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风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及其育人路径研究
2022-11-22周芳
周 芳
(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历史,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家庭作为当代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所学校,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传统优良家风蕴含丰富的劳动思想,新时代深入挖掘传统优良家风中的劳动精神及价值理念,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
1 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广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的正确价值观,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养成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2]。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的根本要求,为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方向。
1.1 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政策的发展要求
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关键一环,在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进程中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积贫积弱的现状,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劳动的生产性和实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党的工作重心随之发生转移,对劳动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党和国家领导人积极倡导尊重劳动与知识,并重申脑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特别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希望当代大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意志、锤炼品质、增长才干、塑造健全人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素养,练就真本领[4]。
1.2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都是劳动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1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所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与行为都是行不通的。通过劳动,我们可以提高对人类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能力。劳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能力和精神,锤炼大学生吃苦耐劳、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在面临困境或者挫折的时候增强抗打压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创新性。历史和实践证明,所有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最终得以实现,任何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矛盾也是在劳动中不断得到解决的。
1.3 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途径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美好期盼,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梦,这迫切需要加强广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辛勤劳动、踏实工作,锐意进取、敢于创造。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力量源泉。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亲自投身劳动,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劳动中学知识、悟真谛,增长本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伟大艰巨且复杂的事业,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劳动实现梦想的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它需要新时代大学生以劳动精神为行动指南,志存高远、坚定理想、奋力前行,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真正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2 优良家风中蕴含的劳动精神
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劳动精神养成的重要源头,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上好人生第一课,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6]18-19。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涵养,传承优良家风文化,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强烈回应,势必会推动形成家风涵养劳动精神的良好局面。
2.1 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态度
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以勤劳著称的伟大民族,正因为一直秉承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态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才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才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7]。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人民自然成为国家及社会称赞和学习的榜样。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左传》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记载,都是对辛勤劳动的重视和赞美,都明确阐释了劳动态度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要汲取优良家风文化中有关劳动的丰富营养,形成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劳动态度。清代有民族英雄之称的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明,严于律己,在家风家训中一直尊崇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观念,教育子孙要将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态度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7]正所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大学生不能不劳而获,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在劳动中感受快乐,通过劳动自给自足,才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只有秉承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态度,才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2.2 诚实劳动,脚踏实地的品质
诚实劳动反映劳动者的个人品质,影响着工作过程中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和劳动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诚恳待人是做人的本色,以宽容换取信任,这是劳动过程中拉近人与人关系的最好法宝,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诚信做事则是劳动实践原则,是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更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方法。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嘱咐家人,不能因为一时的虚伪而丧失诚实,“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8]166同时,《颜氏家训》中还特意提到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借鉴和学习他人成果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实事求是,“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8]89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回信时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尊重劳动模范,弘扬劳动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新时代大学生不能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事,本分做人。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当今社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容易过度依赖科学技术为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养成了懒散、好逸恶劳的习惯。要知道,诚实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体现,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诚实劳动、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彰显个人价值,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大学生自身行为的重要内容。诚实劳动还是成就梦想的重要基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无数诚实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劳动品质。
2.3 守正创新,创造性劳动的思维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可见创新是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动力与源泉,通过劳动可以改造社会、改变世界。墨子是中国劳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家,他强调人不能仅仅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挥创造性劳动思维,实现创新。社会发展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铸就。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从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到现代社会的神舟飞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天河运转……我们取得这一系列令国人自豪、世界瞩目的伟大成绩,关键在于创新,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真实写照。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当代大学生仍然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劳动思维,用创造性劳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3 以优良家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的路径探析
3.1 加强优良家风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劳动精神养成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9]新时代传承家风文化,要将优良家风蕴含的劳动精神有机融入教育宣传引导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开展家庭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劳动创造华夏文明的宏大历史着手,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劳动铸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辉煌成绩的客观事实为切入点,阐明传统优良家风中劳动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引导大家在学习、生活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热爱劳动、以劳动为乐的价值取向。其次,在良好家风中养成劳动习惯,消除负面舆论影响。曾有教育家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这无疑表明良好家风在培养习惯方面至关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决定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10]。故此,父母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树立示范作用,引导孩子积极辛勤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提高劳动意识,将劳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同时根除“重教轻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陈腐观念,对于当今社会出现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错误舆论,要坚决地加以批评和抵制,激浊扬清,形成有利于劳动精神养成的正面舆论导向。
3.2 搭建家、校、社会劳动教育三维平台,确立劳动实践共同体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因此,培育劳动精神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积极搭建劳动教育三维平台。首先,家庭是大学生人生的第一个场所,是劳动精神养成的起点,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家庭劳动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11]。就劳动精神的养成而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劳动教育中承担主体作用。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作出表率,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学会独立自理能力,提高劳动积极性,让孩子在劳动中珍惜成果、享受快乐。其次,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劳动精神养成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增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劳动课的开展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学校非常有必要从“劳-教”结合的理念出发,在专门性劳动课程和非专门性劳动课程注入劳动教育的内核,以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12]。同时,积极成立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熟练劳动技能的专业劳动教学师资队伍至关重要,这是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关键所在。最后,社会是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课堂以及操练场,是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保证。劳动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正确的劳动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知行合一的最有效途径[13]。培育劳动精神不是简单地强调体力劳动,而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社会实践活动要主动承担起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搭建劳动教育平台的责任,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发,为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创造机会,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共同支持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3 构建完善的劳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劳动精神的养成
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多以“三好学生”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高校教育的评价体系在源头上忽视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考核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构建五育并举的新型育人机制,完善五育融合的评价体系,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首先,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把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等指标纳入其中,对学生劳动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设定优、良、中、差几个等级,结合劳动课和劳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定。在劳动实践层面上,可以采取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构建动态的全过程的多元化多层次考核评价体系。其次,制定奖励措施,形成激励机制。对劳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最后,培养劳动育人意识,形成反馈机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树立劳动育人意识,让大学生参加劳动,家长监督、老师指导、社会检验,有序开展劳动教育,以实现由量到质,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到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价,最终促成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6]72。在传承优良家风文化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需要加强优良家风的宣传引导力度,深入挖掘优良家风中蕴含的劳动思想,重视家庭劳动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搭建多维劳动教育平台,完善考核保障机制,激发学生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