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辨式思维是当代媒体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022-11-21陈佳琳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受众信息思维

陈佳琳(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13)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思维模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得到提升,保守、单向的固定思维越来越被开放、多元的创新思维所替代。日渐活跃的思维丰富了生活内容,助力了创新发展,但同时,一些缺乏理性的思维也造成了部分信息恣意发布,某些判断模棱两可,甚至是个别言论报道失真,导致当下媒介信息的公信力日趋下降。

作为当代媒体人,面对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除了要端正思想,坚守作为“党的喉舌”和“把关人”的职业操守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培养一种审辨式思维习惯,让审辨式思维贯穿媒体人职业素养提升的全过程。审辨式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模式,它有助于媒体人审慎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够有效地体现媒体人的传播主体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媒介传播的社会效益。

一、审辨式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模式

1941年,美国学者爱德华·格拉泽提出了审辨式思维的概念,认为这种思考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角度、逻辑探究和推理论证的学问、运用这些方法的技巧[1]。

1987年,英国学者迈克尔·斯克里文与当代美国审辨式思维领域的权威人士理查德·保罗共同发表声明指出,审辨式思维并非单一的思想方法,而是一系列思想方法的综合体,包括科学思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学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哲学思维,因此,每个人都要终身努力培养审辨式思维的技巧和习惯[1]。继而,他们提出了审辨式思维相对专业的定义:审辨式思维是一种智力训练过程,即能够积极并富于技巧地概念化、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那些通过观测、实验、反思推理或者交流而获得或产生的各种信息,从而来指引信念和行动[1]。同年,另一位美国审辨式思维测评专家罗伯特·艾尼斯给出一个相对简明的定义:审辨式思维是专注于决定什么可信或什么可做的合理的反思性思考[1]。

而美国影响最大的审辨式思维组织“批判性思维团体”给出的权威定义是:审辨式思维是关于任何主题、内容或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思考者通过技巧性的分析、评估和重建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审辨式思维是自我导向、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校正的思考,它的前提是遵循卓越的严格标准并对这些标准审慎使用,它需要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1]。

虽然审辨式思维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最早提出,但这种思维理念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早已存在。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可见,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审辨式思维很早就受到了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运用审辨式思维,才能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到问题的多面性,才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深层意义。尤其在决策的过程中,审辨式思维能凸显思考缜密和精准判断的合理思维过程,以及以自我校正为导向的自律自主的分析、推理和决断。因此,审辨式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模式,它是人们在自身现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以一种质疑的精神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反思、评估、辨析、判断,最终求得至真至美的结果的综合性思维。

审辨式思维要求人们在原有定式思维的基础上反思固有思维的不足,审视、辨析思维模式需要改进的方式方法,以求得更科学、更准确的判断结果。因此,审辨式思维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它可以助益人类科学思考和理性选择,是人类走向科学、理性社会的思维选择。

二、审辨式思维缺失导致社会问题丛生

媒介技术的进步,开启了信息时代的新篇章。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跨越了口耳相传的原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无线网络以及音视频。便捷、快速的信息沟通让人们的思维豁然开朗,情感的自由抒发、压力的自我释放,使人们越来越依赖现代媒介传播载体。同时,人们的思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也得到了进化——不再是故步自封,而是勇于接纳,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打开了封闭的框架。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逐渐地被传播信息的新奇所吸引,更多关注的是新闻热点、奇闻怪事、道听途说和茶余饭后的八卦,千奇百怪的信息如开闸的洪水充盈着人们的头脑。这种信息风暴的围攻让人们来不及逐个筛选、判断信息的真实与价值,只能照单全收。渐渐地,受众由此形成了单向度的接受思维模式,偏听偏信习以为常,缺少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导致相应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一)无暇思考导致上当受骗

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压缩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可是,便捷、高速的信息传播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蜂拥而至。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于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经济”,往往喜欢发布一些所谓的时尚信息,以求得受众的关注。这些时尚信息有些是真实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编造的,是信息的发布者为了获取一己私利而杜撰出来的假信息。面对林林总总,良莠不齐的信息,受众一时间难辨真伪,上当受骗的情况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高科技的发展鞭策人们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而新技术的更迭需要人们不断深造学习,激烈的竞争需要人们不断自我提升,社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人们竞争的压力,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让人们疲于奔波,于是网络信息便成为人们最便捷、最经济的信息来源。网络受众在面对眼花缭乱的传播信息的时候,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甄别和考证信息的真假,也无暇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判断,仅仅以对网络信息公信力的认可而盲目地接收信息、使用信息,无形中缺失了辨别信息真伪的谨慎与警惕。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的阴谋得逞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上当受骗不分年龄、不分行业,接连不断为自己的麻痹大意买单。新生入学学费被诈骗,大学生社会实践虚假合同诈骗,各式各样的亲情借款诈骗,费尽心机的电信诈骗,等等,各种信息诈骗花样繁多、千奇百怪,让人防不胜防,更是损失惨重。

(二)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价值观扭曲

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经济利益的角逐日趋激烈,个别人为了提升经济效益甚至不择手段。例如,一些媒体人的价值追求就在利益面前没能经受住考验。不久之前,某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为了节目制作的需要,把女星赛琳娜·戈麦斯和好友弗朗西亚·雷莎的真实手术照片拿来P 图。照片的真实情况是赛琳娜红斑狼疮复发,器官出现衰竭,弗朗西亚捐助了自己的肾,两人都经历了漫长又痛苦的恢复过程。赛琳娜和弗朗西亚之间的友情令人动容,这张床上的牵手图更是一度被盛传。然而,这张照片并未经过本人同意就被拿来P 图娱乐,还被当作娱乐素材调侃,真是让受众见识了娱乐如何无底线。

再有,2021年4月26日“新华热评”报道,论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由《写真地理》杂志刊发。论文描述,某校师生在教室里通过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将煮熟的鸡蛋返生成功。返生后的鸡蛋孵化成雏鸡,并已经成功返生了40 多枚。如此反科学的文章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期刊,这究竟给学生起到了什么样的示范作用,展示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而且,正规学术期刊对伪科学论文大开绿灯,往小了说是把关不严、自贬身价;往大了说是败坏了学术风气、伤害了科技事业[2]。

类似的事例还有一些,但仅从上面这两件事例中就可以看出,类似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不可控制,只要相关媒体人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性判断、多一份端正严谨的职业操守,就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拿治病救人作为娱乐,为伪科学开绿灯,类似这种简单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媒体人不应该缺少这种辨识力。但为何还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究其原因,是媒体人缺失了审辨式思维的审慎思考和判断。审辨式思维的缺失,导致媒体人娱乐至上,经济利益至上,降低了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底线,忽略了媒体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评估、辨析和判断,更缺失了作为媒体人本应具备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校正的那份自律,最终导致个别媒体人扭曲了对传播的社会效益的价值判断,继而丧失了媒体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乌合之众的心理导致理性评判的缺失

信息交流的畅通让人类进入数字化群体时代,观点的共识、相同的爱好,让原本陌生的人通过网络链接聚集在跨越时空的数字化群体里。在群体中,受众个人的思想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受众个体在心理上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继而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形成一种听从群体意见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简单化的思维让众多的受众个体“并不认为真理,尤其是‘社会真理’,是只能‘在讨论中成长’的,它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3]。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深刻地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埋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个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虽然大大小小、风格不同的数字化群体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了便捷和时效;但是,仍有个别不法分子伺机利用个别群体从事不法行为,如推送垃圾信息、传播不当言论、诱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严重地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个体在群体思想的主导下往往更多地表现为对群体思想的情绪化的支持和低智商的拥护,失去了作为个体时的冷静与思考,缺失了对事物准确判断的辨识力,更谈不到对问题的深刻评判了。因此,这种乌合之众的心理意识使个体(包括媒体人)在群体中心主义影响下更愿意接受自己周围人的判断和喜好,更容易与周围人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以此来巩固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个体在群体发展中的自信。这种群体中心主义思维导致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在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之后,就会变得偏执而野蛮。那些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的各种“思想”,却成为他们坚定的信仰。而对信仰的崇拜,又让这些被蛊惑的人根本不去想所谓“思想”的对与错、是与非,完全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更谈不到对错误思想的警醒和批判。

独立判断能力的缺失就是审辨式思维习惯的缺失。缺失了审辨式思维习惯,导致一些受众失去了对复杂信息的审辨力,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不良信息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而一旦让这种无思想、无批判、无抵制的受众群体顺其自然发展,必定会造成舆论环境的秩序混乱,主旋律的传播引导效力被弱化,不可避免地要危害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正是独立判断能力的缺失,才会让“娱乐至上”风靡一时,让“网络谣言”肆无忌惮,而却让科学理性地批判躲在角落岌岌可危。

三、审辨式思维对于媒体人的重要意义

审辨式思维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性境界和精神气质。对媒体人而言,审辨式思维体现了媒体人精湛的职业素养和崇高的职业操守。媒体人利用各种媒介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是信息的主要发布者,是受众可靠的信息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媒体人传播信息,不只是代表媒体人本人,也代表媒介机构,甚至还要代表国家和政府。因此,媒体人的发声需要审慎、需要辨析、需要斟酌、需要权衡,也需要真实、真诚、真情,这些都需要媒体人凭借审辨式思维的考量和判断才能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审辨式思维是当代媒体人需要提升的职业素养。

(一)有助于媒体人更准确地采集信息

在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进程中,蜂拥而至的信息困扰着数字时代的网络受众。无论怎么努力,受众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穷尽所有的信息内容。而且,面对网络环境的错综复杂,没有一定的网络职业素养,很难精准筛选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信息。

而媒体人凭借自身的职业敏感,以及审辨式思维的职业判断,可以高效地筛选出不同受众需要的不同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除却专业的信息收集路径、精湛的信息加工技术、服务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之外,审辨式思维还可以让媒体人从众多繁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筛选、思考和判断出真实而有效的信息,进而以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信息的使用价值。媒体人通过审辨式思维的高级分析与评判,可以让零散的信息采集、加工变得内容更丰富而翔实,分析更透彻而深刻,使信息更有针对性,更有公信力,更能体现信息传播的价值意义。

同时,审辨式思维还能让媒体人更好地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价值舒展信息,即以可理解性、客观真实、道德适当、阐述真诚为传播的价值尺度,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提供有思考空间的信息资源,尽心尽力地为受众科学使用信息把关、掌舵。

(二)有助于媒体人涤荡不良信息

跨越时空的便捷交流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异域文化伺机乘虚而入,导致一些网络受众由于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的不足,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去粗取精”的甄别,继而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和困扰。尤其是一些低俗暴力的垃圾文化信息,极容易腐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重地干扰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要想涤荡这些不良信息,就需要审辨式思维的精准判断和坚决抵制。

恩尼斯认为,审辨式思维是用在决定我们信什么、做什么时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是关于“陈述的正确评估”。在当下信息过剩且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迫切需要媒体人运用审辨式思维以正面的陈述解构负面信息的影响,以正确的认识去辨别负面信息的不当之处,进而通过合理的论证建构准确的理论框架。这种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的系统分析,是带有其内在逻辑的一种高级形式的批评。这样的批评需要媒体人秉持严谨的态度去理性地分析问题,有逻辑性地阐释问题,以一种审辨式思维方式帮助受众认清事物的本质,此时此刻,审辨式思维就是一种思维武器,它在媒体人的科学使用下帮助受众涤荡不良信息的干扰,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负面信息的分析和解构,媒体人凭借审辨式思维一方面减小了不良信息造成的恶劣影响,强化了受众对信息价值的辨识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受众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受众理性思考和科学判断的信心和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人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把关人”,是他们利用专业技术,以高级的职业素养———审辨式思维,为受众清除了不良信息的干扰,帮助受众认清垃圾信息的本质,准确地判断信息的价值,继而有效地选择和使用信息资源,让信息资源真正地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服务。

(三)有助于提升媒体人对信息价值的引导效用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信息环境,在群体盲从淹没个体理性的个别时刻,迫切需要媒体人以审辨式思维对受众进行信息价值的理性分析与引导。审辨式思维是一种质疑精神、反思习惯和思维机制,具备审辨式思维,媒体人可以超越简单的感性判断,继而以一种在质疑中求证的思维模式进行审慎思考,以便得到更科学、更理性的价值判断。审辨式思维模式鞭策着媒体人要不断地根据相关证据来检验其理念或者预设结论的正确与否,并通过技巧性的分析、评估和重建,使其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其价值判断也就更加精准、科学。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人既有“引导”受众甄别信息价值的义务,也有“引导”受众如何运用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责任,审辨式思维就是这一职业诉求最有效的思维工具。审辨式思维帮助媒体人在复杂的信息环境里保持独立而理性,不盲从附和,也不唯利是图,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对信息进行理性而充分地分析、思考和评判,让信息传播更科学、更专业、更优质,以此引导受众把有限的注意力投向更有意义的信息传播上来,提升信息传播的社会价值。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著述的《模拟的定律》(1890年)和《社会逻辑》(1895)提出,“模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相互模拟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人与人之间是由模拟而进行传播、交流个人情感与观念的。该理论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传播”对人的重要影响。作为当代媒体人,在传播社会文明的同时,需要具有比受众更缜密的分析能力和更精准的判断能力,要让新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体现媒介传播的认识有深度、思想有高度、判断有准度、行动有力度的职业素养,要让媒体人的发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更要让媒体人以其自身思维品质的提升,带动、引领全社会的思维素养的提升。

(四)有助于媒体人提升思维品质

人与人之间最终的差别就是思维的差别。思维能力的不足会导致人们对信息产生偏见和误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固执和狭隘,这也是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让媒体人思维更理性、更科学,更能做出具有逻辑性的判断与选择。

审辨式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方式,它有助于媒体人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以便使其保有一种独立的职业清醒。独立判断能力是媒体人凭借自身现有的知识体系,以一种质疑的精神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反思、评估、辨析,进而得出一个科学、准确的判断,并以此形成一种高级的思想认知。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需要跳出乌合之众的裹挟,要有面对网络水军仍独立桥头的勇气和自信;要始终保有审慎的冷静和思辨的智慧;要努力看到事物的复杂性、多面性;要能够准确评判信息的价值;要有自觉提高思想认知的思维诉求。当然,独立的思维习惯不是单纯地为了标新立异而独立,而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要以自身扎实的知识基础洞察受众之不察觉,明辨受众之不辨析,要具备敢于逆流而上的胆识和洞见,还要具备维护这份独立的能力与自信。独立的思维习惯需要媒体人跳出人云亦云的嘈杂,始终保有一份冷静的质疑、审慎的思考和精准的判断,并以此提升媒体人思维的格局与品质。

审辨式思维模式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是人类超越仅凭喜好的感性判断之后,步入客观理性思考的思维的进步,是人类自觉提升思维品质的一种自律思维习惯。审辨式思维是人类思维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类思想借此得到进步和提升的一个阶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思维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自我提升———以更高的视角评判信息的价值,以辩证的思维审视社会问题的发生、发展,以积极的引导修正认知的偏执与狭隘,以端正的价值观维护传播环境的优化和秩序,让人类的思维进步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同频共振。

结 语

传播带有主观性,而主观性与生俱来,它是由媒介主体和传播主体的偏向所致。由于自媒体的喜怒哀乐、学识认知不同,其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千差万别。因此,迫切需要媒体人的“把关”——以高级的审辨式思维提升受众的认知高度,把握科学判断的准度,积淀文化自信的厚度,保有爱国情怀的热度;而“把关”需要审慎的思考和明辨的分析,需要科学理性的评判和针砭时弊的勇气,更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和睿智的洞察透视,只有经过这样严格的把关,才能让信息传播丰富而有序,让舆论环境健康而优质。

审辨式思维是媒体人提升职业素养的自觉意识,也是媒体人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审辨式思维是媒体人在向受众阐述个人见解时,能够以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为前提,继而根据个人的信仰和现有的知识背景,把观察和分析之后的思考转化为已知,再把已知的思想转化为他知,并让其间的一系列从思考到传播的价值选择更缜密、更科学,让信息的传播更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所以,提升审辨式思维素养是当代媒体人职业需求的时代写照,它宣示了当代媒体人服务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欢

受众信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订阅信息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展会信息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