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分析
——以中华武术师承教育为例

2022-11-22韩衍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德师父高校学生

韩衍顺 王 冲 王 璐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有来自世界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虽然奖牌未被正式纳入奥运会的金牌之中,但是这次武术比赛标志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预示着武术文化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高校青年学子的首要任务。通过实践发现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之间存在着可能性,但由于武术还未实现大众化普及,导致武术文化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没有发挥其实质的作用。在提倡传统文化育人的当下,必须加快推进武术推广的步伐,实现其特有的文化育人能力。当代学校教学理念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也就是现代文化结合传统文化。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广大学生的校园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发挥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不断稳步提升现代教育艺术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对现代教育艺术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教育主体,不断创新现代教育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1]。

一、武术运动文化内涵及传承

1.武术运动文化内涵

武术作为既可强身健体,又可增加民族自信心的运动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必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自己的文化,熟读历史,铭记过去,才可能看到未来。

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尚武精神及责任担当。武术中的武德其实就是一个习武之人的教养及综合素质的体现,武德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习武将来的发展,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个体发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习武之人来说,他们的师承教育与其他公民公开教育相比更加严格。其实,武德是武术人习武开始的第一课。从为人处世到文化传承,从个体修养到服务大众,从技艺传授到日常说教,应始终把武德教育贯穿其中[2]。

武德的基本原则是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这也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基本育人理念。武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崇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是崇德的反映,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真正实现武德教育的成果能够服务社会,能为区域经济做贡献的目的[3]。

通过对武德的内容释义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我们能够发现二者之间有太多的共性。这也充分体现了武德教育及武术的师承观念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共性所在,让武术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让武术文化的作用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使武德教育与武术的师承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说起拳类,一般大致分为内家与外家两大类,其拳种虽花样繁多,但特色鲜明的拳种传承基本都是师父收徒延续下来。一是继承发扬的过程首先体现了习武者的个体爱好以及对师父的敬仰;二是体现了个体的自律、自信、自觉及坚持。这就是值得当今学生管理工作应借鉴的核心部分;对于学生管理,可从武术传承的角度去思考,从武术发扬的视角来分析,从爱国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可以借鉴成功,必将给当今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将会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自律、服从、感恩意识的逐步提高。

2.武术的传承

武术最具特色的传承方式是拜师,师父带徒弟使门派及拳种发扬光大,师父与徒弟的关系自然形成一项契约,有了一份责任,这就是武术德育教育最好的体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是对武术师徒关系的考量。特别是当下,对于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势在必行,增加文化自信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落实。特别是近年以来,武术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这就是武术文化的魅力所在。汲取武术的文化内涵,一是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恩意识,二可以强心强身,三可以通过武术文化交流增加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交流。武术文化倡导的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服从感恩意识。武术运动还可以提升人们身体的素质,减轻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

武术是项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更应关注武术的育人功能,以及关注武术的师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融会贯通之间可以借鉴的精华,那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育人理念。尊:武术的尊师是一般运动项目没有办法超越的,从抱拳姿势就能体现出来,徒弟见师父必须低头,而不允许仰面抬头,师父可以平视学生;敬:徒弟要对师父恭恭敬敬,从称谓来说,一般徒弟不可以直呼师父的名;孝:武术体现的孝是从磕头拜师那一刻开始,日常徒弟对师父的关心、节假日的探望、特殊时期的关心等;听:从武术教学开始讲,徒弟首先必须是学会聆听,而后观摩,再进行模仿,日常师父的教导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徒弟在专业学习上必须听从师父的教诲,服从师父的安排这也是武术人做人根本;行善事,做正派人,传递正能量,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是对武术人行为举止规范的定义。

首先,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世界的关注,武术的传承过去主要是靠师父带徒弟,要行拜师礼,举行盛大的收徒仪式后才可以传授,这期间还有一些武林的前辈见证,递交拜师贴,写入门谱,宣读门规门戒,第一堂课基本都在讲武术的武德,包含门规门戒,讲授门派的发展史等。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增加武术训练的同时,还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爱国情怀,达到强身健体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武术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个体孝道,尊师重道,也是当代发展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增加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

二、武术师承与高校学生管理

武术的师承教育目前正在逐渐被人们认可,正如目前一些技工院校实行的师徒制试点单位一样,就是在继承过去的拜师学艺。拜师学艺中,徒弟首先要对师傅言听计从,师父教徒弟也是一心一意,其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所有一切都是按照师父的计划一步步进行,徒弟的任务职责非常明朗,服从就是本分,主要体现了传承的理念。目前的在校生,普遍自律性较差,如不能做好前期规划,按照预定的计划一步步实施,恐怕很难使学生保持正确发展的方向,这就体现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的道理。武术的师承教育已是五千多年以来形成的自然规律,徒弟自律性强,对师父感恩、服从,可见武德对人性的教化,的确是入心、入脑,这也是武术得以发扬光大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难度越来越大,问题的复杂性也不可预料,如果按照武术的师承教育来做管理,在学生认可的前提下的确会带来很多便利。一日师终身父是武术的传承,这里面涵盖着亲情与友情并存。在道德水准下滑的当下,提倡亲情式管理的当下,借鉴武术的师承教育应用于学生管理对当下个性张扬的当代青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武术师承教育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观念不一定人人接受,从问卷调查分析来看,武术的普及程度还是需要加大力度。针对高校目前学生的实际状态,结合学校提出齐鲁文化育人的理念,倡导武术育人的当下,武术的师承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中来是具有非凡的意义。高校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达到管理的目的,逐渐适应管理,达到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一种适应武术文化育人实现其特殊的功能价值,慢慢尝试武术教育的模式,才可能实现武术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完美融合。

高校学生目前的实际状态:一是独生子女相对比较多,从小到大一直是家中宝,大多平均是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没有太多的自我思考问题、自我独立承担的机会,导致惰性较大,私心较重,没有太多的公众意识;二是没有经历过家庭成长过程的磨砺,缺少生存需要的经验,对待遇到的各类困惑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对同学间的小摩擦、恋爱分手的处理、学习压力、家庭变故等不具备处理的能力,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意外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多。

针对学生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证实原因基本很明朗,但仍没有找到很好的处理方法,缺少针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方法。辅导员老师必须熟悉掌握每一名同学的实际情况及一些偶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后果,做好应急处理方案,以防意外发生,导致处理不及时的悲剧酿成。

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行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利于学生、学校长期发展的管理制度。纵观其内容,基本属于大同小异,因此在特色不鲜明,效果不明显,很难适应现在高校学生目前的实际状态的管理。

武术师承教育如何应用到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当中来。一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去练习武术,只有深入其中,那么才可以感悟到其中的文化,认知观点才会慢慢改变。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看到武术诞生以来在中华民族不同时期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强身健体、保家卫国、陶冶情操等。二是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武术课程开设,设置学分,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如不能完成都将会影响毕业。三是从上层决策中体现出武术的重要性。武术进校园是多年来一直在喊的口号,却没有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激励政策。想要普及武术,必须从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跟进考核,出具强有力的奖罚保障措施。

通过对武术师承教育的规律探索分析,从中得出的结论,就是武术人的自觉、自律、坚持不懈、懂感恩、服从意识强、较强的爱国意识、积极传播正能量的良好的品质,如果武术在高校得到普及,将会使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被动管理现状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需要充分地挖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管理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丰富高校思想文化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师对政治课堂教育的效果。在武术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武术生的基础、意志力等基本途径进行确定,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课堂中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例如,老师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教育自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学理念,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弘扬家国情怀对武术的热爱。教育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因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主要是来自学校中的学生,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武术不仅对学生的未来有好处,也保证学生当下的自身安全和身体健康[4]。

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造就了中国武术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其所包含的技击特征、拳理拳势和不同风格的拳种与套路,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作用不可忽视。如今学校武术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因此,文章从树立武术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坚守武术教育发展的民族特性、创新武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式、完善武术教育发展的课程建设等角度出发,对学校武术教育所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从而正确认识武术,理解和懂得武术,充分发挥学校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使命,促进武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武德师父高校学生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师父穿越啦
倒霉的师父
武德修养在当代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功夫猪
云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