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特点
——以歌剧《浮士德》选段《我将离开故乡》为例

2022-11-22

黄河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浮士德音阶演唱者

田 可

一、音乐元素中的“情感表达”

在音乐这个宏伟的建筑中,需要非常多的音乐结构和要素来支撑,而作曲家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也就会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音乐风格,赋予了作品不同的乐思。因此,充分地理解一首作品中的音乐结构和创作手法,对于演唱时正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人物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作曲家的“思想”,作曲家会将自身的经历或者根据时代背景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将其融入到乐谱之中。

二、音阶的级进和跳进

音阶的级进和跳进在音乐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音阶的级进是指二度音程关系向上或向下进行。当作曲家在声乐作品中运用这种创作手法,我们甚至能在谱面上勾勒出音乐的“线条”,音阶的级进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旋律的“线条感”。音阶的跳进是指音与音之间超过二度,呈现出三度音程以上的音程关系,音阶的跳进和级进的创作手法在一段旋律中偶尔也会连用。音阶的跳进中跨度较小的“小跳音程”能够使旋律更加灵动,也能带来活泼的听觉感受,而跨度较大的“大跳音程”则使音乐中的冲突和起伏更加强烈,具有鲜明的层次感,给听众带来更丰富的听觉感受。除了音阶的级进和跳进以外,琶音的创作手法在作品中也十分的常见,琶音的使用也增加了旋律的流畅感,在不同的力度下,会呈现出安静或是辉煌的意境。

《我将离开故乡》这首作品是歌剧《浮士德》中的选段,这首作品是由古诺作曲的声乐作品,选自歌剧《浮士德》。《浮士德》这部歌剧可以说是古诺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歌剧中对于人物的塑造和错综复杂的情感描写得十分的细致和深刻。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片段,也更能够让我们直观地看到音乐旋律中的“情感表达”。1-9小节的歌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所处的情境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离开故乡,奔向前方战场……”,剧情中的人物将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奔赴战场,所表达的场景是剧中人物对于家乡的眷恋和亲人的不舍之情,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在2-7小节中作曲家大量使用音阶的级进和跳进,环绕式的音阶级进就仿佛是“音乐的线条”,使得人物的情绪层层递进,对于家乡和亲人的不舍之情也愈发强烈。而8-9小节中音阶的跳进也使得人物的情绪更加具有爆发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更加突出。这种创作手法的使用和歌词形成了完美的衔接,作曲家将“歌词、人物性格、旋律”融合在一起,这种整体上的连贯正是音乐元素中所表现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一定要关注到作品的本身,了解作品中音乐元素的含义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这对于演唱者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和诠释作品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严格重复和变化重复

在声乐作品中,除了旋律中的音乐元素所表现的“情感”,节奏的变化也传递着作曲家的思想。在不同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之中,作曲家会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并且在声乐作品中作曲家对于节奏的使用也会更加的突出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起伏和变化。在音乐作品中我们常见的创作技法包括有“节奏的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以及休止符的运用”等等。严格重复的运用使得主题印象更加深刻,也更能表达作品中的中心思想,而变化重复则给作品带来了延伸发展,与剧情中人物情感的变化以及剧情的走向形成契合。不同的创作手法对于作品的人物塑造发展和旋律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通过分析严格重复以及变化重复两种类型,来更加直观地看到节奏中的“情感表达”。

严格重复也被称之为完全重复,顾名思义,就是将音乐的主题部分不做任何变化的重复,可以重复一次或者多次。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加深了听众对于音乐的主题印象,强调音乐的主题旋律。《我将离开家乡》这首歌剧作品,第2-3小节中运用到音阶的上行级进以及附点节奏型,在第3-4小节中除了音高产生了变化,节奏的使用几乎一模一样,这也与这首作品开头主题部分的旋律和节奏相近。这种严格重复的手法强调了音乐的主题,奠定了整首歌曲的基调,使得主题非常鲜明,作品承接着主题材料环绕和连续的进行来推动旋律的发展,与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相契合,推动整部作品情绪的递进,也更加便于演唱者的歌唱。除了严格重复以外,还有变化重复等不同的创作手法,作曲家既可以选择用主题材料来发展,也可以运用新的音乐材料,在音乐元素中添加新的音乐元素推动整部作品的情感变化和剧情发展。变化重复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主题,也体现出作品中的“起承转合”,使得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具有戏剧性和冲突性。

因此,如何正确地表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作为声乐学习者首先应当关注到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的乐思和创作意图。这些能更好地帮助声乐演唱者理解作品和诠释作品的内涵。

四、人物和性格塑造中的“情感表达”

歌剧《浮士德》作为古诺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歌德的诗剧《浮士德》,这部作品确立了古诺作为法国抒情歌剧宗师的地位。整部歌剧的主要讲述的是年迈的浮士德为了重返青春,享受爱情,而出卖灵魂与魔鬼梅菲斯特达成交易。在梅菲斯特的蛊惑下骗取了少女玛格丽特的情感和贞操。玛格丽特的哥哥瓦连廷是个英勇的战士,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决心为妹妹复仇,而浮士德又在魔鬼的诱骗下杀死了瓦连廷。玛格丽特从此精神崩溃,杀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亲生子,浮士德也悔恨万分,在狱中向玛格丽特忏悔,玛格丽特最终忧愤而死,在最后高呼上帝之名。最终,天使战胜了魔鬼梅菲斯特的故事。整部歌剧的创作也是依据原著中的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因此在演唱这首作品之前,为了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应当了解整部作品的剧情发展和剧中的人物性格。

《我将离开家乡》为歌剧《浮士德》的选段,也是男中音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咏叹调主要讲述的是哥哥瓦伦廷在征战之前向上帝祈祷可以保佑他最亲爱的妹妹玛格丽特。“我将离开故乡,奔赴远方的战场,我祈求上帝的恩惠,保佑我的妹妹”等等句子,表现出瓦伦廷既是一个充满斗志和不怕牺牲的勇士,又是一个牵挂和保护妹妹的哥哥,在这里应当是饱含深情地演唱。在全曲的小高潮部分,旋律中大量使用了音阶的级进和跳进等创作手法,使得整个音乐变得充满激情,三连音的使用更好地表现出瓦伦廷勇敢战斗的决心,进而在跳动、连贯的发声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丰富。在演唱时所有情绪的表达都应该更加地去贴近角色。当我们以“勇士和哥哥”的身份来演唱这首作品时,旋律的进行和歌词的表达以及情感的变化就能够更好地统一起来。

如前文中所探讨的,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为作品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而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则是“二度创作”的过程。在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中,“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作品的演唱也会带有各自的色彩。因此,演唱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对于作品的情感表达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不仅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带入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元素,使得自身完全融入到剧情和人物之中,给予听众一定的代入感,使得整个表演过程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为观众营造艺术性较强的音乐情感世界。但是,无论如何在舞台上表达作品,作品本身的内涵不能改变,作曲家赋予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和性格不能改变,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应当与作品本身相互交融,紧密联系。演唱者在演唱作品之前,都必须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感知,通过作曲家创作手法的运用,准确把握好演唱作品的情感基调,通过剧情和人物形象的了解来正确的表达和诠释作品的内涵。在演唱中不能自作多情随意抒发自己的情感,要真正感知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识,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更好的领悟作品。

五、演唱技巧处理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除了需要分析作曲家创作手法的运用以及歌唱者自身的“二度创作”以外,演唱技巧的处理程度也影响到作品的情感表达。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最直接传递给听众的便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的音乐处理,演唱技巧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唱者不仅要深刻理解作品本身的内涵,也要有成熟的歌唱技巧,反之,演唱者的演唱技巧炉火纯青,但是仅仅只有声音而没有理解作品本身的话,也是徒有其表,没有艺术性和美感。演唱技巧和理解作品内涵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演唱技巧处理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来表现出各种音色的变化,与作品本身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演唱《我将离开故乡》这首咏叹调的时候,1-9小节旋律使用的是“上下行的音阶”而从伴奏的形式上来看,使用的都是三连音,那么作曲家这种旋律和伴奏形式的手法运用,使旋律的“线条感”十分清晰,三连音又增加了音乐庄严和沉重的感觉,除了对于作曲家创作手法的分析,在人物和形象的塑造上来说,这个片段所表现的是瓦伦廷在赴战场前的坚决,但是作为哥哥却又对于妹妹饱含不舍之情。因此,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不能过度的“强”或者“弱”,整个情绪的变化是递进的,声音的控制和情感的表达应当是一个平稳的状态,展现出一种沉稳的厚重感。

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是服务于作品本身,每一首作品的情感表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演唱者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作品来运用演唱技巧,熟练把握演唱中的“咬字、气息、腔体”等等技巧,将演唱技巧赋能到声乐作品之中。在演唱中既要始终保持气息的平稳,也要注意作品中节奏的变化。如果作品中出现宣叙调或者充满“激动”形式的歌词,在保证不破坏音乐“线条感”的同时,也要善用运用气息中的技巧。第25-27小节中,作曲家大多使用的是三连音和附点的形式来推动音乐的进行,这些创作手法赋予了旋律“激动和振奋”的情绪。并且音乐的力度和速度也明显有所加强,这就对于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演唱节奏较快的旋律时,气息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气息训练的过程当中,演唱者可以采用“狗喘气”的方式来进行,即模仿“狗的呼吸”。在训练中呼吸的频率要尽可能地快,并且每一次呼吸都要感受到“横膈膜”位置的扩张。吸气的时候要让气息充满整个胸腔,然后以较快的速度吐出所有的气息,在吐气的时候,要保证气息是平稳均匀吐出的。演唱者的气息训练需要结合不同的作品来进行选择,根据作品情感的变化来调整呼吸的状态,进而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在演唱技巧的处理上,演唱者要善于用技巧来传递作品的情感变化,将作品中的情感呈现给观众,让听众感同身受。

结 语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特点包含了多个要素,演唱者在表达作品情感的时候一定要对于作品本身的内涵进行全面解读,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如何运用适合作品的技巧处理,通过全面剖析作品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声乐演唱不仅仅是追求演唱技巧的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和艺术性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意识也更能体现声乐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给作品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并将此传达给听众,让听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除此之外,演唱技巧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演唱技巧和理解作品内涵之间相辅相成,演唱者要学会根据作品的需要来表现出各种音色的变化,与作品本身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也要注重“气息、咬字、腔体”等技巧的训练,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将演唱技巧赋能到作品的情感表达之中。■

猜你喜欢

浮士德音阶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书影)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