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继承发展
2022-11-21张若云赵万江
张若云 赵万江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731;2.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66)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时曾指出:谁想要从这本书里知道未来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是什么样子,即得到亘古不变的“理想国”,那就大错特错了[1]。因为思想理论与客观外部世界都同样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不同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经由历史的淬炼与时代的选择,最终会走出一条适合这些民族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实践性、时代性的品质特征,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发展创新,极具时代解释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在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找准自身定位,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深刻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深刻体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时代特征理论的经典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理论体系创立伊始就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具有国际性普遍意义的基础上,又会因各个民族国家的具体差异而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他们认为,“工人没有祖国”,但无产阶级“本身还是民族的”[2]291。1872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群众大会上,马克思在谈到关于工人阶级总有一天会夺取政权这一问题时强调:“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3]179至于工人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该怎样做,马克思不仅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且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4]643。恩格斯晚年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4]680
1887年,恩格斯在《美国工人运动》中专门论述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理论的因地制宜问题,即本土化问题。他在谈到由几乎不懂英语的德国移民组成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美国工人阶级的最终纲领,应该而且一定会基本上同整个战斗的欧洲工人阶级现在所采用的纲领一样,同德美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一样。在这方面,这个党必须在运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装,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4]394很明显,这里的“彻底美国化”有着两层意思:一方面,这个党组织的成员不能长期只是德国移民,而必须同绝大多数美国人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的纲领,也应该成为美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美国特色的东西,即通过它在美国的本土化过程,实现“彻底美国化”。
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并未针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提出具体方案[4]681。他们始终认为,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由“终极真理”构成的僵化体系,而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设想,是立足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的,认为社会生产力在获得高度发展后,必将历史地冲破旧有生产关系的束缚。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也注意到了两个问题:一是他们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可能估计不足,把历史发展的进程大大提前了;二是东方国家如俄国、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模式不能够套用欧洲的模式。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的这些新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就去世了,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后,无产阶级专政形式只能根据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去探索。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5]列宁对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探索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社会体制,寻求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现代化转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勇敢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文化水平往往是相对落后的,自身面临着诸多现代性困境。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特殊的国情,就是社会发展基础比俄国还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广大农村,社会经济仍然停留在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经济水平上,社会生产力与2 000多年以前相比并没有产生质的飞跃。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其他更好的社会主义道路模式作参考的情况下,自然就选择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956年1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将通过和平的方法,使“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6],为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这一时期的思想路线来看,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中国逐渐明确了现代化转向的必要性。但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和发展速度的判断逐渐脱离了自身实际情况,以致后来走了弯路。毛泽东在总结这一时期工作时就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7]117
尽管现代化转型之路充满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的勇敢探索,仍然使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初步成就,为突破“苏联模式”,寻求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加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前30年经历了较为彻底的土地改革。中国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过于缓慢。但是,如果人们去研究韩国的现代化历史,就不难发现,这几乎是后发展国家社会进步的一般要求,把它归结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错误则有失妥当[8]。针对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毛泽东对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三大问题作了开创性的探索,深刻认识到要同时推进中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一条现代工业化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而日趋完善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丰富发展
按照历史的逻辑,时代决定了时代主题,而时代主题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进行了研判,认识到“和平、发展和合作”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因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这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就其内在逻辑来说,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存在的前提和理由的,只是由于历史原因,其“革命性”的特征才被作为时代主题而凸显出来。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而资本主义制度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所以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否定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进而推翻被资产阶级所掌握的国家机器。为了求得人类的解放,工人阶级就必须夺取并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革命就不能不成为时代的主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9]126列宁也说:“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10]188这样的判断,在他们那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否则就不能解释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胜利。但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也开始逐步进行自我调整,阶级矛盾由于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而趋缓和。而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层面都相对落后,为了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就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上。
基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层面的自我调整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层面的寻求突破发展的双重历史契机。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1]105换言之,“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了。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自身固有矛盾而引起的危机之后,它还处在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之中,并进入了一个相对较长的繁荣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必须学会与之共存,并不断地发展自己。
邓小平实际上是从人类、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发展问题的,因而在其理论中就体现出这样的思想:中国寻求发展从来就离不开世界,中国应当吸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的文明成果,中国也应当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适时调整战略思路,破除了过去认为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的陈旧观念,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了依靠科技革命实现和平崛起的新时代观。
(二)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重任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当代中国特殊国情的特点: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性和非均衡性;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这些基本国情的鲜明特色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道路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历史的进程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在非常确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中进行的。邓小平曾追问,我们的经验教训如此丰富,但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发展速度偏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首要问题是人民基本生活压力太大。因此,邓小平始终把发展——更直接地说是生产力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没有发展,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事关“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路径”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373。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层面的实质性发展”,是邓小平十分关注的问题。他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他深深地理解普通人的感情,因而曾说过:将来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我做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可以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在生产力层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就必须改革开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发展,不讲物质利益,不讲多劳多得,在一个时期内可以,长期不行;对一部分先进分子可以,但是对于广大群众不行。明确当代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就能明确中国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中国“还要更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11]357。
(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当然首先是自然的存在,是个体的存在,但是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社会的存在、集体的存在。人不是抽象地发展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发展的。因为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所以人必定是在社会中发展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目标。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作为感性实践的主体,邓小平强调,中国发展最终要依靠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但是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实际上仍然是以帝王家族的私利为出发点的。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把人民的利益摆到了政治生活的首要位置。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措施,都是人民群众首先进行实践,中央再把人民的要求和做法提高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
邓小平始终把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判断标准放到“人民满意”这个具体的原则上。他指出,判断工作成败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其中一个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判断我们政策的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12]。这一思想为后来在理论上形成“三个代表”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在人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化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为把人民的要求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保持对于人民群众实践的开放性,始终都能够坚持民主与法治的历史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本质规定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始终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发展理念。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在新的历史定位中发展自身的理论品质,实现从不自觉到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掌握新的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历史征程和时代要求,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大时代课题做出了回应,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代价值(时代性)、世界眼光(世界历史性)和开放气度(开放性)。
(一)中国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机遇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3]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4]2,一方面,世界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整体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从近年的逆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以及各国政局动荡不安等国际形势来看,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面对“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的历史命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理念和中国选择。
过去我们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因此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文化心态上,总是缺乏自信,缺乏对自身发展观念的解释力。历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后发展国家完全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合理因素而实现某种跨越式的发展。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实际上是无限夸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尽管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内生性问题,但现在,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等已不容西方世界小觑,中国正自信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变局,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过程中往往充满风险挑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一体化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而来。世界各国要顺势而为,就必须开展全球性协作。中国给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一体,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团结起来!这意味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更加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内外、东西联动互惠的开放格局。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转向
在世界大环境发生巨变的同时,中国社会自身也正在经历着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全新而独特的发展机遇。从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来看,中国历经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出现了新变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是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而一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具体历史阶段的集中体现。虽然中国已经建设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但是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的民族国家,其内部发展非常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和若干大城市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的发达地区。与此同时,中国还有若干地区面临种种后现代问题,例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化的影响问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问题。在中等发展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传统工业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由传统工业转化为现代工业。而我国西部部分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基本上还处于前现代化的农耕游牧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把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的工业经济,怎样去改造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三大部分虽然各自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对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中国大地上,前现代化、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景象与问题在时空上被压缩了;然而,这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却是渐次出现的,这就使得它们比中国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力量去应对这些问题。这也说明,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思想,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要进行自我反省,向内审视,承认中国还存在诸多内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进行调整。这种“自省—纠错”机制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逻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遵循。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最新判断,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发展保持着高度敏感,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14]20,使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在物质、制度、观念层面实现了统一。
(三)“共享发展”对“共同富裕”核心价值的延续
新时代中国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特征、新内涵,正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发展理念,根据最近披露的一份谈话记录,邓小平晚年明确表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15]719。这里有一个思路转换的问题:在国家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问题的关键是把蛋糕做大;但是国家已经发展起来后,如何分蛋糕的问题、如何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进一步做大蛋糕的问题,就上升为主要问题了。如果这个思路转换不过来,在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以后,仍然固守原有的思维,不顾共同富裕,只顾着不惜代价做大蛋糕,那么社会的弱势群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那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使发展不可持续。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下来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可以说,现阶段是兑现“共同富裕”这一政治承诺的新时代。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就有7亿多人脱贫,这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辉煌的成就。过去,我们物质生产力落后,集中精力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事关现代化的中国是否真正富起来,并向强起来实现跨越的关键环节。因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方面对“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秉承了邓小平晚年对中国发展的反思,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
五、结语
如果说“中国特色”是从横向上阐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不同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那么“时代特征”就是从纵向阐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主义所表现出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时代特征和历史进程的科学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的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几代领导人在不断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自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达到的真理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把“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两方面的本质规定性辩证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中,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此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