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施策略与启示
2022-11-21杨鹏程樊士德姜德波
杨鹏程,樊士德,姜德波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一、财经类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智能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竞争和创新正在深刻改变和塑造人类社会。教育成为左右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决定国家兴衰成败。培养大批的优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方案的重要内容。在这种大背景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一流人才,以提升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本国经济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党中央为提升我国高度教育发展质量所作出的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指引。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从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深化改革等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3月,为积极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双一流”建设计划引领之下,全国各地根据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制定发布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
财经类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深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稀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财经类人才需求旺盛,财经类高等院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财经类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逐年增多,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推动作用。财经类学科作为经世致用的社会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积极开始探索财经类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财经类高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着如何发挥学校优势、提升特色,以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现实要求。
二、财经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类高校相比,财经类院校具有专业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等特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代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高水平的大学,国家发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42所大学入围,但没有一所财经类高校入选,也没有一所财经院校的理论经济学专业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表明作为专业类高等院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浪潮中,财经类院校在综合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
国家确定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95所高校榜上有名,其中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5所财经院校。目前,在我国开设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1025所院校中,159所是财经类院校[1]。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5 所财经类院校,都隶属于教育部,也都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5所财经类高校,其入选的学科包括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法学。从这些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看,入选的一流学科都是它们的传统优势学科项目,在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这些学科都有优异的表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们都进入了A档;入选的一流学科都是应用性学科,理论经济学等理论性学科没有进入,表明了财经类高校偏重和突出应用的特点;每个院校都只有1个学科入选一流,而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选的一流学科属于自定性质的,表明这些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实力存在一定不足,没有达到真正的一流水平[2]。
再从国际范围的评价来看,受学科定位偏重应用的限制,我国财经类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够突出,一流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有限。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评价工具,ESI通过跟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度量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提供相对可信和具有可比性的评价结果。从其对中国“经济学与商学”的评价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11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入了ESI前1%。2019年11月的数据表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也进入了“经济学与商学”ESI前1%。ESI前1%由2个增加至9个,这表明我国在“经济学与商学”方面的科研取得了稳步进步[3]。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院校的独苗进入了ESI前1%。从整体来看,作为专门学科的财经类院校,经济类学科的科研水平没有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尚有明显差距。
三、财经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策略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中央财经大学等5所教育部所属财经类高校都提出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紧紧围绕自身优势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充分发挥先发优势
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的财经院校,仍然是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的“211 工程”建设中的5所。“211 工程”建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财经类高校整体发展迅速,但最有实力的还是隶属于教育部的5所重点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创建于1949年11月,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建国之初的1951年,2000年6月划归教育部管理。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所创办的商科,2000年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管理。西南财经大学源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光华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原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直属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司法部直属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成。
对于高校发展而言,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多方面带动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声誉,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聚集效应,吸引更多更好的发展资源,使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这5所财经类院校办学时间较长,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科门类完备,教育积淀深厚。这5所财经类高校,处于我国不同的经济区域,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扶持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类院校。
(二)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资源,人才强校战略是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一流学科建设的财经类院校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自2004年起,率先在国内启动实施“常任轨”(Tenure Track)制度改革,目前已探索建立起以名誉院长为引领、常任轨教师为核心、特聘教授为支撑的师资体系。上海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常年引进,不设名额限制,录用者享受国家和学校提供的优厚待遇和福利,为优秀人才开辟“职务聘任绿色通道”。对于高层次人才,本着一人一议的原则,提供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年薪、科研启动费、住房补贴和安家费等各种待遇。西南财经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集聚世界一流学者、造就中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其实施的“光华英才工程”包括“光华杰出学者计划”“光华百人计划”和“光华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三种类型,“光华杰出学者计划”为人才塔尖,聚集国际国内知名学者,“光华百人计划”为人才塔身,储备具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光华青年学者成长计划”为人才塔基,对青年教师进行全覆盖方式资助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引进四个岗位层次人才,其中,第一层次(领军人才)为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及达到相对应学术水平的人才;第二层次(杰出人才)为“千人计划”(长期项目)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达到相对应学术水平的人才;第三层次(学科带头人)为“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青年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湖北省“百人计划”等;第四层次为青年学术骨干。
(三)加强学科群建设
伴随着人类知识生产由个体化转向协作的规模化,“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实现从单学科到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双一流”的导向性表明,“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校强化办学特色,围绕主干学科,通过学科群建设引领财经学科发展。财经类高校要融入“双一流”建设队伍,明确学科主攻方向、打造优势学科群是必然选择。一流财经类大学从自身优势出发,整合已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重点学科等,确立学科群主攻方向,合力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群,依托学科群引领整个财经学科的全面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以经济学学科群建设为中心,以应用经济学建设为重点和引领,以理论经济学中国化和理论创新为基础,以统计学方法创新为支撑,建设一流的经济学学科群,形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支持学科并存的建设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加上学校国际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合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学科群。上海财经大学以经济学与商学学科群为建设导向,涵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卓越财经人才。西南财经大学积极打造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拥有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法学与经济学科群融合发展为主导,推动法学与经济学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四)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教育的对外开放办学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国际化办学是财经类大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财经类院校统筹利用国内国际教育资源,不断拓宽国际化办学之路,借鉴吸收先进教育理念,聘请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一流师资,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随着经济改革和全面发展,我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回到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海外博士和教师(简称“海归”)越来越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全新力量[4]。就财经类学科而言,“海归”教师在国外接受了正规系统的科研训练,对经济学的国际前沿研究比较熟悉,更容易将中国具体实践与国际研究规范有效结合,能够利用主流经济学范式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创新性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国经济实践,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
上海财经大学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准,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学生国外访学交流制度,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采取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方式,辅修双学位主要体现在把外语和专业相融合,比如外语+外贸、外语+管理、外语+金融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51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四、对非“双一流”财经院校学科建设的启示
非“双一流”财经院校要在众多综合类大学和教育部所属财经院校的双重竞争压力下求发展,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5所“双一流”财经高校的建设经验,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长期规划,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一)明确学校发展定位
高等院校的性质和层次不同,其“双一流”建设的内容与任务也就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其发展要求和路径也会各有侧重点。财经类高校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导向,教学科研活动要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提升紧密结合,要与国家、社会与市场进行充分联系与互动,满足现实对财经教育和研究的需要,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新思路。地方财经院校必须立足现实,使学科建设契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现实需求为牵引,主动对接区域、市场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服务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真正实现卓越和一流。
(二)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财经高校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在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作用的同时,利用优势学科将孤立的辅助学科、边缘学科整合和带动起来,促进学科间的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基础扎实、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5]。财经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要具有革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加工和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挑战,传统的财经类学科迫切需要与新技术融合交叉发展,获得新生机。会计专业需要改造升级,适应电算化和人工智能的新变化;金融机构需要的是既懂金融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财经类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科融合是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6]。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财经类学科融合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现实要求,它的基础是要形成跨学科团队。要实现不同学科的良性交叉与融合,需要培养跨学科的优秀团队,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成员互动融合形成高效创新团队[7]。对跨学科团队而言,必须要有带头人才能实现持续发展,高水平的带头人能够吸引和组建一个跨学科团队,并逐步形成有机的科研创新和学术人才培养梯队,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和良性循环发展基础。跨学科团队建设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需要妥善推进,要通过统筹协调,做好学科发展的人才需求规划,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引进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师资人才;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标准要科学,要注重发展潜力,不能盲目攀比和引进。
(四)优化学校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体系是财经类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财经类院校学科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长期过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为了确保学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制度和管理创新步伐,建立有效的学校治理机制和管理体系[8]。要通过学校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改革,优化学科建设的管理制度,创新与健全学科管理体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开放竞争、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学科建设动力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