涉及思政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则无法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

5.优质教学资源不足

中职院校在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农业人才的培养,首先,中职院校中缺乏足够的农业生态学专业实践基地,而且与农业生态学研究相关的教育经费不足,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仍处于发展中阶段,教师无法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其次,中职院校之中农业生态学专业的优秀教师数量较少,而且还存在着农业生态学专业教师不断向外流失的情况,院校之中没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导致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最后,中职院校之中农业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培养基础需要进一步提升。

6.人才培养与实际农业发展相脱离

中职院校在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实际农业发展相脱离的问题,农业生态学对于人才的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并随着农业生态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但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才应用和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许多专业化的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无法得到准确的农业生态学领域发展方面的信息,进而造成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配置效率得不到提升。同时,我国中职院校在进行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办学特色,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市场差距较大,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2]。

三、农业生态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职院校农业生态课程教学改革进程,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生态学课程体系,中职院校农业生态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通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在中职院校内设置于现代农业生态领域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专业课程,将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并充分在院校内开展科技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内掌握农业生态学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而在毕业后更好地推进农业生态领域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生态学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2.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而现阶段中职院校在农业生态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需要进一步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给予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的机会,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需要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需求。

3.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职院校农业生态课程教学改革进程,需要不断地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因为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不断地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实践教学能力、教学设计的创新等都列入考核内容之中,从而使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与应用,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为导向的全过程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4.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比重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政教育在农业生态教学中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生态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正确生态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为我国农业生态的发展贡献力量[3]。

四、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

现阶段,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完善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注重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的推动实践教学进度。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技能人才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进而导致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开展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较慢,所以需要不断开展实践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提高农业生态学实践课时,并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开展农业实践学习,并重点安排学生在春种期间与秋收期间开展田间管理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需要积极地开展校外实习,并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在这期间出现的问题,降低学生出现失误的几率,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农业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寒暑假实习,亲身参与到农业环境中去,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使学生能够从农业环境中获得农业生态资料,提高自身对农业生态专业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4]。

2.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1)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想要进一步实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地加强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尤其需要丰富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地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以及结束后,在校内教学平台上布置课前与课后作业任务,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单元测验,达到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其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地被调动起来,或者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围绕农业生态学课程中的某一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2)注重线上学习资源建设

教师在加强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线上学习资源的建设,因为农业生态学的时效性较强,传统的课上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代变化的需要,学生无法及时的认识和掌握到最先进的农业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农业生态学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并从现阶段的农业生态学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在线教学提纲,保障在线教学的条理性;其次,充分的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的信息丰富性特点,不断补充教学需要的经典农业生态学案例、文献资料等,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充分的参考资料。通过积极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互相推动,促进农业生态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1)在教学中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教师在开展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课程思政方面的改革,并在教学中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农业生态学专业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以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并通过榜样模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农业改革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农业实践能力的提升,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5]。

(2)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又要在课程教学中合理的开展教学设计,专门设立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专题,并在课堂之上进行讨论,从资料的查阅、整理到课上的小组讨论、发言、总结都由学生本人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促进学生农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结语

中职院校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还需要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使其能够为我国农业生态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生态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