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校外美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2022-11-21孙茜
□孙茜
美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对立德树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区级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丰台区少年宫充分融合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积极探索校外美育新样态、助力学校课后服务等途径构建美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美育建设的背景
探索构建美育新样态,对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意义重大。在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下,丰台区少年宫致力于中小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服务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开展,建构具有丰台区少年宫专属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化美育体系。
自1958 年成立以来,丰台区少年宫就将学生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在美育课程、师资、活动、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目前,丰台区少年宫有艺术专业教室、未来艺术馆、艺术工作坊、美育素养工作室等专业工作室120 余间,开设30 余个艺术专业特色项目,每周迎接学员参加艺术活动近8000 人次。经过60 余年的积淀和努力,面对新时代美育发展的新要求,丰台区少年宫对美育进行了综合改革,建构了美育体系,形成了校内外联动的良好机制。
二、丰台区少年宫美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美育建设要有“大美育观”,进行美育体系的整体建设。[1]通过校外美育生态圈建构,丰台区少年宫积极探索美育新样态。
(一)构建培根铸魂的办宫文化体系
丰台区少年宫从满足时代需求出发,遵循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实情,提出了“RONG 文化——容·融·荣”的特色文化定位,全面诠释少年宫的文化多维内核:容是情感化内核,融是多元化特征,荣是生态化格局。
依据“容·融·荣”的文化定位,进而形成了“容情·融趣·荣创造”的办宫理念,提出了“建设心灵相容、志趣交融、多彩共荣的校外教育生态圈”的办学目标和“容·启幸福之心,融·汇无限可能,荣·益一生成长”的育人目标。
(二)拓展以美育人的课程体系
美育课程是以美育人与文化传承的主载体。[2]丰台区少年宫从美术、器乐、科技、歌舞、体育、戏剧、活动等层面入手,对美育课程进行系统化开发,构建了“满天星”课程体系,落实以美育人的要求。
满天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星·工坊”“星·社团”“星·课群”“星·活动”四大系列。“星·工坊”课程主要包括名师工作室课程。“星·社团”课程主要包括舞蹈团、合唱团、民乐团、管乐团等社团课程。“星·课群”课程主要包括器乐、歌舞、科技、书画、体育、劳动等涵盖“五育”融合的基础类课程。“星·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研学活动、夏令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出访交流活动、科技节、艺术节等综合实践活动和群文活动课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丰台区少年宫从发挥校外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出发,针对中小学校课后服务需求及落地难的问题,开发适合学校课后服务的“五育”融合的“趣动力”课程,提供菜单式项目和内容,加强校内外联合,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三)夯实校外美育的人才梯队
丰台区少年宫以师资培养为支撑,通过“内培、外引、合作”的方式,通过实施“1+N”师资培养计划和“优秀带教”培养计划等,系统开展联盟校教师培训、建立特色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搭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等,形成美育教师的梯队发展。
(四)搭建美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非遗文化资源传承方面,丰台区建立文化中国非遗传承教育品牌,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打造了面趣坊、陶工坊、民乐团、古筝乐团等品牌工作室和社团,引领学科和教学的整体发展,带动丰台区校内外美育品牌项目一体化建设,助力全区中小学打造“一校多品”的办学特色。同时,少年宫通过启动与深入推进“高雅美育”进校园,将特色课程、精品项目、优秀师资等引进校园,将校外优秀资源有机融入校内,丰富学校课程与活动。
(五)创设美育发展新空间
丰台区少年宫从青少年接触自然、认知自然的天性出发,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校外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丰年艺术馆、融·未来艺术馆等内空间进行了整体建设,为少年宫自身美育课程的实施与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育人空间,并为学校系统开展美育课题研究提供实验场地和资源支持。
三、丰台区少年宫美育实践的未来发展
(一)职能转型:由校内补充向平台功能转变
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少年宫以职能转型为抓手,积极联动各种资源,不断促进少年宫美育平台化建设,为家校社搭建共享共建的平台、交流研究的桥梁。
(二)内容改革:以体系化建设推动内容革新
丰台少年宫将致力于美育内容的深度研发,从“理念文化体系+特色工作室+精品特色课程+特色品牌活动”等方面打造立体式内容生态体系,与校内外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真正助力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服务拓展:从点的服务拓宽为面的覆盖
加强与学校的联动,跟学校共同构建校内外美育生态体系;拓展社会教育服务,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不断拓展社会教育空间;积极对接家庭,创设家庭服务模式,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引领家长和孩子的双重成长。未来,丰台区少年宫将从点对点的服务模式转变为面向学校、社会、家庭等服务领域,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等服务对象的全覆盖服务模式。
(四)模式创新:立体化建构校外美育新样态
在“双减”大背景下,丰台区少年宫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从“RONG 文化”出发,以理念为指引,从课程、活动、教学、社团、管理、团队等各个层面进行教育的体系化建构,努力创建一所“生态化、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化新样态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