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家庭中长子女心理问题的分析
2022-11-22祁露
祁 露
(南京市莫愁新寓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2021年6月推行三胎政策,如今很多家庭选择了生育二孩或三孩,于此同时长子女由于被动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焦虑、易怒、争宠等,对于长子女的成长与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长子女的心理,了解长子女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努力,做好长子女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一、多胎生育政策背景下长子女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国家开放生育政策后,长子女的心理状况会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发生变化。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情绪障碍较为明显。长子女的不良情绪类型有恐怖症、癔症、焦虑等,具体表现为烦躁、易怒、多疑等现象[1]。有相关研究表明,长子女情绪障碍的高发期是弟弟妹妹出现前后,此时长子女的占有欲会变强,常有打人、哭泣、发火等情绪宣泄,这就是长子女同胞竞争的心理表现。如果长子女的年龄比较小,还会导致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问题;第二点,个性变化较大。长子女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个性的变化,部分长子女可能会从多血质转变为粘液质,尤其是抵触弟弟妹妹的长子女,个性转变得较为明显。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从前乖巧听话、活泼开朗的孩子自从弟弟妹妹的到来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变得爱发脾气、摔东西,成绩还会明显下滑;第三点,异常行为增多。部分长子女在身份转变过程中,看到弟弟妹妹因为不会自己穿衣吃饭而得到了更多父母的关注,就会效仿弟弟妹妹来争宠爸爸妈妈的爱,通过退化自己的行为获得短暂的安全感。也有的长子女会将自己的失宠归结于他人,通过攻击他人发泄不满的情绪;第四点,不喜欢社交,性格变得孤僻。多胎家庭中的长子女比较敏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长辈或父母的关注,就会将自己保护起来,拒绝社交,变得沉默寡言,同时处在过渡期的长子女,在社交中会与依然是独生子女的同伴相对比,从而产生自卑感,逐渐远离朋友,不参与集体活动,变得不合群。
二、分析造成长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
1.长子女个性差异因素
首先,在弟弟妹妹到来之前,长子女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独生子女生活,这段时间他们得到的是6个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全身心的关注。在原有的家庭模式中,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家长会无意识地提高对子女的关注与宠爱,有些长子女可能会在溺爱的环境中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有的对自我有消极的认识。但是一旦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父母就需要将之前全部的精力剥离出大部分来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长子女心理上的落差就会比较大,无法适应新成员的加入,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其次,不同年龄段的长子女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年龄较小的长子女心理发育不成熟,处理情绪的能力欠缺,比较容易和弟弟妹妹发生矛盾,从而出现行为或情绪的变化。
2.家庭教养方式不同
家庭是长子女出生后的第一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父母的认知会决定家庭教养的方法与氛围,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分为四种,包括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专制型。如果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溺爱型,孩子不是怯懦胆小就是自私蛮横,而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对人不信任,并且抗拒与人沟通。这些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长子女容易与父母形成强烈的依赖关系,一旦父母的关注度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他们就会出现嫉妒的心理和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家庭和谐。放任型家庭的长子女由于其家庭的关注比较宽松,那么在弟弟妹妹到来后,他们的生活变化不会太大,从而对其心理的影响相对小一些。民主型家庭的长子女家庭氛围更友好、亲切,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更科学合理,在弟弟妹妹到来前后,父母对长子女的心理关注度相对更高一些,这样的家庭教养下的长子女对弟弟妹妹的接受度和适应性也会相对高一些。
3.长子女心理教育缺失
长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目前部分学校存在心理教育缺失的情况,心理课的课时比较少,且落实不到位。目前绝大多数小学均没有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的心理课形同虚设。心理教师多是兼职教师,每周只上1-2节心理课,教学效果无法保证。长子女没有受到专业的心理指导,当家庭中出现弟弟妹妹后,他们就会感觉自己的家庭地位受到动摇,内心发生变化出现消极的情绪,无法进行宣泄调节,长此以往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4.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群体对长子女的态度也会影响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我国是一个崇尚大家庭的国家,认为家庭成员越多越好,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期待弟弟妹妹的到来,整个社会群体对二胎、三胎的关注度也比较高,长子女就会感到被忽视,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出现扭曲心理。另外,成年人对长子女的不良言行,也会对长子女的心理造成影响。孩子年龄比较小,心思比较单纯,对于大人的很多玩笑话会信以为真。在多胎家庭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大人说“你不听话,爸爸妈妈就只喜欢弟弟妹妹了”“你爸爸妈妈有小宝了,以后就不喜欢你了”……诸如此类的话对长子女有较强的影响力,会加大长子女对同胞弟妹到来的反感,从而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转化为愤怒的攻击行为。
三、现行生育政策下干预长子女心理问题的方法
1.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的小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当前生育政策下,许多长子女会出现心理问题,此时需要父母正向引导,才能解决长子女内心的困惑,从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能够帮助长子女快速适应家庭环境,所以父母需要根据长子女的心理现状及时调整教育方法,降低其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
第一,采取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能够感受到父母足够的爱,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出现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注重爱与教的结合,不包办孩子的事情,能够平等地与孩子对话,与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在面临家庭结构变化时,长子女能够积极地与父母进行沟通,快速适应角色的变化,从而减少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二,做好孕前沟通。家庭成员的增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需要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在孕前时父母一定要和长子女积极沟通,达成接纳和共识。在孕前,父母要向子女坦诚地说出原因,并建立共享爱的意识。提前与长子女进行沟通,征求长子女的意见,能够有效地降低长子女的危机感,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给胎儿讲故事的方式,拉近长子女与弟弟妹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弟弟妹妹的出现抱有期待,这样能对长子女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后续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第三,营造分享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每天朝夕相处,父母的行为习惯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家庭中父母的分享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长子女看到也会有模仿的欲望,从而能够与弟弟妹妹分享。父母要表扬长子女的分享行为,正面强化分享,使长子女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分享可以从食物开始,逐渐到玩具和书,最后过渡到分享父母的爱,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弟弟妹妹,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第四,对待子女保持平等。在多胎家庭中,父母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要给予长子女足够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没有减少,并且日常交流中用语言不断的暗示长子女,弟弟妹妹的到来是多一个人爱他,不是抢夺他的爱。同时在弟弟妹妹到来之前要明确告诉长子女,在小宝到来后陪伴他的时间会减少,但是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减少,爸爸妈妈更需要长子女一起帮忙照顾新成员。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也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单纯地让大的谦让小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事情进行分析,进行公平的奖惩,避免长子女出现心理问题。
2.以学校为重点,完善心理教育
学校是孩子们除了家庭之外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长子女在与学生与同伴的交往中,会因为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影响他们内心的想法。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快速,学校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完善心理教育服务体系,开发网上心理服务功能,为长子女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结构刚发生变化的长子女内心比较敏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针对学生的困扰给予正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例如,在学校的读书角中投放相关故事书,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与弟弟妹妹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不同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全方位的心理育人体系。我国有敬爱兄长的传统,这些属于“悌文化”,要做好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熏陶长子女的心灵。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国学经典教学,讲授传统文化中的“悌文化”,让学生学会尊重和谦让,并能够理解手足情深的内涵,从而能转变内心的想法,逐渐接受弟弟妹妹。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文章,融合关于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故事,让学生接受多孩家庭的普遍设定,并且教材中典型的人物榜样还会吸引学生模仿他们优秀的品质。另外,在美术课上适当的融入多孩家庭的话题,让学生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回忆弟弟妹妹为家庭带来的欢乐,能够起到正面教育的目的,从而消除学生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产生的消极情绪。
(3)同伴引导。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鼓励班级中多胎家庭里的哥哥姐姐分享和弟弟妹妹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中的乐趣,通过身边他人来引导长子女更快速地接收弟弟妹妹。
(4)形成家校合力。学校要建立心理教育领导机构,根据学生的年级划分,组织家长商讨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式,形成统一的家校管理理念,帮助长子女走出心理困境。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讲师开设家庭心理健康讲座,使家长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给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5)开设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能够实现思想交换,增进友谊,为此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表演情景剧时,学生能够学会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开导自己的目的,确保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比如,让学生参演多胎家庭情景剧,编排的过程中心理教师要做好教育引导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角色,从而学会处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地走出心理困境,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3.以社会为基础,发挥多方力量
在现行的生育政策的背景下,二胎、三胎的生育和养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长子女的接受意愿,降低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政府与社会也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和谐的生育氛围。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家庭实现良性发展,为长子女心理健康奠定基础。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养育负担比较重,父母更多的精力放在物质上,很少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多胎生育补贴、税务减免等政策,帮助家庭减轻养育压力,使父母有更多的时间与长子女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还需要考虑性别平等,母亲一人照顾两个孩子精力有限,应该更多地鼓励父亲参与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如延长男性产假制度,父母两人共同照顾孩子,能够及时关注到孩子身心变化,提前干预,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完善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社会各界需要加大关注长子女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为父母教育提供可行性较高的理论指导。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比如创设心理咨询网站,打造专业的心理健康引导平台,保障长子女的心理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生育政策背景下,许多家庭选择生育二胎或者三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中的长子女内心容易出现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长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到公平公正的教育,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化解长子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长子女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家庭幸福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