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促进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2022-11-22罗大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学困生家长

罗大坤

(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安徽蚌埠 233010)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往往有着更活跃的思维及更独立的想法。针对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思维方面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完善,对外界的认知也已经比较成熟。因此,针对初中九年级的学困生,教师若只是单纯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的。而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需要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所有关爱自己的人,能够鼓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在这种影响下,学困生不仅能够在班级里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积极学习,还可以在家中受到家人的尊重和重视,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学习[1]。为此,本文将针对家校合作促进学困生转化作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并研究可以实现该目的的有效策略。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是该活动围绕的中心。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校交流、家长教育、家长参与。由于家庭环境千差万别,每位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教育学生的方式也不同,但家长和教师希望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是相同的。家校合作就是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互相配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爱,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并逐渐开始认识自我、重视自我。当学生意识到自我,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时,就是其社会化过程的开始。这时,教师与家长就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健康发展。家校合作正是教育学生的良好途径[2]。通过家校合作,双方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为培养学生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双方还可以互相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于家长来说,家校合作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参与到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来,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学习的不容易,从而更加关注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关心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小伙伴的交往情况等等。

二、造成初中学生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1.学生智力方面的原因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学生的智力并非完全相同的,这也是导致出现学困生的重要原因。学生的智力很大一部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则会在学习时出现一定的学习障碍,或者是思维逻辑和理解能力受到影响。这一部分学生的反应能力相对迟钝,虽然可能有着认真学习的心态,但是由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过的知识往往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习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

2.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原因

除了智力以外,造成初中学困生的因素还有许多非智力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3]。由于这些非智力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够明显,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很容易被忽略。例如,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学生很可能会具备阴沉或者浮躁的性格,受到该心理性格的影响下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投入进去,上课时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学困生。另外,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存在问题,认为学习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而是过早地将重心放在了其他方面,导致自身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3.其余的综合性原因

至于其余的综合性原因就显得相对复杂一些。例如,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学生的整体家庭观念、以及学生的童年生活影响等等。这方面的原因往往是学校和教师难以去实现有效转变的,因此才需要家长的介入。正确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学校教师与家长需要明确该过程是相对复杂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家校合作的教学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体现出作用的,还需要长期的累积才能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三、教师利用家校合作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在家庭作业学习方面可能会存在蒙混过关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今,线上教学平台越来越成熟,许多教学平台具有实时监督的作用,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家庭学习任务,并且让家长一并注册账号,一同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增加学习难度,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对学习知识更具动力。

2.重视学困生的心理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身体素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心理素质却没能随之共同发展。学生想得到尊重,但是心里又相对较为脆弱。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等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其性格较为叛逆。基于此点,教师需要重视学困生的心理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缺陷,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当学生的心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之后,在面对困难以及问题时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实现成功转化。

3.提升教学技能,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并且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针对学困生自身的不足之处,提升教学技能,完善教学措施。教师可引进优秀课程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反思教学行为,找出学困生问题所在之处。另外,针对学生成绩高低不齐的问题,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作为前提,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作为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生的重心并且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教学。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及正确的教学方式之后,才能够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实现正确的教学目的,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4.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态度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成绩的前提,而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需要协助学困生鉴定学习态度,防止出现三分钟热度的不良现象,帮助学生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在教师的督促之下有效完成并且坚持到学期结束。教师需要协助学困生定期总结学经验,并且做好笔记,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为学习提供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产生了渴望探索知识的学习心态时,就可以充分提高自身学习兴趣,让自己在学习工作中更加投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四、家长利用家校合作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正确转化家长教育理念

家庭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产生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家长需要积极转变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在教育学生时需要做到用心,切身陪伴着学生的成长。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得知,许多家长都渴望使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殊不知这种观念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难以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所考虑的仅仅是完成父母为自己制定的“任务”。所以家长需要转化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就将其全面否定,忽视了学生的其他优势与特长。家长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可以发展为全面的人才。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心态以及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往往很容易被忽略。实际上,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比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低,甚至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比学校环境的影响更深[5]。众所周知,学生在步入初中学习阶段之后,会出现两种群体,一类是走读生,一类是住宿生。走读生每一天都可以回家,若家庭环境不够和谐,学生在放学回家之后就会面临各种不愉快的情形,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住宿生往往是一周或两周才可以回家一次,初中生对家庭的依赖作用还是相对明显的,原本在学校已经努力学习了一到两周,本身就已经足够疲惫,回到家后却需要面对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和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更多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树立足够的信任与尊重。

五、学校利用家校合作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会

一提到家长会,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产生一些恐惧或厌烦的心理,因为每次家长会的内容都只有一个,就是教师汇报学生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成绩好的学生受到了表扬,学生和家长都会开心;而成绩不好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很害怕,其家长也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这样的家长会不能很好地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学校应该想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例如,将家长会升级为家长交流会,让家长成为交流会的主体,互相交流学生的状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以家长的身份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育意见。

2.进行有效的家访

学校安排教师进行家访的目的就是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完善教学工作。然而,有的教师却在家长面前只讲学生的缺点,使得事后有些家长打骂学生,这就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也使其越来越惧怕教师家访。因此,学校需要令教师明确家访的主要目的,让教师多学习一些家访的交流艺术、方法等。家访的目的不在于批评学生,最重要的是明确学生的具体家庭状况,并且结合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学生的家长积极沟通,旨在提升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以求做到在不影响学生家庭生活的前提下解决实际问题。

3.合理开办讲座活动

学校应定期邀请专家或教师给家长们上课,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相关的讲座。针对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问题都可以进行专门的讲座。家长其实是喜欢与学校打交道的,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能长大成才,因此,合理开办家长学校是提高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家长到学校参与讲座,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能力。为此,学校需要积极举办类似的活动,促进提升家校合作的教学效果。

4.设立家长开放日

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可以让家长亲自参与到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中来,切身体验学生一天中的各种状态,同时,也为学校领导、教师向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管理模式、优秀的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6]。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的一所乡镇初中为例,该校的少年宫活动举办得很出色,活动项目有很多,如古筝、葫芦丝、舞蹈、武术、乒乓球、趣味英语等,学生每天都在这些活动中享受艺术的乐趣。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少年宫活动,欣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天赋与自信,体验一下学生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的快乐生活,让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好处,意识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造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是否可以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换,关键在于明确具体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身为教师,不仅需要明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还需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需要明确转化学困生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在长久的努力之下,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正确引导,才能够实现有效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不懈,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将转化学困生成绩作为教学目标,才能够促进学困生不断进步。家长只有给予学困生足够的理解和重视,才能够基于家校合作的前提下有效转化学困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家校学困生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