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2022-11-22杜胜安孙小红
杜胜安 孙小红
(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 湖北公安 434300)
引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获得,还能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而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可以提升学生们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总之,英语教师应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教授相应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1.阅读教学缺乏大量文化输入
教师层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在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和现象时只是蜻蜓点水,含糊其词。而学生仅靠课本了解和感知文化,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对背景知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而且会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篇章所传递的文化内涵。要想掌握显性文化知识和隐形文化价值,需要更多的文本输入[1]。
2.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文化敏感度
在高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英语教师更倾向于词汇、句子和语法结构的教学而且在讲授完文章结构之后,就直接翻译文本,并没有对阅读材料进行更深入挖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过于严重的依赖性,不仅失去了探索知识的兴趣,更不用说产生文化对比意识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知流于表面,不能彻底地了解异国文化,也就没有对文化差异形成独到见解。因而,学生对探索文化内涵兴趣较低,偏离了新课标对英语课程学习提出的要求,呈现了只见“词汇”,不见“文化”的尴尬局面,也就降低了文化的敏感度[2]。
3.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异文化意识偏差
除了英语课堂的学习之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但往往这些内容会让学生思维固化。如,一提到法国,学生们就会想起浪漫这个词;一提到德国,学生们就会想起严谨这个词。不愿在去探索和发掘外国的文化,在解答阅读问题时,会惯性地选择固有的认知,最终会降低做题的质量[3]。
4.阅读教学活动缺乏跨文化情境
高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教授。在阅读教学课程上,教师可以创设文化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还是采取旧有模式进行阅读教学,主要还是以分段分析和语法分析为主,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的灌输。另外,教师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只停留于表面,对于培养的形式更是过于单一,将文化知识的输送来定义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了解到的文化知识也是比较片面的。
二、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反思
1.文化意识培养缺乏层次性
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在学生们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英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真体验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在文化教学方面,许多教师仍然专注于让学生获得西方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缺乏指导,对文化价值取向也不明确。部分教师对文化知识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并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在阅读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未能在认真学习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中外文化的联系点,并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文化目标。
2.文化异同比较缺乏互动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鉴赏,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对文化的传承意识,这是由内向外的发展的过程。将中外文化进行分析与比较,文化意识的开始就是要对文化有深刻的认知,但它不仅是对单纯知识的接受学习,而是强调文化差异的互动。通过中外文化的比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识别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性,在正确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尽量用多元化的思维去理解和包容异国文化。目前,部分英语教师在授课时,仍然缺乏中外文化比较与分析的内容。学生不能更深刻的感知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也就不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4]。
3.文化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现在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创设了相应的语言环境,但是并不贴合实际的生活。学生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英语阅读的魅力,也不能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化的品格。有的教师所创造的情境,与阅读文本相脱离。因此,文化知识的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阅读教学当中的一个重点部分。
4.中华文化传播缺乏自觉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培养,使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根据时代的发展,使自己成为肩负使命感的责任人。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单单对外国文化的交流与学习,而是强调母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是同等重要的。一些教师还有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是要专注于学习西方文化。他们对于外国的一些节日相当热衷,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相应地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无论是从历史背景、礼仪习俗方面,以及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英语教师在授课中可以从比较单词的词义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通过词义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在阅读文本中出现不同词义的文化差异。例如,“handsome”这个词被翻译成为帅气,在中国的词语解释上帅气就是英俊的意思,多半也是来形容男子的。而在西方,会被译为“gentle,grace”,常常称赞人气质高贵,也不仅限于男性使用,这就是中外语言的差异。因此,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就需要特别注意这类词的出现,要揣摩它在文中的含义。比如,在阅读文本中,出现白色和红色这两个词之后,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我们看到白色这个词,首先就会想到祭奠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一词代表重大庆典中神圣和纯洁的意思,多数都是用于宗教场所和婚礼。然而,红色一词在我国代表了正义,而在西方,红色代表了流血和牺牲。在阅读教学中同样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拓展的训练下,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将中外文化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意识。
2.丰富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渗透多元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的内容的选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对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教科书中的英语文章不仅是教师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还是教师将中西文化渗透的主要参照物。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并以其为起点,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教科书内容的扩展。教科书中的阅读内容是教师引入和渗透文化知识的切入点。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英语教师必须要不断地丰富英语阅读的教学内容,渗透多元的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Unit2 The United Kingdom中,教师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名胜古迹。关于这个内容,学生们并不是很熟悉,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播放一些名胜古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下,然后再让学生们回想下我国的名胜古迹,有哪些是和他们相似的,有哪些是不同的,将中外的文化做一下对比,之后教师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对本国以及他国的文化认知。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在对其做出内容的补充,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推荐英语阅读篇目,开展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英语课堂阅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英语教师除了课堂上讲解英语阅读材料以外,还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英语课外阅读读物。课外英语阅读材料在学生广泛参与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化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课外读物的知识的积累,学生也越来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并且对文化的类型和内涵形成了初步认识。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文化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的英语阅读文化活动。教师可推荐一些外文名著,如《呼啸山庄》《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等。《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当时的英国文化背景,再结合当下的环境想一想,英国的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这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基督山伯爵》则是法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一些法国的相关文化背景。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来进行文化的交流。教师创设贴合实际的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模式,同时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英语教师在设定有效的文化情境时,也是考虑了要将学生的情感以及态度渗透到阅读当中。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有一定效果的。情景活动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自身扮演的角色当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差异。英语教师通过对课外读物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活动,并从中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具有的文化差异,获取了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样也加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5]。
结语
总体来说,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核心目标,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文化意识同等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鉴赏和分析的能力,在进行中外文化对比的同时,更能凸显出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高中生作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高中英语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不同文化视野。同时,教师要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氛围,在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