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高质量发展
2022-11-21温艳华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121013
温艳华(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13)
自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我国“双一流”建设已进行了6年多的时间,遴选出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实践证明,“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也为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施,离不开一流的学术传播平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建设,2021年5月9日,习近平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1];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2]。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发展机遇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学术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学报肩负着服务学科建设、传播学术成果、引领科研方向、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学报在服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双一流”建设也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新机遇;同时,能否突破发展瓶颈,为“双一流”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传播平台,也是高校学报所要面对的挑战和课题。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等总体目标。“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为高校学报在新时代明确功能定位提供了方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要关注时代发展,树立国际视野,走开放办刊之路;要重新梳理办刊思路,深入研究期刊转型发展路径,以特色求发展;要密切关注相关领域学科前沿,以拓宽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联系学术领军人才,下大力气吸引优质稿源。力争在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报的办刊质量,抢占发展先机,为跻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高水平学术成果会越来越多,对高水平学术平台的传播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一流的学术成果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能,也倒逼高校学报认真审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鲜明的特色,积极建设专业化、系统化、数字化、国际化的一流学术期刊。但是,在数量和规模上占有中国学术期刊半壁江山的高校学报,因其内向性、综合性的特点,近年来,内涵式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学术影响力有所下降。另外,学报办刊模式固化,转型发展困难重重,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由于学报在高校属于教辅部门,学报编辑的发展空间受限,且编辑职业相对固化,缺少必要的人才流动。因此,高校学报存在高层次编辑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
由此可见,尽管“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学报重新赢得学术声望提供了机遇,但是学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双一流”建设对学术平台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建设一流期刊的难度还很大。因此,高校学报要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带来的发展契机,找准新时代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与“双一流”建设协同并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
(一)高校学报的历史传统与功能定位
抛开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研究新时代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必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学报伴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目前,学界普遍认为,1906年6月由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月报》是中国最早的学报,其创刊词说:“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3]继《东吴月报》之后,清华大学创办了《清华学报》、复旦大学创办了《复旦》、北京大学创办了《北京大学月刊》。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大学学报也应运而生。那一时期的学报“以研究交流学术为宗旨,重视学术性,反对旧思想、旧文化,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面向现实,研究现实和政治经济问题”[3](94)。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是《北京大学月刊》,校长蔡元培亲自撰写了发刊词,表明创办《北京大学月刊》的意义有三点:其一,激励“吾校同仁”开展学术研究,“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及世界之学者”。其二,“破除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强调“交换知识”,“网罗各方面之学说”,“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关系之学理”。其三,强调对外交流,“释校外学者之怀疑”,提倡“兼容并收之主义”,反对“学术专制之积习,持一孔之论”[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科教兴国、民族振兴的重任。学报作为大学创办的学术交流平台,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大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挥了其独特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早期大学学报的发刊词中可见,当时创办者将学报的功能定位于“交换知识”,即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交流的目的则在于在古今中外学理的基础上,为构建科学的中国现代学术,以推进现代国家的建设而贡献学界的一份力量。这是学界历史使命之所在,由此也决定了学报的历史使命。概而言之,学报的使命即在追求真理、交流学术、引领时代”[5]。
(二)高校学报的发展现状与功能定位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路高歌猛进,从恢复高考到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从以普通高校为主的办学形式发展到普通高校、研究机构、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相结合的多样化办学。在实现了外延式扩大化发展后,国家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1995年,国家实施“211 工 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国家层面的建设工程;1998年国家启动“985 工程”建设,即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是“211”“985”工程取得巨大成就后的平稳延续,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学报的发展进入了困境,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断下滑。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报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据统计,20世纪末,全国1000 多所高等学校主办着有中国标准刊号的人文社科版学报400 多家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版学报700多家,另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只取得准印证的内部交流学报数百家,近乎“一校一刊”“一校二刊”,甚至“一校三刊”或“多 刊”[6]。到2011年,仅人文社科类学报就达1300 多家,每年刊载论文不少于18 万篇[7]。进入21世纪,高校学报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因办刊风格趋同,以及特色不突出、专业性不强等原因,在学术期刊领域的地位和学术声誉不断下滑。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是所属大学,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逐渐成为学报的办刊宗旨,学报的功能定位在于展示学校的科研成果,为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提供发布平台,设置与学校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学报栏目。于是,学报越来越具有内向性、综合性的特点,被称为“全、散、小、弱”,全然没有了学报初创时引领学术发展、“经世救国”的初心和志向。除了为数不多的核心期刊,高校学报的存在价值开始被质疑,甚至学报从业人员自身也越来越不自信。
这个问题在21世纪10年代初,就引起了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3月,光明日报以系列报道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讨论触及学报的困境与成因、出路及难点[8]。困难和问题摆出来了,解决的方案也提出来了,高校学报也开始转变思路,积极探索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十年过去了,类似的问题还在讨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高校学报虽然没有完全走出发展困境,但是发展思路却越来越清晰,即改变旧有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的思维寻求特色发展的道路。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尽管多年累积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那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视问题、积极谋划,开拓创新、特色发展,建设高水平的一流学术期刊,成为新时代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
三、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学学报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引领学术发展、振兴民族教育的历史重任。一个时代的期刊,必然带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流的期刊也必然反映时代的主题,“体现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统一,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9]。“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特色发展,建设一流期刊,与“双一流”建设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归宿。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根本属性,然而学术性要以政治性为基础,要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10]。把好政治导向关,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到高校学报工作的各个环节,融入编辑活动的各个流程。正确的政治导向,不仅要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版,同时也是对自然科学版学报的要求,“科技期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10]。
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1]那么,一流的学术期刊也应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理论研究和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总结中国经验、解答中国问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和结合中国实际的自然科学体系,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凝炼成理论研究优势,让中国的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学术平台,融入世界学术主流,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二)“小综合、大专业”,实现高校学报的平稳转型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术期刊内容同质化问题,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10]。《意见》为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指明了发展方向。
船大难调头,高校学报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和运行规律,牵一发而动全身。由综合性期刊向专业化期刊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而应精心谋划、统筹布局,采取稳步推进的措施。
高校学报由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型可尝试走“小综合、大专业”的办刊模式。小综合,即学报内容不必囊括所有学科门类,而是要经过凝练,集中发表几个优势学科的文章;大专业,即将相互关联的学科专业进一步融合,寻求共同的学术基因和精神内涵,形成独具优势的专业集群。
在“小综合、大专业”的办刊模式下,高校学报可以依托地缘文化和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不断塑造期刊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刊特色;也可以不断探索专业化办刊的途径,最终实现高校学报由综合性向专业性的平稳转型。
(三)“开放性、集约化”,发挥学术公共平台的作用
高校学报一度认为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研究成果的展示窗口和传播平台,其综合性、内向性特征,严重影响了学报在学术界的声誉,一度被诟病为“文化垃圾”,与“双一流”建设对传播平台的要求相去甚远。不能跻身世界一流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世界一流学者的关注,也就无法在全世界传播中国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双一流”建设服务。因此,开放性、集约化发展,是学报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1.拓展优质稿源,建立开放的作者群
高校是学报的主办单位,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学校师生提供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是学报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如果仅以校内稿源为主,优质稿源则会大打折扣,难以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下降,不仅难以吸引校外优质稿件,即使校内优秀学者的文章也不愿意在本校学报上刊发,因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报长期在低质量中徘徊,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因此,高校学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重视发布校内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同时,还要积极向校外拓展,与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寻求优质稿源。
高校学报要根据选题策划,向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主动约稿。为了与校外学者建立联系,学报编辑应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与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建立长期的联系,确保优质稿源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开展校际合作,探索高校学报集群化发展
高校学报综合性、同质化以及“一校一刊”“单打独斗”式的办刊形式,很难推出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形成世界影响力。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展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试点。高校学报要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融合一流学报的优质资源,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11]的高校学报集群。
3.深化国际交流,提升高校学报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高校学报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国外作者与读者的参与,这是一项大工程,既要解决语言问题,实现“双语”办刊,又要使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刊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尽快融入国际学术潮流,与学科前沿无缝对接,高校学报要积极尝试引入国外专家加盟,与国内专家共同担任主编、编委,充分发挥海外专家在组稿、审稿、推介等方面的支持作用[10]。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谋求与国外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学术期刊数据库合作。高校学报在国内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由国际出版机构利用地缘优势组织发行,在提升高校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也能形成国外作者群和读者群。
(四)“名主编、大编辑”,建设优秀的编辑团队
学报主编是学报的总设计师,负责规划学报的办刊定位、办刊理念、办刊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主编的高度决定学报的高度,主编的文化主张、眼界和学识直接影响着学报质量、品位和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学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具有战略思维、懂得学术规律、在期刊界有一定声望的学者担任主编。学报主编既是学者,也应是思想家、政治家,应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广博的学识,关注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走向,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具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以引领和推动学术发展为己任,带领学报编辑部走高质量的特色发展道路。
主编是学报的旗帜和舵手,而大编辑则是编辑事业的“扛鼎者”。编辑是一切出版活动的前提,优秀的编辑不仅能使主编的构想得以实现,而且能在整个编辑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需要名主编,也呼唤大编辑。所谓大编辑是指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编辑功底、独到的学术见解,在编辑活动中编发过名篇、推出过名家,在出版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秀编辑。
大编辑之大,要有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大胸襟,响应时代呼唤、服务社会发展的大担当。大编辑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深研社会思潮,善于发现符合时代需求、引领社会进步的选题;大编辑应该是学贯中西的学者,是杂中有专的专家,既要有厚积薄发的积累,也要有工作灵感的迸发;大编辑要善于培养新人,能够引领和带动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
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名主编和大编辑的统领和引导作用固然重要,而青年编辑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培养青年编辑是学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青年编辑是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力量,也是实现编辑手段现代化的生力军。培养优秀的、未来可担重任的青年编辑要从提高青年编辑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入手,既要做好“传帮带”的“青蓝工程”,也要放开手脚,鼓励青年编辑拓宽思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并为青年编辑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五)“互联、共享、开放”,媒体融合提升学报传播力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可以实现高校学报出版与传播的技术升级。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校学报出版方式、传播形态及读者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据统计有95%以上的高校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超星期刊等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合作,实现了网络出版[12]。高校学报的网络出版传播实现了学报内容的快捷发送,提高了阅读和检索的便利性,有效扩大了读者面和学术影响力。
以“互联、共享、开放”为典型特征的融媒体不仅改变了学报的出版、传播方式,也逐渐打破了学报内向、封闭的格局。在融媒体环境下,高校学报要加强门户网站建设,运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加大学报内容和栏目的推广,进一步提高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结 语
“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施,离不开学术传播平台,高校学报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双一流”建设又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高校学报只有不忘初心使命,明确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华丽转身,在世界学术传播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校学报在经过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后,办刊水平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存在着“全、散、小、弱”的实际问题,其综合性、内向性特征越来越阻碍学报的特色发展,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双一流”建设的开启,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流的学术期刊一定要承载时代的责任和担当,“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13];走专业化道路是学报发展的方向所在,但是从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积极探索“小综合、大专业”的办刊模式,以实现高校学报的平稳转型;打破以校为主的办刊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实现集约化组合,使高校学报拥有跻身世界一流期刊的信心和实力;学报的主体是编辑,以“名主编、大编辑”统领的编辑团队是高校学报在竞争激烈的期刊界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新媒体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也给期刊传播带来了重要影响,媒体融合打开了高校学报相对封闭的格局,使其融入不同形态的新媒体平台,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扩大了读者群,有效提升了学报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