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2-11-20吴素娟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吴素娟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一般都拥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准确的获取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也相对较快,并且在考试过程中,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快速获取题目中的核心内容,在脑海中生成知识结构和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当前新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案,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1.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特点

1.1 语言抽象,内容充实。数学实质是一门语言,其具有简洁和抽象的特点,在阅读期间,读者必须要对阅读材料中的图形符号、数学符号等有着良好的认读感知,对所有数学术语深度理解。在这些符号当中,其所表示的含义往往十分丰富,相比较于自然语言而言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在读者在阅读期间频繁的进行语言转换,这也是一个内部语言转化的过程,最终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完成数学定理或数学定义解读,这也是顺应和同化的过程,这种行为也为阅读理解数学造成难度。

1.2 逻辑严密,思维严谨。在阅读教学期间,数学材料呈现方式基本是以演绎方式和归纳方式,具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读者在阅读数学材料期间,必须要具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类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等,只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调动其读者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阅读的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理或定义进行阅读和理解时,要对其进行反复的研读,并且仔细认真的分析,直到彻底理解其概念、定理以及证明过程。在对数学材料进行阅读的时候,要求读者必须要对材料内的所有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所包含有的精准含义进行了解,坚决不能忽视任何不理解的词汇。阅读材料要始终保持严谨性和严密性,从逻辑思维角度出发,将材料进行系统化处理,保证阅读质量和理解成果。

2.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数学发展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特殊,主要讲解的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知识储备也相对薄弱,所以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解读讲解,去尝试理解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必须要使用到阅读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合理分析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这就凸显了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笔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阅读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能够快速获取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并且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更加准确合理。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在解题过程中也容易忽略某些关键的解题条件,从而导致学生经常出现该方面的失误。为了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就需要有实质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解读和认识。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并未认识到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首先需要积极反思自身教学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原则之下促使学生快速发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构建表现自我的学习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自主展开阅读,才有机会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机会和自我表现机会,这样学生才有机会去展开自主阅读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也是针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忽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有效解决方法。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更自由地获取知识,也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改革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成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革新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自主学习是自主阅读的前提,而教师要保证学生获得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必须将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模式,同时尽可能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诉求,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自主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进行重点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正式的课程开始前先尝试自主通读课本内容,引导其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发现问题,随后教师再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这个先自主阅读再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同时阅读理解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自我表现的渠道,让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喜欢上这种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在这种主动的学习模式下得到真正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预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分享给所有同学,质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了解教学内容,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以循环小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教学问题如“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节又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分享的过程,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从而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正规化讲解。

3.2 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直接将数学结论和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进一步懂得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理解数学知识被研究出来用于做什么事情,所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之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时教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教学中的潜在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更加详细的了解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数学家的有趣故事或人生经历,让学生能够通过我国数学家的成就,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方向和学习意义,这样学生能够在数学故事的熏陶下,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以外,教师在展开每一节新的教学内容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进行搜索该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并且在课堂中展开学习分享大会,要求学生将自己所查询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并且评比出知识分享大师。利用简单的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故事的同时也必须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搜索并阅读背景故事不仅能培养其阅读习惯,还能使教师对学生目前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从而帮助教师针对显露出的问题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外延伸阅读之后应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并科学分析,随后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解析。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与自己同组的同伴分享阅读课外故事时的感悟以及通过阅读发现的任何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难点问题。这种分组交流的阅读学习模式既可以不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为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来进行问题反馈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准备更多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主动搜索、主动阅读,同时为学生的阅读行为提供积极的反馈并采用科学的交流形式将这种措施的作用最大化,从而使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升。

3.3 为阅读理解创设故事情境,提高能力提升效率。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而阅读兴趣的激发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案,其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应强调知识的传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培养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学生进行有效配合。学生的配合主要包括集中课堂注意力并更专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因此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创设故事情境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数学课本内容,将教学计划内的知识点与情景故事相结合。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设置一些生动的童话角色,以角色的口吻向学生提出数学问答题,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这些问题并尝试理解分析。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童话故事氛围下注意力和积极性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同时会更专注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中,从而更高效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角色带入的形式在有趣的数学阅读理解氛围内不断提升阅读兴趣,这也是一种创设故事情境的有效方式。创设故事情境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营造了科学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长时间地保持专注状态,这是保证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3.4 结合课后复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上文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提到了阅读预习活动的意义和作用。阅读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保证阅读行为与具体的教学活动高度融合、共同发挥效果的重要手段。但阅读预习也需要与课后复习相结合,只有充分配合课后复习,阅读预习才能更好地体现作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更加稳定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要将课后复习与课前阅读预习相融合首先应对阅读预习进行相应的正确引导,整个引导过程包括预设目标、阅读监督及预习检查。教师的科学引导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课前阅读预习习惯,从而使阅读预习的效率大大提升。学生在完成有效的课前阅读预习之后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课后复习活动使阅读预习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凸显。课后阅读复习是课前阅读预习及正式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是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改进的有效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课后阅读复习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在每天的课程结束后主动地进行知识梳理,随后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是提升阅读理解效率并提升小学数学阅读理解水平的重要策略。只有将课前阅读预习与课后阅读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小学阶段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体系才能完整,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才能不断优化,这也是保证学生下一阶段学习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总之,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学习科学的培养策略,制定科学的提升方案,在配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并未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维构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学习活动,通过长期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