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视角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
——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为例
2022-11-20李敏
文|李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外语学科育人教学设计要抓住课程本质,将学科育人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反馈全过程,确保德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胡杰辉,2021)。在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教学中,如何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如何从学科育人视角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究。
本文以笔者指导青年教师执教的一节市级写作研讨课为例,具体剖析如何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反馈,挖掘英语写作内容背后的价值导向,将英语学科育人要素融入到写作教学中。本节写作研讨课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写作板块。语篇内容围绕“保持城市清洁”这一话题展开,师生在共同探讨引起城市、校园脏乱的原因以及整改措施后,梳理出对应的思维导图并完成范文内容的填充练习。通过该写作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以“Keep our school clean”为主题写一篇呼吁保护校园环境的演讲稿,还能加深自身以及他人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
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教学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教学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效果评价),三个维度有机协调,互为一体。青年教师试教课上反映出学生对于开放性主题的选择缺乏意义和价值思考,选择的主题空洞,与现实生活脱轨。追根溯源,笔者发现教学重点更多地聚焦在语言知识层面的指导。因此,笔者将从学科育人视角探讨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建构高效课堂,培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评价反馈三方面落实学科育人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一、挖掘育人价值,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通过深入研读语篇,将英语学科育人教学目标与语言知识教学目标有机融合,明确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目标,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避免学科育人目标脱离语言而存在,被贴标签或任意拔高,导致学科育人目标与语言目标“两张皮”。
试教时,青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炼本单元Story time中的关键信息并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师生共同完成范文的书写并掌握写作技巧。随后,学生独立完成关于环保的开放性选题以及演讲稿的写作。在此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所关注的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写作技巧的培养,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保护环境的意义和价值,仅在结尾部分试图通过一首小诗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导致学科育人目标与语言目标“两张皮”。
通过挖掘写作内容背后的育人价值,并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学生能够运用核心句型“...make(s)...dirty”描述某处脏乱的原因,运用“To keep...clean,we can/can’t...”表达解决环境脏乱的措施,基于思维导图完成演讲稿的书写;
2.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connecting words,time order words)完善写作内容;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提升写作水平;
3.借助思维导图,围绕problem,cause,solution等要素建构问题支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4.学生能够通过完成演讲稿写作以及演讲,加深自身以及他人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感。
其中,1和2为知识目标,3为能力目标,而4为育人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思考校园环境问题,提升主人翁责任感,并积极探索能让更多人加入校园环境保护的途径。
为了在写作教学中提升育人价值,该教师从校园中存在的真实环境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如何解决身边真实的环境问题,以“Keep our school clean”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呼吁更多人意识到校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加入校园环保。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周时间去认真观察,发掘校园中存在的真实环境问题并拍照留证,师生在课堂上就所拍照片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照片所呈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图1)。例如:花园里不时会有橘子皮、废纸、枯树枝等垃圾。为了让花园更干净美丽,我们可以要求大家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呼吁更多人随时捡拾垃圾,发动同学们补种新的树苗等。随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图2),然后再去书写关于如何保护校园环境的演讲稿。
图1
图2
从学科育人的视角出发,经修改后的英语写作的教学目的不仅关注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方面,更体现了学生应当爱护校园环境的育人价值观念。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观察和发现校园中的环境问题并深入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校园环境负责,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此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现了育人目标。
二、贯穿育德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以德育人的思想应当贯穿始终。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融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育人要求,笔者提出以教学活动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1.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取和梳理育人价值
在学习理解类教学活动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研读语篇,获取语言核心内容并梳理其中的育人价值。在本写作课中,教师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聚焦到校园环境问题,并且确立需要完成以校园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稿,呼吁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校园环境保护行动中来的价值目标。教师首先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Is your school always clean?What makes it dirty?What can we do to keep it clean?激活学生背景语言;引导学生从追问中提炼关键信息problem,cause,solution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语言写作框架。
作为德育的起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和内容,确立写作内容中应当体现的价值观,即通过书写演讲稿的方式,让在校师生重视校园环境保护。教师首先以教材语篇中的环境问题为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环境问题图片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拍到的环境问题照片展示给大家,并就三个主要问题展开交流:What’s the problem?What makes it dirty?What can we do to keep it clean?在多个学生展示自己所发掘的问题后,学生对于校园中存在的真实环境问题及措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You know the problems and you have a lot of good ideas,but how can we tell more students?学生在积极思考后提出了很多想法,如给校长写信、给校园报投稿、海报宣传等。最后教师及学生共同确定了演讲的方式,原因是演讲的受众群更大,影响力更强。那么在演讲前需要做什么呢?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以下步骤:绘制思维导图、写演讲稿(图3)、演讲。
图3
2.应用实践类活动:认同和内化育人观念
在应用实践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对于所梳理出的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并真正内化每个学生都应该为校园环境行动起来的育人观念。在这一教学活动环节中,学生运用自主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
在这一教学活动环节中,依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信息,学生独立完成保持校园清洁演讲稿的写作;以学生真实的校园环境状况为载体,概括、提炼英语写作技巧:时间顺序词(time order words)、连接词(connecting words);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完善写作文本,习得写作意义与价值。从语言输出到书面表达,再到意义建构,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更是价值塑造的潜移默化。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首先,教师通过播放学校的宣传片并交流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看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增强责任感,为后续积极地共同解决学校环境问题作铺垫。紧接着,教师提出校园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拍摄和课中的同伴交流,使其更具有目的性、真实性以及意义性。学生在完成演讲稿的书写后,鼓励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自评,画出关键信息,同桌交换“保持校园清洁”互评,圈出关键信息、检查语法错误。最后,教师通过巡视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文(图4)在班级中进行集体点评和学习。在点评中关注写作技巧的教学,同时更注重“保持校园清洁”的意义与价值引领。在应用与实践教学活动环节中,学生能注意到“The school is our home,we should keep it clean.Start from me,start from now!”从而加强对校园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学生面对校园不同地方存在的环境问题,能够思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活中,应当如何帮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通过写作,学生的语言和思想得以表达,同时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的价值观念也得以体现。
图4
3.迁移创新类活动:应用和践行价值理念
在迁移创新类教学活动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和任务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价值观念。在本写作课堂中,即呼吁人们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为环境保护而行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新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在社区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真实的环境问题进行创新写作。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世界,解决各种未知的问题,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通过参与真实生活情境的活动来加以解决(王蔷,2016)。然而,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虚假的写作情境,甚至是不存在任何写作情境,导致学生写作的盲目与应付,脱离生活实际,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分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真实情境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思考和感悟。作为在上一教学活动基础上的创新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区中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如何有感染力地进行以“Keep our community clean”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演讲,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写作不仅能提高写作的能力与技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更提升了环保意识,践行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价值理念。
三、善用教学评价,推进学科育人
教学评价是推进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评价中,学科育人教学评价要整合到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中去,坚持显性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胡杰辉,2021)。其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以显性为主,思政目标的评价以隐性为主。本节写作课,关于语言的显性评价以《评价标准》(图5)中内容作为评价依据,而关于育人的隐性评价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不论是对写作前思维导图的评价还是对完成的呼吁保护校园环境的写作内容的评价,都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计划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推进课程实施,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图5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关注语言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必将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和提高。一方面,在写作前教师提前呈现Assessment Chart(《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了解写作的要求与具体注意事项;紧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保持校园清洁”的演讲稿写作部分;写作后,学生依据《评价标准》依次展开自评(Self-assessment)并依据评价标准画出关键词,同伴互评(Peer-assessment)并依据评价标准圈出关键信息,教师点评(Teacher-assessment)突出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依据评价标准总结写作技巧。“教师点评”之后,留出3~5分钟让学生独立修改,最后挑选3~4名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与分享。另一方面,在学生分享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其他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写作内容,能够给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写作内容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思考影响校园环境的因素和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法。教师通过贯穿课堂的教学评价指引学生思考关于呼吁校园环保演讲稿写作背后的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达到育人的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最常见的问题在于评价指标仅关注语言目标层面,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评价。褚宏启教授说过,一节成功的课,要让学生获得智慧脑和温暖心,温暖心是比语言发展更重要更有价值的目标。如只要求学生评价作文中出现单词、短语是否拼写正确,语法是否使用恰当,时态转换是否一致等方面,而不去评价演讲稿中的问题是否切实存在,以及解决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容易做到,会导致评价的片面与孤立,不利于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学科育人建设,教师要树立学科育人意识。小学英语高年级的写作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虑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素养的全面融合,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价值引导,真正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