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载体和方法创新研究*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2-11-21付俊薇汲智如

读与写 2022年27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职业

付俊薇 王 兵 刘 毅 汲智如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完整理解。对学校而言,课程思政建设要从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层面,做好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要坚持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要把“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课堂成为育人主渠道”作为工作目标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对教师而言,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2]挖掘好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同时,要把课程思政作为提升自身执教能力的重要方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2.实践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一位的;体现着高等学校的新定位: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始终,落实到体制机制;体现着高校教师的新定位: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此外,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落实对接国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对课程思政的载体和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开发制定和评价改进,是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研究和及时探索。

3.课程思政的载体和方法探究

在此,笔者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来探讨课程思政的载体和方法。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结合课程思政工作实际,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载体、方法的有关研究应用于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并进行实证优化。

3.1 四大载体实施。经过对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同类高校走访、各类师生座谈会、同类高校实证实践等途径,最终形成了四个课程思政载体,分别是:教学文件、教材建设、资源平台、课堂活动。

3.1.1 教学文件。

(1)联合教研室为教学文件融入课程思政基因奠定基础。建立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联合教研室,共同打磨教学标准等教学文件。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集思广益,研究和探讨教学大纲实施、教材及配套教学辅导材料的选用、教学内容理定、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试题库建设、相关课程之间的技术衔接等问题。根据各教学班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要求、课时安排,集体讨论研究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确立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

(2)课程标准定规则。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学校出台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思政相应要求,并将全部课程编写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标准。

(3)课程内容怎么挖。深挖思政元素。各个专业课程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专业特点、行业发展等深挖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具体做法:

——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

——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农学类专业课程。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医学类专业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艺术学类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3]

3.1.2 教材建设。参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调研各专业相关职业标准、规范、操作手册、职业素养、道德教育等内容,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块,从给定的思政元素内容来源中,挖掘并融入合适的思政元素,编制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校本教案,开发具有课程思政基因的工作手册式、云教材等新形态教材。

3.1.3 资源平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线上打造了课程思政专题网站,线下打造了课程思政小报,“线上+线下”为教师课程思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舞台。线上平台集思政元素资源、思政案例集合、教师在线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互动的特点,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教师思政水平的提升。线下平台定期编辑出版《课程·思政·教学》内部资料,分为理论探讨、经验交流和他山之石三个板块,每月一期,课程思政元素内容涵盖任课教师全部课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升。

3.1.4 课堂活动。

第一课堂活动是主渠道,要在教学目标中增加德育目标,在教案设计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考核评价中融入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使得课程思政融入得更深更透。同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国家省校三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建设,拓展教学空间,每门课程开发思政教学资源,上传到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

第二课堂活动是拓展,邀请各行业知名的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术能手,邀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的优秀校友,邀请企业首席技师、一线精英等组成课程思政讲师团,定期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对话,营造“崇尚职教、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校三级技能大赛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

第三课堂活动是助力,凸显职业院校的职业基因,让企业作为第三课堂的主体,优选龙头企业,打造“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就业”链条式一体化的校外实训基地,借助企业导师技术优势和岗位实境育人的优势,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优质企业开展虚拟订单班,开发企业导师主导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让岗位品质、职业素养等提前根植于学生心中。

3.2 五种方法路径实施。探索了五种方法路径: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训、赛、讲”递阶式教师课程思政培养体系、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诊改的课程思政质量保障体系。

3.2.1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求,对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针对性要求。所有课程团队认真梳理思政元素,并在“课程设置”板块明确了每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法制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

专业教育课程: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实践类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

3.2.2 构建“训、赛、讲”递阶式教师课程思政培养体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围绕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中“育人意识、育人理论、育人能力、育人效果”等关键环节,从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培育培训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活动,打造了“训、赛、讲”三促递阶式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体系,即“以训促教、以赛促教、以讲促教”,形成了院系协同、点面结合,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同行的高效率师资培养体系,同时以教师能力大赛和系部教学比赛为抓手,注重课程思政能力的考察与培育,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体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

(1)以训促教。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教师思政意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全面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组织面向各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提高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能力;同时,积极主动走出去,到课程思政搞得好的兄弟院校学习交流。

重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对于全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培育功能,紧跟上级领导部门最新文件精神,引入新型教育模式,制定了科学化、灵活化的年度教师培训计划,针对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定期举办培训会议,帮助专业教师进行专业与思政的融合。

(2)以赛促教。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教学技能大赛机制,各级教学技能大赛要求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评分指标,重点考察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全面贯彻课程思政。

(3)以讲促教。以国赛获奖选手和省赛获奖选手为抓手,通过校内示范、传帮带、教师工作坊、“工职大讲堂”等方式把成熟的理念和做法进行推广宣传;以教师身边的榜样——典型案例、典型事迹为引子,进一步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激励更多教师、更多课程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队伍中来。

3.2.3 全面深化三教改革。从课程标准编制、教案大纲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用、教学成效展示等环节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教师从源头就开始关注课程思政。

(1)教学方法改革。

多元化教学:讲(课堂讲授)、查(学生查阅资料)、做(社会实践、调研、课件、微视频、数字故事)、演(学生演讲、报告、编剧演出)、论(论文、讨论、辩论、论坛)。

参与和体验:可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比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辩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思维;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案例分析增强理解力;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内动力的产生。

协同式教学。通过“老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的形式进行授课。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去,了解到真实生产、接触到现场工人,体验到劳动价值,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和工匠精神。

线上线下混合。依托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资源库和在线精品课,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继续丰富课程思政专题,专题有图片、有视频;有案例、有故事;有探讨、有理论;有历史、有现实;有作业、有试题,内容极大丰富,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有效使课程思政教学形成闭环,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各环节。

(2)课程思政评价改革。课程思政要达到有效的价值引领作用,适当的考核评价是教育效果的指挥棒。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案分三类。

诊断性评价:通过开课前和开课后设计问卷和量表,设计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内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的问题,判断学生的思想状况。

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教学过程的记录、行为学观察进行评价、反馈。

终结性评价:通过表格量化考核、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结合诊断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合作意识等思政点纳入课程考核指标,推进课程思政落实落细。

3.2.4 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课程思政作为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二级院系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设置了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和权重。

3.2.5 构建基于诊改的课程思政质量保障体系。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以诊改为抓手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质量保障,同时常态化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和督导全覆盖工作,将各个专业、各门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指导。通过教学工作总结会和督导简报的形式,重点剖析教学工作中课程思政工作的经验做法、亮点和不足,将常态化的质量监督与教学重点工作把控相结合,打造了具备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特色的课程思政质量诊改保障体系。

经过实践,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形成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渗透融合、专职力量和兼职力量协同合作、全程贯通与广域覆盖同步驱动”的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