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梁治安
梁治安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够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记忆,应当增强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自主试验机会,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成为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样问题导学法就成为了教学改革背景下最为突出的教学模式之一,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与探究,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可以在知识探究中生成具体的知识结构。
1.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过程相对被动。初中是学生面临升学高中的关键阶段,目前学生是否能够升入高中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学生能否在高中入学考试中获取良好的考试成绩。虽然目前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诸多要求和改革办法,但是为了学生的升学率,让学生能够进入更好的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主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是一味的讲解课本知识为学生解读数学题目的做法。教学模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基础,导致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有所削弱,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把大量的知识压缩到一节课堂中来展开教学,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导致学生认为只需要记住教师所讲解的公式和算法及一课学生成为了做题和背题的机器,无法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失去学习信心。
1.2 问题探究不够深入。初中数学教师目前的核心教学目标是为了将课本中的知识更加详细的传达给学生,虽然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是授课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一味追求学生是否详细记忆教师所传输的知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仅限于课本层次,无法通过个人主观理解对知识加以深入研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特别是对于数学这一门相对灵活的教学科目来说,导致学生在面对具有拓展性的题目时,往往会一筹莫展,缺乏学习信心。并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单纯按照课本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解读是碎片化模块化的,未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具体的知识网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1.3 未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目前教学活动设计来看,广大数学教师未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包大揽,任何教学问题都由教师来进行详细的解答,学生只需要听从教师的讲解即可,这样学生的主观学习思维没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缺乏主观认识,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学习依赖感,未来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主观角度去解读数学知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教学难题。
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顾名思义,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为主导,让学生根据问题为研究方向对本节课内容和知识加以研究。问题是一种科学的课堂导入也是做好教学情境的必要条件,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体现。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时,需要突出以下几点教学原则。
2.1 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最大优势是可以有效转变课堂教学形态,让原本学生被动的听讲状态转变成为自主研究状态,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问题导学法有着极大的教育优势,学生能够全面保持主观能动性,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更加拥有自主学习意识。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问题的研讨,这就需要问题导学法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而非由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客观讲解。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表现自我学习思维的机会。并且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学生在问题导学法下经常会出现部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进行合适的学习思维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课堂学习的关键性问题,精准找出教学难点进行突破做好知识拓展,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入严谨。
2.2 问题导学法活动的设计需要切合实际,拥有规范性。问题导学法的设计并不是说教师随便列举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即可,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拥有规范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方案。不能主动脱离教案方面的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所探究的问题不会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只有让学生在其基础上进行问题研究,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本中的知识相对有限,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适应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由浅入深的为学生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层次化的问题,掌握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
2.3 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拥有开放性。教师在践行问题导学法教学时需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不能够偏离课本教育内容,但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理解深度,还必须要保证问题要拥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利用丰富有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新颖的元素,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可以更具趣味性的融入到问题讨论中。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并且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还必须要符合教学意义,教师不能够随意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如果拓展过多,则导致教学与课本想脱离,虽然看似教学活动丰富有趣,但是学生所讨论的内容却与教学没有太大关系,并未满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目标。
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注重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融入课堂。问题导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所以问题是学生主观思维导入的开始,也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符合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生活化情感,让学生可以自主实践探索去解决问题,在解决的问题过程中从而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问题引导时需要科学设计问题,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达到预设效果。
例如,在有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小明的妈妈计划要换工作,向两家公司投出的简历,第1家公司给出的待遇是每月2000元基本工资加额外3%作为提成,第2家公司工资待遇为1000元,基本工资另外加6%作为提成。同学们能不能给小明的妈妈出出主意?应当去哪一家公司工作?”这样的教学问题引导看似简单,但是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两项内容都可以作为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基础。并且该问题还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性,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欲望去寻找问题的解答方案,从而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解答。
再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来寻找出解决办法,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创新性,更加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与理解,以问题到方程的实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天平这一物理研究道具来提出问题如:“目前超市有一些散装食盐,称量的工具是一台天平和一台标准砝码。如果老师弄丢了一个砝码,那么如何去获取这些食盐,更加精准的质量。”该问题作为一种探究开放性问题,学生没有从题目中获取有效的条件,学生需要通过自主设计规划条件才可以达到问题的探究目标,学生所设计的条件可以是多样性的,任何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都可以得到采纳和研究,这样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不断的研究中感知到学习的独特魅力。
3.2 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行有效提问。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情景,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问目标,不仅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契机,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研究,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课本中的某一段文字和一个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一个能够引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件,从而让学生跟随着情境的引导,一步一步形成具体的逻辑思维,寻找出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化设计时,必须要从学生角度来进行事件设计,教师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从教师角度出发,则很有可能导致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脱节。
例如,在有关于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平行线,如马路双杠,跑到斑马线等。随后为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同学们除了教师给大家展示的图片以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平行的图形和事物,大家如何去判断这些事物是否平行。”大部分学生是采用眼睛直观观察法去判断线条是否平行,随后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问题,如果线条稍有角度那么看起来也是平行的,大家如何利用更加科学的办法去判断线条平行,此时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为学生讲解如何利用工具来判断线条是否平行。随后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上述条件总结一下,哪些条件可以保证平行线平行。”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总结获取平行线的相关条件,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影响,教师借助具体的生活现象为学生设计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动手画图能够促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措施,感性认知上升,提升学生的知识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逻辑结构。
3.3 利用问题开拓学生学习思维。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主观学习思维加以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将问题作为开拓学生学习思维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课后作业中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的方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拓展知识内容。教师可按照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一系列开拓性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所涉及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不能够强制学生回答,避免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和学习不自信的情况。
在有关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篮球比赛为引导案例,让学生课后去搜索,姚明在NBA比赛是25场的得分数据。随后对比一下,姚明在NBA球星整体中的比赛数据占据哪一位置。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姚明是否是一名顶级球员。这样的问题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会首次意识到数学知识还能够与NBA球星有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利用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主观学习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发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学习而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