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对策
2022-11-22廖凯
廖 凯
(江西省新余市第五中学 江西新余 338000)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从注重知识的积累转向为实验探究方向的发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会掌握更多的科学探究方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物理教师通过优化实验教学指导,还可以推动学生物理思维与创新意识的有效提升。在物理实验课堂中,通过多样化指导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指导环节。
一、培养实验能力的重要性
实验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与操作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意识并不断完善自我,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物理学科是包括丰富文化知识的学习科目,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目前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因此,有效借助实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获得思维发展,避免他们出现高知低能的现象,只有如此,才能够凸显物理课程的教学价值。应试化教育需要得到有效改进,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反思,提高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养。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培养他们在未来社会当中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力,推动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总之,物理学科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科目,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接下来的物理教学中必须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重视,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1-2]。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缺乏重视
在初中物理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将教学工作重点关注到物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物理实验教学环节缺乏重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一个良好的实验操作环境。教师对实验操作内容表现出不重视的态度,学生也就无法感受到实验操作过程的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学器械匮乏
很多学校对物理实验缺乏关注,物理实验器械和设备都严重不足的问题,且现有的教学器械未得到及时保养和更新,无法满足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需求,这些直接导致物理实验无法实现预期教学指导效果。由于受到实验器械的限制,部分实验教学难以得到合理开展与落实,这也对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3.教学模式单一
结合教学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实现对学生实验兴趣的有效培养。由于实验内容较为固化,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能力经常受到一些限制,这不利于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多数学生往往难以实现实验兴趣的培养和调动,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也造成了阻碍[3-4]。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对策
1.重视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达到了实验教学指导的预期效果,教师能否在物理实验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关键性影响因素。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实验操作开始前通过课程演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动力。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且生活经验匮乏,对于抽象物理现象以及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或误区,教师通过演示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的实验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索兴趣。但若教师没有进行得当引导,整个试验过程并不明显或不正确,那么也将会对学生进行误导,导致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面对重重困境。为了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要求物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演示实验环节的准备,确保整个实验操作流程科学规范。教师将物理知识点渗透到实验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出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并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物理现象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教师应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将正确的实验方法操作技巧传授给学生,保障实验过程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5]。
2.创设实验情境,增加实验趣味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习科目,学习物理的目的是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真正通过物理知识服务现实生活。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应将注意力放到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在生活当中取材并设计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知识并应用到生活当中,进一步增加物理实验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例如,质量与密度这部分知识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学习内容,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例如,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500ml水和500ml酒精,以及一个精密称重器,并向学生提问:“同样体积的水和酒精重量是否一样?”学生通过观察发现500ml的水比500ml的酒精更重一些,这主要是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大。虽然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但质量却并不一样。教师借助这种生活情境来开展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6]。
3.强化实验改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关注到学生理解认知水平以及探究意识的有效培养,只有学生在不断获得实验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得到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构建,才能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水平。物理教师坚持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使整个实验流程变得更具条理性,通过事前对教学活动的预判规避一些教学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开展效率。教师利用事后总结改进实验流程还可以完善学生的实验探究结构,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熟练度,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存在大气压强的演示实验”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一张纸盖在接满水的纸杯上并将纸杯迅速倒转,引导学生思考水会不会从水杯中溢出。学生结合具体的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并借助实验证实大气压强是否存在。这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的过程,能够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探究的整体效率,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7]。
4.掌握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能力
学生在日常物理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掌握一些物理基础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他们对实验仪器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对具体的实验仪器进行操作,这是保障整个实验操作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经验的丰富,部分学生将会逐渐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巩固学生的具体实验步骤,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变得更加准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发展。在日常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结果,还要注重对学生整体实验操作步骤的观察,在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便于他们能够结合相应的物理理论知识展开实验操作,借助实验环节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有效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例如,在进行“浮力”实验教学时,教师不应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实验。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与浮力有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猜测和假设,让学生想象实验的内容和结果,掌握实验的设计目的和原则。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结合实际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可以构建完整的实验操作流程,有助于学生实验过程系统性的提升。当学生掌握了实验操作过程后,其实验能力自然也将得到提高。
5.课外实验活动,强化学生实验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实验探究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制作发明。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物理知识展开探究,这也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发明竞赛,邀请学生在校园内分享他们的物理小制作和趣味发明,结合作品展未来对自己的发明进行介绍,谈一谈自己的构思和想法。在学习“电学”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电厂进行参观展览,在参观过程中回顾相关的电力知识或请专业的电力人员为学生举办“电力知识讲座”。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能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实践证明各种原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他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更加专注。然而,由于物理的实践性很强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条件设置适当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凸显物理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新一阶段的教学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新的教学发展要求。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的学习科目,教师必须强化对实践操作教学指导环节的重视,借助物理实验课程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并展开完善,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这部分内容的探索热情,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保障初中生可以获得物理实验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