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2022-11-22骆婷
骆 婷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对应章节:专题六 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准确把握认识的本质,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区分;
(2)掌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区别及其辩证关系;
(3)了解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
(4)掌握真理的特点,准确把握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5)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时势政治的研判能力;
(6)防止“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认识的本质,明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思想的根本区别;
(2)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心理学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明白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
(3)通过系列动图对比、案例分析和在线云讨论,使学生图像化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白认识任何现象都不能只看表面,必须运用理性分析才能把问题看透彻;
(4)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5)运用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明白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通过材料分析和案例分析,掌握真理的特点,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情感与价值】
(1)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融入“四史”教育,弄清社会主义从哪里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者;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思想的根本区别;
(2)理解感性认识为什么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
(3)了解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4)把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5)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品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教学方法:
(1)以问题链的方式切入主题,通过启发式教学,层层剖析,环环相扣;
(2)以“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新知,增强情感体验;
(3)设置“新时代·新思想”版块,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内容与安排: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吗?”
步骤一:情境创设——以“我眼中的世界”为主题,让学生用手机随机拍几张照片(教室、人物、窗外风景都可),上传到“超星学习通”,教师择优选取若干张相片投屏展示,并提出问题:“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吗?”
步骤二:线上互动——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投票”活动,对刚才提出的问题“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吗?”进行投票。(设置三个投票选项:可以被认识、不可以被认识、不确定)
一、认识的本质:世界是可知的吗?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并能够将其与其他认识论思想相区别,为后面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批注:教师根据投票结果,初步掌握学生对“认识”的理解。通过启发式教学,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剖析,引导学生递进式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
问题1:同学们所拍摄的“我眼中的世界”照片是否是对世界的反映?
我们发现大家所拍摄的照片,无论是教室的一角、人物的一瞥,还是风景的一处,都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对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世界的一种反映。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我们无论如何也是反映不出来的。即使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是依据我们日常事物所创造出来的,这才会有西方的神长得像西方人,东方的神长得像东方人。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反映的摹写性,同时它也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教学批注:通过问题1,帮助学生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区别开。)
问题2: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如照相机一般的直观反映吗?
照相机所拍出来的照片是对客观存在的世界的一种反映,但是它只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如果只是单纯地像照相一般的直观反映,是无法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根据实践活动目标,有选择地对客体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和改造,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反映的创造性。所以,虽然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直观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教学批注:通过问题2,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识的本质,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区别开。)
问题3: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哪儿呢?
关于认识的来源,哲学史上一直存有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认识的主体,也就是人。马克思主义通过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也就是把认识的主体——人,看作是实践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从而超越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因此,认识什么、为什么认识、如何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以及认识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客体,而是取决于人类的实践水平,人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教学批注:通过问题3,帮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问题4:我们的认识是否都是正确的?有没有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是不是说明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相?
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当然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相。要想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需要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认识的发展,科学地把握在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真理和价值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僵化地看认识,而是要将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教学批注:通过问题4,帮助学生弄清以辩证观点为特征的能动反映论,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同时也驳倒了不可知论。)
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这是人类认识的本质。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否定了唯心主义;坚持反映的创造性,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的缺陷。只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坚持反映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弄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二、认识的过程:可以跟着感觉走吗?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厘清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以及为什么和如何能实现这两次飞跃,并掌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教学批注: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及其辩证关系作为重难点,只是进行概念性介绍。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众说纷纭的社会思潮,学生如何才能拨云见日,直抵事物本真?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弄清基本概念,明白“为什么”,而不是只知道“是什么”,方能在思想迷雾中寻到真理之光。因此,本教案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及其辩证关系给予了较多着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吃透基本概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热点、认清错误思想观点,坚定理论自信。)
(一)感性认识及其局限性
本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初步掌握感性认识的概念,通过心理学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明白“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的现象,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是片面的,这就是感性认识。具体而言,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简而言之,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品尝到的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关于事物表象的一种认识,是一种初步的认识。
问题思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正确吗?换而言之,眼见一定为实吗?
课堂互动:心理学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有图未必有真相”系列动图。
总结:心理学史上最知名的实验之一“看不见的大猩猩”告诉我们,虽然感性认识是外部刺激的产物,但是我们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并不是像照相机或复印机那样,仅仅是简单的摄影或复制,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筛选过程。事实上,即使是最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所以有图也未必有真相。上述这些事例无非是向我们证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因此,我们的感性认识有时候会有局限性,我们还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什么是理性认识?如何得到理性认识?
本部分通过一系列图像对比,帮助学生图像化理解什么是理性认识,以及如何得到理性认识。
(1)相同的外表,不同的特征。比如真实人物与其扮演者,虽然外表相同,但是我们不会将其当作同一个人,因为我们心里知道扮演者只是外表上与真实人物相似,但并不是真实人物本身。我们的这种了解不会因为他们有外表上的共同点而被蒙蔽。
(2)不同的外表,相同的特征。比如每个演员从外表上看都各有特色,我们很容易将他们区分开来,但是我们却能了解到他们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演员。
现在我们可以完全明白,我们有两种认识,这两种认识反映事物的两个方面:一种是感觉器官所得到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只能为我们反映事物的外表形象;另一种认识所反映的却不是外表上直接可以感知到的东西,它是比较深刻的东西,是代表事物本身深刻的特性。这种东西要凭我们的“了解”“理解”来认识,这种认识叫做理性认识,进而引出理性认识的概念,指出这是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抽象的思维”阶段。
总结:当我们评判一件事、评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感性认识,而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深刻的本性。
(三)案例分析,理解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感性认识为什么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案例引入:“反送中”风波背后的颜色革命。
问题思考:请学生观察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题为《抗争的面孔》封面人物,并思考封面上的青少年是否真如文章所说是“希望的象征”?
如果仅凭感性认识,我们会凭直觉认为这位封面上名叫黄之锋的青少年可能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对社会有一定贡献,产生一定影响的杰出代表性人物,要不何德何能,小小年纪就能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呢?但是,当我们深入地了解后,对他的认识就会发生改变,进而对这个《时代》封面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他并不是所谓的“希望之星”,只不过是国外反动势力培养的政治明星;他也不是真的争取香港民主和人权,只不过是国外反动势力遏制中国的一枚棋子。
总结:当我们经过判断、推理形成一系列理性认识后,不难发现,这次“反送中”的游行暴动其实就是国外势力策划的一次颜色革命。看看那些颜色革命成功的国家:从埃及的“阿拉伯之春”到昔日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包括突尼斯、也门、巴林、利比亚,现在又从中东到亚洲,到这次的中国香港,无一不是受到颜色革命的冲击。历史现实无数次告诫我们,颜色革命不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繁荣与稳定,西式民主并不能给这些国家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由这个国家的国情说了算。
(教学批注:通过案例讲解认识是如何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明白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抽象的思维”阶段。)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弄清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之后,需要进一步阐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防止“唯理论”与“经验论”的错误倾向。
问题1 :哪种认识是正确的呢?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分别揭示的是事物的外表和本质。虽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任何一个人的认识,都是同时兼具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经常结合在一起,难舍难分。
案例引入:回到前面图像化案例,说明如果只看到演员的外表,无法了解他的特性,但是只认识到他是一个演员,这种认识又太抽象、太空洞,而且也无法说明演员之间的分别。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求助于感性认识了。我们会说A是个留着小胡子的喜剧演员,而B则是有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的喜剧演员。只有这样把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结合在一起,才能对一件事物获得完全的认识,否则你要么只能认识到事物的外表,要么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空洞的名词。
总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然是反映论,但并不完全像照相机或复印机那样,只是感性认识的反映,人的认识除了感性认识还有理性认识,必须正确对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才能反映事物的真面目。
(教学批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需要讲清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将辩证法运用到认识论中。这也是接下来理解“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的关键。)
问题2:理性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呢?
线上互动: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抢答”功能,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理性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在回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理性认识是怎样发生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理性认识不是直接由外物摄取的,它所反映的也不是事物的外表,而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理性认识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事物的性质。这个听起来让人感觉似乎有点神秘,因为这个“了解”是我们头脑中的了解,“性质”是事物本身内部的性质,这两样东西是怎么能够连接起来的呢?这时在事物和我们的理解力之间就需要有一座桥梁,才能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这座桥梁正是感性认识。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感性认识,那也不可能有理性认识。
总结:理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感性认识,而且是由许许多多的感性认识积累起来的。对于一件事物如果没有感性认识,或者感性认识很少,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或不可能有正确的理性认识。
案例引入:美国(1939—2013)在中东的同盟与敌人。
通过图像,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美国从1939年到2013年在中东的同盟与敌人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时候与其是朋友,有的时候又会与其成为死对头。如果只看见美国出兵伊拉克,不会想到他们是霸权主义,甚至相反,还会以为他们是民主人士,是为了帮助那里的人民逃离水深火热的独裁统治,维护世界和平。但是经过很长时间,反复看到他们一会儿出兵伊拉克,一会儿出兵阿富汗,不是打击利比亚,就是“援助”叙利亚,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这一系列干涉行为,慢慢地就会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一种认识,那就是关于美国霸权主义的认识愈益明确。
总结:没有很多感性认识做基础,是不能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的。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性认识,我们就能够反反复复地观察到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就有可能把它们加以比较、分析,就能够看出有些关系,是反复出现的,是真实的关系,有些关系却不是确定的,而只是偶然出现的、表面的,甚至是不真实的、伪装的关系。
问题3:感性认识一定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吗?
如果感性认识多了,那就有可能经过它而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了。为什么说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能呢?那是因为如果只是把感性认识单纯地累积起来,仍然只是感性认识,仍然只能认识一些片面的、零碎的,甚至于似乎是混乱的、自相矛盾的外表现象。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就不能只靠感觉,而是要把观察到的许多现象加以比较、分析,研究现象之间如何发生关系,通过将这些关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清现象的本质,才能把握到事物的规律。
总结:感性认识是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和外部关系,理性认识进一步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内部关系和规律。
(五)防止“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避免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需要通过讲清楚这两种错误的理论根源即“唯理论”与“经验论”来增强理论说服力,帮助学生厘清思想迷雾。
17世纪以来,欧洲人以怀疑主义和理性精神为主的近代哲学精神对知识的产生进行批判,在哲学中形成了以唯理论和经验论为主的互相争论时期。
唯理论:认为理性应该是知识的准则,以先天知识为源泉,以演绎推理为形式,所有命题之间都有以逻辑关系连接起来的方式建立起知识大厦。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主的唯理主义者将其发展为独断论,认为不需要任何经验,自己就可以推出一切知识。
经验论:不相信先天的真理存在,知识和经验最初都源自感官,以归纳的方式,整合知识。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主的经验主义者将经验主义发展到极致,成为怀疑主义,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不可知的。
解析:哲学史上的“唯理论”与“经验论”都未能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唯理论”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实际上就是否认认识始于经验,也就是否认了认识论的唯物论;“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没有看到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也就是否认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因此都是不正确的。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典型代表分别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极力避免的错误倾向。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经验主义则轻视理论,拒绝正确理论的指导,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同样不可取。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人经验,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也要使经验具有理性、综合性,上升成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此,教师需要强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这不是认识的结束。要实现认识的过程,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更有意义的飞跃。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作了精辟的总结:“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强调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推向前进,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代·新思想】
(七)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视频学习:《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二十三集《辉煌新时代》节选片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同时要注意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而是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这一思想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丰富发展的,是在推动实践、指导实践中成熟完善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求真务实、实践第一的科学态度,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实践伟力的充分彰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拓展,这一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展现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指引中国人民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创造更加伟大的传奇。(2)参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7-20页。
(教学批注:通过视频学习深刻感受新时代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而这个伟大理论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
三、认识的规律:你的认识正确吗?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明白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环往复、曲折前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问题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但是,经历两次飞跃后,认识运动就完成了吗?
课堂“云讨论”:认识运动经历两次飞跃后就完成了吗?
方式:在“超星学习通”上发布讨论,5分钟思考,在网上作答。
回答: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在线讨论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析。
回答一:“完成了”。
同学认为经历两次飞跃后,认识运动就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比如某件艺术作品的完成、某项政策的实施落地、某个科学实验的成功等,都是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实现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从这个方面可以说人们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某件艺术作品的完成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经历一个反复雕琢的过程;某项政策的实施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而是要经历反复多变,不断修订的过程;某个科学实验也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要经历不断纠错、多次失败的过程。这些都表明,认识运动不是简单的两次飞跃就算完成了,而是要不断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的辩证过程。
回答二:“没有完成”。
同学认为经历两次飞跃后,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的,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发展而言的。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运动也跟着发展。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某一理论或计划可能会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结果,但这只是对于某一个别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认识运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6页。。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客观现实世界在不断运动变化,我们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也永不会完结。
总结:对事物的认识要经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完成。要强调的是,这种循环往复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高一级的循环,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指导下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因而,这种认识运动过程表现为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绝非直线式的发展或封闭式的循环。
(二)案例分析,原理运用
本部分主要帮助学生运用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弄清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
“四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梳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通过预习,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基本了解,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同时指出这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不断认识的过程,厘清这个漫长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也能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
总结: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从空想到科学,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有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检验后纠正了其不完全性;有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错误的,经过实践检验后纠正其错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历史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远没有结束,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它的认识还有待继续深化和发展。
(教学批注: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由此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此部分需要学生提前在线上自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
四、真理与价值:真理是确定的吗?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厘清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白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实现价值,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罗素也曾表达:“我宁愿世界毁灭,也不愿自己和别人相信一个谎言。”这些都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说明了真理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呢?真理具有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为什么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这将是教师需要阐明的几个关键问题。
(教学批注:本部分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围绕真理的特点展开讲授,着重讲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学生在线上自学有关价值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问题思考:如何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观念是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步骤一:材料分析,比较中得真知。
材料1:托马斯·阿奎那的“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与神学有不同的认识目标和认识对象,都可以达成真理。尽管表面上他承认了理性追求真理的能力,但最终还是将真理归于上帝。“我所谓的两种真理,并不是就上帝本身而言的,因为上帝是唯一的真理,而是就我们的认识而言的,因为我们是从不同的方面去认识上帝的真理的。”(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59-260页。在阿奎那看来,人的理性不仅只能认识上帝,并且连理性本身都是上帝赋予的,因而认为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理性。这是对人类理性和主体意识的否定。
材料2:威廉·詹姆斯认为信念将通向新的经验。这些经验把观念和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造就了人的满足。这种满足,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人的需要的满足、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人的信念获得认同,整个意识领域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6)参见《詹姆斯文选》,万俊人、陈亚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解析: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都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阿奎那认为神学真理高于世俗真理,并且认为神学真理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这其实就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詹姆斯是实用主义真理观,对其最为通俗的概括是“有用即真理”,或“真理即实际效果”。他把真理看作是一种经验或工具,真理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而在于是否给人带来满意的效果。
到底有没有客观真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就曾对波格丹诺夫否认真理客观性进行了批判。波格丹诺夫宣称:“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的否定,对任何永恒真理的否定。……‘永恒真理’就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客观真理’”,“真理是思想形式——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列宁认为波格丹诺夫将真理视作人类经验的形式,也就是说不会有不依赖于人类的真理,不会有客观真理了,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是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强调在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和理论体系中,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同的认识可能同假,不可能同真。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真理的一元性,就在于要划清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限。
(教学批注:在此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真理容易产生的误区“有用即真理”来进行拓展阐释真理的客观性,比较实用主义真理观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差异,重点强调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在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步骤二:拓展延伸,深化知识理解。
常常有同学将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即真理”奉为圭臬,认为邓小平的“猫论”是其典型运用。初看起来,二者似乎有相通之处——它们都传递了对实践的重视,但是深入这些结论的背后就会发现实用主义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存在根本差异。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社会的实践;但实用主义所讲的“实践”是个人应付环境的行动。
2.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的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证明真理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而实用主义所讲的“实践是唯一的标准”,是指真理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表现为适合生活各部分的经验。
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要用社会实践的效果来检验,指的是客观实践的效果;而实用主义所讲的效果,指的是个人的主观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
4.马克思主义主张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有用的,指的是真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有用性;而实用主义讲“有用就是真理”,指的是满足主观需要的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就真理的属性而言,真理具有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而言,真理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和掌握,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无限深化的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案例引入:19世纪末原子理论盛行,在原子理论看来,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而与此同时,波被认为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波动理论已经被相当深入地研究,包括干涉和衍射等现象。1905年,爱因斯坦研究的光电效应展示了光粒子性的一面。随后,电子衍射被预言和证实了,这又展现了原来被认为是粒子的电子波动性的一面。这个波与粒子的困扰终于在20世纪初由量子力学的建立所解决,即所谓波粒二象性。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得任何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这两种性质。量子力学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被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幅。这样,粒子性和波动性就统一在同一个解释中。
解析:真理是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但是符合的程度是相对的。从“波动说”与“粒子说”之争到“波粒二象性”,我们不能说“波动说”和“粒子说”对光的认识完全错误,只是不完全,即相对的。但是,这个相对的真理也具有绝对性,因为光确实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它们只是正确地反映了部分事实。通过科学理论不断更新,人们对真理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认识逐渐成为绝对的、日益完善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联系,所有的具体真理都同时具有这两重属性。
(教学批注:需要讲清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内在统一性,同时注意划清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限,重点强调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在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新时代·新思想】
(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矛盾、新特点、新冲突、新问题,我们的思想认识也需要反映新的实际,形成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达到了终点,而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教学批注:教师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读“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端正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客观真理的科学态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四)真理与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根本原则和尺度。人类活动既要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又要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人类实践不断向前推进,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也就是说,人的活动有两个尺度:一个是衡量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程度的真理尺度,另一个则是衡量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价值尺度。
真理与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尺度,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一方面,人们要按照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人们要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通过这样的价值导向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任何正确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教学批注: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线上自学有关价值的本质、价值的特性、价值评价以及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教师课堂上重点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新思想】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因而其理论和实践更加要求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也就是坚持真理与为人民服务的统一。坚持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践探索达到对社会真理性的认识。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认识;没有对中国社会的真理性认识,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就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战争年代,毛泽东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规律,就是要使这种真理性的认识能够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之所以不断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达到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真理性的认识,就是要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坚持真理和为人民服务相统一,深入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总结:坚持真理,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坚持真理。如果不坚持真理,再美好的价值目标也无法实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把握规律,站稳立场,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拓展阅读与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
3.毛泽东:《实践论》,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
【课后实践与课前预习】
1.小组研学:请从下列选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并形成3 000字左右的研学报告。
(1) 运用唯物辩证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理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2)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2.人类社会的发展绵延数百万年,其生生不息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请带着这些思考查阅有关人类社会起源的资料,了解自古以来有哪些形形色色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