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共识、接续奋斗
——从三个《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

2022-11-22王建华

教学与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决议中国共产党

王建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方向与目标,并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同时也书写着这个国家与自己的历史。从1945年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决议》),到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决议》)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统一体。三个《决议》都不是一般意义上面面俱到的“修党史”,而是基于正反经验的政治共识。从中,可以观察中国共产党如何书写历史以及历史书写的特点。

一、民主集中的组织意志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需要回到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梳理三个《决议》的起草过程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在内容上有差异,在写法上也有不同(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3页。;但都是在充分征求党内领导同志与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的理论成果,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组织意志,从中可以管窥党内决策的动态过程。

回顾第一个《决议》的起草工作,1944年5月10日,中央成立了由任弼时为召集人的“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有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真、博古等同志。据胡乔木回忆,写第一个历史问题决议,花了很多时间。有一两个月时间,每天上午开会,下午写,“先议下几个部分,每部分说什么,某个问题怎么说”。讨论是相当民主的,“没有哪一个人的发言权比哪一个人多的情况”,确实是集体创作。(2)《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3页。可以说,与会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修改稿。从1945年春开始,毛泽东又多次主持了稿件的修改,并于同年4月20日提交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此次会议原定两个月,最后开了十一个月,是党的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

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出组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讨论的通知。这次讨论开始时预定参加的人数是四千人,故称为“四千人大讨论”,实际参加的人数比原定的要多。“四千人讨论”从10月中旬先后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到11月下旬结束。讨论期间共发快报88期,简报938期,另有中央党校学员讨论的简报157期。(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5-447页。第二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胡乔木在会上指出,第二个“决议稿是二十几位同志一年多的集体作品……稿中的重要观点很难分清是哪一位提出的,许多是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许多是四千人讨论时和三月三十一日向五十二位同志征求意见时提出的。”(4)《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0页。稍后,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又对决议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真正体现了全党的意志。

第三个《决议》的起草同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2021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4月1日,党中央就全会议题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内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109份意见建议,形成75.3万字的汇总本。决议征求意见稿形成后,9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同时,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反馈的1 600余条意见和建议,对决议稿“初步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547处”。六中全会召开后,与会同志共提出修改意见138条。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对讨论稿又作出22处修改。为此,《人民日报》刊文指出,“此次文件起草工作征求意见建议的范围、规模堪称空前”(5)《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诞生记》,《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8日。。可以说,凝聚了全党的政治智慧。

三个《决议》的起草与通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决策过程中民主集中的制度优势。如党章中所言,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6)《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三个《决议》都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党的实践的创新性成果,再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生动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同时,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三个《决议》在总结党各个时期正反经验时,都绕不开的主题;而能否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事业的成败。

就文本内容而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十一届六中全会相信”“党中央号召”等,既是组织叙事的主体,也是组织意志的表达,体现了组织化的集体人格,也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统一要求。党规党纪面前人人平等,是组织执行力的保证。三个《决议》既然是由党的中央委员会以会议形式讨论通过,在党内就具有最高组织权威性,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问题的组织定性。以此为据,此后对相关问题的叙述不能与《决议》的内容相冲突。这是党出台相关文件、书写相关历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理论研究与宣传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

二、正反经验的政治共识

在起草第一个《决议》时,毛泽东指出,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要对全党与全国人民负责。(7)⑤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9、321页。基于民主集中基础上的组织共识也是全党政治共识,而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的性质与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执政地位,又决定了这种共识必然会上升为全国人民的政治共识。

梳理三个《决议》内容,首先是如何总结党的历史上路线是非,这是前两个《决议》能否形成政治共识的前置性条件。早在1944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指出,要强调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不要强调个人责任,因此我们的组织结论可以宽大些。“思想要弄清,结论要宽大,对党才有利。”(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9页。问题而非责任的自我革命导向,使得前两个《决议》在总结党内错误的同时,实现了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需要正确看待党内挫折与失误。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指出:“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3页。。正是基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同样指出:“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4-235页。因此,三个《决议》不论是对问题的剖析,还是对成就的总结,都是为党提供正反经验的借鉴,都是基于集体智慧的政治共识。

为了形成政治共识,就要确定议题。在起草第一个《决议》时,毛泽东指出,在这个短短的历史决议案中,要把建党以来的历史都写进去很不容易。“我们还不是修党史,而是主要讲我们党历史上的‘左’倾错误。”⑤第一个《决议》主要对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目的是要统一全党思想,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充分条件。关于抗日时期党内的若干历史问题,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认为,因为抗日阶段尚未结束,留待将来做结论是适当的。(1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8页。

第二个《决议》究竟要写几个什么问题?胡乔木指出,“没有争论的问题可以不说,何必在那上面花很多笔墨?”“起草文件和研究历史的关系很密切,但毕竟是两件事。这个文件只能限于三十年历史的若干问题,不能作为三十年历史的读本提纲。”(12)《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4页。第二个《决议》如果不能答复为什么发生“文化大革命”,决议就等于不作。与此同时,邓小平看了起草小组的提纲,感到铺得太宽了。在他看来,中心议题应该是三条: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新中国成立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1-292页。第二个《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评价,特别是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思想。

鉴于前两个《决议》已经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三个《决议》在内容上,一是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二是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三是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 第87、88页。可以说,它与前两个《决议》、党的历史上其他重要会议决议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再重复赘述。

为了达成共识,决议在内容上还坚持宁可少说,不要多说的原则。这是第一个《决议》的起草经验。毛泽东指出:“决议草案中没有说百分之百,没有说品质,没有说非法,也没有说宗派,这些不说至多成为缺点,而说得不对却会成为错误。”(15)《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这是指《决议》草案中,没有说“左”倾路线造成白区损失100%、苏区损失90%的问题,没有说犯错误者的品质问题;没有说四中、五中全会的非法问题,也没有说教条宗派、经验宗派问题。(16)《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第312页。可以看出,在讨论历史问题时,底线是不能出现“错误”,因为结论的错误将使得决议的存在失去价值。因此,重大问题上的党内共识就成为通过决议的基本原则。

从三个《决议》的文本出发,总结党的正反经验,人民至上无疑是全党与全国人民的政治共识。第一个《决议》在总结三次“左”倾错误的基础上,强调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正确与否,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们“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1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2页。。第二个《决议》转述毛泽东的话语,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4、792页。第三个《决议》回顾了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四个阶段,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页。群众路线因此成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人民至上的实践宗旨必然会走上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这是因为,从人民利益出发,必然会尊重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因而,只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第二个《决议》指出,中国革命在各个阶段都曾得到各国革命力量的援助,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但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依靠中国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经历千辛万苦,战胜许多艰难险阻才取得的。(2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34、792页。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理论与制度创新中,寻找前行的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创造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总结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第三个《决议》用“十个坚持”凝聚政治共识。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位居“十个坚持”之首,凸显了党的历史书写的主体性特征。

三、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

习近平在第三个《决议》起草说明中指出,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关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过大量论述,都郑重作过结论,“这次全会决议坚持这些基本论述和结论”(2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81页。。对党的历史上已有结论的坚守,就是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

历史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而人物又是一切事件的主体;一定意义上说,对重要人物评价就决定了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的认知,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共产党历史传承的内在逻辑。三个《决议》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是毛泽东。第一个《决议》强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23)⑥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11、73页。此后,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第二个《决议》同样强调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邓小平所言,毛泽东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的形象与地位,“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所在,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所在”(24)。因此,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9、298页。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样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2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55页。三个《决议》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等重大历史问题的一致性评价,避免了对历史问题的模糊认知,体现了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是统一全党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历史传承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评价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整体认知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第一个《决议》虽然主要是对三次“左”倾错误进行总结,但同时强调党在个别时期中所犯的“左”倾、右倾错误,对于建党24年的历史来说,不过是一些部分的现象;成绩还是第一位的,可以说“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343-344、317、343页。。这为后续历史书写提供了样本,成为接续奋斗的逻辑起点。

立足第一个《决议》对建党24年的历史评价,第二个《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6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光辉”二字凸显了建党60年的伟大成就。对于新中国成立后32年的历史,《决议》强调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但是,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2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97-798页。而这也正是习近平强调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9)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页。

总结前两个《决议》的基本内容,正是有了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一致认识,有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第三个《决议》才能在守正中进行创新。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到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承前启后的四个阶段来总结党的百年成就,凸显了历史书写的传承关系。

百年历史传承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作为信仰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神的力量。第三个《决议》重申了建党百年纪念大会提出的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强调要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内容而言,涵盖了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与精神谱系,涵盖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等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成为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的精神力量。

精神需要转化为行动,才能彰显信仰的力量,而行动又以思想为先导。第一个《决议》批判教条主义“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30)③⑥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2、103、76页。,不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认真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得出结论。而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毫不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3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343-344、317、343页。。这就是以正反对比的形式,批判教条主义脱离中国实际的危害,强调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成功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第二个《决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前28年历史与新中国成立后32年历史的基础上,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3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33页。第三个《决议》同样强调,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历经挫折,在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实事求是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方法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完成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组织叙事的行动导向

以史为鉴是为了开创未来,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33)《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可以说,三个《决议》都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总结建党24年历史,第一个《决议》指出,为了汲取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以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3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343-344、317、343页。这就是要通过对党成立以来若干党内历史问题,特别是对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结论,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党内团结。第二个《决议》指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上来。(3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343-344、317、343页。因为,只有统一的意志才能有统一的行动,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有关第三个《决议》的起草,习近平指出,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36)⑦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8、75页。。在此,党的领导人用三个“统一”明确回答了起草第三个《决议》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当然,其最后落脚点还是行动。

概念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从中可以管窥组织行动的结构性特点。以组织决议的形式总结历史,决定了叙事主体的复数表达。回到三个文本,“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我们”是《决议》文本叙事的主体,强调的是组织化的集体人格,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提出了统一的要求。在语言表达上,以论断性、受令性居多,有着明确的价值与行动导向。

除了作为行动主体的集合概念,其他概念也是理解组织行为的有效手段。第一个《决议》全文二万七千余字,其中,“左”出现125次,“右”出现37次,“错误”出现124次,“斗争”出现68次,“问题”出现31次,可以看出,此次会议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重在纠正错误,使全体党员能够明辨是非,为未来的统一行动指明前进的方向。

对于第二个《决议》,邓小平在《决议》起草之初就指示起草小组:“要避免叙述性的写法,要写得集中一些。对重要问题要加以论断,论断性语言要多一些,当然要准确。”所谓“论断性语言”就是结论性、判断性的语言,有着明确的价值导向性。以“文化大革命”为例,《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343-344、317、343页。。把“文化大革命”定性为“内乱”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悲剧。

第三个《决议》三万六千余字,其中,“发展”出现了225次,“坚持”出现了160次,“推进”用了89次,“实现”出现了76次,“创新”出现了39次。可以看出,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目的就是要在总结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组织叙事的行动导向,决定了《决议》所表述的主要是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而不是对党的历史过程的具体叙述和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结论。(38)宋俭:《关于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与中共党史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同时,也决定了《决议》的叙事必然落脚于行动。第一个《决议》在总结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强调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并着重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最终是要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倾向。(3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11页。第二个《决议》最后一部分标题就是“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⑥。这就是说,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总结,目的还是要团结全体党员,把思想转化为统一的行动。

第三个《决议》更是以党中央的名义,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⑦以号召的形式结尾,是此类党内文件行文的共同特点,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党的领导人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都是如此,这也是召开此类会议的意义所在。

以行动为导向的组织叙事,决定了《决议》的结论性内容没有“模糊地带”,因为任何模糊性的表达都不利于行动,不利于指导实践。同时,学习《决议》的目的与意义,决定了不需要对《决议》已经定性的问题进行争论,因为这种争论只会带来思想上的混乱,不利于党内团结,不利于用《决议》指导行动。因而,准确、全面理解文本是深入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自我革命的组织自觉

三个《决议》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组织自觉。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开始起草历史问题草案,其后,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就是要对党的历史进行总结,凝聚共识,以达到自我革命的目的。及至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党的主要领导人就意识到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行总结,以消除思想上的混乱,这就有了第二个《决议》的出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第三个《决议》总结建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更是为了全面审视自我,为重整行装再出发提供经验指导。

组织自觉是以组织存续为前提的,表现为党内团结对组织的“生命”意义。党内团结也是列宁生前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1921年1月21日《真理报》第13号发表了列宁的《党内危机》一文。忧心于党内矛盾和分歧带来的派别斗争,他感慨:“党生病了。党在发高烧。”(40)《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4页。如果俄国共产党不够健全有力,不能迅速地彻底地把病治好,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分裂。现在“需要的是步枪,而不是反对派”(41)《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6页。。遗憾的是,列宁终其一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其后苏共失去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可见,在解决党内团结问题上,苏(俄)共没能给中共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以史为鉴,第一个《决议》提出,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42)我们党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一切分析、批判、争论,是应该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不正确的。(4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55、997页。正是从党内团结出发,在代表们的建议下,原本准备提交中共七大讨论的第一个《决议》,改由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以便使七大成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党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团结就是力量。第二个《决议》强调“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44)只要全党紧密地团结一致,并且同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可能的困难。(4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2、352页。第三个《决议》从“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知党内团结,强调唯有党内团结,才能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了党内团结就有了自我革命的组织力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任何政党都是会犯错误的。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假如不敢如实说出自己的病,不敢进行严格的诊断和找出治病的办法,那它就不配受人尊敬了。”(46)《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17页。中国共产党有着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早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里,就有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反思罢工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中央委员会缺乏知识,而中央的政治主张也不够明确。(4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46页。

及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干部的思想表现仍不尽如人意。1938年入党的刘力功,抗大与党的训练班毕业后,党组织决定派他到基层工作中去锻炼。刘力功则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离延安很远)工作,否则就退出党组织。为教育新党员,党组织先后与他谈过七次话,告诫他,“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纪律,到华北去做下层工作是党的决定,必须服从。可是,他还是坚持己见,实际上是要“组织服从个人”。几天后,他声明愿意到华北去,但一定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党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干脆拒绝执行党的决定。中央党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于全党。(48)《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3-124页。为此,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先后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两篇文章,教育党员从中吸取教训。第一个《决议》就是要在整风基础上,实现党的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第二个《决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强调“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要把毛泽东晚年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强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独立自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49)参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7、338页。《决议》体现了共产党人守正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对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发挥了教本的作用。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总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还是为了走好未来的路。第三个《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5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0页。只要共产党人坚持“刀刃向内”,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这个党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51)习近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无私才能无畏,才能勇于超越自我。自我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自觉,作为集体存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唯有自我革命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道理。而如何使这种组织自觉转化为一种个体自觉,转化为每一个党员的自觉行动,这是深刻理解三个《决议》特别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六、结 语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纲领性文件,三个《决议》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理论探索史与自身建设史的经典文本。从文本形成的过程入手,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进行组织行为分析,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作为组织意志的表达,三个《决议》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共识,从中可以管窥党内决策的动态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成功密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写有着强烈的主体自觉与使命意识。较之苏联共产党组织发展史上的多次断裂,中国共产党更加强调组织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这既表现为对党的历史上已有结论的尊重,也表现为强调党的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因为不论从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来看,唯如此,才能从党的历史中找到精神力量与方法论指导。全面总结党的历史上的重大问题、重要成就,就是要在汲取正反经验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革命。不同于专门进行党史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历史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行动导向。三个《决议》都是在党的发展关键阶段,通过组织决议的形式,统一意志、凝聚共识,号召人们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每个个体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决议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三读决议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