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24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

刚 宁

(辽阳技师学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可以说,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计算机人才,以及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亟待思考的问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必修课,是培养计算机专业专业技能,尤其是程序设计能力的关键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多围绕固定教材来展开,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而且在信息化手段应用方面也不够到位,这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效果。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形势,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路径,从而在提升本课程教学以及育人效果的同时,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保驾护航。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

1.1 学生兴趣不足。对于中职生来说,兴趣好比是他们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展现出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在学习中更加主动,进而获得更多学习收益。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中职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基础,因此当他们在面对知识点多、抽象性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很容易出现兴趣消退的情况。同时,在以往的教学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多缺乏创新性、趣味性的设计,这也使得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甚至会对本课程学习产生抗拒之感。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创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增添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2 教学资源短缺。当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拓展多样态的教学资源,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内涵已经成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任务。但是,结合教学实情来看,以往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多以课本为中心来展开,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的。与此同时,我们能够看到,当前一些教师已经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也注重引入一些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依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部分教师只是把信息化手段当做是课本的展示工具,并没有充分利用它们的便利性去拓展教学资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和育人效果的提升。

1.3 教学模式单一。众所周知,良好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来说同样如此。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多以言语讲述的方式来展开,这也使得课堂氛围无趣和枯燥,极容易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兴趣或者活力渐失,给后续教学效果埋下诸多负面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师与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掌握到相关知识的内涵,进而无法在课程学习中获得专业能力的培养。这也说明,在新时期,尤其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立足《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混合式等教学模式引入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来,以此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基。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2.1 概念阐述。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支撑,对线上教育资源和线下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通过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极爱偶像手段并用方法来进行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来说,混合式教学在借鉴了其引导性强等有毒的同时,融合了当前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信息化手段。同时,结合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节等多方面的创新,构建起了一个“线上+线下”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新框架。将其渗入到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设跨时空学习的条件,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2.2 意义分析。

2.2.1 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程容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支持下,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也获得了诸多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但可以从教材中取材,通过言语引导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要点,而且还能结合网络视听资源来扩大课程容量,打造一个视听一体、多姿多彩的专业化讲堂。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音频资料,尤其是可运用微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难点的教学,让他们能够在寓学于乐当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和技术难点,使他们能够学得更多,收获更多。

2.2.2 促进多维互动,发展学生能力。客观地说,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也不例外。这也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互动引导工作,积极促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维度互动,以此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保证课程教学效果。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在互动性方面地不够的,这也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互动得到全方位、多维度延伸。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互动平台,推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高效化、多元化互动,而这也必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课程学习效果。

2.2.3 延伸教学路径,树立良好习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来展开的,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现实课堂,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便很难获得好的额教学引导,进而学习效果不佳。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动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能够充分结合网络化手段来实现教学路径由课堂向网络以及课外方向的延伸,进而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打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壁垒,使他们能够不限时间以及地点地进行知识点学习。除此之外,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支持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能够带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等为利用混合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的课程实践和练习,从而在提高他们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未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3.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课前混合,引导高效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来说,做好课前预习引导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要点内容,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而且还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掌握一定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处理问题等方面的技巧,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在预习环节方面的设计往往是缺失的,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些预习任务,缺少有效的预习反馈,这也导致很多学生预习效果不佳,进而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而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们不妨将视角放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之上,依托混合式教学来引领学生在课前展开趣味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预习,为他们后续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基。

例如,在讲授“指针”的知识点时,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展开混合式的预习。首先,在线下预习部分,我们可以指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知识点展开线下形式的预习与总结,如可以让他们分析指针变量的概念、函数参数的定义形式等等,以此来帮助他们实现针对性的预习。其次,我们应该明白,简单的预习任务布置是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收益的。对此,我们还要从以下几个才层面着手,去引领学生开展线上化的预习,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步着手:第一,搭建平台。在此步骤当中,我们可依托学生们熟悉的QQ、微信等软件,通过班级网络群组来组建一个预习平台,为他们线上预习奠定基础。第二,制作资源。在此步骤中,我们应当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围绕章节知识点来设计一个预习形式的PPT,以此来激发他们的预习热情、简化他们的预习难度。其中,在PPT当中,不但要包括一些概念性的解释,如函数参数、函数返回值、全部变量与局部变量等等,而且也要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音频,如针对于变量和地址的解释,我们便可以在PPT当中插入一个“家庭地址”的图片,通过这样的形象比喻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概念。又如,在面对“指针使用”这个知识点时,我们便可以插入一段视频,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在PPT当中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指针运算问题、字符串的实际长度问题等等,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预习当中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三,设置任务单。在制作好预习PPT资源之后,我们也要设计一个任务单链接,让他们能够在回答任务单当中一些问题的同时,总结一下自己在混合式预习当中的收获、问题等,并进行线上填写与反馈。通过这一方式,不但能够一改以往枯燥的书本预习引导模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还能在相关网站的助力下,让我们结合任务单获得精准的学生预习反馈,进而让后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3.2 课中混合,引导翻转实践。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课中教学环节当中,主要是围绕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知识难点,尤其是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内容来展开,重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与技能,强化他们的《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可本着混合式的教学思路,依托微课这一教育信息化改革中的代表性技术来引领学生展开翻转式的学习,创设一个合作、探究形式的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让学生在这个“微课堂”的助力下,创新实践,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授“双重for循环嵌套程序”的知识点时,如果我们运用言语式方式来讲述的话,学生往往很难懂得其中的意义,进而出现掌握不牢固或者理解不透彻等问题。所以,我们可在运用言语讲解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让学生开展翻转混合式学习。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微课技术所具备的暂停、回放以及循环播放等功能,为学生详细讲解这部分知识点,让他们能够对本章节知识点形成正确认知。与此同时,我们可通过环节设计来创设翻转混合学习情境。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混合式翻转课堂中走到教学主位,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同时推动他们思维品质、实践创新、团结意识、处理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3.3 课后混合,巩固教育效果。诸多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我们想要保障好教学效果的话,不但要做好预习引导、课中教学工作,而且也要从全面化的视角着手,开展高效的课后巩固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认识,为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基。对此,在混合式教学理念下,我们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混合式的课后复习和练习,为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助力。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线下形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练习任务,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展开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注重将这些任务和线上技术相结合,如可以让学生在相关教育平台上上传或者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等,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课后实践热情,为他们的课后练习增添光彩。其次,我们可结合混合式的课后巩固思路,依托QQ、微信等平台,对学生展开线上化的复习指导,重点结合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线上引导,帮助他们解疑答惑,解决他们的难点疑惑。尤其是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我们更是可以通过线上视频或者语音连线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和及时讲解,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内涵,推动他们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新时期,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助力来搭建一个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改革趋势。对此,我们应当立足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背景,在正视本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的同时,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应用意义,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多个环节出发来展开创新化的设计,打造一个现代化、趣味化和高效化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新常态,让学生能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掌握更多专业技能,进而在未来更好地学习、就业和发展。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