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调查研究
2022-11-22强利军
强利军,周 颖
(蚌埠学院 学生处,安徽 蚌埠 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就业对于一个贫困家庭可以说是天大的事,帮助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高质量和充分就业,帮助贫困生“造血”,由“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提升他们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是高校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题组对毕业一年后,工作相对稳定的蚌埠学院2020届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的就业状况实施了跟踪问卷调查,与部分用人单位领导和部分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从就业率、工资薪酬、岗位特征、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等五个维度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离校一年后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质量进行客观调查,并引入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群体的比较,分析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原因,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提高建档立卡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质量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本研究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研读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涉及:一是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所学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等;二是就业质量基本情况,包括就职领域、专业对口度、工作地点、薪资福利、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满意度等;三是求学期间进行的就业准备工作,包括职业规划、实践参与、简历制作、求职情况等;四是学校的就业工作安排,包括就业指导、校企合作、校园招聘等。并对问卷进行了试测、信度分析,在请教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最终使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3份,回收有效率85.65%。其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71份,占当年原建档立卡毕业生总人数86.58%,非贫困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42份,占非贫困毕业生总人数50.28%。数据收集整理后,运用加权平均法,得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质量综合评分为46.38,非贫困学生就业质量综合评分为61.56,调查结果显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总体就业质量明显低于非贫困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并且就业现状满意度偏低,仅为51%,有近一半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对当前就业状况不满意,很难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
2 影响就业质量的原因分析
2.1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考察的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 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等。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源都比较匮乏,进而影响其子女综合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相对落后, 素质教育发展缓慢,往往更倾向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自小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或者忙于生计,没有能力或时间教育、辅导孩子,从而导致他们没有更好的条件获得文化资本来提升自身能力[1]。另外,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很少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等课外活动以及各类培训,计算机、文体、英语技能、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与非贫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求职路费、个人包装等就业成本投入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力较弱。
2.2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受代际因素影响,社会资本欠缺
当今社会个体职业地位和职业发展越来越靠自身性条件,但代际因素仍然发挥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和就业质量不仅是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竞争, 往往也是家庭社会资源的较量,在个人素质条件基本相当甚至不同时,家庭条件较好者更容易就业,就业质量更好,个人职业发展前景也更好。一方面,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由于受生活圈、社交面的影响,就业信息不对称,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很少实际参与各地的就业市场,从亲属、朋友获得就业信息更少,他们对就业前景、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缺少理性分析。另一方面,在求职职业过程中,求职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由于求职成本而放弃了一些求职面试机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另外,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地区, 生活圈小,视野狭窄, 社会资源贫乏,能够依靠家庭资源支持就业的可能性较小。社会资本的欠缺也使得他们在竞争高质量工作岗位以及职务晋升中处于弱势。调查对比显示,91.8%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是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网络各类招聘信息实现就业的,通过家人及亲朋介绍就业的仅占2.1%;而非贫困生通过家人及亲朋介绍就业的比例高达27.8%,且就业层次普遍较高。
2.3 高校就业指导帮扶不到位
根据传播学的波纹传播原理,要放大教育传播力量,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缺一不可[2]。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就业和学生资助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或者科室,工作相对独立,而辅导员又忙于各类常规性工作,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各自为政,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职业指导的合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其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是重点资助帮扶对象,但很少涉及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缺乏针对性指导,实效性不强。就业帮扶方面,主要采取经济援助方式,即直接发放求职补贴,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重点就业指导、重点推荐等帮扶措施很难落实到位。访谈结果显示,学校就业工作缺乏实效性,且没有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任何针对性指导。
2.4 心理素质低,心理负担过重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希望通过读大学,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改变自身和家庭经济状况,他们比非贫困毕业生心理负担更重,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部分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产生焦虑、自卑、压抑、抑郁以及自我封闭等心理方面问题。每天在现实的贫富差距中辗转,许多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失去自信,导致学习困难、交际困难、心理困难[3],许多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职业意识不强,社会参与意识淡薄,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是很明确,个人发展平台有限,导致就业质量不高。
2.5 就业观念保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希望通过就业来改变家庭经济状态,他们更注重于眼前利益,比如工资待遇、福利、住房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在问卷“你在就业过程中优先考虑因素是什么”问题上,调查结果对比发现,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是薪酬福利,其次是地域,而非贫困生首要考虑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另外,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贫困地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设立了不少基层就业项目,比如“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西部服务计划等,这对于来自农村、熟悉农村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来说, 原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机会, 但大部分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却没有长远职业规划,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就业,更倾向于在城市就业。调查显示,57%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对“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西部服务计划等就业项目不了解、不关注。调查显示,63%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民营企业就业,就业层次普遍不高。
3 提升就业质量的途径
3.1 加强职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业导师、就业部门、资助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帮扶。一方面,帮助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帮助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信心。另外,加强就业心理援助,一对一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积极面对就业挑战。
3.2 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当前,高校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进行资助,主要是采取“输血”式的经济资助,只能暂时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经济困难,很少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就业上,主要关注其是否就业,很少关注就业质量。真正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美好生活,就需要对他们实施“造血式”帮扶,给予他们更多能力上的培养,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一是抓好学习,提高文化知识素养,给予他们更多关注、更多帮扶、更严格的要求,并建立学业预警机制,防止学生因贫厌学,发展成为“学习困难,经济困难”的双困生。要利用移动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带领大学生深入到市场、企业中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二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要强化专业实习环节,把专业实习与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的就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就业能力。三是引导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工作锻炼各种技能,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是引导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充分利用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联盟服务平台,组织引导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积极参加资助政策宣讲,社区服务,文明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此回报社会、践行公益、培养能力。五是实施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导师制。为每位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配备学业、社团、创业、实习、人文素质导师,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加强学生学习全过程帮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扶,给每个学生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就业心态
一个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对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够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开展有效的生产活动[4]。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表现出人格发展的不足,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一些学生身心“双贫困”。一是辅导员、人文素质导师要积极落实“三进”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尤其对于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从心理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心理解困、就业解困、成长解困。引导他们保持良好心态,正视贫困,不自卑自贱,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懈努力,终会改变现状,实现个人梦想。二是挖掘优秀典型,发挥朋辈榜样作用。积极邀请优秀建档立卡毕业生回学校宣讲,激发在校原建档立卡生的感恩意识和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5]。聘请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动员组织他们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资助政策宣讲,充分发挥其政策传播和励志引领作用。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在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施精准资助的同时,开展感恩、诚信、励志教育,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励志成才,回报社会。四是与贫困生家庭建立联系。家庭作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的情感寄托与精神港湾,虽然无法在物质层面与社会资源层面给予子女太多支持,但应做好情感支持,对子女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负担,调整好就业期望,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3.4 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是继续实施经济帮扶措施,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在中小企业、基层单位就业的,每月给予就业生活补助,为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住房保障,列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并给予优先安排。二是鼓励企业吸纳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企业或社会组织吸纳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签订劳动合同,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政策,并按其实际吸纳就业人数给予吸纳就业补助。三是鼓励支持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到基层就业,同时对相关考试费用进行减免,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参加“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四是扶持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创新创业。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参加技能、创业培训予以免费。新建创业创新实体,优先入驻政府创业孵化园区、“众创空间”,帮助他们申请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一定创业扶持补助,享受税收减免政策,配备创业导师,一对一全程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五是建立包联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创业制度,包联的领导干部担任就业创业导师,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提供全程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或创业,确保其稳定就业、安心创业。
3.5 构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质量跟踪及监测机制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帮扶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他们顺利毕业与初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帮扶过程的结束,而是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帮扶工作的又一个新起点。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馈,目前,高校通常把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就业工作成效的标尺,学生一旦毕业离校,学校很少再关注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情况。虽然各高校现在也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也会编制发布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但却没有建立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这一特殊扶贫群体的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机制,也没有发布相关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的就业援助、就业帮扶、就业技能培训等专项工作,使得他们在就业时竞争力严重缺乏,通过上大学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成为泡影[6]。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跟踪及监测机制,建立健全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联系与沟通平台,他们毕业后,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就业状况、职业发展情况,并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撰写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在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帮扶提供现实依据。
高校应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帮助他们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升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