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复习教学策略
2022-11-20杭燕楠
文|杭燕楠
一、横纵结合,提炼“大主题”,实现学科育人
如何形成单元复习教学的主题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教材,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提炼课时“大主题”。从横向分析,教师需要结合Checkout time板块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找出各部分内容的聚焦点;从纵向分析,教师需要联系单元主题,进行主题意义的分解,与单元其他课时相互连接、逐层递进。同时,教师还需要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情感,思考同一主题在不同年段该如何循序渐进、有效落实。
[案例1]
译林版《英语》(下同)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 Checkout time板块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Listen and tick,通过听录音获取Wang Fang的信息;第二部分为Ask and answer,通过问答的方式询问朋友的信息;第三部分为Write and say,借助思维导图介绍自己的网友。从横向分析,这三个部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指向“朋友”这一主题,且在听力部分还涉及到朋友家人的信息,已然超越前几课时介绍网友这一维度;从纵向分析,本单元的主要话题为网友,但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拥有网友的学生较少,作为综合复习板块,如仍旧围绕网友这一话题展开,显然无法激活学生表达的兴趣。跳出本单元的局限,纵观三至六年级所有教材,早在三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就围绕朋友这一主题学习过简单的问候与介绍。随着年段的增加,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已有认识和语言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师要打破本单元话题的束缚,串联前后知识,提炼出本课时的主题——朋友,在这里朋友既可以是自己的同学、网友,还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拓展延伸了该主题的内涵与外延。在明确了主题以后,本课时的主题意义水到渠成——多维度了解和介绍自己的朋友并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通过提炼“大主题”,可以帮助教师走出教材的束缚,高位审视教学内容,从关注课时教学,走向关注单元整体以及单元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逐步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价值。
二、联系生活,创设“大情境”,促进知行合一
“义教新课标”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信息的整合、意义的建构和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兴趣、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贯穿整节课的“大情境”,架起学生生活与语言学习之间的桥梁,实现语言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双向奔赴。
[案例2]
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Checkout time板块由Listen and judge和Look and say两
1.2.8 质量改进 对QCC活动开展3个月、6个月进行质量评定;针对变化,圈员再b次开展讨论,结合现场查看验证,绘制鱼骨图,目标锁定于床单位擦拭方法与医疗废物处置缺陷率高。
个练习组成,以训练学生的听和说为主,缺乏情境的关联性。教师通过单元内容分析,提炼出该课时的大主题为“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超越自我”。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多数学生还不能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于是,教师创设大情境“I can be the super kid!”,以“super”为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链串联教学:
1.情境1:Super kids in books.学生运用句型“...can...”描述教材中Liu Tao,Mike等人物各自会做的事;
2.情境2:Super animal in the picture book.学生阅读绘本故事“Super Animal”,引导学生挖掘super的深层内涵——每个人都有成为super的可能,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闪光点;
3.情境3:I can be the superman.教师以语篇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能力特点,并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以及super的更深层内涵——勇于尝试,敢于向不可能发起挑战,超越自我。
4.情境4:I can be the super kid.学生以书面表达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能力特点,并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本课时教学以大情境为主线串联整节课,凸显了复习教学的整体性。在引导学生从文本情境走向绘本情境,再走向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复习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在促进学生运用单元目标语实现从句到篇的逐层输出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我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促进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统一。
三、指向产出,设计“大任务”,助力“教—学—评”一体
“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让评价先行,以产出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学生的产出大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呼应,逆向思考学生完成大任务需要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过程性任务,并针对每个活动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单元语言的能力。
[案例3]
五年级上册Unit 3 My Animal Friends Checkout time板块由看图描述农场动物和写画自己的动物朋友两部分组成。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对本单元的主题“动物朋友”的内涵进行了延展,即动物朋友不仅指自己的宠物,还可以是农场中的动物,更应该是大自然中的动物。因此,本课的大主题不再仅停留在对动物的描述,更应该提升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以“调查动物的生存现状并制作保护动物的海报”为产出大任务,通过过程性任务和评价任务的推进(见下表),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意义操练,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入理解。
产出大任务过程性任务过程性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学生能够运用have/has的陈述句描述宠物的特征任务2:调查了解农场动物生存现状任务1:调查了解宠物生存现状调查动物的生存现状并制作保护动物的海报评价任务2:学生能够运用“Does it/Do they have...?Is/Are there...?”获取农场动物的特征信息任务3:调查了解野生动物生存现状评价任务3:学生能够运用have/has,there be句型口头描述野生动物的特点和生存现状任务4:制作保护动物的海报并进行汇报评价任务4:学生能够绘制保护动物的海报,语言表达准确、有逻辑性,句式丰富
上述案例中的四个过程性任务不是简单地堆砌与叠加,而是层层递进、互为关联,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逐步从单一走向综合,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也逐渐从片面走向多元深入,最终在产出任务的同时,实现语言、思维、态度的协同发展。
四、巧用导图,构建“大思维”,促进知识结构化
复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单元内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义教新课标”倡导“借助图表梳理和归纳所学内容”。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呈现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既是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思维在不断深入、走向丰富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围绕单元主题,建构单元结构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点、线、面逐层深入的序列化思维。
[案例4]
仍以案例1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串联整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利用导图,有效展开复习
教师在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绘制关于自己朋友的思维导图。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口头介绍,旨在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功能性角度复习和建构单元知识框架。课上,笔者发现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多停留在Story time中年龄、兴趣爱好、喜欢的学科这几个维度,且多数学生在建构思维导图时思维表现出碎片化、无序化,层级单一。受思维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时,语言缺乏逻辑性。
2.语篇输入,师生共建导图
教师以展示学校特色街区“朋友墙”上的日志为大情境,以三篇日志为载体,通过听、说、读、看、写,帮助学生逐步建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呈现学生的某位任课老师的剪影,引导学生从年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这几个维度,运用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进行提问,猜测该教师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步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并将这几个维度归纳为朋友的“基础信息”。接着,教师呈现第二篇日志,该日志的主人公是教材中的王芳,学生通过听录音选择的形式获取王芳家人、喜爱的学科和课后活动等信息,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维度的信息归纳为朋友的“更多信息”,思维导图进一步得到完善。随后,教师呈现第三篇日志,这是一篇介绍网友Linda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完成半开放式的思维导图(见图1),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信息以及用信息建构思维导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炼介绍朋友的第三个维度——成为朋友的原因。至此,有关朋友的写作框架悄然形成(见图2),为学生接下来的有序表达提供了思维支架。
图1
图2
3.依托导图,助力表达与评价
在明确了写作框架后,教师提出“How can we write well?”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写作的要点,绘制写作评价导图(图3),帮助学生明确写作要点,为学生提供写作策略,为解决写作内容和结构方面的困难做好铺垫,使学生既能写得多又能写得好。
图3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其思维正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层次化,实现语言表达从无序向有序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基于“义教新课标”的小学英语复习教学聚焦课堂教学的意义性、情境性、活动性和思维性,教师要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以大情境为载体,以大任务为产出导向,借助思维导图等图形工具,促进学生语言、思维、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