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传承
2022-11-21刘宝军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刘宝军(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的首战。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野战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夺取锦州、会战辽西、合围沈阳,共歼灭国民党军47.2 万人,东北全境解放。其间铸就的辽沈战役精神,是人民军队经过战争的洗礼而取得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梳理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辽沈战役精神植根于革命实践
辽沈战役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后人的概括、凝练。它的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主观意念,而是无数人民、将士在辽沈战役中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弘扬。
(一)革命将帅“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对国民党的挑衅,以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奋不顾身地投入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全局,适时抓住1948年秋的决战时机,将决战的首战放在形势最为有利的东北,提出“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1]。东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苏联、朝鲜、蒙古毗邻,与胶东解放区隔海相望,西南与冀热辽解放区毗连,可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歼灭东北国民党军,东北野战军就能实现战略机动,挥师入关,支援华北华东战场。东北战场是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中唯一在数量上超过国民党军的战场。东北野战军主力70 余万人,地方部队30 万人,总兵力已达百余万。国民党在东北的总兵力55万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陆上补给、支援困难。共产党在东北的经济实力居解放区之首,有雄厚的物资力量支援战争,补给充足。解放军在东北的战略态势、兵力及主动权都占据较大优势。毛泽东决定把决战的第一仗放在东北,并把首战放在拥有“山海要冲、边关锁钥”战略地位的锦州。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咽喉,攻占这一战略要地,就切断了国民党军队南撤关内的道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毛泽东“敢”字当头,号召东北野战军打“大歼灭战”,先置沈、长之敌于不顾,集中兵力,首先歼灭锦州、唐山一线之敌,并准备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以确保实现“歼灭东北蒋军”的战略目标。毛泽东谋划与指导辽沈战役,始终总揽全局、立足实际、抓住关键、适时出击,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的战略要地锦州,充分彰显了毛泽东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以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睿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也承认,“贵军神机妙算,弃长春,舍沈阳,突然闪击锦州,扼住我军战略咽喉重地,乃出我军意料之外。锦州,犹如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负华北。贵军夺下锦州,恰好像从中间折断扁担,使东北与华北分离,棋着厉害”[2]。
(二)人民战士“遵纪爱民、苦练本领、杀敌立功”的高度自觉
为了辽沈战役胜券在握,东北野战军决定整肃军纪、政治建军,以解决部队中存在的纪律观念不强、“流寇主义”作风严重等问题。战前,东北野战军领导分别于1948年春夏东北军区召开的政工会议、后勤工作会议、组织工作会议及整军运动中,反复强调严明纪律、发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作风,要求各纵队做好战时政治工作,开展以遵守《入城纪律守则》为主的纪律教育,保护群众利益,增强执行城市政策和纪律的严肃性。战役恰值辽西苹果采摘之际,时任东野政治委员罗荣桓指示政委:“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这是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3]部队所到之处,人民战士确实做到了“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战士们懂得:人民的苹果,只有保护的责任,没有侵犯的权利。罗荣桓非常重视政治建军,并开展了“倒苦水”“挖苦根”的阶级教育运动。战士们明白了自己的苦、亲人的苦,皆源于阶级的苦,懂得了“没有革命的彻底胜利,就不会有家庭的彻底解放”“为阶级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是最大的光荣”,这激发了战士们刻苦练兵、勇猛杀敌的斗志。5 个月的大兵团作战练兵,东野“消耗的弹药不亚于打了一场大战,换来的是官兵们成熟的攻坚战术,是一大批分布在连队中的特等射手和爆破能手,是组建了在战斗中一鸣惊人的强大炮兵。”[4]东野的作战士气和防御能力令国民党军望尘莫及,并因在战斗中屡立战功而获殊荣。负责坚守塔山的东野四纵党委进行战前政治动员,指挥员纷纷宣誓:“誓与战士同生死共患难,死守阵地,寸土不失! ”决心“杀敌立功”。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塔山,为解放锦州立了第一功。东野三十四团、二十八团、三十六团、炮兵团分别获得了“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威震敌胆”的光荣称号。这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然,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最重要的力量保障。
(三)人民军队“不畏艰难、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
为执行辽沈战役的作战部署,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挥师南下北宁线,会同南线部队,开始包围绥中、兴城、义县等地,发动辽沈战役。人民战士肩负解放全中国的重任,英勇杀敌。30日,距锦州北40 公里的义县战斗,担任炸毁城西关地堡群任务的东野二纵某排副排长张作培,为迎击地堡群东南角国民党军,不顾交通壕纵横交错、情况复杂,“带着两根爆破筒,几个就地十八滚,迂回到大地堡右侧,此时他身中数弹,拉响爆破筒后躲闪不及,英勇牺牲”[5]。l0月1日的攻城战斗,战士们个个斗志不减,“一班班长吴西路肩膀、头部中弹,仍坚持战斗,鼓励战友‘冲上去就是胜利’,直到壮烈牺牲”[5](18)。15 时30 分,义县攻坚战胜利结束。当日,东北野战军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主力部队指向锦州,将国民党调兵增援锦州的东进兵团阻击于塔山。10日拂晓,国民党军在低空投弹5 000 余枚,3 个师组成密集冲锋队形疯狂冲锋。东野四纵在十一纵的配合下顽强防守、死打硬拼,用尸体堆积起来的防御工事令国民党军心生畏惧,经六昼夜鏖战,歼灭国民党军6 549 人,塔山阻击战取得胜利,为攻克锦州排除了障碍。14日10 时,东北野战军向锦州发起总攻,经31 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军10 万余人,锦州解放,东北大门关闭。长春的国民党军心动摇,17日,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2.6 万人起义。19日,守军新编第七军军长李鸿率部投降,长春解放。东北国民党军败局已定,蒋介石却心有不甘,急令廖耀湘10 万“西进兵团”从彰武南下,妄图夺回锦州。23日,国民党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东野十纵守备的黑山101 高地猛扑。十纵司令员梁兴初命令各师“死守3天,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6]战士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不惧流血牺牲。“有一位叫崔殿哲的机枪手,在棉衣的内衬写下血书——‘责任重于泰山’,因肠子被炮弹打出来,最后牺牲。”[7]在黑山,全城居民“通宵不眠,连夜为部队筹备木料、麻袋,待部队进入城内,早已把各种物资装上大车,一位老大爷把家里的一副新门板也扛来给部队修工事”[8]。战场上“军民并肩战顽敌”的场景随处可见。战士们依靠群众,奋勇杀敌,勇于牺牲,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将廖耀湘“西进兵团”合围于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经两天一夜激战,全歼“西进兵团”10 万余人,完成了黑山阻击任务。东北野战军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日夜兼程,向沈阳、营口进军。11月1日发动总攻,沈阳解放。2日,营口解放。在硝烟弥漫的辽沈战场,东北野战军和辽宁百姓,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英勇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赢得了战役的胜利。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二、辽沈战役精神的时代内涵诠释
伟大的革命实践培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东北野战军,以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依靠群众、敢打硬拼,赢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其间形成的辽沈战役精神,既有体现其灵魂的坚定信仰信念,也有表现其风貌的艰苦奋斗传统,还有展现其气概的伟大牺牲精神。这一精神,升华了人民战士“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一)坚定信念、着眼全局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内核,是实现目标、价值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排除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9]。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即在于此,在于东北野战军坚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以解放战争全局为重,坚决执行党中央做出的与国民党进行决战的重大决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决定“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攻占锦州,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也是基于全国战局和东北的军事形势考虑,先打长春由北向南推进,国民党军南撤将对人民解放军下一步作战非常不利。正是“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念和中国共产党着眼全局的正确决策,激发了东北野战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热忱和斗志。在“101”高地担任黑山阻击任务的东野十纵战士,在深秋十月,穿着单衣,冒着严寒,面对国民党军的炮火,御寒的绒毯烧焦了,单衣烤煳了,依然能够笑对困难,用充满战斗豪情的快板鼓舞士气;也正是这种不惧艰难、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动并赢得了人民。人民将“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10]。这是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这些长眠于黑土地的战士和百姓,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为了共同的信仰目标,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革命情怀。
(二)严守纪律、依靠群众
军纪如山,只有铁的纪律做保障,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有可能。在1948年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被提上日程之际,林彪对“先打锦州还是长春”举棋不定,“担心东北野战军主力远道南下进攻锦州,大军屯兵于坚城之下,而敌方四处援军俱至,恐将重蹈当年四平攻坚不克的覆辙”[11]。东北解放军总兵力已达百万,补给充足、士气高昂,完全有能力歼灭东北蒋军,所以毛泽东认为“必须集中主力于北宁线攻打锦州”。东北野战军坚决贯彻中央的战略方针,严守革命纪律,发动东北秋季战役,保证了军事方向的正确。东北野战军亦自觉遵守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草一木。据原东野四纵战士于明成回忆:其所在的10 师29 团,在义县至兴城的急行军途中,“部队没有吃的,战士们饿得很,路边地里的青苞米到处都是,但战士们谁也不动一个,只是挖地里的苦菜吃。”3 营到达兴城韩家沟,借住老乡家,“有的战士紧挨着苹果睡,伸手就能摸到苹果,但是,不管怎么饿、苹果的香味多么诱人,我们谁也不去动,反而花钱买大萝卜吃”[7](73)。东野三纵8 师22 团3 营9 连奉命夜行军近百里至锦州城北上齐台附近苹果园,嗓子冒烟,因部队有纪律,战士们未吃老百姓一个苹果。东野九纵路过锦州南山,老百姓“拿出家里藏着的苹果请解放军战士吃,……可战士们说什么也不收不吃”①。东野的“同志们自觉地遵守革命纪律,没有人拿一个苹果吃,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②。辽宁百姓因之动容而积极支前。“青壮年参军参战,老年人打柴运粮,妇女做鞋磨面,儿童放哨站岗,全民一心,众志成城。”“在田园荒芜、三餐不继的情况下,仍然拿出粮食、布匹、骡马等送给人民子弟兵,甚至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支援部队”[10](49)。锦西县,“有车的民工赶着大车拉送枕木、铁轨、石头,众多无车的民工则手抬肩扛麻袋、沙石奔向阵地,与解放军一起构筑防御阵地工事”[12]。战地后方,群众积极救助伤员,“义县头道河子村陈玉环老大娘一人护理7 名伤员,昼夜寸步不离,给伤员接屎端尿,还帮助护士上药包扎。重伤员自己不能吃饭,陈大娘就一口口喂”[7](83-84)。一幕幕的人民支前场景,令人泪目。这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的胜利。
(三)勇于牺牲、敢于胜利
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 万人的代价取得胜利,其除了中国共产党适时抓住重要的战略时机,将与己有利的东北作为决战的方向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士们在强敌面前毫不畏惧,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精神,为全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奋不顾身,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画面,战斗可谓惨烈、悲壮。1948年10月10日10 时的塔山7 号阵地,电话线被全部炸断。为保证通信畅通,东野四纵9 连36 团通信股的王振英,“奋不顾身地留守在阵地上,连续八次接通电话线。最后一次,手被炸伤的王振英干脆将两个线头用牙死死咬住,用自己的身体作导体连通线路。急速摇动的电话所产生的电流从王振英嘴里通到全身,电得他手脚发抖,但他仍然坚持着,团指挥所的电话始终畅通”③。创造“八断八接”奇迹的“通信英雄”王振英,用其震撼人心的行动,为我们演绎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黑山阻击战大白台子战斗,朝鲜族战士崔成杰,左腿被炮弹炸断,仅连着一点皮肉,他拿起刺刀把自己拖拉着的腿砍掉,断骨再战,最后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锦州城北白老虎屯,东北国民党军动用一个团的兵力,在5 辆坦克6架飞机的配合下,进攻1 连阵地。东野九纵74团1 连担负阻敌增援任务,战斗异常激烈,全连官兵抱定“宁死不屈,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英勇顽强、死打硬拼,连续激战16 个小时,击退了10 倍于己的敌人的15 次冲锋”[7](96)。“全连183 名官兵战至仅存37 人,在弹药打光的情况下仍浴血奋战,胜利完成任务。”[13]“白老虎连”勇士铸就的“铁心向党、死打硬拼、压倒一切、敢于胜利”的“白老虎精神”,与“塔山精神”遥相呼应,构成了辽沈战役“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
三、辽沈战役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长久生存、发展兴盛的不竭动力,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撑。忆本色,方得始终。辽沈战役精神,是人民战士赢得这场斗争的锐利武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战火虽熄,但不灭的是红色革命精神,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史育人。
(一)弘扬“坚定信念,着眼全局”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信念,着眼全局”是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前提。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顽强拼搏,坚信革命的正义事业必然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东北野战军,因为始终坚信革命必胜,才得以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以解放战争大局为重,严守革命和群众纪律,奋勇杀敌,保证了战役的胜利。这是辽沈战役的英雄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4]英雄精神彰显着永恒的价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目标和精神诉求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英雄们的革命必胜信念和勇于担当的气魄,舍己为民、顾全大局的情怀,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养料,更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进取、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发扬辽沈战役精神,自觉地为国分忧,坚持个人和局部利益服从国家和整体利益,自觉践行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只有实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才能保证每一位公民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追求。爱国,是中华儿女植根于心底的不可磨灭的信念和力量。辽沈战役中的将士和辽宁儿女,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军民一心、共战顽敌,取得了决战首战的胜利。历史证明,只有共同坚守伟大的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才能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共同奋斗。同样,只有胸怀伟大理想和信念的人,才能摆正人生的航向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大我。在当代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里,更应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励精图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敬业、诚信、友善”精神,使国家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革命精神的涵养。只有将中国革命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追求的落实与延伸。
(二)传承“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精神,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是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东北野战军,为了人民解放,不畏艰难、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用实际行动对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以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等重大现实问题做出了回答。时至今日,重温革命先辈在辽沈战役的出生入死,人们仍可得到心灵的洗礼。正如一位杨姓老人所说:“辽沈战役是一部永恒的教科书。一定要让后代了解过去,了解历史,使他们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继承发扬过去的革命精神,保护好今天的胜利果实,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15]我们的后代,正值风华正茂,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6]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成长更需要积极的价值引领。辽沈战役的历史及其铸就的辽沈战役精神,是培养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鲜活资源。辽沈战役精神的价值指向是“为人民解放”。战士们为了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乐于牺牲,勇于奉献。他们遵守铁的纪律,面对苹果,宁可忍受饥渴,也不去拿,他们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17]。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优秀品质的传承,反映了战争年代战士们严格要求、自我约束的纪律意识和高尚道德。“守规矩、懂奉献”,让他们赢得了人民,赢得了胜利。当代青年人,应从辽沈战役的硝烟中感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善于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和榜样力量,正确认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发愤图强;在自我发展中严守纪律,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延续“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精神,扛起共产党人的角色担当
“依靠群众、敢于胜利”,是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法宝。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胜利,是辽宁人民支前斗争的胜利,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大胜利。“兵民乃胜利之本”,辽沈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人民的支援。据统计,参加辽沈战役的民工有183 万人,为战役提供的担架13.7 万副、粮食5.5 万吨,为战争需要而修的路总计2 185 公里。东北野战军严于律己、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行为,鼓舞后方的百姓奋不顾身地奔赴最危险的前线。军民并肩,场面何等的壮观、何等的动人心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8]。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万事民为先”作为行动准则,“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19]。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民意、致力民生、造福人民。这样的党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就能通过与人民心连心的共同努力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在工作、生活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20],传承辽沈战役严守纪律、依靠群众的优秀品格,心系群众,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1]。我们要把辽沈战役精神植根于理想信念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保持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行动上的自觉,这是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结 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已经胜利谢幕。其间铸就的“坚定信念,着眼全局,严守纪律、依靠群众,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辽沈战役精神,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光辉战绩,诠释着人民战士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和着眼全局、立足实际、艰苦奋斗、严于律己、依靠群众、敢打必胜的优良品质。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仍有着震撼心灵的魅力,应当得到我们充分的认识、系统的研究和认真的传承。
①王增祥:《苹果树下话当年》,《锦州日报》1972年8月7日。
②塔山英雄团党委:《遵守革命纪律,发扬革命作风》,《人民日报》1972年8月1日。
③宋东泽:《辽沈战役中的张万年》,《共产党员》2015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