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路径
2022-11-20张建东沈红韵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张建东 沈红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一、缘起:大生理念与开放德育的智性碰撞
“大生”一词出自《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的最大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延续生命。张謇从创办第一个企业时,就取名“大生”,以大生之名,行为民之实,关心民生疾苦。张謇大生理念主要包含“大爱、大诚、大志、大为、大美”等五方面。“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通过引入先进理念、技术、教育、人才等文化投入的方式推动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伟大实践运动。以大生理念为着力点,根植一种地域文化,培养一种家国精神。
开放德育是指在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打破校园德育代替全部德育的格局,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和社会德育,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以体验为主要实施形式的德育模式。
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以“五生”项目来呵护学生生命健康、夯实学生生长之基,点燃学生生涯之梦,激发学生生态之情。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张謇大生理念指引下,坚持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五育并举,打造新时代开放德育模式。
二、追溯: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内涵价值
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研究根植于“大生”理念,富时代意蕴,培养具大爱、 大诚、大志、大为、大美之“大生”。同时,挖掘南通地域文化特色,每个教育人以大生理念为着力点,根植一种地域文化,培养一种家国精神,极具地域特色。进而开创了一种新育人模式,把德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转变育人思维,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德育,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持续更新德育内容,顺应学生心理特点,选择更优的德育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认知内化并落实到行动上,实现认知、情感和道德的协调发展。
(一)主要观点
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研究是一个具时代意义、地域特色的教育研究领域,它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审视德育,顺应学生心理特点,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它强调德育的动态性、开放性、发展性、时代性特点,重视教育的实效。
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研究转变育人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去体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认知内化并落实到行动上,在体验中实现认知、情感和道德的协调发展。
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研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的过程,也是增强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教育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过程,同时,更是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二)创新之处
1.大生理念与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有机融合
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我们每个教育人不仅仅要重视提高教育者智育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通过各种德育基地的浸润教育,为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寻找到一条根本的路径。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课题研究为学校德育植入了开放性及大生理念,有机融合了教育多元性理念,是新时代大德育背景下五育并举的一个重要体现,从而真正体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打造班级、学校、社会文化育人多位一体模式,促进了不同层次文化共存、共融、共发展,对陶冶青少年的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2.劳动育人与开放德育理念的深入交汇
劳动育人留给我们现代教育人的启示更深刻,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人,走上社会后,最终还是会被淘汰。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课题研究,面对少数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淡漠、劳动品质缺失的现状,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研学活动,探寻先贤的兴垦足迹,认识文化兴垦的背景及价值,并加强劳动理念灌输,从身边的小行动为出发点,让每一个学生在劳动约定中,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快乐劳动。
三、探寻:大生育人的研究现状与衍生挖掘
国内外学术界对张謇思想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并从历史学界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教育家张謇说:“培护径寸之茎使之盈尺及丈成有用之才。”先生的论述闪耀着“大生理念”的灿烂光辉。“大生”教育理念是从张謇先生那里寻绎的一道有着久远生命力的文脉。汲取张謇教育理论滋养,在探寻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校本教育智慧的新意涵。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把教育视为救亡图存的途径,在南通及周边地区创办了各类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教育体系和机构。其儿童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实业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时代意义。
近几年,对张謇教育思想的再挖掘再运用又有了新的成果,衍生出大生课程、大生课堂等。大生理念下的育人模式是以生为大,全人目标导引,共享探究乐趣的幸福生长共同体。这是大生理念在育人中的自然萌芽与生根,它来自实践的需要,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解决的不仅是教学中的问题,更是把育人的场所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校内引向校外,使所有的育人场所都成为积极稳定的学习场、思维场和研究场。
四、践行:育人实践的模式探寻与运用思考
如何更好地把张謇大生理念运用于我们日常的育人中,是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结合研究现状,应确定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模式与策略研究重点,来进一步开展研究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张謇大生理念下,坚持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五育并举,打造新时代开放德育育人模式。
实践模式探寻与运用思考,拟协调多方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课程育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张謇文化校本课程,让大生理念落实到学科课题的教育教学目标中,融入教育教学的细节中
我们可以结合南通的地域特点、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以及江海传统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来开发张謇大生思想文化德育课程,引导学生走近大生思想,感知其深刻的内涵与厚重的文化育人底蕴。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实际,挖掘张謇大生理念思想内涵,将张謇大生理念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并统筹安排相关课程,充分利用融媒体信息资源,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动手参与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情感体验丰富认知。
(二)文化育人:优化校园环境,开辟张謇文化园,建设张謇大生文化的网络平台,营造大生文化氛围,让大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让校园处处成为繁衍大生的摇篮与乐园
张謇的大生理念不只是理念。张謇对教育的贡献不限于教育的某个领域,他既有丰富的教育思想,更有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南通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张謇所倡导的环境育人思想。这与张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张謇的环境育人思想正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张謇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南通,我们每个南通人都骄傲于家乡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环境,打造张謇主题文化广场,在广场上竖立张謇雕像,周边配套建设张謇文化长廊,开辟张謇文化园,介绍张謇生平事迹,还可以建设张謇大生文化网络平台,营造大生文化环境氛围。性相近,习相远。良好的文化环境给予育人肥沃的土壤,校园处处可繁衍大生。
(三)活动育人:开展设立纪念日,仪式教育,校园节等活动,以鲜明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学生在活动中能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张謇大生理念的践行离不开活动这块沃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活动育人功能。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张謇大生实践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大生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大生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向大生而行。
如,可以开展张謇大生艺术节活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介绍张謇大生理念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好张謇文化园,开发资源,集中开展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实践创新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张謇校园文化节活动,张謇诗词欣赏、张謇书法临摹等。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结合张謇文化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习俗、文娱、手工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开展各类张謇大生主题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增强学生的大生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等
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好窗口。围绕“开展项目化实践,力行基地化建设,推动课程化改革,实施规范化管理,拓展国际化渠道”的工作思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张謇一生创办了很多学校,而每一所学校成立之初,张謇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校训,每学期紧扣主题,确定重走办学路,重识老校训专题调研项目,提出可操作性调研方案,形成调研结果,以期能在更深层次体会张謇的大生理念。我们可以开展张謇大生理念社会调查活动,开展大生式体验式生产、劳动等,大力提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大生理念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依托张謇家乡的地方资源优势,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形式,组织到各级教育基地,以走访参观方式,了解历史和成就,通过“看”(实地参观教育基地,通过亲身经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学习文化,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在参观学习后写学习心得体会),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加强典礼仪式教育。精心组织利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类颁奖仪式等庆典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爱家乡、爱校教育,教育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在活动中,注重仪式教育,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五)协同育人:构建家庭、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
独木不成林。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除了学校的方向引领之外,张謇大生理念家长学校的启动,张謇社会实践基地的加盟等等,联合同构共建,从而形成张謇大生德育知识网络体系,方能共生共赢,共促发展。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张謇精神进行再学习再挖掘。期冀通过研究,实现以下研究目标:探索和归纳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的研究价值,构建张謇大生理念下的开放德育实践运行机制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德育育人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