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环境中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训练
2022-11-22廉丽萍
廉丽萍
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遗传、营养、疾病、环境等)导致出现生长发育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问题,未能在预期年龄范围内达到发育里程碑,主要表现为体格、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育落后。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发育迟缓儿童主要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了使发育迟缓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需要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措施。笔者以1名随班就读的小学四年级发育迟缓儿童为干预对象,以通用学习设计与差异化教学为支撑,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实施干预训练,满足其教育康复需要,使该儿童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志(化名),男,2011年出生,早产儿,整体发育缓慢,经医院诊断为发育迟缓,目前就读于普通小学四年级。小志的体质较差,其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前庭平衡中度失调,感统综合能力发展滞后,精细动作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与同学对话时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存在平舌音翘舌音区分不清的问题,诵读和背诵课文用时较长;社会性发展迟缓,兴趣狭窄,内向,对周围的事物无主动探究的兴趣,与部分同学关系不融洽,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二、融合教育环境中干预训练的实施
笔者首先对小志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随班观察,使用多种量表评估小志的当前发展水平。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为其制订干预训练计划,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实施干预训练,培养小志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
(一)运动能力训练
笔者首先采用《儿童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普度钉板测验》对小志的运动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小志前庭平衡中度失调的情况,笔者在体育课上为小志增加了走平衡木、翻滚等感统训练,并让小志与普通学生一起进行单脚站10秒、单脚立定跳、球类运动、不扶物单脚跳一级台阶等粗大动作训练。在训练时,笔者观察小志的动作发力点是否正确,根据训练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笔者借助蒙氏教具对小志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同时与学科教师合作,在学科教学中增加视觉动作协调等方面的训练,如在手工课中增加剪纸、纽扣画、钻石画等训练内容。多种类型的嵌入式训练活动激发了小志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与同学一起学习训练,有效促进了小志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语言能力训练
针对小志语言能力偏弱的问题,笔者首先采用《语言障碍评估表》评估其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其声音、构音、语畅发展情况,发现小志在呼喊姓名时存在反应延迟的现象,对话内容单薄且有电报句出现。发音、嘴型、气息都与肌张力有关。于是笔者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增加了语言能力训练内容,结合小学生经典诵读300篇,让同班同学带领小志朗读课文,帮助小志在伴读过程中训练呼吸、改善呼气方式、提升构音能力。在发布指令时,笔者有意识地简化语句,减少复杂且无意义的词汇对小志获取有效信息的干扰,并辅以手势,在视觉上加深小志对指令的理解程度。此外,笔者还要求小志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并尝试在与同学的日常交流中运用这些词句。
(三)沟通交往能力训练
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校园生活,对提高小志的接受性、表达性沟通技能水平非常有利。笔者首先采用《文兰适应行为量表》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小志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估,掌握其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了训练小志的沟通交往能力,笔者为小志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邀请小志和同学一起进行互动小游戏,并选择适合的强化物强化其积极行为。刚开始小志比较内向腼腆,但在同学的鼓励和老师的引导下,小志逐渐能够主动和同学一起参与游戏活动,慢慢适应了同学之间的相处。
同伴互助的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合作性,有助于提升发育迟缓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笔者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大课间集体项目,引导小志在游戏中与同学互动交往。如在“滚雪球”活动中,笔者先给小志详细讲解游戏规则,然后安排分组活动队伍,让小志与热情友好的游戏伙伴一起,依照比赛路线,与伙伴团队协作完成游戏活动。在互助共融的体育游戏中,小志的社会适应行为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步明显。
三、干预成效与思考
经过干预训练,小志虽然还未能达到10岁儿童应有的发展水平,但与训练前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增强,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运动项目;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能够跟老师和同学顺畅交流;交往能力提升,能够与身边部分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对于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发育迟缓儿童,教师需要为其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符合其实际能力和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康复训练,促进其充分发展。融合不仅是环境的融合,更是课程与教学的融合。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强调部分参与,将发育迟缓儿童的个别化教育目标与班级教学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使教学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满足个体需要。
为了在课程、教学等方面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融合教育教师需要提升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班级里的随班就读学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特殊教育知识的缺乏,部分科任老师对于小志的教育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专业化的融合教育教师。同时,还需要建立特殊教育服务及需求响应机制,按照规范的程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响应,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特殊教育服务。
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之路任重道远。融合教育教师应坚持“让每一朵花都绽放”的理念,不断探索适合特需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让每一个特需儿童都能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