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运用探讨
2022-11-21朱玉
朱 玉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体态律动教学法又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由音乐与律动两个模块组成,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将音乐内容与身体表达能力相结合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法,让学生从音乐与肢体动作感知以及创新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影响与作用
1.1 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理解音乐作品。音乐在小学教学阶段属于一门相对抽象的教学科目,音乐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还包括音乐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独特思想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音乐,就必须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来突出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作用。淡漠前,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并未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去理解音乐作品,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纸面层次。而体态律动更为强调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彼此协调,让学生可以跟着音乐节奏去舞动身体,这样学生所获得的音乐情感就不再是单一的听觉刺激,而是让学生全身心的去感受音乐,从而更为礼仪解音乐作品的独特内涵,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体态推动不仅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还能够促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1.2 体态的运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将音乐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会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在体态律动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和情感态度去理解解读音乐知识,这样学生将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麻烦的事,而是将音乐学习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来完成,同时体态律动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一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状态的游戏活动,这要进一步加强了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来进行体态物资的创作创新,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意识均有着促进作用。
1.3 帮助学生全面领悟音乐的独特内涵。体态律动是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全身心的一种音乐教学形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刺激肢体联合动作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独特内涵,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感知欲望,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情理解能力。这样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就不仅限于简单的而是让学生从自身情感角度出发加以感知,从而解析藏在音乐作品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容。
2.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音乐是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认识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音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承。音乐是一种可以刺激人类灵魂的独特表现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而音乐作为小学中的重要教学科目,必须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察觉音乐、感受音乐,甚至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编曲来表达个人主观思维情感,但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主要作为辅助教学作用,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的观念,没有注重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启发与开导,很多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主要按照音乐课本中的内容照本宣科,是学生的音乐学习相对枯燥,也有部分教师认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唱歌,所以教育内容主要停留在清唱为主的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肢体部位的参与感造成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按照教师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学生音乐学习不积极就救治,将会失去学习兴趣。此外,虽然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但是对于音乐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并不注重音乐风格和形式,甚至部分教师不会使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乐器,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学生学习思维加以引导,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昏昏欲睡,难以加强学习注意力。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有机融入体态律动教学措施,让学生全身心融入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通过体态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将音乐和肢体语言相结合,将抽象的音乐转变为学生观察得到的肢体语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如此,体态律动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感知音乐的无穷魅力。在小学音乐教学环节,教师运用体态律动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活泼外向的性格特点,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地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限放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以《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过程为例。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这首歌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很适合学生边唱边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运用彝家娃娃进行课程导入,简单介绍彝家娃娃的来历以及其生活背景及民族风俗习惯等。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词中“阿里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阿里里”的高音分别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然后通过和学生接唱歌曲,使学生初步把握歌曲。然后在请学生欣赏歌词内容,说出歌曲中所唱除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同音乐一起进行简单地跟唱。歌曲基本学会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内容进行律动动作的创编,引导学生手拉手站在一起,在“阿里里”处将双手举过头顶,同时嘴里高喊“嘿嘿”,使学生情趣体验和体态语言融合在一起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通过体态律动的加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跳、唱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3.2 在教学中通过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拥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一动不动坐在椅子上45分钟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事情,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促进学生的创新思想的不断发展。
以《士兵进行曲》教学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先运用一段“小木偶”的舞蹈进行导入并让学生选取“小木偶”的动作进行模仿。在这个环节中以小木偶的肢体动作表演引出今天音乐教学的主人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舞蹈动作的中的停顿动作为本次课程休止符的学习进行铺垫。然后通过教师播放《士兵进行曲》,引导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逐句的分析与欣赏,通过听辨《士兵进行曲》一、二、三、四句的旋律,使学生发现歌曲节奏特点以及旋律的规律。学生在掌握了歌曲的律动特点后,让学生根据律动旋律的特点,加入相应的律动,从而强化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在学生创编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仔细思考士兵向前进时都运用了哪些动作,引导学生创编出“踏步、侦查、跑步、敬礼”等动作。最后选择几名学生来做小小指挥官,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表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3.3 通过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音乐感知的本能。小学音乐教学不仅强调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是指以音乐教学的为主要途径促进学生情感的发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多创建加强音乐表现的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教学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音乐其音乐表现也大不相同。例如在欣赏歌曲《母鸡叫咯咯》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采用听音乐打拍子的方式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将音乐节拍动作化,根据节拍的不同创编母鸡走路的姿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自由自在地在教室内场地中进行创编表演。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变换相应的动作与造型,以体态律动的方式充分感知音乐在不同音调、不同氛围、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
《四小天鹅舞曲》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表现了四小天鹅刚健活泼的性格。舞曲中以八分音符作为伴奏音型营造出了活泼跳跃的氛围,二重奏的形式则是突出了舞曲的轻快,形象地刻画了小天鹅的天真与活泼可爱的形象。为了让学生感知到乐曲的轻快与活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节奏形式创编律动,运用舞蹈动作或者是拍凳子、拍桌子的方式表现节奏的强弱与轻快。在后面的表演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双脚轮换点地来感知节奏点,并跟随音乐摆动手部,模仿芭蕾舞中的简易动作加强对音乐的感知。
3.4 加强肢体运动与小学音乐的有机结合。小学生年龄偏小,天生爱玩好动,所以大部分小学生是喜欢运动的,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受到教师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少能够为学生安排运动项目。此时教室就可以改变传统小学音乐教学形式,为学生增加实践活动运动项目,可以更好的迎合学生喜欢运动的学习特点,教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日常生活习惯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生活情感与音乐相融合从而实现体态律动的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课本教学内容覆盖面积较广,学习内容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无法突出现代教育的新意,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运动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按照音乐旋律来摆动身体,从而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音乐思维能力,例如在有关于《欣赏:布老虎》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老虎的形态和神情,而在音乐播放时,要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去想象老虎的动作,并且要让学生自己去模仿老虎的动作,这样学生的身心情感和想象力就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的表演过程的学生在回家后可以与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3.5 利用体态律动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乐曲音调从而简化音乐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相对困难的学习内容,但是又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音乐曲调具有抽象性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深刻感知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抽象性内容,而教师又无法通过简单的语音描述来将抽象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曲调节奏的变化。学生在实际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就会对音乐中的情感产生更加实际层次的认识。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能力,所以利用体态律动以动作的形式表现理论知识将会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直观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为了促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抽象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体态律动的方法将音乐知识具现化,由南质检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以《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的演唱教学为例,部分学生经常无法把握好歌词的介入时间,所以导致学生的演唱和音乐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师可以在学生演唱和听音乐的过程中加入,拍手点头和跺脚的动作,在特定的音乐旋律加入这些动作,从而促使动作与音乐协调统一。这样即可让学生生动形象更加容易的去接受音乐作品,使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音乐知识。教师还可以将音乐作品编织成为不同的舞蹈,让学生跟随音乐作品来进行跳动,有规律的舞蹈不仅美观,还能让学生了解节奏旋律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更是音乐教学上的一个创新。体态律动的加入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更加优质有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出发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