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分析
2022-11-22梁梦琦
梁梦琦
(多伦多大学 OISE安大略教育研究所 加拿大 M5S 1V6)
商务英语不仅是高校英语专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英语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和国际社会的交流逐渐深入,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愈发频繁,因此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对商务英语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正确看待当前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和教学模式现状,以及当前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积极调整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商务英语教会,从而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
学术界对于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做了大量研究,表示如果能够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的英语交流占比超过1%,那么交易额会有0.6%的提升,以侧面证明了英语在商业谈判和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具备较高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国家的外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一、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现状
1.课程设置现状
当前,我国的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课程为主,由外刊选读、外贸函电、外贸口语等构成。传统课程主要依赖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背诵,同时结合商贸语法、句式、文件模板的分析和运用。不可否认,传统商务英语课程的优势目前依然非常明显,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学习兴趣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提升等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社会经济建设在不断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果只是依赖传统课程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比如,教学过程中,虽然可以利用外刊选读等培养兴趣,但外刊选读都来自各类书籍、报刊,整体比较分散,系统性较差,再加上学生还需要大量背诵和外贸有关的词汇和句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模式现状
基于传统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与国际营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被划分到了经济学的教学当中,没有体现出商务英语的语言学科特征。要知道商务英语是结合了商务和英语的一种课程,其体现的是英语语言在特殊场景下的应用,因此如果只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构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那么将影响学生对商务英语的正确认知,而且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课程内容并不是特别具体,因此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二、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前文对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现状的阐述可以得出,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和教学模式设置的问题
高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是没有充分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语言特征,而且没有从就业需求的角度入手。要知道,商务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部分,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但仍然是英语语言专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开展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必须凸显出语言特征,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入手,然后在结合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商务英语,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却偏离了重点。另外,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服务英语人才,而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其在真实的场景中发挥自身作用,因此必须将商务英语教学结合就业需求,也就是说要从就业角度入手加强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理解和掌握。但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理论性特别明显,如在课程设置上听、说、读、写、翻译等能力的培养备受重视,而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能力以后如何进行应用并没有加以明确,以至于出现了学生能够掌握很多的商务英语知识,在实际应用时却会经常出现问题的尴尬状况。
2.师资力量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在师资力量上都存在明显问题,这一点指的并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符合要求,而是对商务英语而言,其并不只体现在语言或者经济的单一层面上,商务英语重视的是语言学科和经济学科的结合,因此,商务英语教师也必须同时具备语言教学能力和经济学教学能力[1]。我国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和经济学教学都呈现相对独立的状态,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只集中在某一个学科上。比如,有些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能力非常高,但其缺乏对经济学的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从英语语言教学角度入手。比如,trad(贸易)、bond(证券)、Insurance(金融)等都是商务英语教学中会涉及的专业词汇。另外,还有一些和商务英语有关的语法句型,教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非常擅长,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但只体现在语言层面,这些词汇在经济学方面的作用得不到任何体现,导致商务英语教学变成了常规的语言教学。同时,一些经济学教师能够有效完成经济学知识方面的教学,但在商务英语语言教学方面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理想。由此也就导致,学校能够培养商务英语学生,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真正满足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三、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策略
结合高校商务英语的现状、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科特征,高校在设置商务英语课堂时,应参考我国对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提出的相应要求,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多个角度入手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2]。首先,是商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应通过商务英语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并能够在相应场景中灵活运用,从而在掌握商务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相应技能。其次,是商务知识和相应技能,商务英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商务英语本身不仅和英语知识与技能有关,其中更涉及了商务知识和相关技能。因此必须在设置商务英语课程时重视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融入。再次,是文化与技能。要知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了解和这种语言有关的文化,在了解文化以后,才能保证使用语言时不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学习商务英语时也必须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以及在相应商务场景中的文化,这表示要在课程中融入和文化交际有关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与技能。最后,是人文素养。设置人文素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将来在从事和商务英语有关的工作时能够时刻坚守道德底线,真正做到尊重岗位,主动保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顺利就业有很大帮助[3]。
2.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结合商务英语的应用型特征,构建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要以实践为主,也就是说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从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商务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正确使用[4]。首先,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应以案例情景类的材料为主,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怎样正确使用商务英语,而不只是单纯地讲述教材。而且教学材料还应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如可使用一些书籍、文献类的资料,还可以选择视频或者真实的案例,从而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商务英语的正确使用方式[5]。其次,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和阐述商务英语,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种案例将课堂变为一个个项目,然后由教师担任项目的负责人,让学生结合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项目展开分析,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理解并吸收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整体的管理和引导,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之后真正得到提升。最后,是教学内容应该加强,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和经济学知识的联系,也就说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融入商务技能的训练,比如,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合同洽谈等方式构建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接下来在自身角色基础上练习如何使用商务英语。另外,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如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学习如何正确与客户沟通并达成合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企业中真正使用商务英语基础知识[6]。
3.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培养的是能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且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商务英语同时包含英语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作为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明确一点,若想真正做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其自身能力必须满足相关要求[7]。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必须融入教师培养方面的内容,要真正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此才能真正做好新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当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综合能力都不能完全满足专业的教学需求,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商务英语的教学能力指的并不是商务英语或者经济学知识的某一项内容,而是二者的综合,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英语教学能力和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能力。高校应从这一点入手开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可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开展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内容应针对如何设置课程和调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接下来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对商务英语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在研讨会上,商务英语教师和经济学教师也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将对方的专业优势充分融合。另外,在培训校内教师的同时,也可招聘能够完全符合商务英语教学要求的教师,以此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最终达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8]。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我国的高校课程体系中,商务英语课程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各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目前仍然以全面知识教育为主,技能培养为辅,希望通过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调整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商务英语课程能够真正体现出英语语言特征和经济学特征,让学生在掌握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懂得在相应的场景中正确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本文对此做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院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不断提升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最终达到通过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