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播散性带状疱疹验案※

2022-11-21刘剑辉邹佳华龚丽萍胡初向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7期
关键词:龙胆火针国药准字

晏 娟,黄 港,刘剑辉,邹佳华,龚丽萍,胡初向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3.江西省武宁县中医院,江西 九江 332300)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一般常累及一个神经节段,累及多个神经节段者少见。播散性带状疱疹症状较为严重,但临床较为少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左侧眼部红斑、水疱伴疼痛7 d”于2020年8月22日入院治疗。患者7 d前无明显诱因左侧眼部突发红斑、水疱,疼痛剧烈,遂至当地社区医院就诊,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疗,效果不佳,左侧眼部新发数个绿豆大小红斑、水疱,疼痛剧烈,睁眼困难。随后于某眼科医院治疗,考虑为“带状疱疹”,未予药物治疗,遂到我院皮肤科求诊,门诊拟“眼带状疱疹”收住入院。入院症见:左侧眼部新发数个绿豆大小红斑、水疱,疼痛剧烈,睁眼困难,平素怕热,烦躁易怒,口干舌燥,纳可,夜寐差,舌红,苔黄腻,脉数。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病情控制稳定。入院第2日患者全身泛发散在的绿豆大小丘疱疹及水疱,周围绕有红晕。专科检查:左侧眼睛睁眼困难,额头、眼部肿胀,可见大片红斑,上覆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黑褐色痂皮,触摸时感觉剧烈疼痛,唇部及胸腹部、臀背部、腰部可见分散的小水疱,水疱周围伴有红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7.8%,单核细胞百分比为11.0%;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G为20.80 g/L;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电解质、大便常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肿瘤四项、前列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部CT显示:双肺散在异常密度影,多为慢性炎性灶。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超显示:脂肪肝,肝囊肿,前列腺局部钙化,胆、脾、胰、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泛发性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经郁热证。入院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51,规格:2.4 g)2.4 g静脉滴注抗病毒,每日1次;注射用胸腺法新(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16,规格:1.6 mg)1.6 mg肌内注射,以调节免疫力,隔日治疗1次;甲钴胺片(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5,0.5 mg/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以营养神经;阿昔洛韦滴眼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129)滴眼抗病毒、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13)抗炎,间隔2 h交替滴眼。中药以清热解毒止痛为法,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处方:龙胆10 g,泽泻10 g,黄芩片12 g,栀子10 g,车前子10 g,牡丹皮、赤芍各12 g,生地黄、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各20 g,延胡索15 g,川楝子12 g。7剂,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温服。局部皮损给予火针治疗,选用直径为0.8 mm的火针,患者平躺,暴露皮损部位,常规消毒火针和皮损处,用酒精灯烧灼火针,使其针体变通红后迅速刺入穴位,针刺深度2~5 mm,针刺两次。火针治疗隔日1次。治疗5 d后,患者全身水疱基本消退,仅感眼部轻微刺痛,停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继予火针治疗。治疗10 d后,患者眼部已无疼痛,局部红肿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斑及少许黑色痂皮。患者出院后嘱其继续口服甲钴胺片(每次1片,每日3次),外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两周。随访1个月,患者诉眼部痂皮已脱落,余无不适。

2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于潜伏的VZV在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或年老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时被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1],同时全身泛发水痘样皮疹超过20个以上的称为播散性带状疱疹,多见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HIV感染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滥用,临床上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也逐渐增多。VZV病毒以嗜皮肤性和神经性为特征,表现为除有皮肤损害外,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因此缓解并预防后遗神经痛极为重要。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于血气所生。”认为是风湿之邪侵犯,正邪交争,搏结于体内,血气壅塞,表现在外则发为带疮。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缠腰火丹》记载:“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在古代医家研究基础上,现代医家总结出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是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盛,或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感邪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2]。

本案患者表现为左侧眼部新发数个绿豆大小红斑、水疱,疼痛剧烈,睁眼困难,其平素怕热,烦躁易怒,口干舌燥,纳可,夜寐差,舌红,苔黄腻,脉数。辨证为肝经郁热,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泻肝汤中龙胆、栀子清泻肝火,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生地黄、牡丹皮凉血养阴,赤芍清热凉血,泽泻、车前子利湿,延胡索止痛,川楝子疏肝气。全方泻中有补,清中有养,既能泻肝火、清湿热,又能养阴血。古籍中将火针亦称为“燔针”“烧针”“温针”。《针灸聚英》云:“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火针性善温通,能发散郁火,有温通经脉、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3]。P物质是一种激肽,是疼痛感从周围组织到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一个重要化学介质[4]。研究表明,P物质浓度与疼痛程度成正比[5]。现代研究表明,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应点,使针体周围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可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粘连、钙化等病理变化,激活酶的活性,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调节局部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加快受损组织和神经的恢复[6-7]。王永凤[8]将153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火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膦甲酸钠,是一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抑制剂,也是一种无机焦磷酸盐的有机类似物,可直接作用于病毒DNA/RNA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位点,进行非竞争性阻断,缩短病毒DNA链,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VZV的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疗效[9-11]。

本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播散型带状疱疹时,中西医结合方法并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龙胆火针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进展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贴麻后火针剥除术治疗甲周疣*
蓝玉簪龙胆
大理白族自治州不同居群坚龙胆叶中裂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的研究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西藏龙胆花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滇龙胆优质种质筛选及离体培养条件优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